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舒服区

布兰雅
楼主 (文学城)

夏天了,想出去跑步,一看外面温度差不多三位数,呃。。。还是空调房间舒服;

冬天,清晨醒了,该起来晨跑了。可是外面天寒地冻,又缩了一会儿,还是被窝里舒服啊。温暖。。

可也有些狠人,不管这些。出不出门,也会看一下天气。不过看天气不是决定出不出门,而是决定穿啥出去跑。

这样的人,离他们远点。

说得远一点,人类为什么成为地球表面生物的主宰,就是因为,我们的祖先走出了舒服区。

很多动物,吃饱了,就休息了。满足食欲,性欲,求生欲,就满足了。所以,它们还住在树上,草丛里。

在东南亚国家,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以前有个7-70现象。就是华人占7%的人口,却掌握着那些国家70%的经济命脉。因为华人勤劳,爱储蓄,不满足,要做大。而那些岛上的原住民,千万年就在岛上生活的好好的。无所事事。东西吃完了,饿了,就去海里捕鱼,树上摘果子。住在甘榜里,天天海滩阳光,唱歌跳舞,悠哉游哉,好不自在。直到来了华人。

昨天,我贴了小K和多吉的故事。除了励志,也有人表现了叹息怜悯,同情和无奈。但,那不是我的本意。

我们习惯于用我们的标准,来评判我们看到的。可是子非鱼,胭脂鱼之快乐?

设想一下,假如,小K的妈妈(梅姐),就按照老一辈的安排,生了安娜,安居乐业。然后安娜复制,生个小安娜,再复制,小小安娜,祖祖辈辈,生活在恩施大山沟里,也是可以过的。我们觉得他们穷,那是按照美国美元的标准。穷是穷点,可也能粗茶淡饭,没有到痛苦得过不下去的地步。祖祖辈辈都这么闲云野鹤,不也挺好。

可是,梅姐不满足,翻山越野,小两口从恩施走到重庆,贩卖牛羊。小K也从湖北到了深圳,哪怕头破血流。

多吉,也一样。他已经结婚,成家立业,天天劳动,然后可以生儿育女,延续祖辈的生活方式。。。

但是,他们走出来了,不满足,勇敢地走出了自己的舒服区。多吉从甘孜走到了甘肃,走到了浙江,香港,走到了巴黎,现在又走到了旧金山。这条路是多么的艰辛。他自己都说,这么辛苦,这么累。那是比他在家乡干干活,喝喝酥油茶辛苦百倍。但是,他不后悔。

我们以我们的眼光看到他们的草根出生,叹息他们的艰难。我们自己何尝不是呢。我们是怎么来到美国,来到西方的?我们高中毕业就工作,现在也许过得也还行吧。干嘛这么拚搏?落花在上海做医生不好吗?二医附院可是鼎鼎大名的医院,上海也是鼎鼎大名的城市。

但是,为什么?为什么我们走出了自己的舒服区?为什么我们这么拚搏?吃饱了撑的?

林肯说,But why, some say, the moon?

Why choose this as our goal?

And they may well ask why climb the highest mountain?

Why, 35 years ago, fly the Atlantic? Why does Rice play Texas? 

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

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 in this decade and do the other things,

not because they are easy, but because they are hard,

because that goal will serve to organize and measure the best of our energies and skills,

because that challenge is one that we are willing to accept, one we are unwilling to postpone,

and one which we intend to win, and the others, too.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走出舒服区 小K和多吉的故事 比赛中的馒头游戏 邓国敏:富士夺冠,冲击 “西部100” 雄壮的乐曲,响彻太浩湖
山水一程歌
南方很简单,穿得越少越好。就是要考虑高温下的速度问题
布兰雅
印尼有些岛屿,男孩女孩都是光着上身。实话说,姑娘们的胸确实挺好看的。皮肤是棕色的。南岛人。
严惠姗
生当做人杰。走出舒适区,做艰难的有意义的事情,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可以拍拍自己的肩膀:“干得不错”
布兰雅
我可以在墓碑上加一个词: Marathoner.
严惠姗
马拉松只是你的业余爱好,我相信你一定是个优秀的医学专家。
成功的虎
那段话是林肯说的,还是 JFK 说的? 不过我不同意,说跑步越野比在家乡辛苦很多

在家乡干活也是很累的。 比如黄山泰山那些挑夫,背 100 斤水上山,一天要跑六七趟。 这个强度就连 越野运动员这活也未必干的了。

农村孩子越野能力强也合理,因为他们是从出生就开始训练, 越野就是他们的 daily routine. 特别是高海拔地区的农村孩子。

布兰雅
啊呀打错了。怎么成了林肯。。。
布兰雅
同意你一部分。但多吉这么说,不是跑越野那么简单,他要拿冠军拿钱的,这个强度是要超越所以人,就不容易了。
成功的虎
当然专业精英肯定也是非常辛苦的。 像我们这种每公里 五六分配速的健康跑,我是觉得比小时候在家干活轻松太多了

专业精英拼全力竞速这种强度 也是非常人可以承受。

在水依芳
没有理想,何必远方!在别人看来我们是 the crazy bunch

我和跑越野的朋友约着爬山,早上2点多起床,她女儿问:"WHY?" 她老公说:"WHY ask WHY? If she wants to committ suicide, let her committ suicide." 

爱自由
主要因为他们两个的起点在一个threshold之下了,所以才会有叹息,同情和无奈的感觉

跳出舒适区还蛮奢侈的一件事。毕竟只有在舒适区了才能有跳出这个概念。这个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有自主选择的可能性。

温饱和基础教育都不能保障的时候,就成了没有选择的选择。绝大多数人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大城市长大的孩子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确实是跳出舒适区。山村的穷苦孩子更多时候是逃离生活的枷锁,需要更大的动力,更加不易且让人敬佩。国内贫穷地区生活条件之差会到一个超出想象力的地步。

正是因为有自己生活作为对比,咱们才更应该珍惜自己拥有的选择权力,千万不要白白浪费了。

让理想飞
我不是说走出舒适区不好,我的本意是穷苦出身的孩子生活所迫没什么选择。咱们和他们比太幸运了,投生在一线城市,好的教育让咱们

有能力选择自己的生活。咱们比这些起点低的草根幸运太多了。我基本上就是按部就班,学习好,出国不太困难。我开心的在国外蹲着就是因为如果在国内有同样的生活水平我得工作努力好几倍。我猜落花也是这样。国内的医生压力太大了,挣得还是美国医生的零头。我闺蜜就是北京三甲医院的医生,这不是道听途说。

您可能没见过中国的山沟有多穷,有多绝望。我高中的时候学校组织去过沂蒙老区,那可不是闲云野鹤的归隐田园。之后那个接待我的小女孩还给我通过信。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同一片蓝天下我为什么和你差那么多。我自问如果我生在山沟里的话,即便也是学霸,能像现在一样基本是不太可能。

超马精英很励志跑出来了,但绝大多数苦出身还是日复一日为生存奋斗,没得可选

爱自由
哈哈哈哈,咱两不约而同表达了同样的意思。我的配速略快一点点,嘿嘿。

拥有理想已经是拥有了奢华的生活方式,你的理想都飞了,这个境界太高了

布兰雅
我是很钦佩他们这种不甘的心态。我相信,想跳出来的人会更多,这是两个成功的例子。

听说深圳,浙江能“苦钱”,千千万万个云贵湘西等地的男男女女背井离乡,做农民工,打工妹。

同样,多少个中国乡亲,下南洋,走西口,闯关东,投向波涛大洋。

每个人起点不同,我所赞赏的,就是这种不屈的探索精神。也许和欧洲人闯新大陆,登月有相似之处。

应该翻译成“舒适区”啊。我以为是“舒服区”。

布兰雅
我也有所了解。

新加坡在东南亚鹤立鸡群。印尼那些原始的岛上,生活水平真的很低很低。比华人差更多,非常原始。华人起码还有孔子。我的导游,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开车带我们一天,月工资大约20美元。我走时给了他20美元的小费。

爱自由
对他们的敬佩和对生活不公的情绪交织在一起,产生了这种复杂的无奈情绪。

前一阵子听到一个访谈节目,采访一个30年前的煤矿矿主。矿里出了事故,死了一个矿工。当时的赔偿金额是一人1万rmb。矿主觉得这个金额太低了,就自己把赔偿增加到了3万。很快他的矿里就又发生了事故,三个矿工遇难。事后发现这三位矿工是一起“约好”出事的。

生活可以残酷到什么程度呢?可以残酷到连生命都没有保留的价值真的是太无奈了。

布兰雅
惨。

今天看到一个银行上面高管挪用26亿,给人挥霍。判了两年3个月。

很多人说,给我26万,我愿意坐牢三年。

所以我完全相信你说的。

布兰雅
这个老公瞎说,例子举得不好。
随园居士
动力足了啥舒适区都能走出,找出动力是关键,动能高如马斯克可以飞到火星上,好奇心其实就是人类活在世上的永恒的的动力
爱自由
除了健康啊,长远生活质量啊,保持身材,还有一个让我坚持锻炼的原因

就是训练很苦,很累,很抓狂

这个身体上的一点点苦有特别多的好处。当所有都是甜的时候就啥都不甜了。或者有了更苦的事儿,其它事儿就不显得那么苦了。需要反差来提醒自己,别乱叽歪,别身在福中不知福。

让理想飞
你比我打字快,更比我跑得快,哈哈。我是飞不起来了。回想起来我开始运动健身就是因为放弃了在工作上腾飞的想法,闲得难受只有

折腾自己才是唯一一个最简单有效的正反馈。人精力是有限的,这边多用些,那边就少用些。要想爬Managing director (MD),各行业做个头头脑脑,高强度每天12个小时至少,资本家是不会白给你几百k工资,就是让你扛事的,哪有那个时间心境休闲健身。并不否认有打铁的MD, 但是凤毛麟角,大都是白天开会吵架,晚上干活。我现在经常是电话会议一个小时就头疼,心烦意燥,屁股长尖。好在我有选择的能力和自由,不陪你们卷了

在水依芳
估计他开玩笑呢哈哈!我这朋友也的确是疯狂,能做人之不可想象,我发现你也可以归成这一类了 ;)
在水依芳
月工资20美元,不是每天的工资?你没有笔误吧?
爱自由
是这个道理,真的WLB很有挑战。白天开会吵架,晚上加班准备明天继续开会吵架确实是director的常态,哈哈哈哈

大铁和超马需要的训练时间都超级多,跑马的director还蛮常见的。大铁和超马的确实凤毛麟角

我看我两个好朋友训练超马,堪比一份全职工作的工作量。身体特别的疲劳,有点时间全用来睡觉了。目前训练高峰期,所有社交家庭时间都砍掉了。她们自己也说没啥可持续性。

小眼睛精灵
我今年也多多少少走出了舒适区,也挺好,反倒给了自己更多的底气
f
fuz
命数
w
weed123
还是看年纪吧,壮年或更年轻的可以试着走出舒适区,年纪大点顺其自然好。
严惠姗
没错,古巴的大学教师,月收入25美元。
严惠姗
你太棒了!
R
Ridetolight
Rice 图书馆有个讲台,据说是肯尼迪当年演讲用的,博物馆里那是个假货。
布兰雅
月。兑换成印尼盾,不老少呢。
落花飘零
是的,大部分人在年老时侯都没有什么可以回忆的,也不愿意去承认从没有走出过自己的comfort zone,去尝试过
喵儿爸
好多dementia了,想不起来了
喵儿爸
王宝强第一部电影:《盲井》
h
happymask
来做极限运动, 每次都是走出舒服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