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忆中的上海西餐馆(七)

O
Ohjuice
楼主 (文学城)

我记忆中的上海西餐馆

(七)

 

 徐家祯

 

(七)

 

(接上文)我去过的、南京路的西餐馆说完了,现在再说说南京路南面的西餐 馆。我们最常去的就是大福里,以前已经专篇写过,这里就不写了。我们 去的次数最多、时间跨度最长的,则是红房子西餐馆。

我们去南京路西餐馆较多,而去淮海路西餐馆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因为离我家的远近,以及去起来方便不方便这两个因素。当然,菜做得好 不好,价钱合算不合算,还有用餐的环境等因素,也会影响我们选择去哪 家西餐馆。

我们家去静安寺、南京东路、南京西路,都只要坐 20 路电车,一部 电车就可以乘到,不用换车。南京路上各种大店铺也多,买东西方便,逛 马路好看,也是促成我们经常去南京路的原因。常常是逛了商店、买了东 西,顺便就找一家饭店吃饭了。去淮海路,没有直达车,要转 15 路或 24 路无轨电车,就不方便了。而且,淮海路的商店不如南京路的多,没有大 公司,也很少有我们想买的东西,所以,我们就很少去逛淮海路。而坐三 轮车去,到大福里和红房子都不远,常常 15-20 分钟就可以到,这就是我 们常去这两家西餐馆的主要原因 。

现在红房子西餐馆的名气那么大,凡是提到上海的海派西菜,没有 一篇文章不提到红房子的。其实,在我看来,上海当时的西餐馆,质量都 差不多,供应的菜点也基本一样,红房子不比上海别的西餐馆高出几筹。

以前的红房子在陕西路上,南京西路和淮海中路之间那一段,我不 知道算陕西南路还是陕西北路了。这个路段很清静,是住宅区,路上没有 什么店面。红房子也并不起眼,是一栋两层楼(还是三层楼?)的砖房子, 很难看。只是外墙涂着血红色的油漆,一大片,就显得很触目了。我不清 楚是因为有了这片红墙,这家饭店才叫“红房子”的,还是因为这家饭店叫 “红房子”,才把墙漆红了,让它名副其实起来?这,我就不知道了。

红房子西餐馆的布置也很简陋,记得只有底楼一层是饭店,并无二 楼。门很小,开在房子的一端,不开在中间。进去就是一个不小的店堂, 可以放十、二十张桌子。这个店堂的旁边,还连着一个低下去一点的、半 地下室似的店堂,不大,也有几张桌子。平时,店里吃客不多,大店堂也 不一定都坐满。

红房子据说做的是法国菜,但他们也有罗宋汤。我在写大福里西餐 馆的时候已经写过,他们的罗宋汤做得远不如大福里的引诱人:汤的颜色 是橘黄色的,因为只放番茄汁,不放红菜头(也叫“甜菜头”,Beetroot); 卷心菜切得太细;好像上面也缺少一朵奶油。但是,他们罗宋汤的味道, 还是相当不错的。其他,可能也有烙洋葱汤、奶油蘑菇汤之类的,都比不 过国际饭店的。但他们有一道地道的法国菜,叫焗蜗牛。用的盘子很有趣:是金属 的,可以连盘子放进烤箱里烤;盘子上有一圈一圈凹陷的小圆坑,一个盘 子大约有十个或者十二个小圆坑吧,每个里面放一只蜗牛。蜗牛好像是已 经去壳的,因为不去壳的蜗牛怎么烤呢:死蜗牛,不好吃;活蜗牛,烤的 时候不要从圆坑里爬出来?!但是对我们孩子来说,这道菜并不吸引人, 因为一想到在地上爬的、滑涂涂的蜗牛,就感到泥腥(“泥腥”是上海话, “肮脏”、“恶心”的意思)。所以,我们在红房子点过这道菜,但绝对不是我 们常吃的菜肴。我们常吃的也就是炸猪扒、白汁鲑鱼之类的大路货(“大 路货”也是上海话,意思是“大众的、畅销的、一般的东西”)。

红房子好像还有一道菜,叫“汉堡牛肉”。这道菜,国际饭店也有。 菜名叫“牛肉”,但端上来一看,却是一道牛肉饼。其实,我觉得这个菜名 有点迷惑人,应该是“汉堡牛肉饼”才对,因为实际上就是汉堡包中夹的牛 肉饼差不多的东西:牛肉糜,加上切碎的洋葱和各种调料,在烤箱里烤出 来的肉饼子。好坏就要看厨师调料配得好不好和火候恰当不恰当了。

红房子餐馆的价格很公道 —— 这也是我们常去的一个原因吧。记得 五十年代,一客“公司菜”,也就只一块钱。每个点菜大概也就是块巴钱吧 (“块巴钱”可能也是上海话,意思是“一块钱左右”),记不清了。

记得六十年代初吧,有一次,我父母和我及我小弟弟四个人去红房 子吃午饭。那时,我大弟弟和妹妹都已经在外地念大学了,没有去。那天大概客人比较多吧,我们就被安排在那个低一两个台阶的餐厅吃饭。那个 餐厅只有一排很高的、像天窗似的窗户,但是因为房间的地面比马路低, 所以这排窗户,在屋里看像天窗,很高,而在马路上看,就像普通窗户一 样,不用踮脚,也可以看见店堂里头的情景。那天,我们四个人在吃饭, 忽然看见天窗上挤满了人头,有人在喊:“快看双胞胎!快看双胞胎!”我 们环顾四周,发现除了我们一桌,这间饭厅里并无别的客人了。那么,他 们说的“双胞胎”一定就是指我和我的小弟弟了。其实,我们家四兄弟姐妹, 自己人看起来一点都不像,但外人看来,不知道为何,都觉得我们很像, 尤其是我和大弟弟或我和小弟弟,几次都被别人认错。我与小弟弟相差整 整六岁,那时我已经二十岁左右,进大学或已经工作了;我小弟弟只有念 小学或者念初中,怎么会被人认作“双胞胎”呢?至今,对我来说还是一个 谜! (未完待续)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我记忆中的上海西餐馆(七) 我记忆中的上海西餐馆(六) 我记忆中的上海西餐馆(五) 我记忆中的上海西餐馆(四) 我记忆中的上海西餐馆(三)
金笔
吃过一趟红房子,炸猪排,感觉不怎么样。罗宋汤应该属于俄国菜谱吧,这里俄国餐馆有,而法国餐馆我好像从来没有看到过此汤。
O
Ohjuice
上海西餐馆,一般都按上海人的口味设定菜单。上海人喜欢喝罗宋汤,所以不管自称是什么菜系的餐馆,几乎都有罗宋汤。
O
Ohjuice
其实在澳洲,不但法国餐馆没有罗宋汤,奇怪的是一般西餐馆连汤都是没有的。只有前菜、主菜、配菜(side dish)、甜食。
A
Amita
美国这边大众餐馆都有汤的,最常见的比如new England clam chowder soup,各种奶油浓汤还是蛮受欢
金笔
这里西餐馆的汤就是洋葱奶酪还有就是鸡和蔬菜汤。小时候上海人吃饭都是吃完了再喝点汤。广东餐馆是学西餐馆,先喝汤再上菜
c
chufang
广东饭后也喝汤。
有言
不仅是西餐,好像国内其他菜系在上海都有些“改革”本土化。-:)
金笔
here, 疫情期间不能上餐馆,我自己根据网上资料写下来的罗宋汤recipy:

3/4 lb pork with bone or beef stew or mix

3 or 4 tomato, 2 big sized potato, 1 big onion, 4 to 5 piece celery, 1 big Jalapeno, 1 vegetable broth, 1 big carrot, 1 garlic, 1 can tomato paste, 1 cabbage. And (laurel) bay leaves, (romero) rosemary, basil and catch-up etc. wash, dice and cut vegetables

1. boil pork or sauté beef

2. start new with: sauté onion, then add garlic and carrot, then add celery and tomatoes, finally add potato, short time.

3. put meat and vegetables in instant pot, add vegetable broth, cabbage and tomato paste, and bay leaves, rosemary, basil and catchup.

4. set high pressure at 7 min. Cook and release steam after 7 min.

5. heat bread.

6. dinner is ready.

 

https://youtu.be/f-qDVh2hnqE

明初
先喝汤不能以西餐之名来概括。再说你指的这个道数,到底是法式意式还是其它的什么习俗?金老对此,已不是第一次犯这样的错误了。
明初
据称老广待客正餐之前喝汤,客人就不能再吃多少了 :)
最西边的岛上
哈,您的菜谱里好像没有红菜头? 我用的罗宋汤菜谱见下:

有肉的:

https://natashaskitchen.com/borscht-recipe-with-meat/

素的:

https://natashaskitchen.com/classic-russian-borscht-recipe/

 

 

 

金笔
Fanned是吗?
金笔
哦,你也可以先试试我的,说不定更好吃呢,哈哈哈
最西边的岛上
红菜头是 Beet。您的肯定也好吃。但我用的菜谱比较正宗:有近5千人点赞,近2千人按照菜谱做过,满意度近满分。
金笔
嗯,Beet可以用来做smoothie
蓝色的星空
罗宋汤是俄罗斯的,近音russian,法国人意大利人怎么会认可俄罗斯的菜,大部分西餐没有罗宋汤。广东的汤先上有开胃菜作用
c
chufang
印象广东饭前汤是甜点,饭后才是正式的汤。(和中餐馆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