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录-村

树枝儿
楼主 (文学城)

《随感录》是父亲的诗文集。

今年夏天,我失去了我深爱的父亲,他在睡梦里走了。

 

上天慈悲,让我在汹汹疫情中辗转万里,回家陪了他最后几日。如今,他长眠在了祖先长眠的地方,那曾经让他魂萦梦绕的老家,也是我魂萦梦绕的故乡。

 

他深爱着那片出生、成长、成家、立业的土地,以朴素的文字记录了在那片土地上的所见所闻,也记录了他的足迹。《村》《地》《水》《校》《林》《路》《戏》记录了那片土地的变迁,《家》《拾粪》《割草》《挖草坡》《二月二》《端午节》《腊八节》《雷达站墚游记》《夏日秋雨》等,也以那片土地为中心,讲习俗,谈古今,写儿时的回忆,聊自己的感受。

 

他常开玩笑说,他是家里文凭最低的,只有小学毕业。但他却比读了大学、硕士、博士的我们更早地出了书。

 

老爸走了。此后余生,相见除非梦里。

 

所以,我想把他的散文录下来,跟着他的笔尖与他再次相遇。想他的时候可以听听,以慰余生。

 

————————————————————————————————

随感录

王在富

 

亲情、友情、校情、乡情,充满生活,充满沧桑岁月,伴随我度过每一个日日夜夜。故乡的蜗居如雀之巢、心之巢、梦之巢,我的祖先生活过的地方,我的亲人生活着的地方,总让人难以忘记,总让人牵肠挂肚、魂萦梦绕。

 

故乡秋林坪村,位于大西北崇山峻岭深处,武都县城东北角约50公里处,爬上米仓山再盘上云雾山之巅,向北下望,就看见我的故乡,那处在青青树林、袅袅炊烟之中的村庄了。每当这时我总是激动不已,总觉着我母亲仍领着我的孩子们还站在村边,望着山巅公路上颠簸的汽车给孩子们说:“你爸爸回来了,你爸爸回来看咱们来了……”

 

我的村庄是个小盆地,四面环山,按东南西北的次序和特点,依次称为乘驾山、云雾山、笔架山、平岭墚。它的地形东南山高、西北山低,正好和祖国的山川地貌相反,溪水也自东向西流进北峪河又在武都县城旁汇入白龙江。南山离村庄有三公里远,西山离村庄有一公里;村庄座落在东山坡上,坐东向西,北山边沿也有一溜村居,坐北朝南与大庄相接,恰似北斗七星,悬挂在群山之巅、铺洒在大地之上。

 

村前上下两块大坪有二百亩良田,东北山坡都是“农业学大寨”中人们花了十年时间兴修的水平梯田;四面山上是三十多年来由人工一棵一棵栽种呵护而成的万亩森林。东南山高寒阴湿区以大杉松、油松、落叶松为主;西北山半山干旱区,以桃、杏、槐、漆、火白杨树和灌木为主;纵横的沟壑里以白杨、刺槐为主。这千亩良田万亩森林,就是这里人们的生存之源、希望之源。晚春初夏,百花竞放,红似彩霞,白如浮云;盛夏之际,满山碧翠,百鸟和鸣,绿染山峡;深秋季节,红遍山林,“霜叶红于二月花”,寒冬腊月,白雪覆盖,“千树万树梨花开”。林间落叶似毯、遍地蘑菇、野雉成群、松鼠乱窜、狐兔奔走,乱石草丛里游蛇颇多,偶而可见穿山甲、梅花鹿、山锦鸡等珍禽异兽。

 

秋林坪是王姓人家开拓的,现在全村百分之九十五是王家人。据传,这王姓人家是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从唐尧、虞舜故里山西洪同县大槐树下西迁甘肃秦州(天水)的第一批王姓人家。以后逐渐向西南迁徙,有一户王家兄弟四人,老大、老二在康县黄龙山定居;老三、老四继续西迁在武都县孔堤乡秋林坪落脚,开荒种地、繁衍后代,距今才六百年历史。六百年前这里还是莽莽森林,所以我的祖先将这里叫秋林坪,村上原来有座寺庙叫青林寺,与秋林坪相接的一个小村叫林里。秋林坪村周围的小地名也和树林有关,如:杏树梁、柏树湾、铁匠沟、柳树咀、榆木坟、楸木塄、大桃里、苟树场、椿树底下等等。三十年前,秋林人在地下掏朽木柴时,挖出过两个人合抱不住的大朽木,木头颜色变黑,但木质仍很坚韧,要用斧头才能劈开。就我记得,村前大坪上还有三人合抱不住的土梨儿树、橡子树、柏树、榆树、杏树等,这些大树在一九五九年公社化吃食堂时,砍着做饭烧了。这些都验证了这一带原来是大森林,而且常有野兽出没,如:有些小地名就叫老虎滩、打豹沟、野猪沟、老毛(熊)沟、狼窝坎、鹿出坪、獾猪藏湾等等。秋林坪人定居在这里不过六百年时间,这些森林便荡然无存,各种野兽也不见了踪影,留下了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人,是大自然的破坏者,也是大自然的创造者。记得在我青少年时,人们常常为做饭取暖烧柴发愁,夏割嫩草、冬刮草皮、春挖草根,年复一年,恶性循环;山越来越光、地越来越贫、水越来越浑、人越来越穷,有句民谣说:“有女不嫁秋林坪,缺柴、缺水、地方穷”。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使人们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辛苦一年还不够吃穿,更抵御不了自然灾害的袭击。据《武都县志》记载:民国十八年(1929),因连续四年的大旱,庄稼颗粒未收,社会上有人吃人者,有易子而食者。秋林坪人一部分人逼迫外迁:一股迁到甘肃省临洮县,一股迁到渭源县,一股迁到康县大堡乡,据说他们在那里已繁衍成二三十户人家的村庄了。饥寒交迫的生活,迫使秋林坪人不得不思考生存下去的出路,残酷的现实教育了人们,吃够苦头的人们终于开始齐心协力植树造林、绿化荒山,三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大自然回报给人们万亩森林。县乡道路跑客车,农用车辆运输忙,家家有余粮、户户盖新房、人人受教育、个个奔小康,不愁烧柴、不怕没水、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山终于青了、水终于绿了、地终于平了、土终于肥了、粮终于足了、路终于通了、人终于富了、民终于乐了。

 

秋林坪村海拔1700米,夏季确是避暑胜地,年轻人是无法穿裙子和短裤的,偶而有小姑娘在中午时节穿穿裙子,夜间睡觉还是要盖被子的。这里蝇多蚊少,睡觉安稳。夜特别安静,天一黑,喧嚣的噪音消失了。白天可见鸡狗,夜来却不闻鸡鸣犬吠,我想这是国泰民安、丰衣足食的原因吧!偶然听到几声夜鸽子和野兔的叫声,唯独“麻子岗岗鸟”的叫声彻夜不停,断断续续、凄凄切切,好像在叫:“麻子哥哥”。

 

关于麻子岗岗鸟,老人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脸上长满麻子的小伙子,他和村上一个朴实聪明的窈窕姑娘相亲相爱。小伙子体格健壮、脚勤手快、为人忠厚、尊老爱幼,人人喜爱。但他家境贫寒,准备攒多钱后向姑娘求婚。这姑娘的哥哥年龄大了,也因家贫无力娶妻,好不容易找了个对象,人家要彩礼很多;没办法,爹娘就在闺女身上打主意。邻村财主家有个傻儿子,年龄大了也没人给媳妇,财主知道这个消息后,就托人来姑娘家说媒:只要把姑娘嫁给他儿子做媳妇,不但姑娘哥哥娶媳妇的彩礼他全包下来,另外还给姑娘爹娘一大笔钱做养老费。姑娘的爹娘背着闺女答应了这门亲事。娶亲那天,财主家迎亲的人不顾姑娘地死活,强拉硬拖把姑娘接走了。那个麻子小伙子看着心爱的人被抢走却无能为力,心痛欲裂的他在家不吃不喝,哭了三天三夜后跳崖自尽殉情而死。那姑娘听到噩耗,日夜啼哭,渐渐憔悴,不久也呕血而亡。这姑娘死不瞑目,化作小鸟,夜深人静时,总是凄切地叫着:“麻子哥哥、麻子哥哥……”。

 

天刚破晓时,是鸟叫最热闹的时刻。不知是结伴觅食,还是组织迎晨大合唱,或者是有意唤醒勤劳的人们下地干活。当你被鸟鸣吵醒后,披衣起床、拉开门窗,一股清新的晨风带着喷鼻的花香迎面扑来,让人心旷神怡、惬意极了。我曾写过一首诗,记述这种情景:

 

晨曦微微百鸟鸣,

清风阵阵花袭人;

布谷声声催夏到,

锄禾人人早出工。

 

我衷心希望勤劳的秋林人再接再励,向小康生活、向美好的未来大步迈进吧。

 

二OO三年春节写于武都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2021/09/26 一封信 2021/09/21 若思念便思念 2021/08/21 一灯浮水夜船归 2021/08/20 上海检测核酸 2021/08/19 赶夜路
树枝儿
抱歉,想录父亲的诗文集,却不知该放到哪个板块。借宝地一用,请多指教。:)
云霞姐姐
先占位,回头慢慢听,你父亲好帅哟,抱抱你,节哀顺变,保重!
树枝儿
谢谢云霞。我帅气的父亲永远在我心里。
唐歌
树枝儿节哀顺变。欢迎在唱坛发表你录的令尊诗文集,这是最好的纪念!
树枝儿
谢谢坛主的热情招呼:)
唐歌
当BGM听完了,文字朴实亲切,咬字清晰,很专业!

人声听起来好像有一个罩子,不知道什么原因,换个话筒或换个音效会不会好点。。。

树枝儿
我就在衣帽间用电脑随便录的,没用话筒什么的:)
无问东西
节哀顺变!非常喜欢这朴素的文字!令尊浓眉大眼,很帅气!朗诵平实感人,背景配的鸟声很有生活气息!
m
moiausis
感人至深!!
才歌
朴实真挚,真情流露!
风华
节哀顺变,保重!
挽雨拂风
好帅,有军人的气质也有学者的风采!文章有文采也有乡情,朗诵感人深情,父女情深感人!
树枝儿
谢谢。老爸当年在空军服役
树枝儿
谢谢。并祝重阳节好。
树枝儿
老爸文中每一个字我都懂得,因为那就是我们平淡而真实的生活。
树枝儿
谢谢,祝好。
树枝儿
谢谢。斯人已逝,徒留追忆。。。
琉璃冰娇
好文,好感动。
胡马克
吃早餐的时候,听的这篇文章,宛如山间的小溪,舒缓,轻松,我猜想,作者是这样,读者是这样,听者也是这样,的感觉~~

特意去搜了一下地名,原来是甘肃南部的地方,黄土高原,听着文字,想象出的却是绿色山野

唐歌
哦,看来黄土高原也曾是绿色山野,唉……
树枝儿
谢谢。祝好。
树枝儿
嗯,是甘肃南部,但不是黄土高原,是秦岭山脉,是甘肃唯一的长江流域地区。
树枝儿
我小时候是荒山,现在森林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