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内的就业市场一瞥

上海大男人
楼主 (文学城)

去上海家附近的“中国银行”兑换外币,银行规定外籍人士每天每人凭外国护照可以用人民币兑换500美元,或等值外币。简单的事,过去办过好几次,一会儿就完事,这次回国去银行,有时接待窗口好几个,但接待人员往往就一个,中午吃饭还要停止业务一小时,这种做法好久不见了。询问之下是人手不够,不知为何不多招一些人?

人少是一个问题,业务水平也堪忧。工作人员,经常因为一些问题要请示正在忙碌的经理,有时经理还要打电话去请示,回头手把手告诉经办人员如何在电脑上操作,效率很低。昨天那位银行办事员在电脑上犹豫了半天,吞吞吐吐问我可有美国的税号。我告诉她绝不会给,她和经理商量半天,打电话请示上级,得到的结论当然是不需要,最后居然化了90分钟。这种银行实习生都懂的事,现在银行坐柜台的都不懂了。前几年似乎从来没有过。就在前几天,我去“工商银行”,办同样的事,人家三下五除二,10分钟搞定。看来一方面很多年轻人找不到工作,一方面许多地方找不到好人才。

朋友在上海造币厂退休,告诉我现在厂里找人许多是大学毕业的,讲明进来就是三班倒的工人,竞争激烈。再看到地铁系统内的安检人员,三人一组在机器旁,煞有介事的检查,一边要大家把包放在机器上,一边还要做规定的动作,好笑的很。百度问下来为何如此,最合理的解释就是解决就业。

难怪,国内想“润”出国的人那么多。

s
start2020
能进银行的,本领多少不知,关系要大的
花飞絮
在上海去过几次工商银行,很花时间排队。家人朋友都用网银,很少去柜台。

因为规定一直在变,柜台工作人员常常搞不清楚。

l
ljty1
啥?每天可以用人民币换500美元?这倒是个把钱转出来的好机会吧?
h
hhtt
我十几年前的一个暑假,就是为了把奶奶给孙子的4万人民币换成美金,每天和儿子去中国银行排队,人少时,半个到一个小时。
l
ljty1
完全不知道啊,要不然上次也换一点儿了
s
start2020
这个有年度限额的
米奇的厨房
当然不是人少,是减少你换的机会,要是每次排队很长时间,你就不会天天去,如果每次去马上就可以办,你每天都去咋办?

外汇已经很少了。

吃素的狼
呵呵,故意绕啊绕,甚至问你取美元干什么用。拖拖拉拉,来回请示,目的是叫你知难而退,下次不来。美国回来的人,

多数跟美国人学会了“急性子”,实在不耐烦,下次不去廖,皆大欢喜。

往银行里存美元,很顺溜。取美元,性质不同,要严肃对待廖。

老柏树
5月份去某银行办事,随便问了一下可不可以像疫情前一样用人民币换500美元,说是不能办了,真要办,到附近的中国银行

问问。拉倒啦,进出都经过香港,随便换,不管是不是用人民币。

用中环孙老师的说法,香港在可见的未来,把人民币兑换成外币是香港很大的一个经济增长点。

g
greenfinger
这是大实话 唉
聂耳
是五万美金一年吗?
h
hhtt
这个每天换500美金和每年五万没关系,每年五万限额是给中国公民的,每天500限额是给外国公民的。
小楼昨夜又东风
今年春天回国,去把一个中国银行的外汇账户销号。第一天去,说要预约,讲好大约要多少外币(我是欧元账户),第二天再去,也是搞了1个多
小楼昨夜又东风
也是搞了1个多小时,问我要税号,我是真的不记得。我说我开户用的是护照,销户也给你护照,我在国外的税号跟你们有什么关系,后来也是请
小楼昨夜又东风
后来也是请示领导,领导的领导。填了一大堆表格。终于办好了。移情前也取过外币,都是很快的。
s
shparis
我上个月回去,清理老爸的银行账户,
s
shparis
我的窍门,在工商银行取号,取“现金业务”, R 打头,不要取另一个忘了什么字母,那个人最多。
聂耳
哦。谢谢指点,那么500x365=182500。1年有10万多美金,挺多的。谢谢
绿
绿岛阳光
把钱给国内亲戚让他们代换不是简单吗?
o
o88
中國現在大學很多,高考錄取率很高,所以大學畢業生的質量自然下降。

銀行具體業務,大學課程估計也不教,需要職位培訓,很多單位可能沒有嚴格程序。也有可能招人是走的後門。我也有類似經歷,給美國賬戶匯錢,給了支票本,還是說不能匯。要一個什麽我沒有的號碼。告訴他我以前匯過,還是不行。最後叫出了經理,才勉强給匯了,還不停的說,“收不到我們可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