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爷:二十年没涨工资,华主席想让“四人帮”背锅 原创 秦孙全耀

M
Meiyangren
楼主 (文学城)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资制度作为“按劳分配”原则的核心,曾被寄予厚望。本以为工人阶级当家作主,工资收入也能年年见涨,生活节节高升。可现实呢?据曾培炎主编的《新中国经济50年》披露,从1957年到1976年,全国职工的平均货币工资不升反降——1957年是624元,到了1976年竟然降到575元,硬是少了49块,整整二十年原地踏步,甚至退了半步。

这可不是抽象的数字游戏,而是千千万万家庭真实的生活困境。拿我家来说,父亲的工资不到60元,母亲更少,不到50元,拉扯一堆孩子,全靠死抠死攒才能度日。

那年月,吃顿带肉的饭都稀罕,手里有几十块余钱都得找个“保险”的地儿存起来。先是存在大佛寺储蓄所,后来又转去沙滩储蓄所——为啥?因为墙里头是中宣部,“有党看着”,老妈说那地方靠得住。结果呢?沙滩储蓄所真起了一次火,把她急得差点去跳井。催我跑去看底账烧没烧:“钱要是烧成灰了银行不认账,那可咋整啊!”

在全国工资“冻涨”的这二十年里,倒是有人逆势飞升。江青原本是行政九级,文革期间一口气提到行政五级,工资也涨到382元,堪称“革命路线”加身、待遇跟着水涨船高。普通老百姓拼死拼活,却连一块钱都难涨,而“文艺战士”一句话就能改命,不服也得服。

那为啥这二十年工资一分钱没动静?粉碎“四人帮”不到一年,1977年8月10日,国务院发文调整部分职工工资,称这是“粉碎‘四人帮’的又一个胜利成果”。

文件指控: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是阻挠工资改革、破坏职工生活改善的罪魁祸首,说他们搞修正主义、破坏经济、搞得国家财政困难、市场紧张,连基本的工资调整都无从谈起。顺便还加一句:他们疯狂反对“按劳分配”,结果搞得大家干多干少一个样,积极性全没了。

四人帮“反革命”帽子一戴,万事好推。可冷静想想,他们折腾也就十年,从1966到1976。那1957年到1966这头一个十年工资怎么也不涨呢?四人帮那时候还没出山呀。这账,全甩给他们,也太省事了点。

说句公道话,华主席那时刚接班,政治压力大,国家经济烂摊子一堆,要提振人心,就得找个靶子,“四人帮”刚倒台,正好背锅。可二十年工资不动,真就全是“四人帮”的锅吗?那前十年,总得有人负责吧。要说咱华主席还真是为人厚道,从来也不扯上刘少奇和邓小平的“黑司令部”。

幸亏后来邓小平、胡耀邦、赵紫阳三驾马车一拉改革开放的车,经济逐渐活了,工资也开始涨了,普通人终于摸到了“钱包鼓起来”的滋味。不然按那种调子走下去,干再多活也白搭,下辈子都得苦哈哈。

总结一句:工资不是谁赏的,也不是靠喊口号分的,是劳动价值的正当回报。当年那套“你讲钱就是资产阶级”的政治逻辑,才是职工收入被压制的根源。别的可以忘,生活不能忘;历史可以翻,但账还是要算。我们这辈子吃过计划经济的苦,秦爷祝愿后来人,永辈子市场经济不再回头。

天堂之令
为什么从57年开始计算人均工资,不从52年开始算呢。。。
走资派还在走
每月多少斤小米是哪年呢?
太宇
1949年9月30日终止供给制,改为工资制。中国人民很行发行通行货币。
i
ireadwrite
这日期对吗?可我记得以前

母亲说,五十年代初还是供给制。

p
puyh
直到54年还是供给制。

毛囡
是1955年7月起全部实行工资制,之前,供给制薪金制并存。
毛囡
这类文章都是不讲事实的:1963年和1971年各有约40%的职工增加工资,其它年头一些人也有加工资的。
毛囡
平均工资76年比57年低,57年的职工数能和76年比吗?57年的职工工龄平均几年,76年工龄平均几年?
华府采菊人
1963年三分之一加薪,有一条杠杠,哪一级以上的不加, 1971年, 只记得说哪一年前不到某级的加到某级

我家邻居中那些江南船厂老工人中,六级半以上的,一个也没加到;工程技术人员中,只记得一个九级工程师被加到八级,还有两三个九级(一级技术员), 被”升官不发财“地给个工程师职称,一分钱没加

萧嵐
感觉增加工资的职工不到40%的比例。主要是低工资的工人增加工资。工资偏高的和机关及事业单位职工也增加工资吗?

也许我的记忆不准

c
chinomango
文革中只有一个地方工人还有奖金的,就是上海;后来的工人多是二级,36.5元地区差大概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