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一年多来边走边拍的自拍心得和文字总结,技术含量不高,但对我自己还是很有帮助的,如果对新手同学能够多少有一点点的借鉴作用,那就再好不过了。晕字的朋友可以跳过文字直接看图。
感慨疫情中很好坚持了一年多的边走边拍,真的很感慨。散步健身之外能够尽可能生动写实地记录下或享受或专注或治愈的各种瞬间,是边走边拍的原始起因之一,这一点我想我是做到了。至于边走边拍之后新的拍摄表达方式目前仍在头脑风暴中,总之会以自己喜欢乐意的方式,点缀和记录缓缓靠近中的晚霞夕阳红。
今天帖子里的照片是最近两月的边走边拍,有的分享过,大部分是新发。这次特别纵容了一下自己,原片之外有相当比例的滤色片,尤以黑白滤居多,算是犒劳自己艰难曲折写写停停终于完成此帖。
1. 这张是特意为八月群晒拍的。
2. 这张也是。不过最后选了另一张没系腰带的。
3. 因为专注认真走路的需要和必要,疫情期间历时一年多的边走边拍已画上圆满句号,但时不时的还是会在散步接近尾声时拍照留念。虽然坚持下来的只是微不足道的慢步走,还是很有成就感。对我个人而言,手握式是达成"主题清晰背景模糊"的最佳自拍模式,没有之一。要求不高的话,自吹自擂着简直都可以出师了的感觉。?
4. 非常有意思的是,手握式自拍居然成了亲朋好友"两极分化"最为严重的一组存在,喜欢不喜欢适应不适应的都拘泥在完全相同的一个点上,并且双方都很“极端""执拗”,拉锯没商量。实际上,我的鱼尾纹没有左图浅,但也没有右图显,脖子下的斑点和手臂上的血管也没有如图那么夸张。照片照骗,从来都是双向的,平常心就好。左图拍于散步结束后,两张照片不是同一天。
5. 以前分享过的两张自拍。
6. 零配饰的轻松随意 VS 两副耳环鼎力合作搏存在感的倔强。不分伯仲,都接受无碍。
7. 同一件短袖衫的黑白命运。这张是黑。
8. 这张是白。
9. 静与动。
10. 私下里这样松懈无为的呆立照片不少。低头无表情无动作是我比较特殊的一个点,喜欢和不适应的朋友都有。实际上,这是我的短处,也是我镜头前最舒服自在放松的所在,更是拍着拍着突然手足无措时我最后关头最安全保险的应急退路--没有低头呆立解决不了的镜头尴尬拍摄难题。
11. 拍照时很少有大的动作和表情,舞姿也比较幼稚外行,但我越来越认同一点,就是适当的动作真的可以令画面生动活泼起来,虽然有时候难免有笨拙或矫揉造作之嫌。
12. 偶尔造作一下还是可以的。
13. 好像是突如其来地,对朝晖和晚霞有了别样的关注和感触,虽然拍摄技巧还相当的幼稚懵懂。继续摸索中。
14.
15. 这张也是特意赶早为八月群晒拍的,也是新发。
16. I want to idle away the sunset Lowering down our heads and watching the fish
17. Or just taking a walk Till the stars fill up the night sky...
这里是一年多来边走边拍的自拍心得和文字总结,给需要或感兴趣的朋友。
1. 每个人的耐受点和抵触点不一样,这无可厚非。你拍还是不拍妆还是不妆都不比别人高一档或低一等。具体到我自己,我对皱纹斑点的耐受力包容度非常高,对时尚与否的触角也相当迟钝,但对着装搭配扬长避短的诉求就比较picky。我个人觉得,化不化妆是个人的习惯和自由,拍照时化点淡妆还是很有必要的。那些三五步之外肉眼根本看不见的皱纹和肤色的不均匀,手机相机会给你夸张得体无完肤完全的陌生。
2.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没有一个人的左右脸长得一模一样百分百平衡,在乎的朋友可以选择你偏爱的一边拍照,不在乎的话那就更加方便省心了。这些年来每天开车受到光线的持续偏爱照射,我左脸的斑点鱼尾纹和塌眼皮都比右边明显一些。到了我们这个年龄,如果执拗地用理想严苛的标准去卡自己,几乎每一个人都可以挑出一大堆毛病令你怀疑人生不得开心颜:皱纹斑点游泳圈,木讷呆滞塌眼皮,没前没后好boring......可是除了你愿意做也能够做的(比如散步于我)和因此而有改善的(比如腿上居然有点肌肉),其余剩下的,不就应该也只能够坦然面对全盘接受吗? 更何况"祸福相倚",好多事情都有两面性,看得开才会好。这些年我脸侧的斑点和色素沉着以缓慢而坚定的速度向中部挺进,张扬老化痕迹的同时,慢慢合围的脸侧斑点也成了全天然不费时的自然修容,得来全不费功夫。接受岁月的雕琢打磨,也享受不期而至的意外福利。我很知足。
上面两点有点跑题,但在我看来,相对于后面将要分享的,这才是基础和根本。
3. 前期越充分,后期越省事,甚至可以省到连亮度都不用调的地步。即使在我完全不理解的当初,我对前辈过来者的经验之谈从没存疑过。对我自己而言,淡妆是天天都化的,头发每天都土法上马地简易伺候着,熨烫衣服貌似稍微费点事,但在我却是千金难换的松弛梳理时间,费思量考水平的是光线角度和选景的考量。
4. 自拍方式的选择。根据各人的喜好和习惯,有三种方式可以选择:手握式,截屏,timer延时拍。我最先尝试的是手握式,然后截屏,很快定格在timer延时拍。放弃截屏主要是因为眼睛吃不消,短时间里感受到极大的困扰--视力是我最先垮掉的环节,很早就薄弱了。
5. 关于选片。timer延时拍一次会出来十张照片,好处是有选择的余地,对有选择困难的人来说,很容易幻化成一场灾难,这就牵涉到选片的问题。一开始我会选系统自动给出的以脸部清晰度为标准的(我外行的猜测)default片,但很快就发现default不一定是最好的,有时甚至可能是最差最糊的,所以default之外我会再选一到两张以策安全,这次以全身姿态为基准,不用一一拉开放大就可以一目了然,省事省时省眼睛,也大幅度减小了照片转到电脑后最后选片定片的不必要的繁琐。
6. 找到合适自己的镜头位置和高度。 对大多数人来说,拍与被拍双方都直愣愣站立时效果是最差的。这个我太有体会了。
7. 适当的动作可以有,虽然有时候难免有矫揉造作之感,尤其我们这样舞姿比较笨拙业余的。
8. 如果是在相对封闭的室外环境,背景暗一点前景亮一点,出来的照片效果往往很不错,就是你背对光线更暗的一侧但又不要直接暴露在强光之下。希望我说得够清楚,有点底气不足,哈哈。
9. 大太阳下的开阔地对我一直是个难拍之地,有一天突然发现,前景有树或围栏之类衬托时效果会有很大的不同。见主贴#15图。
10. 欢迎大家补充......
欢迎分享交流指正,谢谢大家!:)
谢谢心灵手巧的成功妹妹!:)
但也不想原地踏步老选老选同一类的照片。我是愿意尝试的,尽管有时成有时不成。谢谢糊涂兄!
就是在家自己练过一段时间广场舞,还有就是跟老师比划过两个月十小时的探戈,完全跟不上那种。照片上应该嗅得出浓浓的广场舞味道吧,正琢磨着哪天重拾广场舞旧好呢。谢谢solarwindMM夸奖!:)
这里是一年多来边走边拍的自拍心得和文字总结,技术含量不高,但对我自己还是很有帮助的,如果对新手同学能够多少有一点点的借鉴作用,那就再好不过了。晕字的朋友可以跳过文字直接看图。
感慨疫情中很好坚持了一年多的边走边拍,真的很感慨。散步健身之外能够尽可能生动写实地记录下或享受或专注或治愈的各种瞬间,是边走边拍的原始起因之一,这一点我想我是做到了。至于边走边拍之后新的拍摄表达方式目前仍在头脑风暴中,总之会以自己喜欢乐意的方式,点缀和记录缓缓靠近中的晚霞夕阳红。
今天帖子里的照片是最近两月的边走边拍,有的分享过,大部分是新发。这次特别纵容了一下自己,原片之外有相当比例的滤色片,尤以黑白滤居多,算是犒劳自己艰难曲折写写停停终于完成此帖。
1. 这张是特意为八月群晒拍的。

2. 这张也是。不过最后选了另一张没系腰带的。

3. 因为专注认真走路的需要和必要,疫情期间历时一年多的边走边拍已画上圆满句号,但时不时的还是会在散步接近尾声时拍照留念。虽然坚持下来的只是微不足道的慢步走,还是很有成就感。对我个人而言,手握式是达成"主题清晰背景模糊"的最佳自拍模式,没有之一。要求不高的话,自吹自擂着简直都可以出师了的感觉。?

4. 非常有意思的是,手握式自拍居然成了亲朋好友"两极分化"最为严重的一组存在,喜欢不喜欢适应不适应的都拘泥在完全相同的一个点上,并且双方都很“极端""执拗”,拉锯没商量。实际上,我的鱼尾纹没有左图浅,但也没有右图显,脖子下的斑点和手臂上的血管也没有如图那么夸张。照片照骗,从来都是双向的,平常心就好。左图拍于散步结束后,两张照片不是同一天。


5. 以前分享过的两张自拍。


6. 零配饰的轻松随意 VS 两副耳环鼎力合作搏存在感的倔强。不分伯仲,都接受无碍。


7. 同一件短袖衫的黑白命运。这张是黑。

8. 这张是白。

9. 静与动。


10. 私下里这样松懈无为的呆立照片不少。低头无表情无动作是我比较特殊的一个点,喜欢和不适应的朋友都有。实际上,这是我的短处,也是我镜头前最舒服自在放松的所在,更是拍着拍着突然手足无措时我最后关头最安全保险的应急退路--没有低头呆立解决不了的镜头尴尬拍摄难题。


11. 拍照时很少有大的动作和表情,舞姿也比较幼稚外行,但我越来越认同一点,就是适当的动作真的可以令画面生动活泼起来,虽然有时候难免有笨拙或矫揉造作之嫌。
12. 偶尔造作一下还是可以的。

13. 好像是突如其来地,对朝晖和晚霞有了别样的关注和感触,虽然拍摄技巧还相当的幼稚懵懂。继续摸索中。
14.


15. 这张也是特意赶早为八月群晒拍的,也是新发。

16.

I want to idle away the sunset
Lowering down our heads and watching the fish
17.

Or just taking a walk
Till the stars fill up the night sky...
这里是一年多来边走边拍的自拍心得和文字总结,给需要或感兴趣的朋友。
这里是一年多来边走边拍的自拍心得和文字总结,技术含量不高,但对我自己还是很有帮助的,如果对新手同学能够多少有一点点的借鉴作用,那就再好不过了。晕字的朋友可以跳过文字直接看图。
1. 每个人的耐受点和抵触点不一样,这无可厚非。你拍还是不拍妆还是不妆都不比别人高一档或低一等。具体到我自己,我对皱纹斑点的耐受力包容度非常高,对时尚与否的触角也相当迟钝,但对着装搭配扬长避短的诉求就比较picky。我个人觉得,化不化妆是个人的习惯和自由,拍照时化点淡妆还是很有必要的。那些三五步之外肉眼根本看不见的皱纹和肤色的不均匀,手机相机会给你夸张得体无完肤完全的陌生。
2.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没有一个人的左右脸长得一模一样百分百平衡,在乎的朋友可以选择你偏爱的一边拍照,不在乎的话那就更加方便省心了。这些年来每天开车受到光线的持续偏爱照射,我左脸的斑点鱼尾纹和塌眼皮都比右边明显一些。到了我们这个年龄,如果执拗地用理想严苛的标准去卡自己,几乎每一个人都可以挑出一大堆毛病令你怀疑人生不得开心颜:皱纹斑点游泳圈,木讷呆滞塌眼皮,没前没后好boring......可是除了你愿意做也能够做的(比如散步于我)和因此而有改善的(比如腿上居然有点肌肉),其余剩下的,不就应该也只能够坦然面对全盘接受吗? 更何况"祸福相倚",好多事情都有两面性,看得开才会好。这些年我脸侧的斑点和色素沉着以缓慢而坚定的速度向中部挺进,张扬老化痕迹的同时,慢慢合围的脸侧斑点也成了全天然不费时的自然修容,得来全不费功夫。接受岁月的雕琢打磨,也享受不期而至的意外福利。我很知足。
上面两点有点跑题,但在我看来,相对于后面将要分享的,这才是基础和根本。
3. 前期越充分,后期越省事,甚至可以省到连亮度都不用调的地步。即使在我完全不理解的当初,我对前辈过来者的经验之谈从没存疑过。对我自己而言,淡妆是天天都化的,头发每天都土法上马地简易伺候着,熨烫衣服貌似稍微费点事,但在我却是千金难换的松弛梳理时间,费思量考水平的是光线角度和选景的考量。
4. 自拍方式的选择。根据各人的喜好和习惯,有三种方式可以选择:手握式,截屏,timer延时拍。我最先尝试的是手握式,然后截屏,很快定格在timer延时拍。放弃截屏主要是因为眼睛吃不消,短时间里感受到极大的困扰--视力是我最先垮掉的环节,很早就薄弱了。
5. 关于选片。timer延时拍一次会出来十张照片,好处是有选择的余地,对有选择困难的人来说,很容易幻化成一场灾难,这就牵涉到选片的问题。一开始我会选系统自动给出的以脸部清晰度为标准的(我外行的猜测)default片,但很快就发现default不一定是最好的,有时甚至可能是最差最糊的,所以default之外我会再选一到两张以策安全,这次以全身姿态为基准,不用一一拉开放大就可以一目了然,省事省时省眼睛,也大幅度减小了照片转到电脑后最后选片定片的不必要的繁琐。
6. 找到合适自己的镜头位置和高度。 对大多数人来说,拍与被拍双方都直愣愣站立时效果是最差的。这个我太有体会了。
7. 适当的动作可以有,虽然有时候难免有矫揉造作之感,尤其我们这样舞姿比较笨拙业余的。
8. 如果是在相对封闭的室外环境,背景暗一点前景亮一点,出来的照片效果往往很不错,就是你背对光线更暗的一侧但又不要直接暴露在强光之下。希望我说得够清楚,有点底气不足,哈哈。
9. 大太阳下的开阔地对我一直是个难拍之地,有一天突然发现,前景有树或围栏之类衬托时效果会有很大的不同。见主贴#15图。
10. 欢迎大家补充......
欢迎分享交流指正,谢谢大家!:)
谢谢心灵手巧的成功妹妹!:)
但也不想原地踏步老选老选同一类的照片。我是愿意尝试的,尽管有时成有时不成。谢谢糊涂兄!
就是在家自己练过一段时间广场舞,还有就是跟老师比划过两个月十小时的探戈,完全跟不上那种。照片上应该嗅得出浓浓的广场舞味道吧,正琢磨着哪天重拾广场舞旧好呢。谢谢solarwindMM夸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