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岁羽球健身日记】#2:撼山的膝盖——“唯快不败”的背后

金拇指
楼主 (文学城)

什么样的膝盖能撼山?
臀部和腿部的肌肉提供了力量,而这些肌肉也正是保护膝盖的关键。它们一起工作,让我在球场上轻松腾挪,减少运动中受伤的概率。

在我们的400户家庭公寓健身房,我可能是唯一一个能加满所有20枚重块,外加所有能找到的8块附加橡皮重块的人。为什么敢这么说?因为没人用完后会重置插销,哈哈。这幢楼里可有不少肌肉男,年轻人,各种肤色的。他们也都是健身房的常客。

这次视频中的腿压训练器械居然有个恰如其分的名字:倒蹬机。就是通过简单的动作和精准的肌肉发力。使用时最重要的就是从轻得不能再轻开始,调节好靠背的位置,确保缓慢稳定地蹬踏。

另外不好意思,这个视频里忘了演示仅用脚掌踏在踏板的底部,腿伸直练踝关节。今后有机会补上。不过也可以说这个利用倒蹬机练踝关节,与膝盖并没有直接关系。

我的固定套路是:

从四片开始,蹬三下后,脚不离踏板,然后把腿伸直脚下移练七下脚踝;
然后五块,蹬三下后,脚不离踏板,然后把腿伸直脚下移练七下脚踝;
...
直到二十块;
再一块一块加橡皮块。

为什么总是从四块开始?前面半截时间都属于膝盖等的预热,避免受伤。
另外,并不总是能完成这座“大山”。状态不好时就适可而止,见好就收。比如外出两周没蹬,刚回来就别逞强。我一般这时候就只能蹬十来块,再一天天恢复上去。我从来没有因为倒蹬机受过伤。因为我特别小心,在训练器材上受伤太划不来了。

最近的两次经历让我更加明白呵护膝盖的重要性:

3天前,我和妻子在街上偶遇了一位羽毛球朋友,面熟但不知道他的名字。在简短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他的半月板有问题,甚至每周打羽毛球两次都觉得太多。这让我很吃惊,因为他看起来非常强壮,且打球水平也很高。

2天前,在球场上,另一位朋友Daniel(他非常结实强壮)告诉我们,但左膝内侧积液2.7厘米,伸展时感到疼痛。医生说这是因为他每次打球前热身不够,导致神经中心在短时间内大量向膝盖充血。另外,还有一位羽毛球好手,个子不高,但非常快速,他也告诉我,打完球后膝盖会有疼痛感。

我才意识到,这么多人戴护膝,很多膝盖都有问题了。我以为很多人只是出于保护预防。

最好的预防就是提前数年加强膝盖周边的肌群,让它们成为天然的护膝卫士。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不吃,省着: “Rhea save it for later” 您别说,其中某个瞬间让姥爷突然想到秀兰邓波儿 【59岁羽球健身日记】#2:撼山的膝盖——“唯快不败”的背后 Rhea喝的不是Wasolata,是童年的味道 【59岁羽球健身日记】#1:坐着拉一拉,腰背无牵挂!
金拇指
忘了个细节,我十七片重块后脚踝就不练了,太沉了,脚踝推不动了。:D
L
LexusOnly
到free weight 的机器上试试 leg press 才知道

cable machine 上,你不知道真实重量。

严惠姗
看来运动前的热身很重要。谢谢分享。花花小布也总是提到拉伸。。。
金拇指
确实哦,其实我也不知道到底有多重。之前我把这个训练法分享给一位锻炼不太积极的初中生(我的一位远程学生),他好奇问我这些到

底是多少公斤。我回头仔细看了半天也没搞懂——那些数字的单位含义模糊,上网查了查才知道:因为和角度有关,重量本身也不能完全代表强度。

但对我来说,重点不是“越重越好”。毕竟我是体重不到65公斤、身高173的小老头,我非常清楚:这堆铁家伙,早就远远超出保护膝盖和羽毛球移动所需的肌力了。(职业选手当然是另一回事,他们的要求不一样。)

我当年刚刚获得“唯快不败”称号的时候,其实只能蹬这一半多一点。毕竟绝大多数普通的羽毛球爱好者,没功夫整这些枯燥乏味的活,有时间早就溜进球馆开打了。他们不知道一个小秘密:要想在绿皮地上爽对手,功夫在场外。
我也没天天蹬,我只是天天练!不打球的日子里,必上健身房。没想到居然一片片可以全加上去,
枯燥劲全没了。

金拇指
不客气。自吹自擂一下我上球馆去之前的“所作所为”。从出发前的淋浴开始,水温高点,“热”血沸腾嘛,边冲边可以做至少三个拉伸

动作如弯腰撑墙等;在下楼的电梯里也不闲着,无他人时我就弯腰下楼,左右手互相掰着拉伸胳膊;在车库行走时,也可以让手臂绕圈。所以到达球馆时,我已经悄悄比别人预热多时了。这也能算个秘籍吗?余生很贵,分秒必争,哈哈。

p
polebear
预热与拉伸对任何运动项目看起来都非常重要
布兰雅
大赞。最好的防卫是进攻。练出强大的筋骨会更好地保护膝盖
幕鼓晨钟
保护膝关节最有力最便宜最方便的方式是跳, 跳得更高,跳得更远
严惠姗
高!
严惠姗
高!
严惠姗
你真是做到极致了。我在电梯里会单脚站立。
严惠姗
对的。
金拇指
绝!神不知鬼不觉。
金拇指
好像说热身要20分钟以上。我似乎有印象日本羽毛球队要求赛前预热 40 分钟,他们居然还有余力开赛:D。
金拇指
大同!在筋骨保卫战中抢占制高点。
金拇指
知音啊!我也是误打误撞才明白“越跳越结实”这秘诀。太太当初还猛翻白眼。当然有伤别跳,无伤别犹豫!
唐歌
我也喜欢玩这个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