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从2009年诞生后,我一直的观点是欺诈: 比特币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特性在早期难以被理解,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将其视为“虚拟货币”或“庞氏骗局”. 同时缺乏监管和透明度也导致其信任度低。另外金融机构和政府普遍持怀疑态度,如摩根大通CEO Jamie Dimon在2017年也称比特币为“欺诈”。
为什么我的认识逐渐转变: 区块链的去中心化、透明性和安全性经过多年运行得到验证,比特币网络从未被攻破,增强了其可靠性. 在通货膨胀和货币宽松背景下,比特币被视为“数字黄金”,其固定2100万枚的供给上限吸引了寻求抗通胀资产的投资者. 美国、加拿大等地批准比特币ETF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了合规渠道。监管框架的逐步建立降低了“非法”标签。特朗普上台后一系列监管宽松政策促使我做了决定在他当选第二个星期后买进IBIT并在去年12月份买进leap.
代价非常沉重,2009年的2000涨到现在的11万几乎全错过,是2009年后表现最好的asset. 错过就错过了只能往前看,我觉得在2-3年内有涨到50万的潜力.
下面说一下我不建议短炒比特币的理由:
尽管波动率有所下降,比特币价格仍受市场情绪、宏观经济、监管消息等影响,短期内可能剧烈波动.
比特币的价值更多基于长期趋势(如通胀对冲、去中心化金融普及),短期投机难以捕捉其核心价值。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几个公司的联系程度大过脑机接口,但他到目前为止对量子计算都很沉默,除了Wow了那一下。
我的btc etf (大部分fbtc, 新近一部分IBIT, 因为感觉流动性更好) 现在占总仓位接近15%。有一大部分去年从一月开始买入的已经盈利近90%。另一部分是最近几个月加的盈利10%。
按比特币产量减半后的周期,一年内会大涨然后脚踝斩。考虑几个应对crash的办法:
1. 估计快高点了,或者设置止盈点,提前退出, 将来暴跌后再买回。问题是很难确定顶在哪里。另外也有可能这次没有暴跌,只有小幅回调,却不敢进入,从此踏空。
2. 买put期权对冲。可能需要两年的到期日,保费好像也很高。加上sell put或者sell covered call可能可以降低保费,同时减少了保护范围, 或者增加了卖飞的风险。
3. 装死不动,眼睁睁看着很多盈利快速消失甚至变成亏损。
比特币毕竟是第一个,值得长期持有,后来的这些币里以太币也不错。
我在2018年的时候也认为比特币是个骗局。那时有个同事推荐我买,我还跟他争论了很多次。但后来我自己做了大量研究,最终还是决定入场。
刚开始我也尝试做短线操作,但很快发现这太伤身体了——因为你几乎24小时都在关注市场,精神高度紧张。后来我决定只买不卖,安心持有。
到了去年,ETF获批、川普有望重新上台,我感觉监管的问题基本解决了。如果市场最终能充分接受“数字黄金”的定位,那么Adoption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我开始思考:如果比特币真的是一种独立的资产类别,那它的市值是否应该远高于一家科技公司,比如微软?毕竟比特币的总量只有2100万枚,考虑到大约有300万已经永久丢失,实际流通量只有1800万。而全球有5900万百万富翁,仅美国就有2200万。只要Adoption和Regulation的假设成立,长远的需求似乎不是问题。
顺带一提,当初介绍我买比特币的那位同事,在2019年最低谷的时候卖掉了他所有的加密资产。
比特币从2009年诞生后,我一直的观点是欺诈: 比特币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特性在早期难以被理解,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将其视为“虚拟货币”或“庞氏骗局”. 同时缺乏监管和透明度也导致其信任度低。另外金融机构和政府普遍持怀疑态度,如摩根大通CEO Jamie Dimon在2017年也称比特币为“欺诈”。
为什么我的认识逐渐转变: 区块链的去中心化、透明性和安全性经过多年运行得到验证,比特币网络从未被攻破,增强了其可靠性. 在通货膨胀和货币宽松背景下,比特币被视为“数字黄金”,其固定2100万枚的供给上限吸引了寻求抗通胀资产的投资者. 美国、加拿大等地批准比特币ETF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了合规渠道。监管框架的逐步建立降低了“非法”标签。特朗普上台后一系列监管宽松政策促使我做了决定在他当选第二个星期后买进IBIT并在去年12月份买进leap.
代价非常沉重,2009年的2000涨到现在的11万几乎全错过,是2009年后表现最好的asset. 错过就错过了只能往前看,我觉得在2-3年内有涨到50万的潜力.
下面说一下我不建议短炒比特币的理由:
尽管波动率有所下降,比特币价格仍受市场情绪、宏观经济、监管消息等影响,短期内可能剧烈波动.
比特币的价值更多基于长期趋势(如通胀对冲、去中心化金融普及),短期投机难以捕捉其核心价值。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几个公司的联系程度大过脑机接口,但他到目前为止对量子计算都很沉默,除了Wow了那一下。
我的btc etf (大部分fbtc, 新近一部分IBIT, 因为感觉流动性更好) 现在占总仓位接近15%。有一大部分去年从一月开始买入的已经盈利近90%。另一部分是最近几个月加的盈利10%。
按比特币产量减半后的周期,一年内会大涨然后脚踝斩。考虑几个应对crash的办法:
1. 估计快高点了,或者设置止盈点,提前退出, 将来暴跌后再买回。问题是很难确定顶在哪里。另外也有可能这次没有暴跌,只有小幅回调,却不敢进入,从此踏空。
2. 买put期权对冲。可能需要两年的到期日,保费好像也很高。加上sell put或者sell covered call可能可以降低保费,同时减少了保护范围, 或者增加了卖飞的风险。
3. 装死不动,眼睁睁看着很多盈利快速消失甚至变成亏损。
比特币毕竟是第一个,值得长期持有,后来的这些币里以太币也不错。
我在2018年的时候也认为比特币是个骗局。那时有个同事推荐我买,我还跟他争论了很多次。但后来我自己做了大量研究,最终还是决定入场。
刚开始我也尝试做短线操作,但很快发现这太伤身体了——因为你几乎24小时都在关注市场,精神高度紧张。后来我决定只买不卖,安心持有。
到了去年,ETF获批、川普有望重新上台,我感觉监管的问题基本解决了。如果市场最终能充分接受“数字黄金”的定位,那么Adoption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我开始思考:如果比特币真的是一种独立的资产类别,那它的市值是否应该远高于一家科技公司,比如微软?毕竟比特币的总量只有2100万枚,考虑到大约有300万已经永久丢失,实际流通量只有1800万。而全球有5900万百万富翁,仅美国就有2200万。只要Adoption和Regulation的假设成立,长远的需求似乎不是问题。
顺带一提,当初介绍我买比特币的那位同事,在2019年最低谷的时候卖掉了他所有的加密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