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朗峰转山记(1)
勃朗峰转山记(2)
勃朗峰转山记(3)
勃朗峰转山记(4)
勃朗峰转山记(5)
勃朗峰转山记(6)
7/18. 第五天了,今天要从La Fouly走到La Palud(Courmayeur边缘), 17公里。要爬一个2500多米的高峰,上坡950米,下坡780米。看来难度要渐渐上去了。早上6点起床,打包,七点吃饭。领导今天换了一双Salomon徒步鞋。我在大峡谷徒步时穿过这牌子的鞋,穿久了挤脚。这次换成Saucony越野跑鞋,感觉更舒服。但领导却喜欢Salomon,我觉得是因为它看上去更潮。
等到8点商店开门去买点吃的带路上当午饭。
街道上不少徒步者集合准备出发。
祷告过后,就开始了今天的旅程。因为最后一段要坐车,感觉不致于太难走。不过看到要过2500多米的山梁,也不会太容易。一开始还是在大马路上走。雪山就在眼前了。
遇到一群跑者,都是要跑UTMB的吗?
山坡上的羊群,密密麻麻。
开始一段坡还不大。
不久以后就没完没了地爬上坡,很辛苦。
不过沿途的风景是真美!
徒步道上放眼望去,徒步者象小蚂蚁一样在山腰间缓缓移动。
今天不光是雪山好看,还有绿油油的山谷,也很壮观。
我们终于追上丹麦夫妇了。
走了大约两个小时,好不容易看到山顶了,到顶之前路过一个山屋Gite Buvette de la Peule。
前天见到的旅游团又和我们交错了几次。我们的速度比他们略快。每次都是在休息的地方,我们要从山屋走时他们刚到。导游也早就认识我们了,经常给我们介绍下面会是什么。领导跟他说,总算快到顶了。他告诉我们还远着呢,还要一直上坡。我将信将疑。
再往前走,转过山梁,果然看到远处还有更高的雪山,雪山顶上有很多五颜六色的徒步者,看上去比蚂蚁还小。这时爬坡又觉得有点累,海拔高度还是有影响,感觉氧气不够。这次不光是我,领导也说累。至少我还能跟上她,不象第一天时,她得减速等我。
这里海拔比较高,积雪很多了。
看着山顶不太远了,但走起来还是要很长时间。真是望山跑死马。遇到一个年轻的妈妈,拉着小女孩的手从山顶走下来。我问她小孩多大?回答:三岁。三岁的孩子都能走TMB,爬到2500多米的高度,真不可思议。我顿时觉得不累了。
路上还遇到跑山的,也有骑山地车的。
我过了一道冰坡,回头看看后面骑车的人会不会滑倒。发现他下车推着走。推车骑车看上去都不容易。
走了好几片雪地,但不需要用冰爪。这次一路背的两双冰爪完全没用上,全当负重训练的重物了。
附近离山顶越来越近了,坡度变缓,好走多了。
徒步道上的人突然多起来了。
那个骑车的超过了我们,绝尘而去。
最高的山梁顶附近,聚集了不少徒步者。远看着象登珠峰的喜拉莉台阶,上下的人要互相让路,两边都要排队。
前面超过我们的那个骑车的推着车上去了。到了山顶就是一个十字架,估计大家都有得救的感觉:总算可以喘口气了。
看着下来的人都颤颤巍巍,怕滑倒。上去可能还容易些。
还好等我们到时队伍不长,很快就轮到我们了。领导先过,我给她录象。颤颤巍巍,但有惊无险。轮到我时,感觉很容易,绝不会因这么短的雪道换冰爪。
得加快步伐了,上面的小姐姐还在等着我呢,嘿嘿。
上了山梁,四面景色都令人窒息,无限风光在险峰啊。这大坡爬得绝对值!照了很多相。
山顶上很多游客。正好是中午,大家都在这里休息吃饭。
风很大,觉得有点凉,赶快把风衣穿上。有一个通往远处冰川的一条徒步道。
看到很多人把背包扔地上,我也建议把背包放下再走。领导还有点紧张:包被人偷走了怎么办?我说:徒步的人背自己的包都快累死了,还有力气背别人的包?再说背包里都是衣服食物之类的,没有值钱的,谁偷啊?
我们放下背包往前走了一会,看着离冰川不远了,但走起来至少半小时。照了几张相后决定返回。
还有骑车上来的。
见到一群骑车上山的人在山顶休息。我问其中一位能不能借他的自行车做道具照张相。得到他同意后,我就去拿车子。发现车子剧沉,发出一声惊叹。车主告诉我是个电车,有电池有马达,所以很重。原来如此,我说这么大陡坡他们怎么骑得那么轻松。
找了个背风处坐下来吃午饭。看到前面指点过我们的导游也带队上来了,坐在不远处吃饭。今天路上和那对丹麦夫妇拉锯战。他们一开始一直领先,老太太脚步倒腾得很快。不过他们用了托运行李的服务,背的包很小。领导说:你还叫人家老太太,人家可能和你差不多年纪。我说:是啊,我就是老头一个!我们在山顶也会合了。
吃完饭我们开始下山,一路下坡。一开始坡度有点陡。我行前想过是不是不带登山杆,后来也觉得没什么必要。但在这里用上了,还是很有帮助。
景色和上山时很不一样。深深的山谷看上去也很震撼。
在很陡的下坡,仍然有人骑车冲下来。
下坡并不需要体力,但很惊险,要是闸失灵了,肯定连人带车粉身碎骨。有个大妈朝骑车的人喊:你们太疯狂了(You guys are crazy)!骑车的人连头都不回(幸亏没回),回答道:嘿,这是意大利(Hey, This is Italy)!我这才想起:我们已经从瑞士进入意大利,这几天走了三个国家了。
下面的坡度小点了,我们照相时,一队徒步者超过了我们。
沿途看到两处巨大的冰川。山坡上开满了小黄花。
这个山谷真的很长,好看是好看,只是走起来没完没了。
偶尔也有上坡。领导今天上坡走怕了,抱怨道:怎么下山还有上坡啊?
这样的小溪看上去挺好。过几天就领教到,下起雨来它们是怎么咆哮如雷。挺吓人的。
终于走到山屋Elena了。我原来想自己订行程,这里是困难之一,不好定。觉得下坡走了很多了,怎么还有2000多米的海拔?
在海拔较低的地方,居然还有积雪。雪被更高处的积雪融化而产生的小河流穿出一个洞来。下山后看到一个汽车站(SAVDA bus),问了一下确定是去我们要去的地方(La Palud),我们就上车了。看时刻表,离开车时间还有两分钟。误了这班车,下一班要三十分钟以后了。我们下山时看到丹麦夫妇在我们后面不远(早上我们同时出发的)。真为他们担心会误了这班车,结果三分钟以后他们上车了。司机多等了一分钟。那个年轻导游被我们彻底甩开了。后来再也没遇见他。很感谢他一路上热心帮助。
车子到了La Palud。
从车站走了一百米就到了旅店,三点多就入住了。
房间条件挺好。
阳台上看出去时一座山,山顶突起,顶上还有一朵浮云,象不象海狮顶球?
回头看,前面四天相对比较容易。旅行社这样安排挺好,有点象马拉松训练中的三周加量,第四周减量,然后第五周再加量。看后面几天难度还会增加。但是我们也会不断适应这样的徒步。细心的领导又发现一个问题:我们入住旅店时被告知晚饭在隔壁饭店里吃。但旅行社说的是在另一个地址,需要坐十几分钟汽车过去。我赶紧去大堂问询,服务生专门跑到隔壁饭店,确认我们的名字在他们的名单上。好在只是虚惊一场。
晚餐好象每天都不一样的。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发现旅行社犯的三个错误。(地图,champex lac旅店地址,饭店地址)还好这些错误都没有造成什么后果。但愿不会有更多的错误了。除了这些小问题,我们对旅行社的安排还是满意的,价钱也算公道。我不知道他们从我们这次旅行中能赚多少钱,但是他们也不用费太大力气,打打电话,订个旅店,对他们来说也容易。倒是那些有导游的旅行团,每个人比我们多交二三百元,导游走这么一趟,挺费劲,还不一定能挣多少钱。常常这么带团,身体肯定得充分的锻炼。再好的景色,天天走可能也会产生审美疲劳。
给她买鞋,美观为主。我自己买鞋实用为主,必须能急行军25迈不打水泡。
那些骑车的人真的看着都让人提心吊胆。我不知他们怎么上下天梯。
我在图2的商店里买了2罐啤酒。啤酒在瑞士就算相对便宜的了。
高原缺氧,是正常反应。领导没反应反而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背包的重量可能是原因之一。
可能你和太太的肌肉群能力不同
这里说的反应是指缺氧的感觉,让人容易喘不过气来。不是说恶心,头痛等感觉。
可能是她背的包轻很多。当然也可能有其他原因。
勃朗峰转山记(1)
勃朗峰转山记(2)
勃朗峰转山记(3)
勃朗峰转山记(4)
勃朗峰转山记(5)
勃朗峰转山记(6)
7/18. 第五天了,今天要从La Fouly走到La Palud(Courmayeur边缘), 17公里。要爬一个2500多米的高峰,上坡950米,下坡780米。看来难度要渐渐上去了。
早上6点起床,打包,七点吃饭。领导今天换了一双Salomon徒步鞋。我在大峡谷徒步时穿过这牌子的鞋,穿久了挤脚。这次换成Saucony越野跑鞋,感觉更舒服。但领导却喜欢Salomon,我觉得是因为它看上去更潮。
等到8点商店开门去买点吃的带路上当午饭。
街道上不少徒步者集合准备出发。
祷告过后,就开始了今天的旅程。因为最后一段要坐车,感觉不致于太难走。不过看到要过2500多米的山梁,也不会太容易。一开始还是在大马路上走。雪山就在眼前了。
遇到一群跑者,都是要跑UTMB的吗?
山坡上的羊群,密密麻麻。
开始一段坡还不大。
不久以后就没完没了地爬上坡,很辛苦。
不过沿途的风景是真美!
徒步道上放眼望去,徒步者象小蚂蚁一样在山腰间缓缓移动。
今天不光是雪山好看,还有绿油油的山谷,也很壮观。
我们终于追上丹麦夫妇了。
走了大约两个小时,好不容易看到山顶了,到顶之前路过一个山屋Gite Buvette de la Peule。
前天见到的旅游团又和我们交错了几次。我们的速度比他们略快。每次都是在休息的地方,我们要从山屋走时他们刚到。导游也早就认识我们了,经常给我们介绍下面会是什么。领导跟他说,总算快到顶了。他告诉我们还远着呢,还要一直上坡。我将信将疑。
再往前走,转过山梁,果然看到远处还有更高的雪山,雪山顶上有很多五颜六色的徒步者,看上去比蚂蚁还小。这时爬坡又觉得有点累,海拔高度还是有影响,感觉氧气不够。这次不光是我,领导也说累。至少我还能跟上她,不象第一天时,她得减速等我。
这里海拔比较高,积雪很多了。
看着山顶不太远了,但走起来还是要很长时间。真是望山跑死马。遇到一个年轻的妈妈,拉着小女孩的手从山顶走下来。我问她小孩多大?回答:三岁。三岁的孩子都能走TMB,爬到2500多米的高度,真不可思议。我顿时觉得不累了。
路上还遇到跑山的,也有骑山地车的。
我过了一道冰坡,回头看看后面骑车的人会不会滑倒。发现他下车推着走。推车骑车看上去都不容易。
走了好几片雪地,但不需要用冰爪。这次一路背的两双冰爪完全没用上,全当负重训练的重物了。
附近离山顶越来越近了,坡度变缓,好走多了。
徒步道上的人突然多起来了。
那个骑车的超过了我们,绝尘而去。
最高的山梁顶附近,聚集了不少徒步者。远看着象登珠峰的喜拉莉台阶,上下的人要互相让路,两边都要排队。
前面超过我们的那个骑车的推着车上去了。到了山顶就是一个十字架,估计大家都有得救的感觉:总算可以喘口气了。
看着下来的人都颤颤巍巍,怕滑倒。上去可能还容易些。
还好等我们到时队伍不长,很快就轮到我们了。领导先过,我给她录象。颤颤巍巍,但有惊无险。轮到我时,感觉很容易,绝不会因这么短的雪道换冰爪。
得加快步伐了,上面的小姐姐还在等着我呢,嘿嘿。
上了山梁,四面景色都令人窒息,无限风光在险峰啊。这大坡爬得绝对值!照了很多相。
山顶上很多游客。正好是中午,大家都在这里休息吃饭。
风很大,觉得有点凉,赶快把风衣穿上。有一个通往远处冰川的一条徒步道。
看到很多人把背包扔地上,我也建议把背包放下再走。领导还有点紧张:包被人偷走了怎么办?我说:徒步的人背自己的包都快累死了,还有力气背别人的包?再说背包里都是衣服食物之类的,没有值钱的,谁偷啊?
我们放下背包往前走了一会,看着离冰川不远了,但走起来至少半小时。照了几张相后决定返回。
还有骑车上来的。
见到一群骑车上山的人在山顶休息。我问其中一位能不能借他的自行车做道具照张相。得到他同意后,我就去拿车子。发现车子剧沉,发出一声惊叹。车主告诉我是个电车,有电池有马达,所以很重。原来如此,我说这么大陡坡他们怎么骑得那么轻松。
找了个背风处坐下来吃午饭。看到前面指点过我们的导游也带队上来了,坐在不远处吃饭。
今天路上和那对丹麦夫妇拉锯战。他们一开始一直领先,老太太脚步倒腾得很快。不过他们用了托运行李的服务,背的包很小。领导说:你还叫人家老太太,人家可能和你差不多年纪。我说:是啊,我就是老头一个!我们在山顶也会合了。
吃完饭我们开始下山,一路下坡。一开始坡度有点陡。我行前想过是不是不带登山杆,后来也觉得没什么必要。但在这里用上了,还是很有帮助。
景色和上山时很不一样。深深的山谷看上去也很震撼。
在很陡的下坡,仍然有人骑车冲下来。
下坡并不需要体力,但很惊险,要是闸失灵了,肯定连人带车粉身碎骨。有个大妈朝骑车的人喊:你们太疯狂了(You guys are crazy)!骑车的人连头都不回(幸亏没回),回答道:嘿,这是意大利(Hey, This is Italy)!我这才想起:我们已经从瑞士进入意大利,这几天走了三个国家了。
下面的坡度小点了,我们照相时,一队徒步者超过了我们。
沿途看到两处巨大的冰川。山坡上开满了小黄花。
这个山谷真的很长,好看是好看,只是走起来没完没了。
偶尔也有上坡。领导今天上坡走怕了,抱怨道:怎么下山还有上坡啊?
这样的小溪看上去挺好。过几天就领教到,下起雨来它们是怎么咆哮如雷。挺吓人的。
终于走到山屋Elena了。我原来想自己订行程,这里是困难之一,不好定。觉得下坡走了很多了,怎么还有2000多米的海拔?
在海拔较低的地方,居然还有积雪。雪被更高处的积雪融化而产生的小河流穿出一个洞来。
下山后看到一个汽车站(SAVDA bus),问了一下确定是去我们要去的地方(La Palud),我们就上车了。看时刻表,离开车时间还有两分钟。误了这班车,下一班要三十分钟以后了。我们下山时看到丹麦夫妇在我们后面不远(早上我们同时出发的)。真为他们担心会误了这班车,结果三分钟以后他们上车了。司机多等了一分钟。那个年轻导游被我们彻底甩开了。后来再也没遇见他。很感谢他一路上热心帮助。
车子到了La Palud。
从车站走了一百米就到了旅店,三点多就入住了。
房间条件挺好。
阳台上看出去时一座山,山顶突起,顶上还有一朵浮云,象不象海狮顶球?
回头看,前面四天相对比较容易。旅行社这样安排挺好,有点象马拉松训练中的三周加量,第四周减量,然后第五周再加量。看后面几天难度还会增加。但是我们也会不断适应这样的徒步。
细心的领导又发现一个问题:我们入住旅店时被告知晚饭在隔壁饭店里吃。但旅行社说的是在另一个地址,需要坐十几分钟汽车过去。我赶紧去大堂问询,服务生专门跑到隔壁饭店,确认我们的名字在他们的名单上。好在只是虚惊一场。
晚餐好象每天都不一样的。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发现旅行社犯的三个错误。(地图,champex lac旅店地址,饭店地址)还好这些错误都没有造成什么后果。但愿不会有更多的错误了。除了这些小问题,我们对旅行社的安排还是满意的,价钱也算公道。我不知道他们从我们这次旅行中能赚多少钱,但是他们也不用费太大力气,打打电话,订个旅店,对他们来说也容易。倒是那些有导游的旅行团,每个人比我们多交二三百元,导游走这么一趟,挺费劲,还不一定能挣多少钱。常常这么带团,身体肯定得充分的锻炼。再好的景色,天天走可能也会产生审美疲劳。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勃朗峰转山记(8) 勃朗峰转山记(7) 勃朗峰转山记(6) 勃朗峰转山记(5) 勃朗峰转山记(4)
给她买鞋,美观为主。我自己买鞋实用为主,必须能急行军25迈不打水泡。
那些骑车的人真的看着都让人提心吊胆。我不知他们怎么上下天梯。
我在图2的商店里买了2罐啤酒。啤酒在瑞士就算相对便宜的了。
高原缺氧,是正常反应。领导没反应反而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背包的重量可能是原因之一。
可能你和太太的肌肉群能力不同
这里说的反应是指缺氧的感觉,让人容易喘不过气来。不是说恶心,头痛等感觉。
可能是她背的包轻很多。当然也可能有其他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