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比赛时,汗流浃背,2英里后,大部分人开始出汗了。衣服湿透,幸好现在的比赛服都是速干的,没有什么摩擦。于是,水站大多是每两英里一个,直到终点。你要补水,而且要补电解质。
可是有些情况,比如冬天,很冷,怎么跑都不怎么出汗。因为你要以马拉松配速巡航,不能瞎跑,所以出汗就少很多。我们就可以少喝一点水。喝多了,你就旁光膨胀,一直想找厕所嘘嘘,那感受很艰难,最关键影响你发挥,憋着尿,生怕一不小心...
所以有些人就不喝水了。可是呢,这是不对的,因为,你会脱水。你以为没出汗,但还会出,慢一点,感受不到而已。不信你穿个不透气的贴身衣服试试。
而此时最大的脱水,不是出汗,也不是小便,而是呼吸!
呼吸,可以占到你失水量的80%! 不信,你在冬天拿下眼镜哈一口气,镜片都湿了,你可以拿布攃一下。那就是水啊,从你的肺里呼出来的水汽。一个马拉松42公里,你要跑42000步。你跑得“气喘吁吁”,按两步一呼吸,你呼出了一万多次。那都是你的失水。所以即使冬天“没出汗”,你失水量也少不了哪里去。同时也失去了电解质。所以冬天喝水不能忘记。当然喝水的方式要改变,不要大口大口喝清水,那样很容易导致旁光充盈。一旦充盈了,是不可逆的。小口喝,有时甚至喝一口,湿润了吐掉一部分,多喝含电解质的盐水,清水漱口,就一小口。增加喝水的次数。
以上说的是冬天湿冷的天气。因为巨寒的天气,空气中的水分冻成了冰,非常干燥。喝水要改变策略。
还有一种情况,不是冬天,甚至是炎热的天气,你也感觉没出汗。那就是沙漠。
美国的西南,比如南加州,亚利桑那,新墨西哥,德州西部,空气的湿度极低。你出的汗马上就干了,衣服不湿,很干爽。所以你也很容易以为没出汗。有几次、比如犹他、内华达州的比赛,湿度达到了9%以下。而气温不高,在冬天甚至有点冷。感觉不多出汗。但其实,失水非常严重,一摸脸上都是盐粒,咔哧咔哧的。这就是地中海气候的特点。
比如这次的黑峡谷越野,早上湿度还不错,到了午后,湿度偷偷地从清早的80%以上,下降到了18%!!而你还在专心比赛而不知情。等反应过来,已经严重脱水。
别忘了,这一个峡谷,黑峡谷,所以有强烈的峡谷风,持续的15-20mph,甚至更高的阵风,地形阵风。每一滴汗都瞬间吹干,衣服是干爽的。脱水是危险的,感觉到渴已经严重了。这时阳光灿烂,热,需要大量的冰,气温虽然还不高,但人体已经到了极限。黑峡谷是高速赛道,冠军的配速是7'09"每英里。注意这不是马拉松配速,是爬升几千英尺的100公里配速,跑在满是滚动碎石和扎人的仙人掌的单人窄道上。
其他的情况,比如高海拔的脱水以及喝水,和上面两个情况又不同,下次再说。
主要是出汗和呼吸。
而随着强度的增加,出汗占到了大头。
但像马拉松、登山等强度不是特别的大(出汗也不多)但时间很长,呼吸就占到主要的比例了。
就好像你在小火熬一锅汤,忘了盖盖子,4小时或更久的(超马、登山),你锅里的水就熬干了,变成了水蒸气。
这个 Sweat Loss 的计算,是假设小便以外的所有身体减重。
https://www.cdc.gov/nceh/hsb/extreme/Heat_Illness/Sweat%20Rate%20Calculation.pdf
赛前体重 - 赛后体重,再去除排泄,加上赛中摄入。
所以是个综合数字,不单是汗。
比如我的某次:
马拉松比赛时,汗流浃背,2英里后,大部分人开始出汗了。衣服湿透,幸好现在的比赛服都是速干的,没有什么摩擦。于是,水站大多是每两英里一个,直到终点。你要补水,而且要补电解质。
可是有些情况,比如冬天,很冷,怎么跑都不怎么出汗。因为你要以马拉松配速巡航,不能瞎跑,所以出汗就少很多。我们就可以少喝一点水。喝多了,你就旁光膨胀,一直想找厕所嘘嘘,那感受很艰难,最关键影响你发挥,憋着尿,生怕一不小心...
所以有些人就不喝水了。可是呢,这是不对的,因为,你会脱水。你以为没出汗,但还会出,慢一点,感受不到而已。不信你穿个不透气的贴身衣服试试。
而此时最大的脱水,不是出汗,也不是小便,而是呼吸!
呼吸,可以占到你失水量的80%! 不信,你在冬天拿下眼镜哈一口气,镜片都湿了,你可以拿布攃一下。那就是水啊,从你的肺里呼出来的水汽。一个马拉松42公里,你要跑42000步。你跑得“气喘吁吁”,按两步一呼吸,你呼出了一万多次。那都是你的失水。所以即使冬天“没出汗”,你失水量也少不了哪里去。同时也失去了电解质。所以冬天喝水不能忘记。当然喝水的方式要改变,不要大口大口喝清水,那样很容易导致旁光充盈。一旦充盈了,是不可逆的。小口喝,有时甚至喝一口,湿润了吐掉一部分,多喝含电解质的盐水,清水漱口,就一小口。增加喝水的次数。
以上说的是冬天湿冷的天气。因为巨寒的天气,空气中的水分冻成了冰,非常干燥。喝水要改变策略。
还有一种情况,不是冬天,甚至是炎热的天气,你也感觉没出汗。那就是沙漠。
美国的西南,比如南加州,亚利桑那,新墨西哥,德州西部,空气的湿度极低。你出的汗马上就干了,衣服不湿,很干爽。所以你也很容易以为没出汗。有几次、比如犹他、内华达州的比赛,湿度达到了9%以下。而气温不高,在冬天甚至有点冷。感觉不多出汗。但其实,失水非常严重,一摸脸上都是盐粒,咔哧咔哧的。这就是地中海气候的特点。
比如这次的黑峡谷越野,早上湿度还不错,到了午后,湿度偷偷地从清早的80%以上,下降到了18%!!而你还在专心比赛而不知情。等反应过来,已经严重脱水。
别忘了,这一个峡谷,黑峡谷,所以有强烈的峡谷风,持续的15-20mph,甚至更高的阵风,地形阵风。每一滴汗都瞬间吹干,衣服是干爽的。脱水是危险的,感觉到渴已经严重了。这时阳光灿烂,热,需要大量的冰,气温虽然还不高,但人体已经到了极限。黑峡谷是高速赛道,冠军的配速是7'09"每英里。注意这不是马拉松配速,是爬升几千英尺的100公里配速,跑在满是滚动碎石和扎人的仙人掌的单人窄道上。
其他的情况,比如高海拔的脱水以及喝水,和上面两个情况又不同,下次再说。
主要是出汗和呼吸。
而随着强度的增加,出汗占到了大头。
但像马拉松、登山等强度不是特别的大(出汗也不多)但时间很长,呼吸就占到主要的比例了。
就好像你在小火熬一锅汤,忘了盖盖子,4小时或更久的(超马、登山),你锅里的水就熬干了,变成了水蒸气。
这个 Sweat Loss 的计算,是假设小便以外的所有身体减重。
https://www.cdc.gov/nceh/hsb/extreme/Heat_Illness/Sweat%20Rate%20Calculation.pdf
赛前体重 - 赛后体重,再去除排泄,加上赛中摄入。
所以是个综合数字,不单是汗。
比如我的某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