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最后一位才女,数学零分却被北大破格录取

h
hongshankou
楼主 (文学城)

民国最后一位才女,数学零分却被北大破格录取 (zt)

 

1935年,一女生被北大破格录取,登上报纸,一时成为传奇。

数学考试,她“连题目都看不懂”,得了一个无可争议的零分,可是北大却破格录取了她,因为她的国文考了不可思议的满分。

报道中的女孩叫张璇,然而这并不是她的真名。她不希望别人从真名联想到知名的姐姐和姐夫,故改名参加考试。

她的真实名字叫张充和,是“合肥四姐妹”中最小的妹妹。

1914年,张充和出生在上海。她的到来,并没有给已经连生3个女孩的家庭带来多少喜悦。

过继而来承担延续香火重担的父亲张武龄唉声叹气,母亲陆英偷偷垂泪。

没有子嗣的叔祖母识修体恤陆英,提出想抱养充和,但担心自己命硬会妨碍孩子,要找人算一卦。

陆英却说:“她有自己的命,别人是妨不到的。”

就这样,8个月的张充和过继给叔祖母,回到合肥张家祖宅生活。

识修是李鸿章的侄女,这位大家闺秀有见识、有远见。她为充和请来了名师朱谟钦,教授古文和书法。

当苏州的三个姐姐在接触数学、几何、英文等新课程的时候,充和仍待在闺中学习如何为古文断句、临摹各种古老碑帖等。

识修是李鸿章的侄女,这位大家闺秀有见识、有远见。她为充和请来了名师朱谟钦,教授古文和书法。

当苏州的三个姐姐在接触数学、几何、英文等新课程的时候,充和仍待在闺中学习如何为古文断句、临摹各种古老碑帖等。

16岁那年,叔祖母去世,充和回到苏州的家,入读父亲办的新学乐益女中,她说自己就像走进了一个新世界。

在合肥,充和培养了书法这个终身爱好,她坚持每天清晨练字三个小时,这个习惯保持到老年;在苏州,她又找到了另一个终身爱好——昆曲。

1933年,三姐张兆和嫁给沈从文,张充和前去北平参加婚礼,随后住在姐姐家,做北大的旁听生。

1935年,她报考北大,准备国文、数学、英文、史地四科必考课。

家人特意为她准备了圆规和尺子用于数学考试,充和却直言没用上,“数学题目都看不懂”。

幸好她国文得了满分,被惜才的胡适争取,最后北大破格录取。

然而,令胡适没想到的是,充和进入北大后,却对邻校清华每周一课的昆曲课程,明显要比北大的经典课程更感兴趣。

她常前往听课,也常躲在无人角落一人偷偷练习。两年后她得了肺结核,不得不结束学业,返回苏州修养。

在此期间,她仍沉浸在昆曲世界中。跟着戏迷父亲为她请的昆曲名家学习,才艺突飞猛进。她英姿飒爽地登上苏州拙政园表演,令人过目难忘。

沈从文称赞她“昆曲行当,应以张四小姐为首屈一指。” 

抗战爆发后,张充和去到西南联大。即使在逃难的日子,她仍没有放弃爱好。

在昆明云龙庵里,她用两只空油桶临时搭了一个长案,拿出笔墨碑帖,坐在蒲团上练字。警报声响,她就躲到旁边的防空洞。

又一个人独自练习昆曲,她不爱扎堆,喜欢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安安静静地做喜欢的事。

才貌双全的她吸引了众多爱慕者,诗人卞之琳便是其中一个。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很多人都被他的这句诗打动,却不知道诗中的女子,就是他苦恋几十年的白月光张充和。

两人通过沈从文相识,卞之琳对她一见倾心,写下动人诗篇。

然而“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充和并没有被诗人的才情打动,也不喜欢他“不爽快”的性格。

十几年的单相思终究没有结果,直到45岁,卞之琳才黯然结婚,但对充和的爱恋却持续了大半生。他甚至苦心收集她的文字,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送到香港去出版。

还有一位研究甲骨文和金文的追求者方先生。

每次给充和写信,都是写满几页纸的甲骨文,充和说:“我相信他一定写得很有文采,可是我完全看不懂”。

对待爱情,她宁缺勿滥。即使身边不乏追求者,但她直到30多岁仍是孑然一身,可她丝毫不在意外界的声音。她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活得熠熠生辉。

35岁那年,她终于遇到真命天子——德裔汉学家傅汉思。

两人的相识也是通过沈从文。1947年,充和在北大开设昆曲和书法课,住在沈家。

而朋友傅汉思经常登门找沈从文学中文,后来沈从文发现,“这位美国年轻人早已转移了目标,根本不是冲我来的!”

所以当傅汉思再上门时,他直接喊“充和,找你的!”为两人创造单独相处机会。

傅汉思有深厚的古典文学底蕴,还精通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好几国语言。

充和与他志趣相投、灵魂相契,两人很自然地走到了一起。

1948年,在炮火纷飞中,35岁的张充和嫁给傅汉思,第二年随丈夫去了美国。

随身携带的,除了几件衣物外,便是一方古砚,一盒古墨和几支毛笔。

这几样东西,撑起了张充和在大洋彼岸的精神世界。

到美国后,她先是在加州伯克利分校的东亚图书馆工作,后来在耶鲁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书法20余年、兼职教授昆曲,成为著名学者,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她不花钱到梳妆打扮、首饰上,但却很舍得为笔墨纸张花钱。

在住宅后院,她与丈夫开辟了一片小园地,种花养草、习字练曲,平静度过余生。

2015年,102岁的张充和走完丰盈多姿的一生,她被称为“民国最后一位才女”。

“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

这是她在自己70岁寿诞时所作诗句,也是她一生的写照。

她淡泊宁静,有自己的精神追求。

即使身处乱世,也能在读书、写字、唱曲、作画中,冲淡日子的愁苦;

功成名就后,她仍守住初心,在自己的爱好里愉悦自己。

“酒阑琴罢漫思家,小坐蒲团听落花。一曲潇湘云水过,见龙新水宝红茶”。

清雅、诗意的生活,便是她一生的写照。

 

h
hongshankou
有意思的传奇,很喜欢她的诗句,隶书,草书。再瞧瞧俺的字,相形见拙啊!自我安慰一下,她每天练三个小时,俺分秒没练过啊,嘻嘻
f
f2022f
红格格考大学时数学多少分呀?

哪一个是数学零分的张充和呀?

h
hongshankou
双福好,不记的了,俺是工科,数学不能差的,呵呵。周末愉快。
h
hongshankou
诸位能看见照片吗?
r
rmny
有没有相反的例子数学拿满分语文(那时叫国文)什么也不会拿零分的
f
f2022f
周末愉快。我没有高考就进了大学,也不知数学能考几分。
f
f2022f
看不见
h
hongshankou
俺正在加工,稍后。
十具
Sharp question! 问得好。
十具
如果一门语言如何断句都是学问的话,好像这是本帖想要炫耀的汉语的深奥,它早就该寿终正寝了。中国人吃工具落后的亏还少吗?比如

比如,没有极紫外光刻机。

r
rmny
不是古人没能力用标点符号来断句而是知道怎样断句的人要垄断自己的知识
h
hongshankou
16张全帖上了。
十具
我也有同样的怀疑。但要下古代士大夫有愚民的动机如此重磅的结论,证据还不够硬不够足。
s
supercs88
次韵和才女一首七绝:天涯何日不思家,寂寂闲庭看落花。愁绪万端无处遣,漫将旧火煮新茶。

天涯何日不思家,
寂寂闲庭看落花。
愁绪万端无处遣,
漫将旧火煮新茶。

才女原玉:
酒阑琴罢漫思家,
小坐蒲团听落花。
一曲潇湘云水过,
见龙新水宝红茶。

十具
汉语在被新文化运动欧化之前,由于语法近乎缺失,没有标点,单词之间没有间隔,歧义丛生。违背了认知科学的最高脑效原则,是进化
r
rmny
知识分子喜欢故弄玄虚显示自己高明。只有白居易不错据说写诗要写到老婆婆也能听懂的程度
s
supercs88
不能这么说,诗人的风格不同。不能因为这样肯定白居易,而否定其他风格不同的诗人。白居易更喜欢李商隐的诗
h
hongshankou
您学霸?保送了,呵呵。
h
hongshankou
不错不错,赞一个。
h
hongshankou
不知道啊。
h
hongshankou
俺是喜欢她既隶书又草书。
h
hongshankou
俺进城第一篇文就是书画。再帖一字没在那文中:(见笑啦)

第一篇文link:https://bbs.wenxuecity.com/memory/1620772.html

r
rmny
唐朝王梵志最NB: 别人开宝马,我独骑驴子,回顾跑马拉松的,心中较些子
新手庚
88兄好文采!
十具
AI:乡里相逢如梦寐,故园回首隔天涯。春来又是三年别,肠断江南万叠佳。
走资派还在走
标题应为《民国的一位才女》,说是最后似乎不妥。
h
hongshankou
问好走资派。是ZT,:)
十具
换一台机器人写的:故园幽梦绕心田,旧景牵情岁月迁。独依高楼风满袖,愁怀难遣忆流年。
h
hongshankou
俺还没用过AI 呢。
走资派还在走
对了忘了说了,上回回国,除了去了觉生寺,还去了恩佑寺和恩慕寺
h
hongshankou
帖个片儿啊。(空口无凭,嘻嘻)。
新手庚
红山好。我上学的时候练过隶书,临的是汉简。
h
hongshankou
俺从没练过,跟着感觉走:))。
c
chufang
推荐的?
新手庚
这个确实不容易把两种都练好。
T
TJKCB
天涯不思家,闲庭观落花。 万端无愁绪,漫火煮新茶。
h
hongshankou
唉玛,诗人都来来:)赞!
s
supercs88
新手兄过奖了,瞎写而已。
s
supercs88
您过奖了
s
supercs88
现在的ai水平不错。挺好
c
chufang
幸亏48年她逃离了中国,不然又成了一个知识分子被迫害的故事。
h
hongshankou
同意!
T
TJKCB
“合肥四姐妹取名 (元,允,兆,充) 带双脚自己走路”/“宋氏三姐妹”

“合肥四姐妹取名 (元,允,兆,充) 带双脚自己走路”/“宋氏三姐妹” 《天涯晚笛》天涯晚笛:听张充和讲故事 作者:苏炜著. 定价:¥39.80. ISBN:9787549540259.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07月. 内容简介. 《天涯晚笛》——“民国时代最后一位才女”张充和的口述实录故事 " 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

作家苏炜谈"民国才女"张充和:張先生的離世為何會引起這麼多人懷念?蘇煒說:“如果20世紀的歷史是一幅真山真水的畫卷,她就是真山真水之間的留白。她一直強調自己不是一個大人物,

  "合肥四姐妹”声名仅次于“宋氏三姐妹”-众星捧月的“张家四小姐”. 张充和1913年生于上海,祖籍合肥,是苏州教育家张武龄的四女。《合肥四姐妹》,美籍華人金安平博士作著,書中描述了張武齡的四個女兒張元和、張允和、張兆和、張充和的人生歷程,回顧她們過去的人生歷程與相應的歷史背景。清朝时期,合肥有四大家族龚、张、李、段,即龚镇洲,张树声,李鸿章,段祺瑞。合肥四姐妹是张树声的后人,据张允和回忆:“我的曾祖父张树声清同治年间曾在苏州任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pmA6l2ITIM
 (民国最强四姐妹: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这样富养孩子: 取名 (元,允,兆,充) 带双脚自己走路
339 views Jun 14, 2020
民国时期,“宋氏三姐妹”被人津津乐道。其实,在安徽合肥还有大名鼎鼎的“合肥四姐妹”。 导演侯孝贤曾打算把四姐妹的故事拍成电影,后来发现实在找不到气质适合的女演员,只能无奈作罢。 合肥四姐妹身上蕴含着中国女性的独特魅力,她们在旧时月色和习习古风中长养着,又接受了新式教育的洗礼。 时代无法影响她们的生活轨迹,磨难改变不了她们的贵族风仪。 这种独特的气韵,只能随着时光的流失,而渐渐逝去。 合肥四姐妹,指的便是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以及张充和。 张家除了这四个女儿,还有六个优秀的儿子。 到底是怎样的家庭,培育了这些出类拔萃的人才呢?)

 

 

“民国最后一位才女”走了,章士钊曾把她比作蔡文姬

Jun 18, 2015 — 纵有一身才气,卞之琳却缺少必要的勇气,最终他的满腔热情被张充和解释为「一厢情愿」与「无中生有」。在回答《天涯晚笛》作者苏炜的提问时,张充和这样说到 .

《天涯晚笛——听张充和讲故事》虽是由同在耶鲁的邻居和后学所记录,但苏炜可算是一位好的记录者。他为张充和留存下的文字,保留着一位高龄老人难以避免 ..

民国最后的才女张充和,为什么排斥林徽因,却对陆小曼青睐有加? ... 爱因斯坦曾经说:"如果要求别人承认自己比同伴或者同学更高更强,或者更有才智,那就 ..

中国新闻网
https://www.chinanews.com.cn › cul
·
Translate this page
Aug 5, 2013 — 苏炜:她1949年去美国,她自己没有生养,是养子和养女,好像都不懂中文的,好像是混血的血统。她蛮现代的,三十五六岁才结婚,在那个年代,就已经被认为不宜生育了

苏炜

想象另一种可能
https://www.ilixiangguo.com › view
·
Translate this page
苏炜,中国大陆旅美作家、批评家,现任教于美国耶鲁大学,曾任东亚系中文部负责人。1978年进入中山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1982年赴美留学,获洛杉矶加州大学文学 ...

十具
可以玩玩,人家还希望你修改编辑呢,帮助完善模型。免费抠你的脑花。
h
hongshankou
嗯,你们练过,该算专业的吧?俺是专业的业余,连一秒都没练过。
新手庚
是的,民国时期,合肥四姐妹的名声不小。
h
hongshankou
好,有时间时,试着玩玩。
新手庚
哪里哪里,练过是练过,哪能说专业。隶书讲究的是蚕头燕尾。你看看她的每字的起笔和收尾就知道了。
h
hongshankou
俺没看过任何字帖。
新手庚
哈哈,我是说你发的图片。
j
jinjiaodw
赞楼主好文,民国时候还是有很多大家闺秀的;请问,大家为什么叫你格格?你要不愿意回答也没关系
w
weed123
中国旧式教育还是很有成效,民国培养了很多杰出女性,其他还有吴健雄,林徽因,杨绛(其妹杨必)等
老生常谈12
这智商,语文零分,数学应用题能读懂并且得满分?
j
jinjiaodw
那时候也没这么多无耻之徒和肉喇叭
h
hongshankou
俺一进几坛就被这么叫了,好像几坛把女生称格格。听说在俺来之前有个大连格格,还有羽音格格(是她领俺进几坛的)。
h
hongshankou
老生说的有道理,嘻嘻。
h
hongshankou
民国时期确实出不少大师(无论男女)。天朝也有;司马南,张维为,胡啥(忘了),记不明白这些名子,抱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