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冶金系同班共六位同学,没有真正穷人家庭出身的,五位均是殷实家庭,基本是在县城读了初中, 高中是在成都或重庆读的。
只有一位好像是“二地主”,即自家下无寸土但佃了很多地转租给佃户,读了蛮多年私塾,到县城读高小是老子出的钱,但初中,老子认为不必读了,本家祠堂看他有上进心,出钱让他读初中,初中毕业教了几年小学, 才去读的高中,高中毕业又教了几年书攒了点钱才去考的大学, 此时已经二十几岁了。
大学毕业正值抗战中期,四位进了资源委员会的大渡口钢厂,家父自己开了一个翻砂厂(最后赔光,后来一直在机械系统),那位酱园小开回家用现代方法生产酱油。
抗战胜利后,有到鞍山的, 台湾的, 上海的,也有留在大渡口的。
1956年除那一位在台湾的中钢当工程师之外,四位(包括家父)是高级工程师(当时并没有这个职称),那位酱园老板在五十年代初被动员归队搞冶金,因为专业工作中断过几年,定的级别就低一些。
1957年一个也没有中奖,1966年一个也没有滑脱,1970年前后被所谓“解放”,重新吃香喝辣,发现把钱吃掉是上上策, 哪个晓得啥时候又来抄家扣工资?!
比如我大伯,抗战后同济大学牵回上海后,大伯热情高涨地跟着地下党同学上街游行,反独裁,反饥饿。事后同学都跑了,他蹲了几天国民党的班房。
后来,不要说游行抗议,发几句牢骚就是右派,再发几句,坐牢10年。共产党更公平,不会看错人的
原本正好为人民服务,殊不知什么专业活干, 要不下到五七干校,上海好一些,大批研究人员到工厂“战高温”, 战了几个春夏秋冬。
上海广西路那家十分正宗的川菜馆,鱼香肉丝极棒,四毛钱一份,麻婆豆腐三毛二分,吃!
真的吗?
在台湾吃一碗牛肉面大概100元新台币左右。
台北市区稍贵些。
他冶金系同班共六位同学,没有真正穷人家庭出身的,五位均是殷实家庭,基本是在县城读了初中, 高中是在成都或重庆读的。
只有一位好像是“二地主”,即自家下无寸土但佃了很多地转租给佃户,读了蛮多年私塾,到县城读高小是老子出的钱,但初中,老子认为不必读了,本家祠堂看他有上进心,出钱让他读初中,初中毕业教了几年小学, 才去读的高中,高中毕业又教了几年书攒了点钱才去考的大学, 此时已经二十几岁了。
大学毕业正值抗战中期,四位进了资源委员会的大渡口钢厂,家父自己开了一个翻砂厂(最后赔光,后来一直在机械系统),那位酱园小开回家用现代方法生产酱油。
抗战胜利后,有到鞍山的, 台湾的, 上海的,也有留在大渡口的。
1956年除那一位在台湾的中钢当工程师之外,四位(包括家父)是高级工程师(当时并没有这个职称),那位酱园老板在五十年代初被动员归队搞冶金,因为专业工作中断过几年,定的级别就低一些。
1957年一个也没有中奖,1966年一个也没有滑脱,1970年前后被所谓“解放”,重新吃香喝辣,发现把钱吃掉是上上策, 哪个晓得啥时候又来抄家扣工资?!
比如我大伯,抗战后同济大学牵回上海后,大伯热情高涨地跟着地下党同学上街游行,反独裁,反饥饿。事后同学都跑了,他蹲了几天国民党的班房。
后来,不要说游行抗议,发几句牢骚就是右派,再发几句,坐牢10年。共产党更公平,不会看错人的
原本正好为人民服务,殊不知什么专业活干, 要不下到五七干校,上海好一些,大批研究人员到工厂“战高温”, 战了几个春夏秋冬。
上海广西路那家十分正宗的川菜馆,鱼香肉丝极棒,四毛钱一份,麻婆豆腐三毛二分,吃!
真的吗?
在台湾吃一碗牛肉面大概100元新台币左右。
台北市区稍贵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