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下面说巴菲特2018 抄底, 刚好最近第3遍看“大空头”。 电影链接贡献这里。周末愉快!

N
NewLeaf2021
楼主 (文学城)
Z
Zaplet
谢谢分享!周末愉快!
B
BrightLine
赚大钱的都非平常人,哈哈
我是一只井底蛙
赚大钱不容易。眼光,魄力,定力,纪律,缺一不可。
B
BrightLine
所以我们在苦哈哈的学啊学,争取像巴菲特一样50岁后赚90%的钱,明天会更好,哈哈

我是一只井底蛙
苦哈哈地学,但乐在其中。是的,明天会更美好!
Z
Zaplet
赞乐观!
Q
QinHwang
在实践中学,越干会越好。
成功的兔
哈哈哈,是,闲着也是闲着,一来增加生活乐趣,二来防止老年痴呆
v
va168
剧情总结
v
va168
主要角色投资逻辑

电影《大空头》(The Big Short)中的几位主要角色(原型人物真实存在)采用了不同的投资逻辑来发现和押注即将到来的金融危机。以下是对每位关键人物及其投资逻辑的分析:

1?? 迈克尔·伯里(Michael Burry)

原型人物:Scion Capital 创始人

投资逻辑:数据驱动 + 基本面分析 + 逆向思维 核心思路:

阅读大量贷款数据和房贷组合的底层内容(loan-level details)。

发现大部分住房贷款是浮动利率、无收入核实、信用评级虚高。

预测当利率上升或重置时,违约率将飙升,MBS价格将暴跌。

行动:

向大银行要求构建“信用违约掉期(CDS)”产品做空MBS。

面对投资者的质疑,坚持投资逻辑,不提前平仓。

投资教训:

深度研究 + 忍耐非理性市场的短期噪音,是穿越周期的关键。

2?? 贾里德·韦尼特(Jared Vennett)

原型人物:Greg Lippmann(德银交易员)

投资逻辑:理解产品结构 + 利用机构无知套利 核心思路:

在听说伯里的操作后,迅速研究CDO与MBS结构。

认识到市场对“评级”盲信,且多数买方不了解底层资产质量。

使用图表和模拟器向客户展示这些“垃圾债”的实际违约概率。

行动:

批量出售CDS给希望持有MBS的机构,赚取价差。

作为交易员,他赚取佣金和浮动利润。

投资教训:

复杂金融产品掩盖了巨大信息不对称,掌握真相者可以通过对手的无知套利。

3?? 马克·鲍姆(Mark Baum)

原型人物:Steve Eisman(FrontPoint Partners)

投资逻辑:愤世嫉俗 + 调研验证 + 道德困惑中投资 核心思路:

不轻信华尔街说法,深入一线调查:房产中介、评级机构、投行员工。

发现行业系统性造假,“烂贷款打包评级AAA”的游戏广泛存在。

预判整个MBS和CDO体系最终必然崩塌。

行动:

与Jared合作,购买CDS做空住房信贷市场。

在危机临近时,持续保持空头仓位,直到真正爆发。

投资教训:

情绪和价值观也能成为强大的分析工具 —— 质疑贪婪、挖掘真相,最终胜出。

4?? 查理与杰米(Charlie & Jamie) + Ben Rickert

原型人物:Cornwall Capital

投资逻辑:价格偏差 + 杠杆小资金博弈 + 风控意识强 核心思路:

他们注意到CDS价格被低估,风险溢价未能反映真实风险。

使用“场外市场”的CDS合约构建空头仓位,买入成本极低。

与前银行家 Ben Rickert 合作,通过机构渠道获得进入门槛。

行动:

凭借初始资金不到300万美元,抓住一生一次的对手错误定价机会。

危机爆发后,他们选择提前止盈,保护本金,不贪最大值。

投资教训:

小资金若能识别系统性错误,并使用风险可控的杠杆,有机会实现跨越式成长。

总结:各角色投资逻辑对比 角色 核心逻辑 优势 风险 特点
伯里 数据挖掘 + 逆向思维 抓住本质 被市场嘲笑、流动性差 长期价值投资者
韦尼特 结构套利 + 市场机制错配 利用信息差 面临道德风险 投行交易员
鲍姆 实地调查 + 道德洞察 验证市场腐败 情绪化投资 愤青型投资者
Charlie & Jamie 杠杆小资金 + 概率分析 以小搏大 缺乏话语权 新锐套利者

 

C
CheGuevara
不错,Margin Call以及wall street 1, 2 (money never sleeps也不错
风啸啸壮士
谢谢分享,看了一段,语言忒脏,放弃了。读了读 va168的 剧情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