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熊向辉

3
30亩地
楼主 (文学城)

历史人物熊向辉

1965年8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胸中自有雄兵百万》,写的是1947年胡宗南率24万大军进攻延安,毛泽东率西北野战军2万余人与之周旋,最后将其击败。该文将毛泽东捧成神仙,使当时年幼无知的我崇拜得五体投地。

1976年毛泽东死后,原西北野战军官兵纷纷发文,指出那一仗是由彭德怀指挥的,故而得胜。然而我仍半信半疑,胡宗南是黄埔军校第一期最优秀的学生,能征善战、足智多谋,24万大军何以败给2万人马?
 
近年来我怀着极大的兴趣,阅读了许多相关文献,才了解到,这位决定胜负的神秘人物原来是熊向辉(1919年4月12日—2005年9月9日)。1930年代中期,青年学生熊向辉思想左倾,被中共负责特务情报的董必武看中,秘密发展入党,单线联系。熊向辉毕业后,被董必武安排到胡宗南部下从军。熊向辉勤奋努力、能力过人,连连晋升,至1947年已官至胡宗南的机要秘书,胡宗南所接收和发送的命令,全都由熊向晖处理。胡宗南进攻延安时,熊向辉参与了所有军事部署,并将所有情报迅速汇报给董必武、彭德怀,使得这一仗变成了耳聋眼瞎的大象与耳聪目明的老鼠之间的战斗。1948年底,国民党中统局在河北省破获了一个中共地下组织,间接发现了熊向辉。待消息传至西安时,熊向辉已安全离开西安。熊向辉后来历任数届中共中央委员。2005年9月,熊向辉在大陆安度晚年,寿终正寝。
(张又普初稿于2004年3月5日)

本文附有1份插图,还有简体字和正体字两种版本,如果想要图文并茂的pdf版,请电邮"[email protected]"。

资料链接:
胡宗南:https://baike.baidu.com/item/胡宗南/847514?fr=aladdin
彭德怀:https://baike.baidu.com/item/彭德怀/116102?fr=aladdin
熊向辉:https://baike.baidu.com/item/熊向晖/5744533?fromtitle=熊向辉
董必武:https://baike.baidu.com/item/董必武

新手庚
中共在老胡身边安插的卧底不只小熊同学一个,而且他们在情报线上互不隶属。
r
rmny
也有人说是吹牛这家伙自己不会发电报也没电台所以根本就没有送出什么实时有用的及时情报
r
rmny
这家伙就是个投机者,胡宗南胜利了他就跟着爬上去胡宗南失败了他就以提前的联系为根据归队
r
rmny
他送过个鸡毛情报,估计也就是个敌人军官名单而已等送到了这些军官有的已经阵亡被俘撤职了
新手庚
收集情报的都得会发报?还没电台,司令部里有得是,用吧。拜托去看看有关中共,军统,中统的书。:)
r
rmny
你以为搞情报那么容易?他自己没电台不会发报就能随便找个同伙替他发?
新手庚
回去多读读书在回来和我说吧。这些人取得情报后要和上线接头。上线再到报务员那把情报发出去。这都不知道,搞笑。
b
borisg
熊是王石坚情报组的,另有陈与申都有官方身份从多个途径获取情报。
f
f2022f
不对。1947年3战3捷。青化砭,羊马河,蟠龙 每次只消灭一个旅。熊向辉根本不知道战场上一个旅的突然部署。

西北2万对20万的胜利完全是因为毛的英明指挥。

 

毛的这种英明指挥多了去了。(根本没有熊向辉什么事)

反第一次围剿   3万对10万  胜

反第二次围剿   3万对20万  胜

反第三次围剿   3万对30万  胜

新手庚
共军打仗并不完全靠情报。只能说情报给共军帮了忙。
f
f2022f
是的。情报在敌情我情随时变化的战场上作用不是那么大。转一大圈从国军师部到熊向辉再到毛再到共军师部,这样的情报早就成了

转一大圈从国军师部到熊向辉再到毛再到共军师部,这样的情报早就成了马后炮。

新手庚
王的情报小组是被军统破获北平中共电台案受牵连而被破获。

北平的那位中共报务员没按纪律销毁所以电报底稿。军统从底稿推断出王在西安的小组。

f
f2022f
著名的“北平五烈士”谢士炎、丁行之、朱建国、赵良璋、石淳就是因此案而壮烈捐躯的。

谢士炎

1937年考入国民党陆军大学。1940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六军四十六团团长。1942年浙江衢州之战,谢士炎率一团之众,与十倍于己的日寇激战数昼夜,歼敌两千多人,击毙日旅团长。1943年8月,谢士炎到湖北恩施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部任参谋处副处长。

1945年日本投降后,谢士炎参与芷江洽降工作,并任武汉前进指挥所主任,负责接收日伪部队,他内心深处对国民党当局的腐败和反动政策已深恶痛绝,决心站在人民革命一边,为民族独立和解放做贡献。

长啸
熊向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