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在微信说了这个100年前关于关税对于美国 Great Depression 的事情, 结果网友不忿, 找了AI还反驳, 下面是AI的回答:
----
grok:历史背景:100年前的美国关税政策
“100年前”指的是1920年代,当时美国确实实施了高关税政策,最著名的是**《1922年福特尼-麦坎伯关税法案》(Fordney-McCumber Tariff Act of 1922)和《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Smoot-Hawley Tariff Act of 1930)**。以下是详细分析:
发明者:罗伯特·富尔顿(Robert Fulton)
贡献:虽然蒸汽机由英国人发明,但富尔顿成功将其实用化,建造了第一艘商业成功的蒸汽船“克莱蒙特号”(Clermont),开启了水上运输的革命。
2. 轧棉机(1794,但19世纪普及)发明者:伊莱·惠特尼(Eli Whitney)
贡献:通过机械分离棉籽与纤维,使美国南方棉花产业效率提升数十倍,间接推动了工业革命和奴隶制经济的扩张。
3. 电报机与摩尔斯电码(1837/1844)发明者:塞缪尔·莫尔斯(Samuel Morse)
贡献:发明电磁电报系统和摩尔斯电码,实现远距离即时通信。1844年发送首条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What hath God wrought!)。
4. 缝纫机(1846)发明者:埃利亚斯·豪(Elias Howe),后由艾萨克·辛格(Isaac Singer)改进
贡献:机械化缝纫技术推动服装制造业规模化,降低成衣成本,促进女性就业。
5. 万能铣床(1862)发明者:约瑟夫·布朗(Joseph R. Brown)
贡献:首台可精密加工金属零件的铣床,为标准化生产奠定基础,助力美国制造业崛起。
6. 电话(1876)发明者: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Alexander Graham Bell)
贡献:首个实用电话专利(US Patent 174465),彻底改变人类通讯方式,后衍生出贝尔电话公司(AT&T前身)。
7. 电灯泡与电力系统(1879-1882)发明者: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团队
贡献:改进碳丝电灯泡并建立首个商业电网(纽约珍珠街电站),开创现代电力工业。
发明者:托马斯·爱迪生
贡献:首次实现声音录制与回放(专利号US 200521),奠定音频技术
8. 留声机(1877)发明者:托马斯·爱迪生
贡献:首次实现声音录制与回放(专利号US 200521),奠定音频技术基础。
9. 空气制动器(1869)发明者:乔治·威斯汀豪斯(George Westinghouse)
贡献:解决火车制动安全问题,推动铁路运输高速化,后衍生出西屋电气公司。
10. 莱诺铸排机(1884)发明者:奥特马尔·默根塔勒(Ottmar Mergenthaler,德裔美国发明家)
贡献:自动化铅字排版机,使印刷效率提升10倍,推动报业和出版业革命。
贡献:自动化铅字排版机,使印刷效率提升10倍,推动报业和出版业革命。
11. 杜鲁伊特卷筒卫生纸(1871)发明者:赛斯·惠勒(Seth Wheeler)
贡献:首个穿孔卷筒卫生纸专利,现代卫生纸雏形。
12. 蓝杰斯特水轮机(1849)发明者:詹姆斯·弗朗西斯(James B. Francis)
贡献:高效水力涡轮机设计,为美国工业提供稳定动力来源。
13. 巴氏杀菌法(1864,美国应用改进)贡献者:路易斯·巴斯德(法国)理论,美国乳业率先工业化应用
影响:延长食品保质期,推动食品安全标准化。
14. 现金出纳机(1879)发明者:詹姆斯·瑞蒂(James Ritty)
贡献:防商业舞弊的机械收款机,后由约翰·帕特森(John H. Patterson)推广为NCR公司。
15. 赛璐珞(1869)发明者:约翰·海厄特(John Wesley Hyatt)
贡献:首个合成塑料,用于胶片、台球等,开启塑料工业。
说这个体系是民主党搞的是对历史的无知。
所以我觉得真正说, 美元给全球经济提供货币是1971以后,尤其是前苏联解体以后大部分经济体进入美元经济体。
我昨天在微信说了这个100年前关于关税对于美国 Great Depression 的事情, 结果网友不忿, 找了AI还反驳, 下面是AI的回答:
----
grok:历史背景:100年前的美国关税政策
“100年前”指的是1920年代,当时美国确实实施了高关税政策,最著名的是**《1922年福特尼-麦坎伯关税法案》(Fordney-McCumber Tariff Act of 1922)和《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Smoot-Hawley Tariff Act of 1930)**。以下是详细分析:
1. 福特尼-麦坎伯关税法案(1922年)
• 背景:1920年代初,美国经济从一战后短暂衰退中恢复,政府希望保护国内工业(尤其是农业和制造业)免受外国竞争。
• 内容:该法案大幅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平均税率从1920年的16%上升到1922年的38%。一些商品(如农产品、纺织品)的关税高达50%以上。
• 影响:
• 短期:保护了美国国内产业,尤其是农业和制造业,刺激了1920年代的繁荣(“咆哮的二十年代”)。
• 长期:其他国家(如加拿大、欧洲国家)对美国商品实施报复性关税,导致美国出口下降,尤其是农产品出口(1920年代末农业已陷入萧条)。
2. 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1930年)
• 背景:1929年10月股市崩盘后,美国经济进入衰退(大萧条初期)。国会议员希望通过提高关税保护国内就业和产业。
• 内容:该法案将进口关税提高到历史最高水平,平均税率达到53%,覆盖超过20,000种进口商品。
• 国际反应:超过60个国家实施报复性关税,全球贸易迅速萎缩。1929年至1933年,全球贸易额从360亿美元下降到120亿美元,下降了66%。
• 影响:
• 加剧大萧条:高关税导致国际贸易崩溃,美国出口(尤其是农产品)锐减,农民收入骤降,银行因贷款违约而倒闭,进一步加剧经济危机。
• 国内影响:虽然保护了一些产业(如钢铁),但进口商品价格上涨,消费者成本增加,经济活力进一步受损。
关税是否直接导致大萧条?
您的朋友提到“关税导致大萧条”,这需要澄清:
• 大萧条的起因(1929年):
• 大萧条始于1929年10月的股市崩盘,但其根源是多方面的:
1. 股市泡沫:1920年代过度投机导致股市泡沫,1929年崩盘引发金融恐慌。
2. 银行体系脆弱:银行过度放贷,缺乏存款保险,1929-1933年间,超过9000家银行倒闭。
3. 农业危机:1920年代农业已陷入萧条(因一战后欧洲需求减少),农民债务高企。
4. 消费不足:收入不平等加剧,中下层消费能力不足,工业生产过剩。
• 1922年的福特尼-麦坎伯关税法案在1920年代末可能加剧了农业危机,但并非大萧条的直接原因。
• 斯姆特-霍利关税的作用(1930年):
• 该法案是在大萧条已经开始(1929年)后通过的,因此不是大萧条的起因,而是加剧因素。
•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斯姆特-霍利关税通过减少全球贸易加深了经济衰退。1930-1933年,美国GDP下降了46%,失业率从3%上升到25%,全球经济陷入恶性循环。
结论:关税(尤其是1930年的斯姆特-霍利法案)确实加剧了大萧条,但不是其直接原因。大萧条的根源更复杂,涉及金融、农业和消费等多方面问题。
“用了20年才走出来”是否准确?
• 大萧条的时间跨度:
• 大萧条通常指1929年至1939年,持续约10年。
• 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通过新政(New Deal)实施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如公共工程项目、银行改革、社会保障),经济开始缓慢复苏。
• 1937-1938年,美国经济再次陷入短暂衰退(“罗斯福衰退”),因政府过早收紧财政政策。
• 直到1939年二战爆发,军工生产刺激经济,美国经济才真正复苏。1941年美国加入二战后,经济快速增长,失业率降至战前水平。
• “20年”的说法:
• 如果从1929年股市崩盘到1949年(战后经济稳定),确实接近20年。但经济学家通常认为,大萧条的核心阶段(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到1939年已基本结束,之后是战时经济的特殊时期。
• 因此,“用了20年才走出来”有些夸张,更准确的说法是10-15年(1929-1939/1941),其中1930年代是经济低谷,二战后(1945年)美国进入战后繁荣期。
结论:大萧条的恢复期约为10-15年,而非20年,但战后经济完全稳定确实接近20年时间。
您的朋友的说法是否“真的”?
• 关税与大萧条:部分正确。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加剧了大萧条,但不是其直接原因。1920年代的关税政策(如1922年法案)为1930年法案奠定了基础,间接导致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恶性循环。
• 20年恢复期:不完全准确。经济复苏的核心阶段是10-15年,但若算上战后稳定,可能接近20年。
柬埔寨甚至在巴西的工人挣的不过是逆差的小部分,而且是血汗钱,是拿 blood and sweat 换得的。这些烂事美国整天报道,你不知道?
昨天听一个密西根大学的经济学的教授的评论,他说在美国, 不管什么经济政策出台,总是有专业的经济,金融专家支持和反对。所以引用某个经济专家的话,都是拉大旗,做虎皮,除了强词夺理,没有什么意义,因此他自己也不想出来评价最近的事,但是他说左右股市大起大伏的操盘手主要是 Institutional Investors,每一个这样的公司里都有一流的经济和金融团队,而且分工极细,对于政府的每一项重要政策,每一个下属的团队都会对自己的那个小圈子进行分析,看看有什么影响,集思广益之后,得出一个综合的结论,卖还是买,或者坐而不动。股市如果出现了像最近一样的重大的波动,可以肯定的说,Institutional Investors 集体得出了负面的结论。他说如果大部分人都看好川普的这些政策,你会看到大家蜂拥而至的去抢购美国公司的股票,但是这次的情况是连那些按理说有利可图的美国公司的股票都被大抛了。一个专家可能看花眼,但是如果你说绝大部分专家都集体看花了眼,你可能是在侮辱自己,应当去看看医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