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印象:粟裕虽于中共军界堪称军神之一, 但在变幻的政界风云中,却常像一枚缺乏自觉而迷失的棋子,这一点他有几分像牛顿爱因斯坦,脑袋里能揭开万有引力相对论的奥秘,却不知道如何邀人喝茶,粟大将对政海人情的电路天生有点短路, 他得罪聂帅、得罪彭总、得罪老邓,都默成于无意而为的不合时宜, 所以他被老毛雪藏自属必然。
这回聊到的他与刘克斯私交, 颇能见粟裕大将此种为人之一斑。
中共建政后, 刘少奇与粟裕的交往互动有逾寻常,不会不引起毛的警觉。
第一次, 1951年11月12日,粟裕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副总参谋长(聂荣臻时任代总长),进京之前,他请假半月,到上海治疗右臂内残留弹头处的炎症。
两周之后的11月25日晚,正在上海视察与疗养的刘少奇,偕夫人王光美突然造访粟裕的驻地。这从礼节上看是相当不寻常的。 中共官场虽然并无明文规定禁止核心大员之间的私交,但政界和军界大员之间的私交, 却一般都被视为官场潜规则的忌讳, 因为很容易在层级分明的党内结构中引发猜疑或误解,而一旦引起猜忌, 你就有嘴说不清了。比如高饶事件, 大家在批判高岗的时候, 就没少拿高岗私下串联中央大员做文章。又比如, 后来 彭德怀在庐山回忆出事的时候, 大家批彭的时候,也曾因为彭德华和张闻天、周小舟、李锐、田家英几个人的几次私人性质的聚会而穷追猛打,毛泽东为此专门著文嘲讽彭德怀张闻天二人是文武合璧。
刘少奇主导过延安整风,后来又主导了批判高饶,他不可能不懂这个道理, 但作为中共党炙手可热的第二把手, 他却还是夜访了粟裕,还带上夫人王光美,确实是纡尊降贵行为不寻常的私交举动, 粟裕在意外之余不免受宠若惊是情理中事, 据说当时他是连忙到大门口迎候,一见刘少奇就连忙说:“少奇同志,应该下级看上级,岂有上级看下级之礼。真是不敢当啊!”,刘少奇对粟裕的这种反应当然早有心理准备, 回应得诙谐幽默 :“怎么没有啊?今天,我和光美来看你,不就有了吗?” 于是两个人互致问候,相谈甚欢。
这还不算,粟夜访刘宅后不久, 又祭出第二桩不寻常事。 事情的原委是, 刘少奇(时兼中共军委副主席)要求粟裕将所负责指导的各兵种、各部门以及有密切关联部门的情况和问题,向他和中共中央汇报一次。于是, 做事效率很高的粟裕, 很快就在1954年6月25日向刘少奇提交了报告,报告称:“ 遵刘少奇副主席指示,向刘少奇及中共中央报告了工作情况,并提出:今后应主要加强海、空军,而最近十年或十余年内尤以加强空军为主。”
—— 无论是粟刘过密的交往,还是粟向军队发布刘名义的指示和报告, 都是在挑动毛最敏感政治神经、 触犯毛大忌的糊涂事!
毛是一个从非常弱势的形势中走出来的强者,中国政治斗争特有的残酷性, 令毛对强弱势能转换的权力关系非常敏感非常警觉。 他自身不断战胜强者的经历令其深知 ,稍有不慎,弱者就可能转化为强者, 而一旦如此,原来的强者 就会满盘皆输! 故毛泽东政治生命中的头等大事, 即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可能会变得强大的政治上的假想敌 。而自中共建政, 毛政治上假想敌的着眼点早已由中共党外转至党内, 毛那些曾经的战友成为他如今防范的焦点。
毛自诩秦皇汉武,但为人却像极了朱元璋转世,从来都是用你死我活的极端态度来看待政治斗争,对潜在的政治对手,毛从不抱任何幻想, 总是主动出手、占稳先机、 绝不手软。
如今粟裕竟敢以刘少奇名义向毛视为禁脔的军队发布指示, 在毛看来, 这就是在打破过去毛花费大力气才建立的那一套权威系统的潜规则:只有毛才可享受象征党和军队独一无二性的光环,粟裕所为已经事实上形成了对这种权威的挑战,则粟裕之被拿下,其实在那一刻就已成定局 。
防患于未然、时刻把握政斗先机的政治敏感确实帮了毛的大忙,最后毛刘角力,刘输就输在没有军队的后台上。
附视频:善恶只在一念间—— 解析粟裕与南阳事件 // 粟裕的仕途蹉跎和人生“污点”——细说1958年整肃粟裕大将之谜(8)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一般认为, 文革中毛整陈毅除了过去毛陈宿冤外,毛视陈毅为最大的周派为另一重要原因。毛曾对周说过:“陈如倒,你也就差不多了”这个意思的话,这个话是用笑谈方式说出的实话。 而周之保陈的力度, 也是前所未有。
个人认为, 聂虽与周渊源甚远,但在毛眼里, 聂是被自己招了安的人。 林彪与周也有黄埔之义,但成了铁杆毛派。 聂在文革中波澜不惊, 荣养而过, 有其为人老道圆滑的原因, 但另一个原因是毛认为他对自己形不成威胁, 就是说,他至少不认为聂属于铁杆周派。 周与刘是毛发动文革预定打击的对象。而毛素喜剥洋葱战法, 如果毛认为聂是周铁杆势力, 聂是很难不受冲击的。
我很同意您关于周聂关系密切的观点。 但如果真的闹到毛周分家, 聂站在哪一方就很难说了。 而我意陈是一定会站队周的,这一点从二月逆流可见一斑。
个见, 求同存异吧。 再次感谢您的分享。
他们建立亲密关系可能是陈到了国务院后。
周支持陈也可能是怕刘少奇势力壮大,毛应该也是如此想。甚至可能毛暗示周出面挺陈。就如你说的毛对刘染指军队应该非常警惕。
1955年初,中央军委开了两天会,具体对授予元帅、大将、上将军衔的人选进行研究。由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的彭德怀主持。最后的意见:授予现任军委主席和军委委员元帅军衔,包括十位元帅和毛邓,共12人。那时候,粟早已出局。
只不过陈邓都不上的话,对新四军及华野不公平。但是如果陈不上,重新把粟加上,问题更多。权衡之下,还是去邓留陈。
当然周出面让陈上,或许是毛的意思。
前两天的帖:
https://bbs.wenxuecity.com/memory/1714662.html
毛一言九鼎, 啥问题也没有。闽西根据地的创建人张鼎丞邓子恢评大将的资历绰绰有余吧, 被毛划的线给挡住了, 徐海东抗战初期就开始休养战功远逊陈庚及几个上将如肖克, 本人也坚辞不评, 老毛一句话就成大将还排名第二。所以毛若想让粟当元帅也就上了, 没有问题也没人会有意见的。
当年留法勤工俭学的多数人都希望中国富强, 现在在美的中国人明显对立, 有些人反华黑中, 巴不得中国崩溃解体。
毛的“一言九鼎”也要看什么事情。粟的“斗胆直陈”就两次改变了毛既定的战略部署。
授衔之前的54年,重新建立毛邓加十位元帅的中央军委,说明毛早已决定让粟出局。毛不会为了粟裕让陈出局, 来改组中央军委。这牵涉到方面太多,问题也多。而邓出陈留的微调,毛可以接受。
毛的胸怀较大, 会容纳得下不同意见, 但也可能记恨在心, 粟因没参加长征与毛分开时间长对毛的了解远不如其他同级将领因此敢斗胆直陈, 毛也就是对他一人因战功卓著而较为客气。解放后他一人独大, 自信满满, 容不下不同意见这时就已经是一言九鼎了。这时的粟裕已经属于飞鸟尽良弓藏的状态, 对毛的价值大大下降。
了。这老陈命是真好啊。
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印象:粟裕虽于中共军界堪称军神之一, 但在变幻的政界风云中,却常像一枚缺乏自觉而迷失的棋子,这一点他有几分像牛顿爱因斯坦,脑袋里能揭开万有引力相对论的奥秘,却不知道如何邀人喝茶,粟大将对政海人情的电路天生有点短路, 他得罪聂帅、得罪彭总、得罪老邓,都默成于无意而为的不合时宜, 所以他被老毛雪藏自属必然。
这回聊到的他与刘克斯私交, 颇能见粟裕大将此种为人之一斑。
中共建政后, 刘少奇与粟裕的交往互动有逾寻常,不会不引起毛的警觉。
第一次, 1951年11月12日,粟裕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副总参谋长(聂荣臻时任代总长),进京之前,他请假半月,到上海治疗右臂内残留弹头处的炎症。
两周之后的11月25日晚,正在上海视察与疗养的刘少奇,偕夫人王光美突然造访粟裕的驻地。这从礼节上看是相当不寻常的。 中共官场虽然并无明文规定禁止核心大员之间的私交,但政界和军界大员之间的私交, 却一般都被视为官场潜规则的忌讳, 因为很容易在层级分明的党内结构中引发猜疑或误解,而一旦引起猜忌, 你就有嘴说不清了。比如高饶事件, 大家在批判高岗的时候, 就没少拿高岗私下串联中央大员做文章。又比如, 后来 彭德怀在庐山回忆出事的时候, 大家批彭的时候,也曾因为彭德华和张闻天、周小舟、李锐、田家英几个人的几次私人性质的聚会而穷追猛打,毛泽东为此专门著文嘲讽彭德怀张闻天二人是文武合璧。
刘少奇私访粟裕, 粟裕不能拒绝,责不在粟, 毛泽东纵有不满, 其标的也在刘而不在粟。粟裕犯的糊涂, 在于他竟然真大大咧咧地与刘走起家家来了:1954年5月19日晚,粟裕私访刘宅。 粟裕对政海世故的隔膜, 由此可见一斑:作为军界大员,浑不知刘少奇上面还有毛泽东一双丹凤眼盯着你呢!刘少奇主导过延安整风,后来又主导了批判高饶,他不可能不懂这个道理, 但作为中共党炙手可热的第二把手, 他却还是夜访了粟裕,还带上夫人王光美,确实是纡尊降贵行为不寻常的私交举动, 粟裕在意外之余不免受宠若惊是情理中事, 据说当时他是连忙到大门口迎候,一见刘少奇就连忙说:“少奇同志,应该下级看上级,岂有上级看下级之礼。真是不敢当啊!”,刘少奇对粟裕的这种反应当然早有心理准备, 回应得诙谐幽默 :“怎么没有啊?今天,我和光美来看你,不就有了吗?” 于是两个人互致问候,相谈甚欢。
这还不算,粟夜访刘宅后不久, 又祭出第二桩不寻常事。 事情的原委是, 刘少奇(时兼中共军委副主席)要求粟裕将所负责指导的各兵种、各部门以及有密切关联部门的情况和问题,向他和中共中央汇报一次。于是, 做事效率很高的粟裕, 很快就在1954年6月25日向刘少奇提交了报告,报告称:“ 遵刘少奇副主席指示,向刘少奇及中共中央报告了工作情况,并提出:今后应主要加强海、空军,而最近十年或十余年内尤以加强空军为主。”
—— 无论是粟刘过密的交往,还是粟向军队发布刘名义的指示和报告, 都是在挑动毛最敏感政治神经、 触犯毛大忌的糊涂事!
毛是一个从非常弱势的形势中走出来的强者,中国政治斗争特有的残酷性, 令毛对强弱势能转换的权力关系非常敏感非常警觉。 他自身不断战胜强者的经历令其深知 ,稍有不慎,弱者就可能转化为强者, 而一旦如此,原来的强者 就会满盘皆输! 故毛泽东政治生命中的头等大事, 即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可能会变得强大的政治上的假想敌 。而自中共建政, 毛政治上假想敌的着眼点早已由中共党外转至党内, 毛那些曾经的战友成为他如今防范的焦点。
毛自诩秦皇汉武,但为人却像极了朱元璋转世,从来都是用你死我活的极端态度来看待政治斗争,对潜在的政治对手,毛从不抱任何幻想, 总是主动出手、占稳先机、 绝不手软。
如今粟裕竟敢以刘少奇名义向毛视为禁脔的军队发布指示, 在毛看来, 这就是在打破过去毛花费大力气才建立的那一套权威系统的潜规则:只有毛才可享受象征党和军队独一无二性的光环,粟裕所为已经事实上形成了对这种权威的挑战,则粟裕之被拿下,其实在那一刻就已成定局 。
防患于未然、时刻把握政斗先机的政治敏感确实帮了毛的大忙,最后毛刘角力,刘输就输在没有军队的后台上。
附视频:善恶只在一念间—— 解析粟裕与南阳事件 // 粟裕的仕途蹉跎和人生“污点”——细说1958年整肃粟裕大将之谜(8)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一般认为, 文革中毛整陈毅除了过去毛陈宿冤外,毛视陈毅为最大的周派为另一重要原因。毛曾对周说过:“陈如倒,你也就差不多了”这个意思的话,这个话是用笑谈方式说出的实话。 而周之保陈的力度, 也是前所未有。
个人认为, 聂虽与周渊源甚远,但在毛眼里, 聂是被自己招了安的人。 林彪与周也有黄埔之义,但成了铁杆毛派。 聂在文革中波澜不惊, 荣养而过, 有其为人老道圆滑的原因, 但另一个原因是毛认为他对自己形不成威胁, 就是说,他至少不认为聂属于铁杆周派。 周与刘是毛发动文革预定打击的对象。而毛素喜剥洋葱战法, 如果毛认为聂是周铁杆势力, 聂是很难不受冲击的。
我很同意您关于周聂关系密切的观点。 但如果真的闹到毛周分家, 聂站在哪一方就很难说了。 而我意陈是一定会站队周的,这一点从二月逆流可见一斑。
个见, 求同存异吧。 再次感谢您的分享。
他们建立亲密关系可能是陈到了国务院后。
周支持陈也可能是怕刘少奇势力壮大,毛应该也是如此想。甚至可能毛暗示周出面挺陈。就如你说的毛对刘染指军队应该非常警惕。
1955年初,中央军委开了两天会,具体对授予元帅、大将、上将军衔的人选进行研究。由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的彭德怀主持。最后的意见:授予现任军委主席和军委委员元帅军衔,包括十位元帅和毛邓,共12人。那时候,粟早已出局。
只不过陈邓都不上的话,对新四军及华野不公平。但是如果陈不上,重新把粟加上,问题更多。权衡之下,还是去邓留陈。
当然周出面让陈上,或许是毛的意思。
前两天的帖:
https://bbs.wenxuecity.com/memory/1714662.html
毛一言九鼎, 啥问题也没有。闽西根据地的创建人张鼎丞邓子恢评大将的资历绰绰有余吧, 被毛划的线给挡住了, 徐海东抗战初期就开始休养战功远逊陈庚及几个上将如肖克, 本人也坚辞不评, 老毛一句话就成大将还排名第二。所以毛若想让粟当元帅也就上了, 没有问题也没人会有意见的。
当年留法勤工俭学的多数人都希望中国富强, 现在在美的中国人明显对立, 有些人反华黑中, 巴不得中国崩溃解体。
毛的“一言九鼎”也要看什么事情。粟的“斗胆直陈”就两次改变了毛既定的战略部署。
授衔之前的54年,重新建立毛邓加十位元帅的中央军委,说明毛早已决定让粟出局。毛不会为了粟裕让陈出局, 来改组中央军委。这牵涉到方面太多,问题也多。而邓出陈留的微调,毛可以接受。
毛的胸怀较大, 会容纳得下不同意见, 但也可能记恨在心, 粟因没参加长征与毛分开时间长对毛的了解远不如其他同级将领因此敢斗胆直陈, 毛也就是对他一人因战功卓著而较为客气。解放后他一人独大, 自信满满, 容不下不同意见这时就已经是一言九鼎了。这时的粟裕已经属于飞鸟尽良弓藏的状态, 对毛的价值大大下降。
了。这老陈命是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