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其二》
王昌龄
荷叶罗裙(1)一色裁(2),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3)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 罗裙:用有疏孔的丝织品做成的裙子。 2 一色裁:(仿佛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裁剪而成。 3 乱:此处指混杂、混合。
王昌龄 (698—757年),字少伯,京兆人 (一說太原人),盛唐杰出的边塞诗人。王昌龄的出身已不可考,只知其早年生活较为贫困。开元十二年(724年)前后,王昌龄赴河陇、出玉门,旨在进入军幕。此行虽未达到投笔从戎的目的,但却使他有了一两年塞外生活的经历。开元十五年(727年),王昌龄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开元十九年(731年),王昌龄以博学宏词登科,授河南汜水县尉,再迁为江宁丞。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王昌龄谪赴岭南,一年后遇赦北还。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王昌龄重获起用,授江宁丞,在职共八载。天宝七年(748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 王昌龄离开龙标还乡,在途经亳州时,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享年59岁。
王昌龄存世的诗歌数量不算多,但质量很高。其题材主要为离别、边塞、宫怨等。王昌龄为唐朝边塞诗的先驱,他的这类诗在意境、抒情、写意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王昌龄的诗以五古和七绝为主要体裁。他的五古严正肃然、颇具风骨。王昌龄有“七绝圣手”之称。他的74首七绝几乎占了盛唐时期七绝总数的六分之一。正因为他和李白等人的努力,七绝才成为唐代流行的诗歌体裁。明代胡应麟说王昌龄的诗 “优柔婉丽,意味无穷,风骨内含,精芒外隐,如清庙朱弦,一唱三叹。” 而清初的王夫之更将他的七绝推为唐人第一。
《新唐书·艺文志》载王昌龄撰《诗格》2卷,《直斋书录题解》载《诗格》1卷,《诗中秘旨》1卷。现存《诗格》和《诗中秘旨》各1卷收于明朝的《格致丛书》。王昌龄有诗歌196首存世。
诗词作品影响力总体评分: 6.
宋雨:王昌龄 (698—757年)是一位诗风独特的盛唐著名诗人。王昌龄没有官宦或书香门第背景,他早年的生平记录非常稀少,他的父母已不可考。据考证他早年生活比较贫苦,依靠农耕维持生活。王昌龄二十几岁的时候曾在北方地区游历,并居嵩山学道。他28岁时隐居于京兆府蓝田县石门谷,或是为参加科考苦读。
唐风:开元十五年(727年),王昌龄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那年他29岁。虽然中进士较早,但他一生仕途并不顺利,不仅官职不大,而且数次被贬。从开元末年(841年)开始,他先后任了8年的江宁(今江苏南京一代)县丞。安史之乱时,王昌龄在回乡途中惨遭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据说是嫉妒其才华,但杀害的具体原因不详。
宋雨:据史料记载,王昌龄性格豪放,不拘小节。这可能是他在官场上易得罪人,难获升迁却几次被贬的原因。然而王昌龄却广交朋友,他与同时代的著名诗人都有交往。他不仅与朝中做官的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密切,而且与民间的李白、孟浩然也是朋友。
唐风:然而,民间有一种说法,即王昌龄间接促使大诗人孟浩然离世。开元二十八年(740 年),谪之岭南两年的王昌龄遇赦北归。他经襄阳时,拜访了老朋友孟浩然。孟浩然当时患疽病(一种化脓性感染),已经快痊愈了。两人见面后非常高兴,开怀畅饮。孟浩然把郎中的建议抛在脑后,吃了不少新鲜鱼虾,导致痈疽复发,不久后就去世了。这种忌口究竟有多少科学道理,我反正是要打个问号的。
宋雨:作为诗人,王昌龄对于七言绝句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现有七十多首七绝存世,约占盛唐时期七绝总数的六分之一,这个数字几乎是初唐七绝数量的的总和。七绝和七律同属近体诗,有一个成熟的过程。在全唐诗中,初唐和盛唐的七绝作品不多,加在一起也不过几百首。然而,王昌龄和李白使这一诗歌形式在盛唐时期充分发展与成熟。到了中唐和晚唐,七绝如井喷式涌现。《全唐诗》收入中晚唐七绝多达约一万首。李益、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都是后来的七绝名家。
唐风:王昌龄的七绝作品很有他个人独特的语言特点。其前两句往往比较含蓄委婉,或采取比兴的手法,到第三、四句,常有一个转折,加大力度,表现出宏大的气魄。王昌龄的七绝能够以凝练的语言,显示出深刻、悠远的意境,让人回味无穷。
宋雨:是的,这样一种风格在王昌龄最为擅长的边塞诗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比如在著名的《出塞》、《从军行》等边塞诗的杰作中,他均以高超的语言艺术,让这些首区区28字的小诗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唐风:现在我们来说说这首《采莲曲》。这是王昌龄约于唐玄宗天宝七年(748年)被贬为龙标尉时所作。龙标即今天的湖南省黔阳县,县尉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公安局局长,是县令的副手之一。龙标当时是西南蛮夷之地,在这样的小县任县尉,官阶九品下,小得不能再小了。
宋雨:一日,王昌龄独自在龙标城外东溪的荷池旁散步,当地酋长的公主、蛮女阿朵恰在荷池采莲、唱歌,县尉被其深深吸引,便作了两首《采莲曲》,这里我们着重赏析的是其中第二首。 其实《采莲曲·其一》也很有特色,它是这么写的:“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本诗的首句,用古代吴、越、楚国的美女形容采莲女的美丽。整诗充满了诗情画意。顺便说一句,《采莲曲》本是乐府旧题 ,许多诗人,如王勃、贺知章、李白和白居易都写过《采莲曲》。他们的作品诗体不尽相同,只是用乐府旧题。
唐风:在南方气候温暖湿润,池塘湖泊密布的地方,到处生长着莲藕,采莲(子)是一种农家的劳动。由于其体力要求不很高,不少妇女参加此类劳动。荷花(芙蓉)前后花期很长,早开早谢的,莲子已经成熟,需要及时采摘,而晚开的正在盛开甚至刚刚含苞欲放。采莲姑娘美丽的容貌和鲜艳的衣着与荷叶、荷花交相辉映,给采莲劳动带上了浪漫的色彩。其实,采莲这活儿也是比较艰辛的。比如莲蓬很粗糙,容易划伤手。
宋雨:“荷叶罗裙一色裁”— 作者一上来就让穿着绿罗裙的采莲女与荷塘浑然一体,她们仿佛穿着迷彩服难以辨别。“绿罗裙”简直是古诗词的一种标准表达。五代牛希济的“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一句,北宋的名家贺铸居然原文照抄,可见绿裙子的魅力。然而我心中一直有一个问题,即古代更多把织物描绘成红色的,比如“红袖添香”,“红袂飘飘” 等,而且王昌龄他自己的《长信怨》中也有“红罗帐里不胜情”一句。可是,诗词中为什么见不到“红罗裙”这样的表达呢?
唐风:我个人认为其重要的原因是平仄的考虑。“红”字为平声字,而“罗裙”两个字也都是平声字,如果用“红罗裙”这三个个平声字入诗词,很多情况下是出律的,即出现“三连平”或“三平尾”这一类的禁忌。且三个平声字读起来也拗口。而改用仄声“绿”不仅合律,而且“绿罗裙”读起来顿挫、顺口。唐代以后的诗人因为较多写近体诗(律诗或绝句),他们对于平仄格律是非常敏感的。
宋雨:“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句,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崔护的“人面桃花相映红”。“荷叶罗裙、芙蓉人面”,上一句说绿罗裙与荷叶混在一起难以分辨,而第二句说姑娘的面庞与荷花相互照应。七绝的前两句本不要求对仗,但作者刻意用了对仗句,凸显美人与美景相映成趣,赏心悦目!
唐风:王昌龄死的时候崔护还没有出生,所以要说有借鉴,也只能是崔诗借鉴王诗。诗人的眼中,罗裙与荷叶,人面与荷花浑然一体,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于是作者总结道“乱入池中看不见”。“乱”字似乎不太雅,但此处却用得很贴切,就是混入的意思。荷花与荷叶长得毫无秩序又密密麻麻,它们与着绿罗裙、“人面荷花”的采莲姑娘浑然一体。
宋雨:正在时隐时现、望而难见之际,莲塘中忽然响起了歌声。“闻歌始觉有人来”— 顺着歌声去寻,“看不见”的采莲姑娘原来是依然在田田荷叶间劳作。这一句在前面视觉维度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听觉的维度,使得采莲的意趣更为全面,显示出了生动的“采莲图”和“采莲曲”。
唐风:作为“七绝圣手”的王昌龄,他最著名、最擅长的题材是边塞诗,此外他在写送别诗和宫怨诗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像《采莲曲》这样描写风景和人物的七绝作品,他写得比较少。然而这两首采莲小诗构思精巧,清新自然,遣词造句雕琢却不留痕迹,同样显示了他不凡的功力。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荷叶裙纱一色裁,芙蓉玉影两边开。
燕戏水皱终不见,莺啼方觉妙人来。
《采莲曲·其二》
王昌龄
荷叶罗裙(1)一色裁(2),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3)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 罗裙:用有疏孔的丝织品做成的裙子。 2 一色裁:(仿佛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裁剪而成。 3 乱:此处指混杂、混合。
王昌龄 (698—757年),字少伯,京兆人 (一說太原人),盛唐杰出的边塞诗人。王昌龄的出身已不可考,只知其早年生活较为贫困。开元十二年(724年)前后,王昌龄赴河陇、出玉门,旨在进入军幕。此行虽未达到投笔从戎的目的,但却使他有了一两年塞外生活的经历。开元十五年(727年),王昌龄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开元十九年(731年),王昌龄以博学宏词登科,授河南汜水县尉,再迁为江宁丞。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王昌龄谪赴岭南,一年后遇赦北还。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王昌龄重获起用,授江宁丞,在职共八载。天宝七年(748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 王昌龄离开龙标还乡,在途经亳州时,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享年59岁。
王昌龄存世的诗歌数量不算多,但质量很高。其题材主要为离别、边塞、宫怨等。王昌龄为唐朝边塞诗的先驱,他的这类诗在意境、抒情、写意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王昌龄的诗以五古和七绝为主要体裁。他的五古严正肃然、颇具风骨。王昌龄有“七绝圣手”之称。他的74首七绝几乎占了盛唐时期七绝总数的六分之一。正因为他和李白等人的努力,七绝才成为唐代流行的诗歌体裁。明代胡应麟说王昌龄的诗 “优柔婉丽,意味无穷,风骨内含,精芒外隐,如清庙朱弦,一唱三叹。” 而清初的王夫之更将他的七绝推为唐人第一。
《新唐书·艺文志》载王昌龄撰《诗格》2卷,《直斋书录题解》载《诗格》1卷,《诗中秘旨》1卷。现存《诗格》和《诗中秘旨》各1卷收于明朝的《格致丛书》。王昌龄有诗歌196首存世。
诗词作品影响力总体评分: 6.
宋雨:王昌龄 (698—757年)是一位诗风独特的盛唐著名诗人。王昌龄没有官宦或书香门第背景,他早年的生平记录非常稀少,他的父母已不可考。据考证他早年生活比较贫苦,依靠农耕维持生活。王昌龄二十几岁的时候曾在北方地区游历,并居嵩山学道。他28岁时隐居于京兆府蓝田县石门谷,或是为参加科考苦读。
唐风:开元十五年(727年),王昌龄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那年他29岁。虽然中进士较早,但他一生仕途并不顺利,不仅官职不大,而且数次被贬。从开元末年(841年)开始,他先后任了8年的江宁(今江苏南京一代)县丞。安史之乱时,王昌龄在回乡途中惨遭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据说是嫉妒其才华,但杀害的具体原因不详。
宋雨:据史料记载,王昌龄性格豪放,不拘小节。这可能是他在官场上易得罪人,难获升迁却几次被贬的原因。然而王昌龄却广交朋友,他与同时代的著名诗人都有交往。他不仅与朝中做官的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密切,而且与民间的李白、孟浩然也是朋友。
唐风:然而,民间有一种说法,即王昌龄间接促使大诗人孟浩然离世。开元二十八年(740 年),谪之岭南两年的王昌龄遇赦北归。他经襄阳时,拜访了老朋友孟浩然。孟浩然当时患疽病(一种化脓性感染),已经快痊愈了。两人见面后非常高兴,开怀畅饮。孟浩然把郎中的建议抛在脑后,吃了不少新鲜鱼虾,导致痈疽复发,不久后就去世了。这种忌口究竟有多少科学道理,我反正是要打个问号的。
宋雨:作为诗人,王昌龄对于七言绝句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现有七十多首七绝存世,约占盛唐时期七绝总数的六分之一,这个数字几乎是初唐七绝数量的的总和。七绝和七律同属近体诗,有一个成熟的过程。在全唐诗中,初唐和盛唐的七绝作品不多,加在一起也不过几百首。然而,王昌龄和李白使这一诗歌形式在盛唐时期充分发展与成熟。到了中唐和晚唐,七绝如井喷式涌现。《全唐诗》收入中晚唐七绝多达约一万首。李益、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都是后来的七绝名家。
唐风:王昌龄的七绝作品很有他个人独特的语言特点。其前两句往往比较含蓄委婉,或采取比兴的手法,到第三、四句,常有一个转折,加大力度,表现出宏大的气魄。王昌龄的七绝能够以凝练的语言,显示出深刻、悠远的意境,让人回味无穷。
宋雨:是的,这样一种风格在王昌龄最为擅长的边塞诗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比如在著名的《出塞》、《从军行》等边塞诗的杰作中,他均以高超的语言艺术,让这些首区区28字的小诗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唐风:现在我们来说说这首《采莲曲》。这是王昌龄约于唐玄宗天宝七年(748年)被贬为龙标尉时所作。龙标即今天的湖南省黔阳县,县尉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公安局局长,是县令的副手之一。龙标当时是西南蛮夷之地,在这样的小县任县尉,官阶九品下,小得不能再小了。
宋雨:一日,王昌龄独自在龙标城外东溪的荷池旁散步,当地酋长的公主、蛮女阿朵恰在荷池采莲、唱歌,县尉被其深深吸引,便作了两首《采莲曲》,这里我们着重赏析的是其中第二首。 其实《采莲曲·其一》也很有特色,它是这么写的:“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本诗的首句,用古代吴、越、楚国的美女形容采莲女的美丽。整诗充满了诗情画意。顺便说一句,《采莲曲》本是乐府旧题 ,许多诗人,如王勃、贺知章、李白和白居易都写过《采莲曲》。他们的作品诗体不尽相同,只是用乐府旧题。
唐风:在南方气候温暖湿润,池塘湖泊密布的地方,到处生长着莲藕,采莲(子)是一种农家的劳动。由于其体力要求不很高,不少妇女参加此类劳动。荷花(芙蓉)前后花期很长,早开早谢的,莲子已经成熟,需要及时采摘,而晚开的正在盛开甚至刚刚含苞欲放。采莲姑娘美丽的容貌和鲜艳的衣着与荷叶、荷花交相辉映,给采莲劳动带上了浪漫的色彩。其实,采莲这活儿也是比较艰辛的。比如莲蓬很粗糙,容易划伤手。
宋雨:“荷叶罗裙一色裁”— 作者一上来就让穿着绿罗裙的采莲女与荷塘浑然一体,她们仿佛穿着迷彩服难以辨别。“绿罗裙”简直是古诗词的一种标准表达。五代牛希济的“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一句,北宋的名家贺铸居然原文照抄,可见绿裙子的魅力。然而我心中一直有一个问题,即古代更多把织物描绘成红色的,比如“红袖添香”,“红袂飘飘” 等,而且王昌龄他自己的《长信怨》中也有“红罗帐里不胜情”一句。可是,诗词中为什么见不到“红罗裙”这样的表达呢?
唐风:我个人认为其重要的原因是平仄的考虑。“红”字为平声字,而“罗裙”两个字也都是平声字,如果用“红罗裙”这三个个平声字入诗词,很多情况下是出律的,即出现“三连平”或“三平尾”这一类的禁忌。且三个平声字读起来也拗口。而改用仄声“绿”不仅合律,而且“绿罗裙”读起来顿挫、顺口。唐代以后的诗人因为较多写近体诗(律诗或绝句),他们对于平仄格律是非常敏感的。
宋雨:“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句,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崔护的“人面桃花相映红”。“荷叶罗裙、芙蓉人面”,上一句说绿罗裙与荷叶混在一起难以分辨,而第二句说姑娘的面庞与荷花相互照应。七绝的前两句本不要求对仗,但作者刻意用了对仗句,凸显美人与美景相映成趣,赏心悦目!
唐风:王昌龄死的时候崔护还没有出生,所以要说有借鉴,也只能是崔诗借鉴王诗。诗人的眼中,罗裙与荷叶,人面与荷花浑然一体,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于是作者总结道“乱入池中看不见”。“乱”字似乎不太雅,但此处却用得很贴切,就是混入的意思。荷花与荷叶长得毫无秩序又密密麻麻,它们与着绿罗裙、“人面荷花”的采莲姑娘浑然一体。
宋雨:正在时隐时现、望而难见之际,莲塘中忽然响起了歌声。“闻歌始觉有人来”— 顺着歌声去寻,“看不见”的采莲姑娘原来是依然在田田荷叶间劳作。这一句在前面视觉维度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听觉的维度,使得采莲的意趣更为全面,显示出了生动的“采莲图”和“采莲曲”。
唐风:作为“七绝圣手”的王昌龄,他最著名、最擅长的题材是边塞诗,此外他在写送别诗和宫怨诗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像《采莲曲》这样描写风景和人物的七绝作品,他写得比较少。然而这两首采莲小诗构思精巧,清新自然,遣词造句雕琢却不留痕迹,同样显示了他不凡的功力。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荷叶裙纱一色裁,芙蓉玉影两边开。
燕戏水皱终不见,莺啼方觉妙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