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四野横扫国民党军的惊天秘密-------152师后代回哈“探亲”
中共执迷于统战,超限战,弯道超车等歪门邪道,为什么会这样?
问题的关键是中共夺取大陆政权的真相一直被掩盖。
林彪的四野是中共夺取政权的关键力量。
中共赢得内战胜利的原因并不复杂。
苏共借二战胜利之际,在东北亚扶植两个傀儡政权,中共和北韩。之后指挥两个傀儡政权发动韩战。美苏两国解密文档显示韩战中共军人死亡近百万。
毛是苏共指定的头。二战后中共在苏共直接指挥策划下,从哈尔滨周边地区召集大约70万人,发动内战,辽沈战役结束四野兵力达150万。使用苏共提供的各种武器,包括T34坦克,所向披靡,国民党毫无招架之力。
真实情况是,国共内战是苏联人策划指挥实施的一场侵略战争。
不让中国人知道哈尔滨名字由来,及内战和韩战的真实信息。
双城四野前线指挥部旧址信息一直秘而不宣,直到 2006年10月1日建成四野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
所以,中共关于成立到打败国民党的报道基本都是夸张虚构的。
现代哈尔滨的名字来自俄语 Харбин 哈拉宾尼, Харбина 哈拉宾娜,Харбинскаго 哈拉滨斯嘎娃,这些俄语都是一个意思 ,用在不同的情况,写法不同。翻开哈尔滨开埠时期的俄文版1901---1906--1910年地图,明显注明早期哈尔滨叫 Сунгар 松花江市,俄语发音;松格里。1903年7月14日,中东铁路全线正式通车,同时改 Сунгар松花江市为 Харбин 哈拉宾尼市,即目前的哈尔滨市。
哈尔滨的名字最早见于远郊的老香坊火车站,当时被称为老哈尔滨 Стар Харбина(俄语译音,斯达列 哈拉宾娜),香坊是当时的一个末等铁路小站,现在依旧是,可见100多年前的俄文版地图。如今哈尔滨的名字就是从这个末等小站的名字发展而来的,第二步是发展到到南岗区叫哈尔滨区(均有俄文历史地图为证)最后发展到全市通用哈尔滨的名字。
http://news.my399.com/local/content/2018-09/12/content_2298368.htm
“兵二代”们在双城区四野将帅展厅前合影。
“爸爸,我回到家乡了……”“妈,现在的松花江是这个样子,很漂亮吧……”从7日起,一群操着各地方言的冰城雄师——152师的后代聚集冰城,他们祭奠先烈、看望老兵,回味红色历史、展望城市精神。每到一处,或激情饱满、或泪水洒地,一件件解放战争期间鲜为人知的事迹重现世人面前。
A 本报寻亲系列报道,引出“冰城雄师”师史
2016年,《哈尔滨日报》接到上海作家白玉芳寻找安葬在广西宾阳的烈士董文亲人的求助,经多方寻找终找到烈士儿子董宝玉。采访中,组建于1948年1月1日的第四野战军152师受到关注。该部队组建于哈尔滨,由哈尔滨市区与周边11个县的9904名青年学生和翻身农民组成,是一支不折不扣的冰城雄师。
在解放战争期间,这支冰城雄师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尤其是在广西剿匪战斗中,彻底歼灭了国民党盘踞在大明山地区的六大股蒋帮土匪,捕获国民党总统府少将警卫副司令、国民党反共救国军别四师师长等,被广西人民赞誉为“人民的好军队”。
到全国解放时,有近一半的战士牺牲。为了帮更多的身葬他乡的冰城烈士找到哈市亲人,2016年末,《哈尔滨日报》推出“为英烈寻找亲人”专栏,到目前已经找到13位冰城烈士的亲人。
同时,本报与众多152师后代共同关注“冰城雄师”的历史,在收集到诸多历史资料后,去年,由白玉芳执笔,终于完成了名为《军旗飘过万水千山》的152师师史。该书以“背景”“沿革”“战役”“寻亲”等共17个篇章,图文并茂地展现了152师全景。其中,本报多篇报道被收录在152师师史中。
B “兵二代”组团返家乡,在双城设展宣传152师
今年是辽沈战役胜利70周年。经过近两个月的筹备,18位152师后代于本周陆续回哈,在一周时间内,先后到木兰、五常、双城、阿城、尚志、呼兰等地,探寻父辈走过的足迹,看望亲人,感受家乡变化。
10日上午,“兵二代”来到哈尔滨烈士陵园,正在修建的园区特意开门迎接。“兵二代”祭扫了杨少白墓和吴书墓。白玉芳介绍,杨少白同志曾是152师卫生部副部长,是父辈的战友;吴书则是117师政治部主任,在解放武冈时,117师和152师共同作战,取得胜利。扫墓、献花、祭悼……“兵二代”们行动整齐划一,以最高的礼节向先烈们致敬。
此前,大家来到木兰、五常。老兵左殿富是木兰人,解放后留在了广西。如今,老人已经离世,儿子左建勋第一次回到老家。“走在家乡的街道上,说不出的亲切与踏实……”左建勋说,小时候,经常听妈妈唱起“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这次是第一次见到母亲河。
左殿富的弟弟、80岁的左殿荣身板硬朗。老人回忆,哥哥比自己大11岁,当兵时刚刚结婚一周,部队南下没多久,家里就收到了大红字的“革命军人证明书”,吓得一家人以为哥哥牺牲了。直到1952年,才有了哥哥的消息,他们一家人一直在广西生活。
木兰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郭胜利表示,“兵二代”回家乡,是继承父辈传统,是对家乡浓浓的爱。家乡人将永远记住为祖国解放和建设生活在他乡的木兰人。木兰县博物馆、图书馆将收藏这段历史,让后人永远铭记。
昨天上午,由双城区与152师“兵二代”共同举办的“军旗飘过万水千山图片展”在双城区第四野战军前线指挥部旧址门前广场开展。24块展板、近300张照片,展现了152师从组建到撤编5年间的战斗历程。展览受到极大关注,市民纷纷前来观看。152师后代付莎莎是双城人,展览中,不少市民与其攀谈,欢迎她回家。
目前,第四野战军前线指挥部旧址新馆正在建设中,有关部门正在论证,有望为152师开办专馆。
“兵二代”看望152师老兵卢德山(中)。
C 看望152师老兵及后代,搜集更多冰城雄师资料
152师后代回哈探亲的行程紧凑丰富。这几天,他们分几路看望了在哈市生活的杨天民、卢德山、顾群等152师老兵及152师后代。
9日,在五常,他们看望董文烈士的儿子、74岁的董宝玉,并与当地武装部门座谈。“兵二代”们感谢五常市政府在寻亲过程中给予的帮助,并赠送了《军旗飘过万水千山》一书。
10日,他们又前往哈尔滨市胸科医院看望94岁的卢德山。听说大家分别来自广东、湖北、上海、北京等祖国各地,卢老说:“真高兴见到你们,还惦记着来看望我……”卢老曾是侦察兵,他与大家分享战斗故事,期间拿出一个布包,里面有一张已发黄的“革命军人证明书”。152师师长余勋光的儿子余安平仔细观看后说:这种证明书是当年志愿兵转业时发放的,现存不多。余安平翻看布包里的宝贝,注意到一个封面上印有“立功证明书”的红本,里面记载:卢德山在解放后,加强自身学习,善于帮助战友,荣立三等功。“这是立功证明啊!太不容易了。”对此,卢老连说:“没啥,没啥。”
来到老兵杨天民的家里,大家抱在一起,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杨老给大家讲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在烈士馆有一位叫“朱祥”的烈士,但他并没有牺牲。原来,在解放武冈时,杨老腿部中弹,落下残疾,在湖南常德养伤时,邻床的病人就叫朱祥。当时,朱祥也受了伤,子弹是从眉骨打进去的,抬下来时全身是血,大家都以为他牺牲了。战斗结束后,就把他列入阵亡名单。经过抢救,朱祥活了下来,成为一名“活烈士”。
“所有照片、资料,你们要是有用,都可以拿走。”杨天民说,现在老兵越来越少了,大家都害怕联系,担心在电话里听到噩耗。这次“兵二代”们来看望,实在欣喜,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搜集“冰城雄师”的资料,让这段历史保留、传承下去。
D 为哈尔滨日报送锦旗,一起寻亲并弘扬先辈精神
10日下午,“兵二代”们来到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赠送锦旗,上书“秉笔直书叙写冰城雄师、锦绣文章记录光辉战史”。余安平说,正是由于《哈尔滨日报》开辟“为英烈寻找亲人”专栏,才让152师后代逐渐走到一起,重走152师战斗过的地方,整理师史,让红色历史得到传承。
“这体现了党报的责任担当,对挖掘城市历史、塑造城市精神、告慰烈士亲人有重要意义。”白玉芳说,152师以牺牲近半的代价参加祖国解放战争。与众多英雄部队不同的是,这支部队都是哈尔滨的兵源,在浴血奋战中体现出哈尔滨的城市性格与精神。目前通过152师后代捐赠、收集的资料,已整理出第一本师史,这十分珍贵,也是哈尔滨这座城市在祖国解放战争中作出贡献的真实记录。经过后期走访和更多152师后代的加入,又收集到一批珍贵资料,师史编写组已着手第二部师史写作。
与此同时,152师后代还将继续与《哈尔滨日报》联合开展“为英烈寻找亲人”行动。目前,仍有上百位安葬在广西、湖南、天津等地的哈尔滨籍烈士一直没有找到亲人,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早日找到这些烈士的亲人。
“70年前父辈参军参战,走出黑土地、解放全中国,胜利后又响应国家号召,支持当地建设,留在异地他乡,让我们成为在南方生活的东北人。尽管如此,我们一直心向家乡。此次回家,深切感受到家的温暖。”白玉芳说。
在哈尔滨烈士陵园祭扫152师烈士。
http://news.sohu.com/20090805/n265727014.shtml
新晚报联合搜狐:哈尔滨籍老兵寻访活动今启动
4纵因为塔山阻击战损失巨大,补充了2个独立师。
112师--147师,共36个师是原东野12个纵队的基本部队。
整个解放军全军排名头三名的军依次是38军,39军,49军。解放时,把这三个军重新组成新13兵团,作为全军的总预备队,机动力量 。
7个头等主力师是全军排名前面的主力师。
暂时让伪满保安大队,伪警察维持秩序。抗联收编他们,国军来了,8个保安大队有7个叛变。
抗联司令(苏军远东88旅)作为东北自卫军司令,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吉林军区司令,吉林省主席,招募和培训新兵15万人,在1946年时将抗联发展起来的15万人交给了林彪。
这文章纯粹是挂羊头卖狗肉。老兵家属回老家跟你文章一开始的毫无关系。哈尔滨是帝俄时代修铁路发展起来的有俄文名称,怎么就成了苏联支持中共的证据。
四野日本炮兵技术过硬。
三十个小时拿下了中国第二大城市天津。
陈长捷就擒,傅作义束手。
辽沈战役结束四野兵力达150万。使用苏共提供的各种武器,包括T34坦克。
=======================================================================
例如在鲁南战役中,解放军部队一口气俘虏了24辆坦克。战役结束以后,陈毅写下《鲁南大捷》庆祝胜利:“快速纵队走如飞,印缅归来自鼓吹。鲁南泥泞行不得,坦克都成废铁堆。快速部队今已矣,二十六师汝何为?徐州薛岳掩面哭,南京蒋贼应泪垂。”
1。东北义勇军和抗联牺牲10几万人;
2。东北义勇军和抗联歼灭日军18万人。
原来八路军的部队。
你不是一般的扯淡,苏联出兵是为了外蒙从中国分离出去,中长铁路,旅顺军港和大连商港。
林彪四野横扫国民党军的惊天秘密-------152师后代回哈“探亲”
中共执迷于统战,超限战,弯道超车等歪门邪道,为什么会这样?
问题的关键是中共夺取大陆政权的真相一直被掩盖。
林彪的四野是中共夺取政权的关键力量。
中共赢得内战胜利的原因并不复杂。
苏共借二战胜利之际,在东北亚扶植两个傀儡政权,中共和北韩。之后指挥两个傀儡政权发动韩战。美苏两国解密文档显示韩战中共军人死亡近百万。
毛是苏共指定的头。二战后中共在苏共直接指挥策划下,从哈尔滨周边地区召集大约70万人,发动内战,辽沈战役结束四野兵力达150万。使用苏共提供的各种武器,包括T34坦克,所向披靡,国民党毫无招架之力。
真实情况是,国共内战是苏联人策划指挥实施的一场侵略战争。
不让中国人知道哈尔滨名字由来,及内战和韩战的真实信息。
双城四野前线指挥部旧址信息一直秘而不宣,直到 2006年10月1日建成四野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
所以,中共关于成立到打败国民党的报道基本都是夸张虚构的。
现代哈尔滨的名字来自俄语 Харбин 哈拉宾尼, Харбина 哈拉宾娜,Харбинскаго 哈拉滨斯嘎娃,这些俄语都是一个意思 ,用在不同的情况,写法不同。翻开哈尔滨开埠时期的俄文版1901---1906--1910年地图,明显注明早期哈尔滨叫 Сунгар 松花江市,俄语发音;松格里。1903年7月14日,中东铁路全线正式通车,同时改 Сунгар松花江市为 Харбин 哈拉宾尼市,即目前的哈尔滨市。
哈尔滨的名字最早见于远郊的老香坊火车站,当时被称为老哈尔滨 Стар Харбина(俄语译音,斯达列 哈拉宾娜),香坊是当时的一个末等铁路小站,现在依旧是,可见100多年前的俄文版地图。如今哈尔滨的名字就是从这个末等小站的名字发展而来的,第二步是发展到到南岗区叫哈尔滨区(均有俄文历史地图为证)最后发展到全市通用哈尔滨的名字。
http://news.my399.com/local/content/2018-09/12/content_2298368.htm
“兵二代”们在双城区四野将帅展厅前合影。
“爸爸,我回到家乡了……”“妈,现在的松花江是这个样子,很漂亮吧……”从7日起,一群操着各地方言的冰城雄师——152师的后代聚集冰城,他们祭奠先烈、看望老兵,回味红色历史、展望城市精神。每到一处,或激情饱满、或泪水洒地,一件件解放战争期间鲜为人知的事迹重现世人面前。
A 本报寻亲系列报道,引出“冰城雄师”师史
2016年,《哈尔滨日报》接到上海作家白玉芳寻找安葬在广西宾阳的烈士董文亲人的求助,经多方寻找终找到烈士儿子董宝玉。采访中,组建于1948年1月1日的第四野战军152师受到关注。该部队组建于哈尔滨,由哈尔滨市区与周边11个县的9904名青年学生和翻身农民组成,是一支不折不扣的冰城雄师。
在解放战争期间,这支冰城雄师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尤其是在广西剿匪战斗中,彻底歼灭了国民党盘踞在大明山地区的六大股蒋帮土匪,捕获国民党总统府少将警卫副司令、国民党反共救国军别四师师长等,被广西人民赞誉为“人民的好军队”。
到全国解放时,有近一半的战士牺牲。为了帮更多的身葬他乡的冰城烈士找到哈市亲人,2016年末,《哈尔滨日报》推出“为英烈寻找亲人”专栏,到目前已经找到13位冰城烈士的亲人。
同时,本报与众多152师后代共同关注“冰城雄师”的历史,在收集到诸多历史资料后,去年,由白玉芳执笔,终于完成了名为《军旗飘过万水千山》的152师师史。该书以“背景”“沿革”“战役”“寻亲”等共17个篇章,图文并茂地展现了152师全景。其中,本报多篇报道被收录在152师师史中。
B “兵二代”组团返家乡,在双城设展宣传152师
今年是辽沈战役胜利70周年。经过近两个月的筹备,18位152师后代于本周陆续回哈,在一周时间内,先后到木兰、五常、双城、阿城、尚志、呼兰等地,探寻父辈走过的足迹,看望亲人,感受家乡变化。
10日上午,“兵二代”来到哈尔滨烈士陵园,正在修建的园区特意开门迎接。“兵二代”祭扫了杨少白墓和吴书墓。白玉芳介绍,杨少白同志曾是152师卫生部副部长,是父辈的战友;吴书则是117师政治部主任,在解放武冈时,117师和152师共同作战,取得胜利。扫墓、献花、祭悼……“兵二代”们行动整齐划一,以最高的礼节向先烈们致敬。
此前,大家来到木兰、五常。老兵左殿富是木兰人,解放后留在了广西。如今,老人已经离世,儿子左建勋第一次回到老家。“走在家乡的街道上,说不出的亲切与踏实……”左建勋说,小时候,经常听妈妈唱起“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这次是第一次见到母亲河。
左殿富的弟弟、80岁的左殿荣身板硬朗。老人回忆,哥哥比自己大11岁,当兵时刚刚结婚一周,部队南下没多久,家里就收到了大红字的“革命军人证明书”,吓得一家人以为哥哥牺牲了。直到1952年,才有了哥哥的消息,他们一家人一直在广西生活。
木兰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郭胜利表示,“兵二代”回家乡,是继承父辈传统,是对家乡浓浓的爱。家乡人将永远记住为祖国解放和建设生活在他乡的木兰人。木兰县博物馆、图书馆将收藏这段历史,让后人永远铭记。
昨天上午,由双城区与152师“兵二代”共同举办的“军旗飘过万水千山图片展”在双城区第四野战军前线指挥部旧址门前广场开展。24块展板、近300张照片,展现了152师从组建到撤编5年间的战斗历程。展览受到极大关注,市民纷纷前来观看。152师后代付莎莎是双城人,展览中,不少市民与其攀谈,欢迎她回家。
目前,第四野战军前线指挥部旧址新馆正在建设中,有关部门正在论证,有望为152师开办专馆。
“兵二代”看望152师老兵卢德山(中)。
C 看望152师老兵及后代,搜集更多冰城雄师资料
152师后代回哈探亲的行程紧凑丰富。这几天,他们分几路看望了在哈市生活的杨天民、卢德山、顾群等152师老兵及152师后代。
9日,在五常,他们看望董文烈士的儿子、74岁的董宝玉,并与当地武装部门座谈。“兵二代”们感谢五常市政府在寻亲过程中给予的帮助,并赠送了《军旗飘过万水千山》一书。
10日,他们又前往哈尔滨市胸科医院看望94岁的卢德山。听说大家分别来自广东、湖北、上海、北京等祖国各地,卢老说:“真高兴见到你们,还惦记着来看望我……”卢老曾是侦察兵,他与大家分享战斗故事,期间拿出一个布包,里面有一张已发黄的“革命军人证明书”。152师师长余勋光的儿子余安平仔细观看后说:这种证明书是当年志愿兵转业时发放的,现存不多。余安平翻看布包里的宝贝,注意到一个封面上印有“立功证明书”的红本,里面记载:卢德山在解放后,加强自身学习,善于帮助战友,荣立三等功。“这是立功证明啊!太不容易了。”对此,卢老连说:“没啥,没啥。”
来到老兵杨天民的家里,大家抱在一起,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杨老给大家讲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在烈士馆有一位叫“朱祥”的烈士,但他并没有牺牲。原来,在解放武冈时,杨老腿部中弹,落下残疾,在湖南常德养伤时,邻床的病人就叫朱祥。当时,朱祥也受了伤,子弹是从眉骨打进去的,抬下来时全身是血,大家都以为他牺牲了。战斗结束后,就把他列入阵亡名单。经过抢救,朱祥活了下来,成为一名“活烈士”。
“所有照片、资料,你们要是有用,都可以拿走。”杨天民说,现在老兵越来越少了,大家都害怕联系,担心在电话里听到噩耗。这次“兵二代”们来看望,实在欣喜,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搜集“冰城雄师”的资料,让这段历史保留、传承下去。
D 为哈尔滨日报送锦旗,一起寻亲并弘扬先辈精神
10日下午,“兵二代”们来到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赠送锦旗,上书“秉笔直书叙写冰城雄师、锦绣文章记录光辉战史”。余安平说,正是由于《哈尔滨日报》开辟“为英烈寻找亲人”专栏,才让152师后代逐渐走到一起,重走152师战斗过的地方,整理师史,让红色历史得到传承。
“这体现了党报的责任担当,对挖掘城市历史、塑造城市精神、告慰烈士亲人有重要意义。”白玉芳说,152师以牺牲近半的代价参加祖国解放战争。与众多英雄部队不同的是,这支部队都是哈尔滨的兵源,在浴血奋战中体现出哈尔滨的城市性格与精神。目前通过152师后代捐赠、收集的资料,已整理出第一本师史,这十分珍贵,也是哈尔滨这座城市在祖国解放战争中作出贡献的真实记录。经过后期走访和更多152师后代的加入,又收集到一批珍贵资料,师史编写组已着手第二部师史写作。
与此同时,152师后代还将继续与《哈尔滨日报》联合开展“为英烈寻找亲人”行动。目前,仍有上百位安葬在广西、湖南、天津等地的哈尔滨籍烈士一直没有找到亲人,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早日找到这些烈士的亲人。
“70年前父辈参军参战,走出黑土地、解放全中国,胜利后又响应国家号召,支持当地建设,留在异地他乡,让我们成为在南方生活的东北人。尽管如此,我们一直心向家乡。此次回家,深切感受到家的温暖。”白玉芳说。
在哈尔滨烈士陵园祭扫152师烈士。
http://news.sohu.com/20090805/n265727014.shtml
新晚报联合搜狐:哈尔滨籍老兵寻访活动今启动
4纵因为塔山阻击战损失巨大,补充了2个独立师。
112师--147师,共36个师是原东野12个纵队的基本部队。
整个解放军全军排名头三名的军依次是38军,39军,49军。解放时,把这三个军重新组成新13兵团,作为全军的总预备队,机动力量 。
7个头等主力师是全军排名前面的主力师。
暂时让伪满保安大队,伪警察维持秩序。抗联收编他们,国军来了,8个保安大队有7个叛变。
抗联司令(苏军远东88旅)作为东北自卫军司令,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吉林军区司令,吉林省主席,招募和培训新兵15万人,在1946年时将抗联发展起来的15万人交给了林彪。
这文章纯粹是挂羊头卖狗肉。老兵家属回老家跟你文章一开始的毫无关系。哈尔滨是帝俄时代修铁路发展起来的有俄文名称,怎么就成了苏联支持中共的证据。
四野日本炮兵技术过硬。
三十个小时拿下了中国第二大城市天津。
陈长捷就擒,傅作义束手。
辽沈战役结束四野兵力达150万。使用苏共提供的各种武器,包括T34坦克。
=======================================================================
例如在鲁南战役中,解放军部队一口气俘虏了24辆坦克。战役结束以后,陈毅写下《鲁南大捷》庆祝胜利:“快速纵队走如飞,印缅归来自鼓吹。鲁南泥泞行不得,坦克都成废铁堆。快速部队今已矣,二十六师汝何为?徐州薛岳掩面哭,南京蒋贼应泪垂。”
1。东北义勇军和抗联牺牲10几万人;
2。东北义勇军和抗联歼灭日军18万人。
原来八路军的部队。
你不是一般的扯淡,苏联出兵是为了外蒙从中国分离出去,中长铁路,旅顺军港和大连商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