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最近体检A1C的结果。说实话不是很满意。过去几个月我拿自己做实验,满以为会减0.3到0.4。
事情是这样的:从我戴CGM的经验,饭后血糖是在1小时左右达到峰值。一个偶然的机会刷到一个视频,频主戴着CGM做了个实验:喝一杯糖水,然后比较静坐和走路30分钟血糖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到走路30分钟让血糖的峰值明显降低。我一拍脑瓜子:咱这不是找到了控制A1C的“金钥匙”:flatten the curve!就是,餐后半个小时,去遛他个30到50分钟,除了去Gym。从哪以后,小区又多了一个匆匆的人影!
这样坚持了5个多月,信心满满的去体检,才降了0.1,对这样的性价比有些失望。去年的结果尽管还没到pre-diabetes,也很接近。加上老母亲有多年的病史,所以注意这个。结论是,餐后暴走有作用但可能不是人们预期的那么有效。这把“钥匙”还不够完善,应该有改进的空间, 比如,快走或者慢跑增加一些强度,或者把时间提前一点,到餐后一刻钟,再把时长增加到40-60分钟。另外,再控制饮食。在我做实验这段期间,饮食几乎没有控制,再加上这节那节的,碳水摄取肯定比去年同期要高一些。这也可能是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之一。有谁找到了“金钥匙”,不妨分享一下?
我用commoner的理解试着回答。
A1C的数据改变,是因为红细胞的代谢。如果携带糖化血红蛋白的红细胞死的比更新的多,A1C就会降低。所以相比较血糖,A1C反映的是一段时间的均值,是更好的衡量血糖的指标,也因为如此,A1C的改变不会太快(即使没有新的糖化血红蛋白的生成,旧的已经在血里的也要等到携带它们的红细胞死掉才能被消除。所以,指望A1C大幅度短时间的降低是很难的,特别是如果基数不是太高。
所以有两点:
1. 降糖是个缓慢渐进的工程,指望一夜回到解放前是不现实的
2.不谈控制饮食讲降糖,就像一边给火上浇油一边努力救火,都是耍LM。
另外,即使我说不怎么控制饮食,可能也比一般人稍低一些,但比我以前吃的碳水要高一些。如果我当时严格控制饮食,就说不清是哪个起的作用。
降得少。
更有甚者,如果血糖本来不高,假使吃太少糖或者不吃糖,身体还要努力想办法调节来维持正常血糖,所谓的homeostasis. 所以,在我看来,你的饭后百步走还是对控糖有效的。
1. 0.1的波动,是实验室的误差范围之内,只能说你的a1c稳定,没有变化。
2.血糖控制,不是靠运动,而是靠饮食。如果要A1c改善,更应该讨论的是你的饮食,而不是饭后走路。没有饮食控制,想要血糖好,这是不可能的。你自己也说了,你的饮食控制并没有做到。
3. a1c是一个平均值,不是一次两次血糖控制了,就改善了,除非你每次餐后都出去走,都控制得很好,空腹也好,坚持三个月,才会看到变化。一天就走一次,测一下血糖不错,就觉得A1C会改善,也是不实际的。
4. 我们的身体是很聪明的,adapt非常快,你三个月前的work out可能就是你现在的warm up,一直做一样的事情,收效会越来越少,所以三个月前你走路可能血糖下来,三个月后你还是走路,一样的强度,身体早已经适应,血糖可能动都不动了。而与此同时,你还觉得自己动得多了,deserve吃的多一点,血糖反而可能还会往上走。
我猜你连出汗都没怎么出。一定要出汗,心率至少上到low zone2才可能有效果
所以我觉flatten the curve应该有效果。就是每次餐后耗糖对峰值影响大,也会对平均值有影响。数学教授喵儿爸可以证明这一点。但是,我高估了它的影响,毕竟30多分钟降下来的峰值,平均到一天下来也就没有多少了。
是最近体检A1C的结果。说实话不是很满意。过去几个月我拿自己做实验,满以为会减0.3到0.4。
事情是这样的:从我戴CGM的经验,饭后血糖是在1小时左右达到峰值。一个偶然的机会刷到一个视频,频主戴着CGM做了个实验:喝一杯糖水,然后比较静坐和走路30分钟血糖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到走路30分钟让血糖的峰值明显降低。我一拍脑瓜子:咱这不是找到了控制A1C的“金钥匙”:flatten the curve!就是,餐后半个小时,去遛他个30到50分钟,除了去Gym。从哪以后,小区又多了一个匆匆的人影!
这样坚持了5个多月,信心满满的去体检,才降了0.1,对这样的性价比有些失望。去年的结果尽管还没到pre-diabetes,也很接近。加上老母亲有多年的病史,所以注意这个。结论是,餐后暴走有作用但可能不是人们预期的那么有效。这把“钥匙”还不够完善,应该有改进的空间, 比如,快走或者慢跑增加一些强度,或者把时间提前一点,到餐后一刻钟,再把时长增加到40-60分钟。另外,再控制饮食。在我做实验这段期间,饮食几乎没有控制,再加上这节那节的,碳水摄取肯定比去年同期要高一些。这也可能是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之一。有谁找到了“金钥匙”,不妨分享一下?
我用commoner的理解试着回答。
A1C的数据改变,是因为红细胞的代谢。如果携带糖化血红蛋白的红细胞死的比更新的多,A1C就会降低。所以相比较血糖,A1C反映的是一段时间的均值,是更好的衡量血糖的指标,也因为如此,A1C的改变不会太快(即使没有新的糖化血红蛋白的生成,旧的已经在血里的也要等到携带它们的红细胞死掉才能被消除。所以,指望A1C大幅度短时间的降低是很难的,特别是如果基数不是太高。
所以有两点:
1. 降糖是个缓慢渐进的工程,指望一夜回到解放前是不现实的
2.不谈控制饮食讲降糖,就像一边给火上浇油一边努力救火,都是耍LM。
另外,即使我说不怎么控制饮食,可能也比一般人稍低一些,但比我以前吃的碳水要高一些。如果我当时严格控制饮食,就说不清是哪个起的作用。
降得少。
更有甚者,如果血糖本来不高,假使吃太少糖或者不吃糖,身体还要努力想办法调节来维持正常血糖,所谓的homeostasis.
所以,在我看来,你的饭后百步走还是对控糖有效的。
1. 0.1的波动,是实验室的误差范围之内,只能说你的a1c稳定,没有变化。
2.血糖控制,不是靠运动,而是靠饮食。如果要A1c改善,更应该讨论的是你的饮食,而不是饭后走路。没有饮食控制,想要血糖好,这是不可能的。你自己也说了,你的饮食控制并没有做到。
3. a1c是一个平均值,不是一次两次血糖控制了,就改善了,除非你每次餐后都出去走,都控制得很好,空腹也好,坚持三个月,才会看到变化。一天就走一次,测一下血糖不错,就觉得A1C会改善,也是不实际的。
4. 我们的身体是很聪明的,adapt非常快,你三个月前的work out可能就是你现在的warm up,一直做一样的事情,收效会越来越少,所以三个月前你走路可能血糖下来,三个月后你还是走路,一样的强度,身体早已经适应,血糖可能动都不动了。而与此同时,你还觉得自己动得多了,deserve吃的多一点,血糖反而可能还会往上走。
我猜你连出汗都没怎么出。一定要出汗,心率至少上到low zone2才可能有效果
所以我觉flatten the curve应该有效果。就是每次餐后耗糖对峰值影响大,也会对平均值有影响。数学教授喵儿爸可以证明这一点。但是,我高估了它的影响,毕竟30多分钟降下来的峰值,平均到一天下来也就没有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