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卷得均匀

蒋闻铭
楼主 (文学城)

东风卷得均匀

蒋闻铭

古来写杨花的词,最受赞誉的,是苏东坡的《水龙吟》。做赏析,对这首词赞美有加的文章,网上到处都是。如果我觉得这些人说得对,那我肯定就不凑热闹写这个文章了。可是这个词,我从第一遍读,就不怎么喜欢。讲原因之前,先把原词抄在这里: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先说上阕,这是写景呢?还是写情?答案肯定是情景交融。如果这么说,这里边至少就有写景的成分。这是写飞絮满天呢?还是只写一片飞絮。我反正怎么读,他就写了一片飞絮。问题来了,有哪一个人身临其境,看到杨花满天,会聚焦在一片飞絮上呢?你当然可以说作者是别出心裁。但是这个别出,我怎么看,怎么动作都有些夸大走形,这个上阙,生造的痕迹太重,和真正的情景交融,相去不可以里计。

下阙要好得多。写词的规矩,上阕如果是景写过了,写好了,下阙可以直接抒情。但是上阕抒情多了,景必须在下阙补上。所以下阙主要还是写景。不过这个景,不是漫天洁白飞絮的美景,而是落絮飘零的残景。喜欢不喜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下阙的格局,要比上阕大很多,特别是最后三句,确实是情景交融,写得有力气。

说到这里,我们就到其它地方去找对比了。先说写雪景。写大雪之后,最好的当然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但是形容雪花纷飞,最妙的,还是飞絮因风起这五个字。要是按我说,就这五个字,就盖住了《水龙吟》写的景。

红楼梦里,也有一堆咏柳絮的词,最好的,曹雪芹给了薛宝钗,也录在这里:

白玉堂前春解舞, 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这一首,句句扣着柳絮,扣着柳絮因风起这五个字。均匀二字,平直自然,妙语天成。把因风而起,密密麻麻,漫天飘舞的柳絮, 直接摆在读者面前。上阙写景,下阙抒情,层次分明,句句扣着风,扣着柳丝,扣着柳絮,最后一句用送我上青云作结,慷慨豪迈,不让须眉,是何等的心境气派。写柳絮,哀婉颓废容易,能如此变调为杨花翻案,是真本事真才情。

红楼梦里写柳絮,我欣赏的还有一处,在黛玉的《葬花吟》里。就两句,是一付对子,也抄在这里:

游丝软系飘春榭

落絮轻沾扑绣帘

起头说的,自然是柳丝,但是这里用柳字就出律,所以换成了游。这个游字,从哪里看,都好过柳字,让柳叶动了起来。接下来也不能用轻系,因为轻字在这里出律,所以留到第二句用, 这里用软系。这个软字,意思又好过了轻字,不但轻,而且柔,接下来的飘字,比游又进了一步。这三个字,读者可以自己去想,你可不可以用其它字去换。反正我是想不出来。下面一句,一个轻粘,随后一个扑字,听起来有些自相矛盾,其实是妙不可言,扑有使劲扑,自然也有轻扑。这里说柳絮轻扑,算是写神了。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用字既要出彩,又不能生造,既要让人意想不到,出人意表,又要自然流畅,着实不易。这俩句就是一个完美的例子。

蒋闻铭
有感而发,随手写了这一篇。
s
supercs88
蒋老师这篇文章端的好,比你那位唐网友写的还要好,必须点赞。

苏东坡的《水龙吟》,我不用多说,咏杨花的千古绝唱,甚至超过了章质夫的原作。对你的点评,我不太同意,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论如何评价,都应当鼓励。

曹雪芹的《咏柳絮》也不错,我只能说还可以,比起苏词来说。。。算了,没有资格。

写诗词虽然多夸张,但也要符合逻辑。“岂必委芳尘”和“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两句看起来虽好,但其实是有问题的,柳絮属于哪里?空中还是地上?当然是地上,空中只是暂时的,所以是一定”委芳尘“的,好比陆游写梅花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梅花在树上再久,最终也是要”碾作尘“的。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是同样的问题,柳絮不属于青云,看是好句,实则勉强。

其实这一句是引用别人的词,北宋侯蒙的《临江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当然,“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读起来比侯词里的原句还要好一些,但是侯词里的用法更恰当。

侯蒙身材矮小,长相丑陋,经常被人取笑。有人把他的样子画在风筝上放飞,来取消他。侯蒙见后大笑,在风筝上写下这首《临江仙》后再次放飞。

风筝属于高空,以物喻人,非常适当。

你后面评《葬花吟》里的两句诗,错误就太多了。

1. 游丝不是柳丝,而是蛛丝,所以才有后面的“软系”,就是说挂在台榭上,柳丝怎么“系”啊?宋词里有很多写游丝的,可参考晏殊和欧阳修的词。

2. 这里的“游”换成“柳”,也不存在出律不出律,因为它根本不是格律诗,就算放在一首格律诗里,也不是出律,因为首字可平可仄。

3. 把“软”换成“轻”也不出律,因为第四字是仄,第三字可平可仄。

 

新手庚
蒋老师这是要往诗坛发展的节奏啊,哈哈。不过这是蒋老师为数不多的非政治贴,鼓励!这几天休假,在温哥华玩呢,没时间上论坛。
s
supercs88
再补充一点

古往今来,咏柳絮的很多,但就像你说的一样,都是以哀婉为主,这和柳絮的命运有关,所以多用来描写身世飘零,如絮无凭。

曹词欲翻案,难矣,我认为不是太成功,因为不管怎么翻,都改变不了柳絮的命运。

那些诗词大家都做不到(或者认为不恰当)的事,曹反其道而行之,有些牵强。

 

 

s
supercs88
新手兄好,最近蒋老师佳作不少,可喜可贺。:)
新手庚
88兄好。我这几天没什么时间来咱们坛子,这里很热闹啊,哈哈。希望蒋老师今后在诗词方面多下下功夫,总比那什么强,哈哈。:)
s
supercs88
有我在,怎么会冷清呢?哈哈。我想和蒋老师探讨,无奈蒋老师不敢理我,实话说,我现在是真文明,礼貌交流。:)
s
supercs88
对于蒋老师这种文章,还是以鼓励为主。呵呵

刚刚看到蒋老师在下面挖苦道兄,以及连带冒号妹妹的话,哎,让我怎么说他呢?老毛病,总以为自己是专家,其实呢。。。

如果不是为了鼓励他,我给他这篇文章的评语还是胡。。。不过我还是认认真真、耐心的看完了。

上面我的第一条留言只是挑些硬伤,如果真要认真起来,估计长度要翻翻,呵呵

• 求求您不要再继续在这里丢人了好不好?怪瘆人的.:) 蒋闻铭 -    (0 bytes) (3 reads) 01/31/2025  12:15:23

• 引号网友,听我一句劝,打住吧。 蒋闻铭 -    (0 bytes) (0 reads) 01/31/2025  12:55:26

 

新手庚
看了楼下造谣贴。书记打耳光,可笑。兰炼兰化我都去过,后来合并了。现在我还有朋友在,如果知道康叔当年在哪个厂,很容易核对。
s
supercs88
阿晨今天的帖子我没看,那个林老兄的造谣贴花了我不少时间。
p
puyh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最接近太阳的人
阿晨是谁?
吾道悠悠
嗯,书记打妇女耳光,可笑。
最接近太阳的人
任何事情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