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老爸说的他大学同学中的家庭情况,及后来的日子

华府采菊人
楼主 (文学城)

他冶金系同班共六位同学,没有真正穷人家庭出身的,五位均是殷实家庭,基本是在县城读了初中, 高中是在成都或重庆读的。

只有一位好像是“二地主”,即自家下无寸土但佃了很多地转租给佃户,读了蛮多年私塾,到县城读高小是老子出的钱,但初中,老子认为不必读了,本家祠堂看他有上进心,出钱让他读初中,初中毕业教了几年小学, 才去读的高中,高中毕业又教了几年书攒了点钱才去考的大学, 此时已经二十几岁了。

大学毕业正值抗战中期,四位进了资源委员会的大渡口钢厂,家父自己开了一个翻砂厂(最后赔光,后来一直在机械系统),那位酱园小开回家用现代方法生产酱油。

抗战胜利后,有到鞍山的, 台湾的, 上海的,也有留在大渡口的。

1956年除那一位在台湾的中钢当工程师之外,四位(包括家父)是高级工程师(当时并没有这个职称),那位酱园老板在五十年代初被动员归队搞冶金,因为专业工作中断过几年,定的级别就低一些。

1957年一个也没有中奖,1966年一个也没有滑脱,1970年前后被所谓“解放”,重新吃香喝辣,发现把钱吃掉是上上策, 哪个晓得啥时候又来抄家扣工资?!

郭大平
发现把钱吃掉是上上策:这是一条真理,一般人不会懂得的真理。这条真理,其实也对社会发展,对社会长江后浪推前浪,非常重要。
w
weed123
+1
c
coach1960
反右中奖的很多都是粉红,比如

比如我大伯,抗战后同济大学牵回上海后,大伯热情高涨地跟着地下党同学上街游行,反独裁,反饥饿。事后同学都跑了,他蹲了几天国民党的班房。

后来,不要说游行抗议,发几句牢骚就是右派,再发几句,坐牢10年。共产党更公平,不会看错人的

有言
吃掉?老了能吃多少?-:)
郭大平
吃喝玩乐,总之是把钱花掉。子孙不如我,留钱给他们有何用?子孙超过我,留钱给他们干什么?
c
coach1960
那会儿他老爸也就40多岁,黑市上割几斤肉,关起门来一家人偷偷地,咪西咪西地
华府采菊人
侬到底还是呒没看懂啊! 我讲了是老了之后吗? 我说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海,就是好“那阵, 这些人都年富力强的时候

原本正好为人民服务,殊不知什么专业活干, 要不下到五七干校,上海好一些,大批研究人员到工厂“战高温”, 战了几个春夏秋冬。

老财主说两句
都是一心向党,为了党的事业掏心掏肺的
华府采菊人
上海倒不错, 托张春桥的福,市面供应不错,饭馆价格很亲民的,俺老爸那帮人五十多岁了,挺能吃的

上海广西路那家十分正宗的川菜馆,鱼香肉丝极棒,四毛钱一份,麻婆豆腐三毛二分,吃!

方外居士
毛取得政权后发现知识分子的家庭出身大部分都不自己人时,心里还是很着急的,想快速把工农兵的子弟变成知识分子,却时不我待。
华府采菊人
那么共产党早期的领导相当一部分成员,其家庭出身“都不是自己人”, 咋办?其实老毛自家也不是自己人家庭出身哪
有言
对不起,还没拜读。因为看到留不留先回郭兄了。那还是很能吃的年纪。哈哈。这就好好拜读贵文。-:)
方外居士
所以就有了改造知识分子的政策。
c
coach1960
你现在就是刁主席要改造的对象
c
chufang
一般他们自认有功于共产党,所以翘了翘尾巴,这可是犯了大忌,挨整没话说。
宝马奔驰
真的假的?说说而已,还是已经立下遗嘱所有剩下财产不留子女统统捐做慈善?

真的吗?

有言
华前辈好文如故。钢丝一样的干货。-:)
十具
借华网友的话题,分享我在台湾新竹科学园和清华大学附近的,与朋友的一次简餐经历。我吃到过的最棒的牛肉面,一碗才230新台币

 

吾道悠悠
现在贵了,20多年前,

在台湾吃一碗牛肉面大概100元新台币左右。

台北市区稍贵些。

十具
这家的四川牛肉面远近闻名,要排队等座的。6年前,圆山饭店下的士林夜市的价格是要低不少,来看看与你20年前的记忆相差多少。

 

w
weed123
刘少奇,彭德怀是不是也都犯了类似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