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你按照金律,坚持过去的20多年定投spy,收益率是挺好的。但是,如果你赶上2000年,或者2008年退休(65),指数分别暴跌
(提示:spy 有分红1.5%,就像房子有房租)
你怎么办?
2)你说房地产好,因为有租金。如果你2000-2006年高点买的房子,你看看后来多少年才回到你买入的价格?如果你退休时候赶上2012, 甚至2019(疫情前,美国房价指数没大涨。当然,如果你在加州,算你好运,但是很多老留不在加州),你干不动了,孩子离开家了,不愿意接手,你亏损卖?租金净收入能补的上房价的亏损吗?
你怎么办?80、90年代一些买房投资的台湾早期移民,在美国中部广大地区,用了接近20年才等到房价回到他们的买点。
房子这些年猛涨,股票猛涨,但是他们都有悲惨的长期历史。如果你未来赶上了,即使投资英雄一世,也是凄凉的晚年。
如何避开?
来自两个源头
1.离婚房,急着要现金分钱,需要全现金的买家三天过户
2.房东死了,孩子在外地,打包贱卖这些房,(老留地主死前拿着现金流好的房子不卖,死后半辈子心血被孩子糟蹋)
常年跟离婚律师,遗产律师们做朋友,经常可以有买房信息,即使在如今高房价的现在,也能买到便宜的难以置信的房子
1.年轻,有时间等来复苏,如果年老了,棺材和复苏不知道哪个先到
2.有钱补仓,所以越有钱越有钱
这是多数地产经纪用的方法
如果是市场价值,是按照今天的价值,还是买的时候的价值?
谢谢
股市也一样
1)定投SPY
2)耐心等待个股机会
SPY 百年图,解释为什么过去十多年造就百万千万富豪,问题是还要奔几年会到再历经一,二十年的调整 - start2020发表于 投资理财 - 论坛 | 文学城 (wenxuecity.com)
本来算过再过3个月就足够退休的了:-)那时也没打算退休,所以也不难受,就当赌博输了。 两人上班,生活没有什么影响。 许多朋友都是一样的情况。 大家当个笑话,互相取笑罢了。
我的年纪大一点的朋友已经退休8年了,至今还没有碰过401K。他们到处游玩,住在地税很贵的州, 退休前还up size 了房子。他们只是工程师,非码工。
去年我也退休了,目前还不够资格拿social security 和medicare。 假设今天market 跌50%,对我们的退休生活也不会有没有影响。而且我们目前的总体投资组合比SP500 要risky 的多,这并不是我的选择,而是不好意思从FA管的账户里取钱。我自己在退休前的12年才建立的401K,自己管理的,仅这一个账户就已经足够退休花的了。抄底的欲望在经历了2000年大跌时就学会放弃了, 定投+复利才是我的菜。
只要你工作30年,你肯定会有机会碰上好几次的 up and down,人生会给你许多机会让你犯错误,也有好多机会让你改正错误。 这就是生活。
你说的文不对题,2000年时候你年轻,我们说的是2000年时候你65退休年龄赶上了怎么办?
在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初回来时,有房子住(出租屋按买时的原计划变自住),有银子用,就没有再去做工了。觉得是运气,或也可能是因为有孝心得了保佑吧。
回来后趁低潮重进股市(不过我们非常保守,大部分还是政府债券/定期存款,和够两年以上生活的现金)。没有任何福利和退休金养老金(加拿大国家退休金养老金很少,准备推迟到70岁以后再拿),一直是靠股票基金红利和存款利息生活,所以股市起伏对我们影响也不大。只是每个月看看账户一两次,一年也不做几次股市交易。
注:我们没有出租房产,只是自住屋楼下有个独立小单元每年租给单身学生8个月。但特喜欢看不同建筑风格,对房市(租或买卖)很关心,花在房市上的时间比在(生活依靠的)股市要多很多。不为买卖,就是喜欢,自己也不知道为神马呵。哈哈哈
逐年有增长,有一定的通货膨胀保护作用呵。
不过觉得到快80岁的时候,为走后亲人处理简单着想,还是要逐步调正一下投资的分布哈。
想让钱世代传下去,成为old money,不是容易的事情。
富不过三代,是可怕的。
坛子里大家都赚钱了,该讨论如何守住
最西边啊
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跟我说的不是同一个life stage
谢谢讨论
也给出了用 Dividend 做为retirement income supplement 的一些基本计算方法。
给到我不工作时老人不收了为止,国内也没有房产。除了在这里上学时靠成绩和助教拿的奖助学金外,没有别的资助哦。
想起来我们在这里上学时不容易,租住的半地下室,吃的很节约,自己没车没有电视,省下来的银子回去探亲时给家里买了三个大彩电哈(两个是同学给的名额)。
过两年我想做半职,就为给自己和家人混个保险。如果有更好更经济的保险,我就干脆退了算了。
我们目前都还健康(敲敲木头哈)。
2022年已过, 我汇报2022年全年自己买健康保险和其它的费用 - 博客 | 文学城 (wenxuecity.com)
过了2023年, 我会汇报2023年健康方面的支出的。
觉得能早退不是因为收入高,而是不去和别人攀比,不按收入,按自己的需要(need)去消费。不然再高的收入也存不下来的。比如我们那时每年全家日常生活开销(有一个孩子)和我自己交的个人收入税数目差不多,剩下的存起,或做一点儿投资,首付买了一个房子为以后退休准备,等等。
不过我们买自住房是要在好区新(或新装修)房好房,因那既是享受又是投资呵。
1)如果你按照金律,坚持过去的20多年定投spy,收益率是挺好的。但是,如果你赶上2000年,或者2008年退休(65),指数分别暴跌
(提示:spy 有分红1.5%,就像房子有房租)
你怎么办?
2)你说房地产好,因为有租金。如果你2000-2006年高点买的房子,你看看后来多少年才回到你买入的价格?如果你退休时候赶上2012, 甚至2019(疫情前,美国房价指数没大涨。当然,如果你在加州,算你好运,但是很多老留不在加州),你干不动了,孩子离开家了,不愿意接手,你亏损卖?租金净收入能补的上房价的亏损吗?
你怎么办?80、90年代一些买房投资的台湾早期移民,在美国中部广大地区,用了接近20年才等到房价回到他们的买点。
房子这些年猛涨,股票猛涨,但是他们都有悲惨的长期历史。如果你未来赶上了,即使投资英雄一世,也是凄凉的晚年。
如何避开?
来自两个源头
1.离婚房,急着要现金分钱,需要全现金的买家三天过户
2.房东死了,孩子在外地,打包贱卖这些房,(老留地主死前拿着现金流好的房子不卖,死后半辈子心血被孩子糟蹋)
常年跟离婚律师,遗产律师们做朋友,经常可以有买房信息,即使在如今高房价的现在,也能买到便宜的难以置信的房子
1.年轻,有时间等来复苏,如果年老了,棺材和复苏不知道哪个先到
2.有钱补仓,所以越有钱越有钱
这是多数地产经纪用的方法
如果是市场价值,是按照今天的价值,还是买的时候的价值?
谢谢
股市也一样
1)定投SPY
2)耐心等待个股机会
SPY 百年图,解释为什么过去十多年造就百万千万富豪,问题是还要奔几年会到再历经一,二十年的调整 - start2020发表于 投资理财 - 论坛 | 文学城 (wenxuecity.com)
本来算过再过3个月就足够退休的了:-)那时也没打算退休,所以也不难受,就当赌博输了。 两人上班,生活没有什么影响。 许多朋友都是一样的情况。 大家当个笑话,互相取笑罢了。
我的年纪大一点的朋友已经退休8年了,至今还没有碰过401K。他们到处游玩,住在地税很贵的州, 退休前还up size 了房子。他们只是工程师,非码工。
去年我也退休了,目前还不够资格拿social security 和medicare。 假设今天market 跌50%,对我们的退休生活也不会有没有影响。而且我们目前的总体投资组合比SP500 要risky 的多,这并不是我的选择,而是不好意思从FA管的账户里取钱。我自己在退休前的12年才建立的401K,自己管理的,仅这一个账户就已经足够退休花的了。抄底的欲望在经历了2000年大跌时就学会放弃了, 定投+复利才是我的菜。
只要你工作30年,你肯定会有机会碰上好几次的 up and down,人生会给你许多机会让你犯错误,也有好多机会让你改正错误。 这就是生活。
你说的文不对题,2000年时候你年轻,我们说的是2000年时候你65退休年龄赶上了怎么办?
在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初回来时,有房子住(出租屋按买时的原计划变自住),有银子用,就没有再去做工了。觉得是运气,或也可能是因为有孝心得了保佑吧。
回来后趁低潮重进股市(不过我们非常保守,大部分还是政府债券/定期存款,和够两年以上生活的现金)。没有任何福利和退休金养老金(加拿大国家退休金养老金很少,准备推迟到70岁以后再拿),一直是靠股票基金红利和存款利息生活,所以股市起伏对我们影响也不大。只是每个月看看账户一两次,一年也不做几次股市交易。
注:我们没有出租房产,只是自住屋楼下有个独立小单元每年租给单身学生8个月。但特喜欢看不同建筑风格,对房市(租或买卖)很关心,花在房市上的时间比在(生活依靠的)股市要多很多。不为买卖,就是喜欢,自己也不知道为神马呵。哈哈哈
逐年有增长,有一定的通货膨胀保护作用呵。
不过觉得到快80岁的时候,为走后亲人处理简单着想,还是要逐步调正一下投资的分布哈。
想让钱世代传下去,成为old money,不是容易的事情。
富不过三代,是可怕的。
坛子里大家都赚钱了,该讨论如何守住
最西边啊
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跟我说的不是同一个life stage
谢谢讨论
也给出了用 Dividend 做为retirement income supplement 的一些基本计算方法。
给到我不工作时老人不收了为止,国内也没有房产。除了在这里上学时靠成绩和助教拿的奖助学金外,没有别的资助哦。
想起来我们在这里上学时不容易,租住的半地下室,吃的很节约,自己没车没有电视,省下来的银子回去探亲时给家里买了三个大彩电哈(两个是同学给的名额)。
过两年我想做半职,就为给自己和家人混个保险。如果有更好更经济的保险,我就干脆退了算了。
我们目前都还健康(敲敲木头哈)。
2022年已过, 我汇报2022年全年自己买健康保险和其它的费用 - 博客 | 文学城 (wenxuecity.com)
过了2023年, 我会汇报2023年健康方面的支出的。
觉得能早退不是因为收入高,而是不去和别人攀比,不按收入,按自己的需要(need)去消费。不然再高的收入也存不下来的。比如我们那时每年全家日常生活开销(有一个孩子)和我自己交的个人收入税数目差不多,剩下的存起,或做一点儿投资,首付买了一个房子为以后退休准备,等等。
不过我们买自住房是要在好区新(或新装修)房好房,因那既是享受又是投资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