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陆军历史中心数据,美军在战争期间日均弹药消耗量达到3000吨,而志愿军日均弹药消耗量仅约100吨。
一、现实战场火力对比(1950~1953)
1.炮兵火力密度:
①美军每公里战线平均配置火炮80门,志愿军仅为6.5门;
②美军师级单位火炮数量(198门)是志愿军(72门)的2.75倍;
③美军单日最高炮弹投射量(45万发)是志愿军(4.1万发)的11倍。
2.空中支援能力:
①美军日均出动战机800架次,志愿军仅能维持零星高炮防御;
②联合国军共投弹63.5万吨,(日本二战中总共只投弹5万吨)
3.后勤保障差距:
①美军单兵日均热量摄入4200大卡,志愿军仅1600大卡;
②美军汽车运输能力为志愿军(畜力为主)的300倍以上。
这个又是哪里来的。美军参加过朝鲜战争的炮兵营级单位总共大概是60个,因为有部队轮换不知道在某个时间点有多少。假如算一半的话,那么大概总共在朝鲜有360-540门大口径火炮。
该计画由第9军提出,10月5日,范佛里特向克拉克提交了“摊牌行动”作战方案,16个炮兵营280门火炮和200多架飞机的支援
中文文章一上来就把大情况介绍一下,使人一下就有一个总体的认识。这个好。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oviet_Union_in_the_Korean_War
朝鲜战争至少比南京大屠杀死的中国人少。
1950年朝鲜战争初期,美国空军动用远东地区44个中队共657架飞机参战。朝鲜人民军仅有20架战机,很快就失去作战能力[209]。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和海军初创,无法与美军抗衡,美军完全控制制空权和制海权[107]:8。8月,斯大林派遣苏联空军138架飞机进驻沈阳,如此可以迅速飞往朝鲜,出现失利也可以飞回中国大陆境内躲避追击[210]。
大发了。
美军当时对这些战术完全不熟悉,且有些骄兵。所以吃了败仗。注意,这时的装备对比,是与后来一样的。李奇微将军接任后,仔细研究了志愿军的打法及后勤供应,改变了美军的打法。基本上是乘志愿军两次后勤补给之间进攻,因为他知道志愿军供给跟不上。李奇微从第四次战役起给美军带来了战略转折。孙子云,“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当时的中国在下觉得已经支持不下去了。如果武器装备补给和美军相等,志愿军打赢的几率是大的。愚见是第五次战役没必要打。这只是拙见,不一定对。另,我仅论军事,不及其它。美,共,可做甲,乙看。
哪来的代差?
让我也看看你的观点。—— 当然, 这是我的希望, 你完全有自由不说的,我可没那资格让你“不敢”和“装看不见”。
根据美国陆军历史中心数据,美军在战争期间日均弹药消耗量达到3000吨,而志愿军日均弹药消耗量仅约100吨。
一、现实战场火力对比(1950~1953)
1.炮兵火力密度:
①美军每公里战线平均配置火炮80门,志愿军仅为6.5门;
②美军师级单位火炮数量(198门)是志愿军(72门)的2.75倍;
③美军单日最高炮弹投射量(45万发)是志愿军(4.1万发)的11倍。
2.空中支援能力:
①美军日均出动战机800架次,志愿军仅能维持零星高炮防御;
②联合国军共投弹63.5万吨,(日本二战中总共只投弹5万吨)
3.后勤保障差距:
①美军单兵日均热量摄入4200大卡,志愿军仅1600大卡;
②美军汽车运输能力为志愿军(畜力为主)的300倍以上。
这个又是哪里来的。美军参加过朝鲜战争的炮兵营级单位总共大概是60个,因为有部队轮换不知道在某个时间点有多少。假如算一半的话,那么大概总共在朝鲜有360-540门大口径火炮。
该计画由第9军提出,10月5日,范佛里特向克拉克提交了“摊牌行动”作战方案,16个炮兵营280门火炮和200多架飞机的支援
Edwards, Paul M. (2005), The Hill Wars of the Korean Conflict: A Dictionary of Hills, Outposts and Other Sites of Military Action, Jefferson, NC: McFarland & Co., ISBN 978-0-7864-2098-8 P. 170
中文文章一上来就把大情况介绍一下,使人一下就有一个总体的认识。这个好。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oviet_Union_in_the_Korean_War
朝鲜战争至少比南京大屠杀死的中国人少。
空战 [编辑] 主条目:朝鲜战争空战
1950年朝鲜战争初期,美国空军动用远东地区44个中队共657架飞机参战。朝鲜人民军仅有20架战机,很快就失去作战能力[209]。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和海军初创,无法与美军抗衡,美军完全控制制空权和制海权[107]:8。8月,斯大林派遣苏联空军138架飞机进驻沈阳,如此可以迅速飞往朝鲜,出现失利也可以飞回中国大陆境内躲避追击[210]。
大发了。
美军当时对这些战术完全不熟悉,且有些骄兵。所以吃了败仗。注意,这时的装备对比,是与后来一样的。李奇微将军接任后,仔细研究了志愿军的打法及后勤供应,改变了美军的打法。基本上是乘志愿军两次后勤补给之间进攻,因为他知道志愿军供给跟不上。李奇微从第四次战役起给美军带来了战略转折。孙子云,“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当时的中国在下觉得已经支持不下去了。如果武器装备补给和美军相等,志愿军打赢的几率是大的。愚见是第五次战役没必要打。这只是拙见,不一定对。另,我仅论军事,不及其它。美,共,可做甲,乙看。
哪来的代差?
让我也看看你的观点。—— 当然, 这是我的希望, 你完全有自由不说的,我可没那资格让你“不敢”和“装看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