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月光

冯墟
楼主 (文学城)

子夜吴歌·秋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长安城一片沉静的月光里,传来千家万户捶打麻衣的声音。

秋风总也吹不尽的,是那玉门关的生死离情。

哪天能够平定犯边的胡虏,我的夫君不用再远行出征?

 

古诗是历史上的诗歌。要完全理解,须要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古代文学作品中,也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所以,陈寅恪先生提倡诗史互证。他长期兼任中文和历史两系教授。钱钟书先生反对,认为文学可以虚构,而历史必须真实。所以他是文学研究员,不以治史名世。

在这一点上,我服从陈先生。文学可以夸张、虚构,但依然可以包含真材实料。我们读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会了解河水落差巨大的实情,不会真的以为黄河的水从天上掉下来。《红楼梦》是虚构的,但从中挖掘历史,是红学研究的一个重点。卡夫卡的《变形记》情节虽然冷酷荒诞,却完全合乎世态人情,准确披露了世纪初的社会现实——个人、家庭和社会的自我异化和相互异化。格里高尔身体变形了,导致他接触的所有人行为变形。或者本来所有人行为变形,导致格里高尔身体变形。在卡夫卡的年代,犹太人就是这个变形人,他们因自身形态而受到的歧视压迫,暴露周遭世界的变态。这难道不是欧洲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文学,是历史的镜子——不总是平面镜,可以是史家之绝唱。历史,是文学的背景和情节,可以是无韵之离骚。

 

这首诗的标题《子夜吴歌》,是六朝乐府里的曲子,名《子夜歌》,在吴地流行,所以叫《子夜吴歌》。《晋书·乐志》说“吴歌杂曲,并出江南”。《子夜吴歌》里有种变曲,叫《子夜四时歌》,根据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特点来写,真的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做到了极致。史学家顾颉刚认为,吴歌起源不会比《诗经》更迟。你看,史学家对我们理解文学作品帮助极大。吴音温婉,连说话都是,更别提唱歌了。李白不是吴人,他选用《子夜吴歌·秋歌》的曲子赋诗,是借用其曲调的凄婉,来表达妇人对征夫的思恋和对和平的向往。可惜当年没有五线谱,我们今天只能读诗、不能听歌。

 

李白(701-762)是什么年代写这首诗的?诗本身给了我们线索。其时,他身在长安,秋天,玉门关有战事。

查李白年谱,玄宗开元十八年(730),春天李白还在湖北安陆,初夏就到了长安。他在长安落魄得很,一年后离开了。二十三年(735)在东都洛阳,为玄宗献《明堂赋》、《大猎赋》,谋求官位。二十七年(739),春至初夏,在安宜(今江苏省宝应县);夏,漫游于吴地(今苏州一带),相必听过吴歌。

玄宗天宝元年(742),玄宗召李白进京,任翰林供奉,随侍皇帝左右、侍诗弄文。真正替皇帝起草政令的,是翰林学士,名头相近而责任不同。李白在《为宋中丞自荐志》中自称“翰林供奉李白”。二年(743)初春,玄宗在宫中行乐,李白奉诏作《宫中行乐词八首》。前三首见于法藏敦煌遗书,敦煌抄件原卷题下所署作者为“皇帝侍文李白”,反映李白在皇帝身边的职责,就是侍弄诗文。暮春,玄宗跟太真道姑一起欣赏牡丹,李白奉诏作《清平调》。这份差事,有多重要、本人有多大成就感、别人有多尊重?三年(744)三月,离开长安,意兴萧索。

所以这首诗的写作年代,要么在开元十八年,要么在天宝元年或二年,李白秋天在长安的时候。

唐朝幅员辽阔,藩篱绵长,邻国众多,边衅不断。玄宗时候,疆土最广。代价是,连年征战,攻守不断。开元十八年,玉门无战事。《新唐书·本纪第五·睿宗玄宗》:“天宝元年……十二月……庚子,河西节度使王倕克吐蕃渔海、游奕军。”河西节度使的辖区在玉门关内外。吐蕃远在青藏高原,却常能打到河西,开元二年甚至占领兰州。渔海,今青海海晏,当时吐蕃的后勤基地。游奕,游击。战场在祁连山和青海湖之间。除此,在天宝三年三月李白离开长安前,玉门无战事。

据此推断,李白此诗作于天宝元年(742)秋天。

 

为什么不是天宝二年秋天呢?

唐朝的兵分两种,一种府兵,一种募兵。府兵制是从北魏开始的,士兵战时为兵、平时为民,将领战时领兵、平时在朝。府兵户籍平时由折冲府管理。募兵制由唐朝创立,征募的士兵在服役期间为职业军人,不可以归家从事生产。唐初以府兵为主,只在边地有少量募兵。府兵因为平时为民,跟军官是不相熟的,彼此感情淡漠。军官普遍侵吞士兵财物,强迫他们做苦力,再加上连年征战,戎期无限,发展到后来,没人愿意当府兵,募兵比例加大。以至于天宝八年(749),折冲府无兵可交,被迫完全实行募兵制。唐朝大概五千万人口。初时全国府兵68万,京师26万。而玄宗天宝元年,全军57万,京师区区8万,总体兵源不足,边地紧张、占用绝大部分兵员,京畿空虚、镇守京师的募兵多市井无赖。募兵制官兵一体,容易导致将领拥兵自重。天宝年间实行募兵制,为后来安史之乱(755年12月16日—763年2月17日)埋下祸根。

那么,这位思妇的良人,到底是府兵还是募兵呢?她盼着他仗打完了回家,自然是府兵。天宝元年冬天打的仗,二年秋天府兵应该回家了吧。所以李白写诗的时候,是天宝元年秋天,军队已经在边地集结,准备打仗。所以妇人才思念征夫。

 

现在我们可以回到诗本身。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月光岑寂,捣衣声有动感,一静一动。一片对万户,一片月光覆盖千家万户。月光,从来寄托相思。捣衣声,是人间烟火。月夜寂静,才能听到万户捣衣声。万户捣衣声,让一片月光更显沉静。

这里的衣,只能是秋凉穿的麻衣。头天晚上要捶打软和了,第二天穿着才比较贴身。如果是丝绸,捣就给糟蹋了。当时,富贵人家穿丝绸,寻常人家穿麻衣。在公元二至四世纪,棉花就已经进入新疆、海南和云南等地,称吉贝、古贝、白叠等,都是译名。但到唐代还没有“棉”字。清《全唐诗》里出现4次“木棉”、12次“木绵”,唐时都写作“木緜”,有的是棉花,有的是木棉(Bombax ceiba,又称攀枝花)。在唐朝,棉是珍稀之物,屡见于国礼清单,能穿上棉衣的人绝少。《新唐书·西域下》:“越底延【西域小国】者,南三千里距天竺,…天宝初,王尸罗迷迦再遣使献大珠、钿金、宝璎、象齿、白氎。”白氎,是细棉布。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秋风凄凉,总也吹不尽,小女子我思念征夫走出玉门关的悲情。唐王之涣(688—742)《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都不越过玉门关,那关外地貌该有多么荒凉?玉门关,是陆关(内陆海关),从西域进口玉石,所以叫玉门关。出玉门关的,主要有两种人,一种是边贸商人,一种是出关打仗。活着出关,不一定还能活着入关。在玉门关分别,是生离死别。《诗·王风》:“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丈夫出关打仗,等于进了鬼门关,叫人如何不牵挂、不思量。秋风凄凉,心更凄凉。秋风越吹,心越凄凉。所以秋风吹不尽,这玉门关的离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哪年哪月能平定犯边的胡虏,我的夫君就不用再远行出征?胡虏,胡指北方和西域的异族,虏是对他们的蔑称。这些游牧民族活动范围极大。青藏高原的吐蕃,不时侵袭安西、河西、陇右、剑南,即今天的新疆、甘肃、青海、四川、云南等地。现在开车走新藏公路从西藏到新疆,都还是不容易的。良人,古时夫妻互称,多用于妻子称丈夫。今天我们更风雅,用LD、LP。《诗·秦风·小戎》:“厌厌良人,秩秩德音。”厌厌,温和。秩秩,讲礼。德音,名声好。

 

天宝元年冬月,唐军先后在陇右、河西战胜吐蕃,在灵州(今宁夏吴忠市)一带战胜突厥乌苏米施可汗。官兵浴血奋战、甚或抛尸荒野之时,玄宗和太真是在谈情说爱,还是忙于排练他们的霓裳羽衣曲?一月三捷,玄宗大喜。庆功宴上,太真是否会穿上她标志性的黄裙?他们不会想到,征夫的苦,思妇的泪。一将功成,万骨枯!且不说败仗。江山就是人命,人命就是江山。

她的良人到底是死是归,她和他是否在来年春天欢聚,千百年后,人们没有忘,我们还会问。全因为李白这首诗。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这首诗虽然文字简短浅白,但蕴含的历史文化意义丰富。也许它不能提供太多新鲜的史料,但足可印证我们从其他途径了解的历史事实。诗史互证,让赏诗更有趣味。

 

我大哥入伍两年之后,突然音讯中断,大半年都没有只纸片字。适逢中越边境战争,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到了前线,是死还是活。姆妈急得不得了,却毫无办法。所以我这篇文章,就叫《一样的月光》。无论古今、中外。

今天是情人节,这篇文章送给网友LoveIsGod,感谢她出的题目。让世界充满爱,而不是硝烟。

20240214

 

1979年2月17日,中越边境战争爆发。整好四十五年后有位越南问题专家读到了我的这篇短文,告诉我曾经多年来,每年越南社会都会纪念这个日子。战争的创伤是深刻的。当时姆妈只是虚惊了一场。那些丧生的,他们的亲人会怎样?断胳膊断腿、失明的,他们的生活会怎样?我要强调,悲剧发生在国境的两边,不只是一边。

网友少装军人曾积极请战,谋求立功。相对于他的积极,我还是更倾向于姆妈的小农意识——本能的和平主义。少壮兄在北美,有遇到越方老兵的机会。打来打去,最后还不是要握手。这样的战争,真的有必要吗?

20241004补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送给儿子的十八岁生日(2/2) 送给儿子的十八岁生日(1/2) 政治,去它母亲的 有关陈冲的一段旧事 罗马假日
冯墟
复习一下关于棉花的知识。请少壮兄冒个泡。
s
supercs88
陈寅恪和钱钟书不矛盾,诗史本来就要互证;文学可以虚构,而历史必须真实。说的都对,只不过有些历史难以100%真实。
s
supercs88
您的观点和钱也不矛盾。钱说“文学可以虚构”,不是说“文学必须虚构,不能包含真材实料”,所以他和您并不对立。
冯墟
虚构的文学,也有真实的成分。历史书里也有有意无意的虚构。诗史互证可以帮助我们逼近真实。
蒋闻铭
我一直以为捣衣,是洗衣服。您说不是吗?是把麻衣捣软了明天早上穿?
冯墟
陈是倡导诗史互证的,钱反对。我只是玩票的,可以忽略了。
冯墟
这是个通常的误会,我也一直以为是在河边捶打衣服。肯定不是,大家都在半夜去洗衣服,不通。
s
supercs88
您文中没有提到钱反对“诗史互证”,所以我才那样说。“诗史互证”是对的,杜甫诗之所以被称“史诗”,就是对历史研究有参考价值
蒋闻铭
学习了。多谢。
s
supercs88
历史上很多诗人,正史里并没有他们的传记(李白被厚待了),如果想了解他们的生平和经历,只能从他们的诗词里去找。
冯墟
正是!实际诗人还好一点,历代名医,他们的生平多数都无可考。
s
supercs88
说的对,本来就不存在100%的东西。三国演义里也有虚构,西游记里也有真实。
冯墟
所言极是
冯墟
共同学习。
s
supercs88
冯兄,这里关于《子夜吴歌·秋歌》的创作时间有一个疑问。

很多人在研究某首诗词的创作时间时,经常假设该诗词就是诗人当时的所听所闻或感受。

如果这个假设是对的,那么李白的《子夜吴歌》四首应该写于不同的时间。但是从内容上看,《秋歌》和《冬歌》更符合这个假设,而《春歌》和《夏歌》就有待商榷了。

春歌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夏歌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依我看来,这两首属于虚构的成分更大些,所以不见得就一定写于春天和夏天。

按照同样的逻辑,《秋歌》和《冬歌》也不见得就一定写于秋天和冬天,虽然是李白当时的所见所闻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我不是否定您的分析,我的意思是不能100%肯定是李白当时的所见所闻。

 

冯墟
您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古文太节省,不明确交待写作时间。所以我们只能猜谜。
s
supercs88
如果古代诗人都像姜夔那样,每首诗词加个序就好了,省了现代人许多烦恼。呵呵
冯墟
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稿费
s
supercs88
捣衣不需要水,也不需要太亮的光,所以多在晚上月光下进行,省去了灯油钱。
方外居士
为什么不在白天捣?
s
supercs88
第一是古人晚上比较闲,没有夜生活。第二是秋天晚上石头更凉,不会捶打一阵子就发热。第三有可能是习惯。
哪一枝杏花
捣衣,不就是把芦苇或者木棉,捣松做冬衣吗?和后来的弹棉花类似
冯墟
白天麻衣还穿在身上。
冯墟
您这种解释,我才见到。我采用的是传统的解释。
哪一枝杏花
我是这样以为的:麻作衣,一年四季都要轧扁了,敲软了,才可以上身的。而在这里,明显是要做冬衣御寒。需要蓬松才行。
s
supercs88
这个倒不是,因为衣服是寄给征人的。
s
supercs88
有秋衣和冬衣,《冬歌》就写了冬衣。
哪一枝杏花
真到了冬天,就来不及做棉衣啦。这是北方来的。
s
supercs88
李白的《冬歌》写的很清楚: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哪一枝杏花
所以说,真到了冬天才做,就来不及了。不是好的家庭主妇会做的事。过日子,哪有临渴掘井的。
哪一枝杏花
万户捣衣声,这是过正常的日子啦。
s
supercs88
呵呵,您这么说也有道理。不过古代家庭主妇和现在的不一样,不是天天很清闲的。
s
supercs88
回到您最初的问题上,从李白诗里看出,冬衣肯定不是“捣”出来的,而是用“絮“、“针”、“剪”,“裁缝”出来的。
s
supercs88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穷人买不起“絮”和“袍”,冬天只能穿麻衣,葛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