我的一个奢侈品牌手袋

青白丹城
楼主 (文学城)

从社会底层走出来的人,对名牌奢侈用品,常有明显的认知滞后。龙应台写自己十八岁走出渔村,对外面物欲世界的所谓名牌懵懂无知,毫无知觉,这正是我的情况。

我第一次注意到名牌,是到香港之后。有一天上学时,一个同班女同学看了一眼我的脚,问:“你的鞋子是Adidas吗?”

我低头看了看,说是的。

她蹲下去验证,站起来纠正我:“哪里是Adidas!你看,多了一个d。”

我认真地说:“多一个d, 不是差不多吗?一样的念法。”

她一脸笑容,说:“多一个d, 差太多了!”

我无法忘记她脸上那种笑,并不是瞧不起土包子的嘲笑,是一种因为理解而宽容的笑:你的不懂我明白。

我虽然对那个笑容不能忘记,却没有要发奋雪耻的心志,因为我对名牌毫无感觉。从电视广告中知道一些牌子,也无非是鳄鱼恤、铁达时这类大众名牌;像荣智健文革后到香港时特意戴的柏达翡丽手表那类顶级名牌,即便到现在,我也是听到看到也不会留意的。物质世界,名牌之上有更名牌,一件日常用品,闲闲地顶得过人家一年或几年的工资,在我这种人看来,这有什么大意思呢?昂贵餐具,不会令食物更美味;华衣美服,未必比纯棉粗布更舒适。这样的思维,探究根源,是因为从极端穷乏的物质世界里走过来的人,对在非必需品上花费不必要的金钱,感觉是近乎于罪的浪费,会生出一种自责和罪疚。所以我后来买Coach 这类大众名牌手袋,内心总会泛起一点不安,一是觉得浪费,二是警惕自己的物欲。我安慰自己:牌子好,质量好,多用几年不怕坏,物有所值,不算浪费。一个包,用上三五年,磨损老旧了,换一个。多少年后,对Coach厌倦了,在几个店转了一阵,始终看不到喜欢的手袋,就一直在凑合中拖延。

前年去大峡谷旅游时,在沙漠城市拉斯维加斯的一个购物广场闲逛,走过一家包包店,透过玻璃墙看到摆设柜子里一个枣红色手袋,就拐了进去。随即有店员迎上来,我就请她把那个包拿下来给我看看。

斜篾纹的设计,眼观绵密感觉沉稳,摸上去,指尖传送过来一点温暖和弹性。店员推销说,这是小羊皮的,手工制作,意大利品牌中口碑极好。听来价钱不会便宜,但我还不知道是什么牌子。包里包外翻看,不见标贴。环视店墙,原来是一个我从没听过的品牌,也不太能读出正确的发音:Bottega Veneta.。待店员报出价码,我心想:什么设计、用料、手感、颜色,通通见鬼去吧!

我淡定地笑笑,把包还给店员。

“喜欢就买吧。”我的丈夫在一旁说。

我深深看他一眼,说:“这样的价钱,买一个包?”我摇摇头,“没有必要这么浪费。”

“难得看到很喜欢的,买一个不算浪费。”他一副作了主的口气。

我居然没有继续反对。这手袋设计大气,手感厚实柔软,似乎是准备着让你用上一辈子的。我买了,当天就用了。

旅游回来,继续用这只手袋。没几日,仿佛忘了这是我半世人生中最贵的一个随身用品,进门常随手一扔,甚至经常丢在猫儿最喜欢磨爪的厨房岛椅上。我的儿子看到就调侃:”妈妈,你这个包多少钱买的?“ 还凑到我脸上追问:“多少钱?多少钱?”

我就笑着走过去,把它挪到猫儿抓不着的地方。

我对名牌无感,并且愿意继续保持这样的无感。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对奢侈品牌的无感 小胖子马龙 李云迪的活该 Emma小将, 须防“眼前无路想回头 我不看电影“长津湖”
M
Mutsu
文笔很好,有旧时香港作家的风格。
可能成功的P
喜欢这娓娓道来的味道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同感对名牌的态度:)
d
darami456
真是一篇好文!我也没有力追名牌的心志,友人当中有特别喜欢穿戴名牌的,但和国内病态的倚仗名牌撑场面的虚荣不同,无非是一种生活方式和

消费心理不同罢了

說時依舊
我是名牌爱好者。没买是因为没钱买。

在香港返写字楼工,没有几个名牌防身都不好意思挤电梯

冲寒待腊
人笑Adidas多了一个d 是因为假冒名牌, Adidas和Addidas的价格肯定不会一样。

用不用奢侈品牌在各人理念,品味,品位和消费能力, 用了奢侈品牌不见的就高人一等, 不用也不见得就是阳春白雪。奢侈和名牌与否是相对的。50步和100步。

东施爱美
我记得以前南京夫子庙好多假adidas, 就是多了一个D.
康赛欧
还有检查别人穿戴品牌的,这是啥逻辑啊,咳,
青白丹城
感谢鼓励。
青白丹城
谢谢啊!我也只能写些身边琐事。
青白丹城
握手
青白丹城
我真心认为和个人的成长背景有关。
青白丹城
爱好名牌无妨,主要是心态健康。
青白丹城
对啊,就是笑那是假名牌。
青白丹城
是的。
青白丹城
也不是检查,牌子在外面,可能就是确认一下。
东施爱美
lol 说实话,如果说是假名牌包做成A+货,没有人肉眼能看出啊。。
陌香
赞老公好体贴!
e
estar
你这种不珍惜东西的就不能买奢侈品,呵呵

我也是这样。买啥都不行包括豪华车。我啥也不珍惜。懒得花那个精力。东西是来用的。

穿
穿梭的精灵
喜欢娓娓道来的文笔。不刻意追求名牌, 但喜欢有品质有质感的服饰。又有强迫症, 不能忍受有瑕疵, 也会对物品珍惜。
渥太华郁金香
我的一个奢侈品牌手袋

这个真的与从小的习惯有关!我是除了奢侈品牌之外,几乎不买的!朋友们开玩笑说我家的橱柜简直就是奢侈品店展览橱柜。我孩子爸爸说我扔进奢侈品牌的钱可买两套房子啦!好在老户人家出身的我,家里钱不多,房子多,不要考虑房子的事的,我就这习惯,从小养成的吧?我外祖母和我母亲买衣服都是去南京金谷女子服装店,带我买衣服去小红花儿童服装店,我记得每个月我穿上新衣服就去环球照像馆拍照然后把我的照片寄给远方五七干校的父亲。我爸也是喜欢瑞士表,出去吃饭除了金陵饭店之外都不去的;我妈一直都买宝庆银楼的金银钻玉,从喜欢花露水到第五大道香水,从她小时候的蜜蜂牌毛线围巾到272毛线围巾到她80岁时的爱马仕围巾;我记得我10岁生日礼物是我爸妈给我买的凤凰二六女式自行车和日本精工石英表,20岁生日礼物是我爸妈给我的日本健五音响和万里牌羊皮靴;30岁生日礼物是我爸妈给我的我祖母和外祖母的玉鐲,都是上等的翡翠玉鐲,以后的生日,随着我父母的老去,慢慢地他们都记不得了……而我也如父母这样的习惯啦……

g
goingplace
你用了这个手袋后,慢慢就喜欢起大牌的东西了。
风酥酥
喜欢这样的文章-自然流畅舒服
青白丹城
我要珍惜 :-)
青白丹城
这是生性如此,我就是这样的。
青白丹城
感谢。同意。
青白丹城
同意。我个人不会这样去养育自己的孩子。
青白丹城
大牌的东西确实有很多好处,只是我一直没有大感觉,所以一个贵的手袋,我可能用上好多年,不会想着还用得好好的就再去买一个多余的。
青白丹城
谢谢您的肯定。文字真是需要练,尤其在海外,语境不利,不练很快会生疏乏味。
Y
Yangtsz
我对质量和设计优异的产品极有感觉,也会恰如其份地使用。对它们的名字不太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