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股灾,没钱投资,但第一次体会了美国财富累积,除了工作赚钱之外的另一个方法,于是开始读投资的书,也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计划。博士后工资低,领导在我来美差不多十年后找到第一份正式工作,家里有了盈余,才开始为退休投资。这个设计一直记录到前几年达到目标后才不记录实际到达位置了。。。
我很简单,用Excel,估计一下每年可投入的钱,按每年9%的增涨率,需要在来美30年,也就是60岁时达到目标。我93年来美,实际投资时间只有20年出头。目标在中间因通货膨胀还调整了一次,也完成了。
这是记录本:
我比较书呆子气,做事都是计划在先,行动在后,谋定而后动,中间很难改动。生物博士后一做30年,名副其实的“千老”。不过,我运气不错,多次别人认为更好的选择我没有拿,一直坚持。对目前的生活和工作,领导和孩子都认为不错。我自己也悠哉悠哉,等合适的时候退休。。。
要把理财当成工作来对待,哈哈
不过我也没等到500就加了仓,哈哈,已经是进步了
https://www.wenxuecity.com/blog/202412/82458/24731.html
半年一年数一次钱,信心就有了。。。
这是中小学老师的评价。。。
98-2000年基本就是看电视上的股市评论,没参与,但知道了有一个不同的玩法。。。那时开始真正学习理财。。。
YMYD
这次去波士顿,还和当年介绍我去Norvatis的老朋友讨论过这个,她理解我当年的选择,她也接近退休,在退不退之间挣扎。工作太辛苦,工资福利不错。而我还轻轻松松地工作着,老板不让我退休呢。。。你连我当时拿的啥位置都不知道。
精打细算是美国普通人的生活。你医生家庭脱离了普通阶层,自然不理解。我只能看看我同样背景进了Pharma的同学朋友了。在Pharma混得不错的老朋友混很多。但Pharma过去十年二十年不景气,layoff后回国的不在少数。无锡pharm有我很多校友。圣地亚哥那个铤而走险的就是我师弟,大Pharma layoff后没工作,回国开公司,两个孩子我都见过,现在不知道在那里,上次看到是新闻上。。。
领导孩子都还希望我混几年。我看看后年退休福利满了是不是还干。这个礼拜临床那边的结果不是很好,毒性导致猴子死亡。现在回头看我当年做的新生儿皮肤细胞的毒性数据,可能改方向,回到第二代compound上。这个compound,当年bayer的数据也和我数据吻合,在猴子身上毒性不大,但potency小很多。。。。当然,这个和我没有经济上的关系。出来不出来我都没钱。
这个马甲用过两年多,记得是老大大学毕业开始凑老二大学学费时用。哈哈,当年Pharma工作的老同学因为读了我的博客,还特别来电话,问我EFC计算。普通家庭都会为孩子大学学费发愁。我很高兴我这个发愁过程的记录,帮了很多网友,很多还是现实生活里的朋友。
我是屠夫级别的老汉。。。
那位一起在医学院实验室工作的认识的人跳槽去了药厂,那绝对是被大家羡慕的。哈哈
就是 90 年代的情况。我不相信现在一直在医学院实验室做 research associate 的状况会比以前好很多? 当然老兄你不一样,在这个老板这里干了这么多年,我估计就是他把你当整个实验室的 manager 了。
工资高,博士title干几年,自己成为一个组的头,管5-10个人,不担心经费,只要公司不调整方向,砍人,确实很舒服。走academy的人一般自己ambition高,很多还不喜欢和他人打交道,喜欢自己当自己的老板,拿到funding就啥都不怕。我现在的老板就是后一种人。他不是没有机会去Pharma。
我在tufts做博士后的时候,和你说的情况差不多。H/MIT的博士后,前1/3去当教授,拿不到教授的1/3去industry,还有1/3就是我这种,叫end up no where。。。我当时还准备回国,只是访问学者,走industry可能性不大,就来了中西部,还是跟一个大学就认识的校友,新AP来的。
我现在的老板情况和很多教授不一样的。我和他一起工作十年后他没经费了,我去了一家小公司,管5-6个人,公司老板是期望我接公司的general manager位置的。但工作坏境和大学实验室差别很大,不合适我的性格,就开始找Pharma的工作。当时金融危机,哪里能找呢,都是朋友们介绍,拿master学位找的。但人家一看我的资历就明白,以至于在interview时一个老中就直接给我说了:来这里不是你管人,是人人管你。我知道你的背景,我也差不多,你不会舒服的。。。LOL,这位兄弟还是蛮直截了当的。倒是同组的一位老美挺客气,聊了很久,告诉我他住很远,买不起附近的房子,每天坐火车,有时干太晚就不回家,住旁边的旅馆,公司员工有优惠。。。
好在interview一回来,BMS冻结hiring,不用考虑了。波士顿那边offer来了,而大学老板的新funding也因为我的文章发表后拿到了。两个选择,就赌一把:大学十年我就足够拿pension的年龄了,也就是再拿一轮funding。领导也有工作,不用搬家。。。真搬Boston,估计我现在还在还房贷,更不用说每天开车进城上班的生活了。BTW,公司那个老板一年后离开了波士顿,去了SD。。。
从2009年到现在,加上前面的十二年,我接近退休的maximal benefit了。大学老板还没退休打算。经费还有三年。他一直说没经费了就自己掏口袋,准备了十年的钱。我到时候可能退休,再回聘,他省钱我也可以多拿点。我当时拿着公司的offer letter,他match不了。我的职位比较特殊,系里有三位教授组成的committee一起interview,看着公司offer也和你一样奇怪我为啥不去,少拿40%工资。。。老板知道亏欠我,所以一直把我当家人对待的。。。
你的想法是common sense。但每个人的情况可以很不一样的。当然,我也很lucky,回大学后我们有多拿了两轮,加上DoD的小funding,一直没动用老板口袋里准备的钱。。。
但是也确实存在考虑太多前怕狼后怕虎患得患失的人,比如一位国内医科大学毕业的,在医学院做研究的老兄,那个时候已经有不少这个背景的人都已开始考医版了。我的朋友很多年后跟我说的事情,他老兄有一个周末跑到他们家里,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就是想从他嘴巴里套话,想了解通过这个考试(USMLE step I & II), 还有接下去通过以后找住院医生的过程有多难?像他这种情况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
现在回过头去看很多人这条路走过来了,现在都行医10几20 年了,当年你下定决心去拼一下不就明白你到底会不会成功?还费尽心思的转弯抹角去套别人的经验 哈哈。也不至于现在还在医学院做千年的博士后。
我师弟和太太都是上海二医毕业的,太太麻醉师,师弟当时要支持太太,做博士后,最后好像当了地主,没干医生;介绍我去BMS的朋友太太是上医毕业的,后面也是做医生,朋友在BMS。。。还有两个,也是夫妻,二军大的,先生在Tufts做了几年博士后,两个后来都做了医生,还在波士顿,现在该退休了;还有一位二军大的,我在大学因胃出血住院,他是实习医生,来美国的推荐信还是我写的,LOL。现在在Portland,内科医生。。。
不是也有resident没做成,因为气愤拿枪杀主管的王医生么。。。生活没有回头路。自己知道自己的斤两,能凭自己的双手撑起一个家,没啥遗憾。
2000年股灾,没钱投资,但第一次体会了美国财富累积,除了工作赚钱之外的另一个方法,于是开始读投资的书,也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计划。博士后工资低,领导在我来美差不多十年后找到第一份正式工作,家里有了盈余,才开始为退休投资。这个设计一直记录到前几年达到目标后才不记录实际到达位置了。。。
我很简单,用Excel,估计一下每年可投入的钱,按每年9%的增涨率,需要在来美30年,也就是60岁时达到目标。我93年来美,实际投资时间只有20年出头。目标在中间因通货膨胀还调整了一次,也完成了。
这是记录本:
我比较书呆子气,做事都是计划在先,行动在后,谋定而后动,中间很难改动。生物博士后一做30年,名副其实的“千老”。不过,我运气不错,多次别人认为更好的选择我没有拿,一直坚持。对目前的生活和工作,领导和孩子都认为不错。我自己也悠哉悠哉,等合适的时候退休。。。
要把理财当成工作来对待,哈哈
不过我也没等到500就加了仓,哈哈,已经是进步了
https://www.wenxuecity.com/blog/202412/82458/24731.html
半年一年数一次钱,信心就有了。。。
这是中小学老师的评价。。。
98-2000年基本就是看电视上的股市评论,没参与,但知道了有一个不同的玩法。。。那时开始真正学习理财。。。
YMYD
这次去波士顿,还和当年介绍我去Norvatis的老朋友讨论过这个,她理解我当年的选择,她也接近退休,在退不退之间挣扎。工作太辛苦,工资福利不错。而我还轻轻松松地工作着,老板不让我退休呢。。。你连我当时拿的啥位置都不知道。
精打细算是美国普通人的生活。你医生家庭脱离了普通阶层,自然不理解。我只能看看我同样背景进了Pharma的同学朋友了。在Pharma混得不错的老朋友混很多。但Pharma过去十年二十年不景气,layoff后回国的不在少数。无锡pharm有我很多校友。圣地亚哥那个铤而走险的就是我师弟,大Pharma layoff后没工作,回国开公司,两个孩子我都见过,现在不知道在那里,上次看到是新闻上。。。
领导孩子都还希望我混几年。我看看后年退休福利满了是不是还干。这个礼拜临床那边的结果不是很好,毒性导致猴子死亡。现在回头看我当年做的新生儿皮肤细胞的毒性数据,可能改方向,回到第二代compound上。这个compound,当年bayer的数据也和我数据吻合,在猴子身上毒性不大,但potency小很多。。。。当然,这个和我没有经济上的关系。出来不出来我都没钱。
这个马甲用过两年多,记得是老大大学毕业开始凑老二大学学费时用。哈哈,当年Pharma工作的老同学因为读了我的博客,还特别来电话,问我EFC计算。普通家庭都会为孩子大学学费发愁。我很高兴我这个发愁过程的记录,帮了很多网友,很多还是现实生活里的朋友。
我是屠夫级别的老汉。。。
那位一起在医学院实验室工作的认识的人跳槽去了药厂,那绝对是被大家羡慕的。哈哈
就是 90 年代的情况。我不相信现在一直在医学院实验室做 research associate 的状况会比以前好很多? 当然老兄你不一样,在这个老板这里干了这么多年,我估计就是他把你当整个实验室的 manager 了。
工资高,博士title干几年,自己成为一个组的头,管5-10个人,不担心经费,只要公司不调整方向,砍人,确实很舒服。走academy的人一般自己ambition高,很多还不喜欢和他人打交道,喜欢自己当自己的老板,拿到funding就啥都不怕。我现在的老板就是后一种人。他不是没有机会去Pharma。
我在tufts做博士后的时候,和你说的情况差不多。H/MIT的博士后,前1/3去当教授,拿不到教授的1/3去industry,还有1/3就是我这种,叫end up no where。。。我当时还准备回国,只是访问学者,走industry可能性不大,就来了中西部,还是跟一个大学就认识的校友,新AP来的。
我现在的老板情况和很多教授不一样的。我和他一起工作十年后他没经费了,我去了一家小公司,管5-6个人,公司老板是期望我接公司的general manager位置的。但工作坏境和大学实验室差别很大,不合适我的性格,就开始找Pharma的工作。当时金融危机,哪里能找呢,都是朋友们介绍,拿master学位找的。但人家一看我的资历就明白,以至于在interview时一个老中就直接给我说了:来这里不是你管人,是人人管你。我知道你的背景,我也差不多,你不会舒服的。。。LOL,这位兄弟还是蛮直截了当的。倒是同组的一位老美挺客气,聊了很久,告诉我他住很远,买不起附近的房子,每天坐火车,有时干太晚就不回家,住旁边的旅馆,公司员工有优惠。。。
好在interview一回来,BMS冻结hiring,不用考虑了。波士顿那边offer来了,而大学老板的新funding也因为我的文章发表后拿到了。两个选择,就赌一把:大学十年我就足够拿pension的年龄了,也就是再拿一轮funding。领导也有工作,不用搬家。。。真搬Boston,估计我现在还在还房贷,更不用说每天开车进城上班的生活了。BTW,公司那个老板一年后离开了波士顿,去了SD。。。
从2009年到现在,加上前面的十二年,我接近退休的maximal benefit了。大学老板还没退休打算。经费还有三年。他一直说没经费了就自己掏口袋,准备了十年的钱。我到时候可能退休,再回聘,他省钱我也可以多拿点。我当时拿着公司的offer letter,他match不了。我的职位比较特殊,系里有三位教授组成的committee一起interview,看着公司offer也和你一样奇怪我为啥不去,少拿40%工资。。。老板知道亏欠我,所以一直把我当家人对待的。。。
你的想法是common sense。但每个人的情况可以很不一样的。当然,我也很lucky,回大学后我们有多拿了两轮,加上DoD的小funding,一直没动用老板口袋里准备的钱。。。
但是也确实存在考虑太多前怕狼后怕虎患得患失的人,比如一位国内医科大学毕业的,在医学院做研究的老兄,那个时候已经有不少这个背景的人都已开始考医版了。我的朋友很多年后跟我说的事情,他老兄有一个周末跑到他们家里,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就是想从他嘴巴里套话,想了解通过这个考试(USMLE step I & II), 还有接下去通过以后找住院医生的过程有多难?像他这种情况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
现在回过头去看很多人这条路走过来了,现在都行医10几20 年了,当年你下定决心去拼一下不就明白你到底会不会成功?还费尽心思的转弯抹角去套别人的经验 哈哈。也不至于现在还在医学院做千年的博士后。
我师弟和太太都是上海二医毕业的,太太麻醉师,师弟当时要支持太太,做博士后,最后好像当了地主,没干医生;介绍我去BMS的朋友太太是上医毕业的,后面也是做医生,朋友在BMS。。。还有两个,也是夫妻,二军大的,先生在Tufts做了几年博士后,两个后来都做了医生,还在波士顿,现在该退休了;还有一位二军大的,我在大学因胃出血住院,他是实习医生,来美国的推荐信还是我写的,LOL。现在在Portland,内科医生。。。
不是也有resident没做成,因为气愤拿枪杀主管的王医生么。。。生活没有回头路。自己知道自己的斤两,能凭自己的双手撑起一个家,没啥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