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
绝对标准就是组织部门规定了的, 干部13级以上算是高级干部,更高级最高级另算。
相对标准就和地方有关系了,不到北京不知道官的大小,北京的官实在太多,”高“官的相对标准也高了,虽然文件上还是把13级以上当作高级干部, 社会实践中没什么人把13级干部当根”大葱“,中央机关里的13级干部,号称副司局级干部,到了哪个大机关,也许就当个大一点的处的处长。
同样是13级干部,到了地方,顺便说一句, 中央机关的说法叫”底下“,在省城应该是个副厅局长,在省城的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俨然就是大干部了,一般老百姓可能没见过,不像在北京, 早上买油饼排你后面那脏兮兮的老头, 可能是国务院某部某司的副司长(家中应有母老虎)。
还说13级干部在地区一级,在地委该是副书记在行署应是副专员(姓侯最好),至于在县一级,除了解放初期那些特别大特别重要的县, 才可能有个13级县太爷,一般14-15级的父母官就是常态,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可以说一不二,就是组织规定上不是高干的”高级“干部。
大学毕业后, 常跑北京冶金部办事,和那些工作人员也熟悉起来了,”底下“那个词就是那一段时候常常听到,刚刚大学毕业从各大学分到部机关的人,对”底下“的人态度很好,同样也是大学毕业分来的”职工子弟“,从小听爹娘叔叔阿姨说多了,别的没学会, 大机关当官做老爷的架势学得不错,见”底下“来办事的同志递烟,也会拉开抽屉不说话,看你拎得清拎不清。
最夸张一次,也是”底下“来的一个单位的头头(最多也就是个处级),带着两个人,到该处要点什么东西,这二位随员一个是业务人员,需要他想说具体要求, 另一个小伙子是专门发烟的,一进门,发一圈,看看差不多抽完了,再发一圈, 包括我们这些也是“底下”来办事的,也有份。
办公室里的七八个工作人员,好一些的打个哈哈,或者头都部抬一下,自己该干嘛干嘛。
我跑多了,对我的态度好些, 办公室明显权力最大也最忙的那位,有时会喊我:“那个小X, 能不能帮帮忙到某某处去帮我把什么什么拿过来,他们认识你”,我屁颠屁颠跑去帮做点事,回来那办事员(肯定不是处长,部里也没有科)还可能递一支烟给我, 办事自然也容易一些。
一台进口仪器,就这么跑了盖了好像是33个章,作了一两年“底下”的孙子。
大参考一天两本,好像要收钱的(单位出),一年300多,相当于一个学徒工的工资。订一年人民日报大概只有十几元。
高干有2种:国家高干和普通高干
我们一般提到高干,是指普通高干,即行政13级以上的干部,它也包含着国家高干。
国家高干的说法在普通百姓当中不常见,是指中将以上的高干,或6级干部以上的高干。
元帅是行政三级,享受政治局委员待遇;
大将是行政四级,享受副总理待遇,自大将以上可算作党和国家领导人;
上将是行政五级,享受国务院秘书长待遇;
中将是行政六级,享受部长待遇,
自中将以上都是高级将领,可配备警卫、秘书和保健医生、厨师、勤务员;
少将行政七级,享受部长级医疗待遇。
由上可见,正军长是评中将还是评少将是很重要的。即是普通高干,还是国家高干的区别。
1956年的工资表】,军队与地方的相应级别:
辽宁是国家第一工业大省,虽然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但农业重视不够。
文革时,辽宁大城市多,百万人口大城市有4个,城镇人口过40%,城市化全国第一。
为了扶贫,均衡发展城乡,省政府把由省管县,分配到各个城市管。即把这这50余个县就近分配给12个大城市,剩下的偏远地区成立2个地区:铁岭地区和朝阳地区;后来内蒙的昭乌达盟也划归给辽宁扶贫。
因辽宁强大的大工业,经济实力雄厚,这样的对口责任制效果较好,省里也把包袱推给了市里。
中央把辽宁省的市管县推广到全国,同时也把市地级由原来中央和省双重领导下放到直接由省领导。
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由那时的:中央-->省, 中央-->市;省-->县。
变成了现在的:中央-->省-->市—>县
位出。作为探子,这是跑部钱进的底下驻京办的雏形。
啥时候出发。 但是,我们单位也没吃亏,在科研经费方面是得到好处的。虽然是给部里出差当苦力,但是,地方接待还是很好的,通常不肯收我的饭费和住宿费。 有些事情部里还很讲究的,他们看地方的报道,他们如果发现地方上在某些方面待慢我了,他们还会对地方有看法,认为我虽资历浅,但代表的是部里。 哈哈。好些事,想起来好笑,我对国内官本位有一点体会。
有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
绝对标准就是组织部门规定了的, 干部13级以上算是高级干部,更高级最高级另算。
相对标准就和地方有关系了,不到北京不知道官的大小,北京的官实在太多,”高“官的相对标准也高了,虽然文件上还是把13级以上当作高级干部, 社会实践中没什么人把13级干部当根”大葱“,中央机关里的13级干部,号称副司局级干部,到了哪个大机关,也许就当个大一点的处的处长。
同样是13级干部,到了地方,顺便说一句, 中央机关的说法叫”底下“,在省城应该是个副厅局长,在省城的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俨然就是大干部了,一般老百姓可能没见过,不像在北京, 早上买油饼排你后面那脏兮兮的老头, 可能是国务院某部某司的副司长(家中应有母老虎)。
还说13级干部在地区一级,在地委该是副书记在行署应是副专员(姓侯最好),至于在县一级,除了解放初期那些特别大特别重要的县, 才可能有个13级县太爷,一般14-15级的父母官就是常态,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可以说一不二,就是组织规定上不是高干的”高级“干部。
大学毕业后, 常跑北京冶金部办事,和那些工作人员也熟悉起来了,”底下“那个词就是那一段时候常常听到,刚刚大学毕业从各大学分到部机关的人,对”底下“的人态度很好,同样也是大学毕业分来的”职工子弟“,从小听爹娘叔叔阿姨说多了,别的没学会, 大机关当官做老爷的架势学得不错,见”底下“来办事的同志递烟,也会拉开抽屉不说话,看你拎得清拎不清。
最夸张一次,也是”底下“来的一个单位的头头(最多也就是个处级),带着两个人,到该处要点什么东西,这二位随员一个是业务人员,需要他想说具体要求, 另一个小伙子是专门发烟的,一进门,发一圈,看看差不多抽完了,再发一圈, 包括我们这些也是“底下”来办事的,也有份。
办公室里的七八个工作人员,好一些的打个哈哈,或者头都部抬一下,自己该干嘛干嘛。
我跑多了,对我的态度好些, 办公室明显权力最大也最忙的那位,有时会喊我:“那个小X, 能不能帮帮忙到某某处去帮我把什么什么拿过来,他们认识你”,我屁颠屁颠跑去帮做点事,回来那办事员(肯定不是处长,部里也没有科)还可能递一支烟给我, 办事自然也容易一些。
一台进口仪器,就这么跑了盖了好像是33个章,作了一两年“底下”的孙子。
大参考一天两本,好像要收钱的(单位出),一年300多,相当于一个学徒工的工资。订一年人民日报大概只有十几元。
高干有2种:国家高干和普通高干
我们一般提到高干,是指普通高干,即行政13级以上的干部,它也包含着国家高干。
国家高干的说法在普通百姓当中不常见,是指中将以上的高干,或6级干部以上的高干。
元帅是行政三级,享受政治局委员待遇;
大将是行政四级,享受副总理待遇,自大将以上可算作党和国家领导人;
上将是行政五级,享受国务院秘书长待遇;
中将是行政六级,享受部长待遇,
自中将以上都是高级将领,可配备警卫、秘书和保健医生、厨师、勤务员;
少将行政七级,享受部长级医疗待遇。
由上可见,正军长是评中将还是评少将是很重要的。即是普通高干,还是国家高干的区别。
1956年的工资表】,军队与地方的相应级别:
由此表也可看出,1956年时,大军区级是和省部级相同级别。因为那时解放时间不长,军队编制很大,高级将领众多。从文革军管时开始,变成了省军级,师地级,县团级。现在一直延续下来。 有2个原因: 1. 由于文革武斗,地方政权瘫痪,实行军管,军队作用加大,军队接管地方政权; 2. 此时兵团建制已不存在,虽然兵团级级别没取消;全国有30个省市自治区,军一级的编制已从解放初的69个军减少到30余个军。 由此表还可以看出,1956年时,司长是和省部级同级的。现在司长是部下级,和局厅同级,不知是什么时候变的。那时的少将是8级到10级,不是7级。辽宁是国家第一工业大省,虽然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但农业重视不够。
文革时,辽宁大城市多,百万人口大城市有4个,城镇人口过40%,城市化全国第一。
为了扶贫,均衡发展城乡,省政府把由省管县,分配到各个城市管。即把这这50余个县就近分配给12个大城市,剩下的偏远地区成立2个地区:铁岭地区和朝阳地区;后来内蒙的昭乌达盟也划归给辽宁扶贫。
因辽宁强大的大工业,经济实力雄厚,这样的对口责任制效果较好,省里也把包袱推给了市里。
中央把辽宁省的市管县推广到全国,同时也把市地级由原来中央和省双重领导下放到直接由省领导。
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由那时的:中央-->省, 中央-->市;省-->县。
变成了现在的:中央-->省-->市—>县
市地级/厅局级干部由省部任命,报中央组织部备案。 副省级/副部级以上由中央组织部任命。 几曾回首:高干有2种:国家高干和普通高干位出。作为探子,这是跑部钱进的底下驻京办的雏形。
啥时候出发。 但是,我们单位也没吃亏,在科研经费方面是得到好处的。虽然是给部里出差当苦力,但是,地方接待还是很好的,通常不肯收我的饭费和住宿费。 有些事情部里还很讲究的,他们看地方的报道,他们如果发现地方上在某些方面待慢我了,他们还会对地方有看法,认为我虽资历浅,但代表的是部里。 哈哈。好些事,想起来好笑,我对国内官本位有一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