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战役是转折点。从此“联合国军”再也不敢发动大规模进攻。志愿军彻底解决了能不能守的问题。

f
f2022f
楼主 (文学城)
上甘岭战役,美方称为三角山战役(Battle of Triangle Hill),是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在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展开的一场著名战役。 [1] 1952年10月14日,“联合国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防守地约3.7平方公里的上甘岭阵地发起猛攻,志愿军防守部队进行了顽强抵抗,阵地多次失而复得。双方随后不断向上甘岭地区增加兵力和重武器,使上甘岭发展为局部战役规模。激战持续至11月25日结束。在持续43天的战斗中,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志愿军共击退“联合国军”900多次冲锋。最终志愿军守住了阵地,取得了胜利。 [2-5] 上甘岭战役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高水平,志愿军在此次战役中打出了国威军威。 [2]       称 上甘岭战役 发生时间 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 地    点 朝鲜中部金化郡五圣山南麓村庄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 参战方 中国人民志愿军,“联合国军” 结    果 中国人民志愿军获得胜利 参战方兵力 志愿军4.3万人 参战方兵力 “联合国军”6万余人 伤亡情况 志愿军伤亡1.15万 [3]
美韩军伤亡1.5万 [6] 主要指挥官 秦基伟崔建功李德生 联军指挥官 詹姆斯·奥尔沃德·范弗里特,韦恩·C·史密斯,丁一权 外文名 Battle of Triangle Hill 战役意义 迫使联合国军停止进攻     战役背景  
1952年10月初,种种迹象表明,志愿军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掌握了地面作战的主动权,驻韩国的联合国军司令詹姆斯·奥尔沃德·范弗里特对此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关注。在10月6日写给上司——远东美军司令马克·韦恩·克拉克的信中,他敦促尽快通过一项在美国第9军前线发动一切有限目标的进攻计划,他说:“为了扭转局势,我们必须首先采取小规模的进攻行动,使敌人陷于被动的防守地位,目前我们都是为应付敌人的进攻而采取防守行动,致使我们遭到了1951年10月和11月以来所有战斗中人员惨重的伤亡。” [7] 为避免这一趋势继续发展,范弗里特建议采纳第9军团代号为“摊牌行动”(Operation Showdown)计划。他认为那样将会改善金化以北防线的情况。范弗里特指出,在该城以北不到3英里的地方,第9军和敌人的军队都设有工事,双方间隔只有200码。在598高地和该高地东北面大约1英里多的地方有一条从西北伸向东南的狙击岭山脉(中方称537.7高地),那里的敌对力量正好卡住了我方的咽喉,故此死伤就相应要大得多。假如能把敌人驱逐出这些山头,范弗里特继续说,他们将不得不后撤到1250码以远的另一个防守阵地。考虑目前弹药库存所能提供的最大火力以及空中力量的最大近战支援,第8集团军司令对“摊牌行动”的可能性是乐观的。 [7] 虽然克拉克在过去曾反对过夺取高地的冒险行动,但是他也终于表示,“摊牌行动”将可以非同寻常地创造一个好机会,可以不付出过大的牺牲就能拿下一些阵地。假如一切按计划行事,仅美国第7师和韩军第2师的2个营就可以圆满完成这一使命。野战司令官们估计,此行动将进行6天,会造成200人的伤亡。由于有多达16个炮兵营的280门大炮和200多架次战斗机和轰炸机的支援,估计步兵不会遇到很大的障碍。于是,8日克拉克批准了“摊牌行动”计划,但仍提醒范弗里特对该行动只作例行的新闻报道,同时要特别考虑夺取高地的战术意义。 [7] 战役地理   播报
597.9高地由东北和西北两条山梁组成,好像英文字母V,又像是个三角形,所以被美军形象地称之为三角形山,共分为十二个阵地,东北山梁上依次是2号、8号和1号阵地,2号阵地的左前方有个小山梁,上面就是整个高地的最前沿11号阵地;西北山梁上依次是6号、5号、4号和0号阵地;高地主峰则是3号阵地,主峰前面的突出部是9号阵地,9号阵地的右后方是10号阵地,左后方是7号阵地。其中9号阵地是主峰的门户,位置非常重要,日后将成为双方殊死争夺的目标。防守此地的是志愿军第一三五团的九连和八连的一个排,为一个加强连的兵力。 [8] 537.7高地(美方称狙击兵岭)是两个南北相对形同驼峰的山岭,南山被美军占领,北山则在志愿军手中,(应确切称之为537.7高地北山,本文简称为537.7高地,下同)上面有九个阵地,组成一个不规则的十字形,从西到东依次是9号、3号、4号、5号和6号阵地;由南到北依次是1号、2号、7号和8号阵地,其中8号阵地是最前沿的突出部。整个北山高地由志愿军第一三五团一连防守。 [8] 战役经过   播报 第一阶段 美7师和韩2师的进攻 但是“摊牌”行动一开始就走了样。战前韩二师的一个参谋带着作战计划投靠志愿军。而且由于白马山战役的需要,炮兵的支援不得不中断,准备好的5天空袭行动也只好减为2天了,中国军队严阵以待,并且很快就表明他们打算继续占据598高地——狙击岭一带地形。 [8] 美7师师长,韦恩·C·史密斯少将把占领“三角山”的任务交给了由劳埃德·R.摩西率领的第31步兵团(在第二次战役在长津湖被全歼,团旗也被缴获的北极熊团)。虽然原先计划只用1个营的兵力进攻,但是摩西上校及其官员们估计敌人的反击一定会比预计的要强烈,只用1个营的兵力去对抗敌人是不现实的,他们把占领“三角山”右翼的任务交给了迈伦·麦克卢尔中校指挥的第1营;把占领左翼的任务交给了罗伯特·H.纽博尼指挥的第3营,也就是说主攻力量在行动以前就增加了一倍。 [8] 10月14日四时,美军以320门大口径火炮、47辆坦克、50余架飞机对十五军30公里防御正面开始火力准备,其中对五圣山前沿597.9和537.7高地的轰击特别猛烈,使用了300门火炮、27辆坦克和40架飞机,火力密度高达每秒落弹六发。


。经一上午的激战,美军攻击部队七师三十一团的二营、三营损失均超过了70%,美军比较忌讳部队成建制消耗,就未敢再使用一营,将三十一团撤下去休整,换上第三十二团接着再战,一直打到黄昏,也未能攻下597.9高地。 [9]

  10月20日一早,美军出动30架次B—26轰炸机对上甘岭进行地毯式轰炸,300余门重炮同时实施轰击,40多辆坦克由于受地形限制无法实施集团突击,干脆抵近高地作为固定火力点,直接支援步兵进攻。美军投入战斗的步兵共三个营,采取多路多波次集团冲锋,后三角队形,兵力由小到大,一波接一波,在宪兵队的督战下,轮番冲锋。 [16]   第二阶段 与韩2师的战斗

 25日,范佛里特来到美第九军军部主持部署调整,将受到重创的美第七师(美军自报该师的9个步兵营有8个营参加了这场为期12天的战斗,死伤人数达2000人之多,撤下战场,进攻597.9高地由韩国第二师接替;韩第二师右翼团的防务交给韩第六师,集中兵力攻击上甘岭;另将韩第九师调到金化以南的史仓里,作为战役预备队。 [17]

 美军遭到重大伤亡后以韩军来替换,立即在韩国部队中引起轩然大波。韩国战史中这样记载,“美军7师同第2师并肩作战,进攻并占领‘三角’高地。然而因敌顽强反击,截止25日的12天内,先后投入9个营作战,伤亡2000多人,战斗演变成持久战,因而将美7师防线交给了韩第2师。结果,第2师单独担负了中部前线要地的进攻。当时军团(注:指美军第9军)的这一措施立即激起舆论,给人一种只顾减少美军伤亡的印象……第2师以不惜牺牲自己代价坚守要地的决心采取了上述对策(本文作者注:指接受美军第7师进攻任务的部署调整)。”虽然有后面的豪言壮语,但韩国第2师内部大骂美军让他们当“替死鬼”的人肯定不是少数。 [17] 在整个战役里坑道坚持时间最长的是由丁鸿钧任班长的一三四团五连四班,他们是参加夜间反击来到597.9高地的,丁鸿钧指挥有方,在两天里打退美军多次进攻,毙伤敌150余人,自己无一伤亡。因弹药耗尽才于15日下午退守2号阵地的一个只有15米深的小坑道。 从21日至29日,坑道部队夜间主动出击达158次,其中仅9次失利,其余均获成功,累计歼敌2000余人,大量消耗了敌军,并极大破坏了敌军阵地的稳固。与此同时,纵深部队为支援坑道部队,先后以二到五个连不等的兵力对537.7高地组织过七次反击,曾三次夺回了全部阵地。在597.9高地,以两个班到九个排的兵力组织过五次反击,曾一度占领主峰。这些反击,都使坑道部队得到了物资和人员的补充,增强了坑道的力量,为大反击创造了有利条件。 [17]   在十五军的另一战场上,西方山地区的四十四师对当面之敌发动了一系列的攻击,从战术上积极配合五圣山战场。四十四师主要的攻击目标是391高地,四十四师确实占领并巩固了391高地,战斗中共歼敌4000余人。四十四师这一作战,不仅有效牵制了美军,分散了其在上甘岭的兵力火力,有力保障了上甘岭的胜利,而且将战线前推十公里,大大改善了在平康谷地的防御态势。因此受到了志愿军总部的通令嘉奖。 [17] 第三阶段 反击作战与巩固阵地 15军的反击
10月30日中午十二时,十五军以133门大口径火炮和30门120毫米重迫击炮,向597.9高地实施猛烈的炮火准备,炮击持续达四个多小时,日落时分才沉寂下来,韩军惟恐志愿军乘机发动攻势,立即爬出隐蔽部抢修被毁的工事。不料一个半小时之后,十五军的炮火又突然开火,对高地进行了五分钟的炮火急袭,接着开始炮火延伸,韩军以为志愿军攻击迫在眉睫,急忙进入阵地准备迎战,谁知志愿军的炮弹猛然又回落在高地上,被打了个正着,这么几次真假延伸射击,高地守军的伤亡已经过半。二十二时,火箭炮团24门火箭炮进入阵地对敌纵深炮兵阵地和二梯队集结地区实施面积射击,几乎完全压制了敌纵深炮火。这是志愿军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炮战,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十五军的步炮协同日渐完善,美军在上甘岭伤亡的70%是被志愿军炮火杀伤,这就是炮兵在战役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17] 此次反击共动用了第45师新建的8个连和第29师86团的2个连,团侦察连,共11个连的兵力,发动11波攻击,双方反复争夺。作战结果597.9高地除东北山梁上的2、8、11号阵地仍在韩军控制外,主峰及几个要点阵地均已掌握在第45师手中,敌守备之韩第31团4个连,整建制覆没。 [18] 10月31日韩第32团与埃塞俄比亚营重新调整兵力发动反击,战斗持续了9个半小时,15军反击部队创下了上甘岭战役中日均最高弹药消耗量:投掷出近3万枚手榴弹和手雷,260根爆破筒,发射30多万发子弹,21000多发炮弹。美韩军的炮火猛烈程度仅次于战役第一天,韩军攻了一整天,总共发动二十三次营连规模的集团冲锋,徒然伤亡1500余人,毫无所获。十五军似乎意犹未尽,当晚二十九师八十六团的两个连发起反击,将597.9高地其余阵地全部恢复。但四十五师的伤亡也不小,守备部队的兵力少到只能控制五个阵地。 [18] 12军的反击 从1952年11月1日起,十二军的部队开始参战。王近山审时度势,决定将十二军三十一师余下的两个团全部配属给十五军。 [18]
11月4日,李长生根据这几天的战斗发现美军每天的攻击都是早上八时开始,他判断在这之前美军肯定是在某处集结,便派出了精干的侦察分队连夜前去侦察,这些侦察兵果然不负期望,凌晨四时发现美军的攻击部队正在597.9高地南侧的一片树林里集结,李长生决定先发制人,对其实施炮火急袭,四时三十分,火箭炮团24门火箭炮就按照侦察兵所报告的方位进行了齐射,美军的攻击部队遭到了沉重打击,伤亡惨重,只得重新组织兵力,这天的进攻直到中午十二时才开始,而且攻击强度明显减弱。(据美国战史,10月30日,中共部队以3个营的兵力把598高地从韩军的手里夺了过去,11月3日,敌人经过一场激战后又占领了珍妮·罗素山。此后,中国军队对韩军穷追猛打,死伤人数剧增,11月5日,美第9军军长詹金斯将军中断了对“三角山”的进攻。攻占狙击岭的战斗持续到11月8日,这时韩军部队是“摊牌”以来第14次部分占领高地。在这后半个月,来自中国军队的压力减弱了,威胁韩军的巡逻队以及探照灯也减少了)。 [18] [22] 十二军三十一师全面接过597.9高地防务。九十一团几天战斗只剩下一个连没有参战,当晚九十三团的一个营投入了战斗,三十一师的后续部队也逐步进入战斗。当天的战斗韩军以第二师三十一团主攻,三十团以一个营担负助攻,在志愿军顽强抗击下,徒有伤亡,下午十五时就草草结束攻击。就在这天的激烈战斗中,涌现出了著名的孤胆英雄胡修道。胡修道是九十一团的一名新战士,从拂晓起就战斗在597.9高地的3号阵地上,连续打退韩军七次冲锋后,全班只剩下胡修道和滕土生两人了。中午开始,韩军加强了攻击,火力越来越猛烈,滕土生以及后来增援的另两名战士全部伤亡,阵地上只剩胡修道一人,而且还负了伤,但他毫不畏惧,裹伤再战,独自一人又英勇地击退了韩军多次进攻,从拂晓至黄昏,胡修道和他的战友,先后击退韩军从一个排到两个营规模总共四十一次进攻,寸土未失!其中仅胡修道一人就毙伤韩军280余人,创造了孤胆作战的光辉典范。 [18] 第三兵团鉴于十二军参战,上甘岭的战斗已发展成战役规模,重新调整了作战指挥系统,以十二军副军长李德生为首组成五圣山指挥所,统一指挥十五军的二十九师、十二军的三十一师和三十四师;由炮兵第七师师长颜伏为首组成炮兵指挥所,统一指挥所有参战炮兵。 [18] 1952年11月25日,一零六团顺利完成使命将537.7高地移交给二十九师。战史上一般就把25日作为上甘岭战役的结束之日。

 

 战役总结兵员统计

上甘岭战役从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历时四十三天,双方在面积仅3.7平方公里的两个高地进行了激烈的争夺,投入的兵力、兵器逐步增加,由战斗发展为战役。志愿军参战部队依托坑道与敌反复争夺二十九次,击退敌营以上规模冲锋二十五次,营以下冲锋六百五十三次。最终只失去了537.7高地前沿的两个班阵地。 [23] 战役中志愿军共投入步兵为十五军四十五师之一三三团、一三四团、一三五团,二十九师之八十六团、八十七团;十二军三十一师之九十一团、九十二团、九十三团,三十四师之一零六团,合计十五军5个团,十二军4个团,共9个步兵团加上战役中陆续补充的2000余新兵,共4.3万余人。投入炮兵部队有:炮兵第二师、炮兵第七师、火箭炮第二零九团,第六十军炮兵团,共11个炮兵营,计山、野、榴炮133门、火箭炮24门、迫击炮292门 [24]。高炮部队有:高炮第六零一团、六一零团各一部,高炮独立第二十营、独立第三十五营,计高炮47门。 [23] “联合国军”共投入步兵有美第七师3个团、韩第二师4个团、埃塞俄比亚营、哥伦比亚营。地面部队合计7个团又2个营。(中方认为韩第九师3个团、美军第一八七空降团参加了战斗,但没有对方材料的证明)支援部队炮兵十六个营又3个连,8个坦克连,以及各直属队及第105新兵编练师9000余人,参战总兵力约4万人。共有105毫米口径以上火炮300余门。坦克2个营,170余辆。航空兵1个大队,飞机约100架,共出动约3000余架次。 [23]   物资火力 “联合国军”发射炮弹190万枚,志愿军共发射炮弹40余万发,相当于联合国军的1/4。 [23]  

美军总结

6个星期的艰苦奋战过去了,联合国军司令部所属部队控制了狙击岭的一部分,但失去了整个“三角山”。在“三角山”战斗中,他们由最初的2个营的兵力发展到2个师以上的兵力,死伤人数由200人增加到9000人。尽管中国人大概在这场战斗中耗费了10000名士兵,但是他们丝毫不感到缺乏兵力,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们一次又一次地表现了为夺取有战术意义的高地,他们是愿意付出重大牺牲的。“三角山”之战,中国军队以他们不屈不挠的斗争扭转了白马山之战的败局,并且迫使联合国军停止进攻。 [23] [25]

  战役伤亡   播报   联合国军 根据沃尔特·赫姆斯的《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第1卷)》所述,“联合国军”在持续6个星期的三角形山战役里共伤亡9000人。 [23]志愿军估计联合国军伤亡为25498人。 [3] 韩军 韩国军不同于在异国境内作战的志愿军和美军,他们有经过一定训练的预备兵员和军官,可以源源不断地补充作战部队的缺额。战役开始时,韩国第2师有12000余人,战役过程中受到惨重损失,但经过不断补充到战役结束还有11000余人,基本上能够维持原有的建制单位(虽然新兵多了战斗力下降,但总比人越来越少要强)。 [23]     战役影响     战役激烈程度 上甘岭战役中的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高水平。平均每秒钟就达6发,每平方米的土地上就有76枚炮弹爆炸。“联合国军”在此役中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成了一片焦土,许多岩石坑道也被炸短了三四米。志愿军参战部队依托坑道与敌反复争夺29次,击退敌营以上规模冲锋25次,营以下冲锋653次。志愿军伤亡11529人,伤亡率在20%以上。而“联合国军”伤亡25498人,伤亡率在40%以上。这样的伤亡率和日平均伤亡数,对美国人来说是个极其可怕的数字,因为美国认为伤亡率最高的太平洋战争中的硫磺岛战役,也只有32.6%。 [3] [23] [27]   打出国威军威 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敌人的“金化攻势”,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战役之后,美军再也没有向志愿军发动过营以上规模的进攻,朝鲜战局从此稳定在北纬38度线上。上甘岭战役不仅奠定了朝韩的南疆北界,还换来了东亚地区几十年的和平。秦基伟将军说:“上甘岭战役不仅从军事上打垮了敌人的攻势,也打出了我军的指挥艺术、战斗作风和团结精神。打出了国威军威。以后有人说过,美国人真正认识中国人,是从上甘岭开始的。” [3]

 

联合国部队指挥官克拉克上将和美国总统杜鲁门承认这是对联军士气的沉重打击。 [29]克拉克在回忆录中指出,鉴于上甘岭战役中联合国军伤亡过重,联军远东指挥部不得不停止了任何兵力多于一个营的战斗计划,由此,这场战役实际迫使联军停止了任何对志愿军的大规模进攻计划。 [28]  
美国老师
最可爱的人
j
jinjiaodw
哈哈,不是一直号称把美军打回三八线,大败联合国军,怎么现在变成了能不能守的问题了
f
f2022f
大概此战之后,李德生受到毛的重视。虽然他是原四方面军的。李德生打的比秦基伟好。伤亡小。

李德生懂得用巧劲,而不是死打硬拼。很快就让敌人泄气认输了。

白云蓝天
第5次战役后,要守住三八线不是问题。美军多次努力尝试收复失地,早在51年8、9月,喋血岭与伤心岭战役后,已彻底绝望。

 

       10月13日黎明时分,法国营猛攻851 高地,占领了“伤心岭”上最后一个高峰。经过30天的残酷战斗,联合国军终于攻下了“伤心岭”。

       代价极为惊人。第2 师死伤达到3700人,第23团和法国人几乎占整个损耗的一半。估计中国和北朝鲜死伤数高达2.5 万人之多。

       那么得到的是什么呢?只不过是为战线填了一个小小的缺口罢了。而在“伤心岭”背面又赫然耸立着另一座大山,山上布满了就像在“喋血山岭”和“伤心岭”上一样要付出重大代价的地堡和火力点。

 

(引自《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

 

f
f2022f
毛说过,第一解决了敢不敢和世界第一的美军打的问题(1950), 第二解决了能不能打的问题。第一次和第二次战役解决了 。

毛说过,第一解决了敢不敢和世界第一的美军打的问题(1950), 第二解决了能不能打的问题。第一次和第二次战役解决了(1951)。

后来暴露了能不能守的问题。到1952年10月又解决了。发明了坑道。以前守阵地伤亡比较大,因为敌人炮火太猛烈了。

j
jinjiaodw
所以又丢了4000平方公里土地,上甘岭也在非军事区
f
f2022f
丢4000平方公里土地是解决能不能守的问题之前,在1951年丢的。1952年10月后不会再丢了。
白云蓝天
1951年8、9月,美军就自认为打不动了。
j
jinjiaodw
这么说,我们又赢了
f
f2022f
你说的对,1951年“联合国军”在巨大的伤亡下,能前进一点。到1952年10月志愿军发明坑道后,就一点都前进不了了。

另外他们估中方的伤亡总是要高估一倍以上。例如他们估中国总伤亡100万,但实际上是40万。

f
f2022f
一直都在进步,一点一点前进,虽然步伐小,但却是稳步前进着。
白云蓝天
喋血岭与伤心岭战役之前,每个月前进2公里,期间中朝防线越来越坚固,美军感到越来越寸步难行,花很大代价打下几个山头无补于事
有言
赞!你的回答理性客观公正。值得学习。-:)
十具
别沉弥于过键盘干瘾,对认知有害。时至52年秋,和局早定。只为战俘遣返的技术细节,还残酷血拼的意义何在?80s初我就读到美

读到过一篇当年前线美军指挥官写的回忆(现在找不到原文了,也忘了作者名字),认为双方指挥官彼此斗气,在一个毫无军事意义的小山包,在停战已成定局后,消费了那么多年轻的生命,是不道德的。

十具
要证明你能不能攻,能不能守,不还有足球场吗?
白云蓝天
范佛里特的儿子作为飞行员刚死在朝鲜战场不久,为了替自己的儿子报仇,发明了范佛里特弹药量,就是不计成本地轰炸。
白云蓝天
主要是美军不服输,先是李奇微尝试,后来鹰派克拉克更是不计后果地尝试夺回失地,但事实证明是个不可能的任务。
白云蓝天
第五次战役后,志愿军就放弃了扩大战果的尝试,愿意接受谈判,但是美军希望翻本,所以发动了多次大规模进攻。
十具
是吗?来听听那时毛在政协会议上提起战俘一事,歇斯底里地喊”要打多久就打多久!“的录音。会场上掌声雷动,恭喜各位,你们是

你们是多数。不过,毛旁边的李济深和周恩来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与毛的形成了鲜明对比。

 

十具
看来你还是有是非观念的。不过,史实究竟是什么,请考查我下面给的证据。
白云蓝天
美国要打,当然只能奉陪。你听不出这种意思吗?
白云蓝天
你提供的证据正证明了美军要打,中国只能奉陪。如果毛的这种意思你还听不出来,那跟你讲最简单的道理你也不会明白了。
十具
那是毛的一面之词,说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想打下去。你有证据吗?我读到的史料都是,美总统和美军参谋联席会议,自始至终都反对入

反对入侵中国,都不想战争升级。麦克阿瑟被解职,这信号,战略家毛还读不懂吗?毛要么是撒谎,误导国人,要么是愚钝。

十具
别装傻,这么强的语境,毛分明是在告诉全国政协委员们,为了不让任何一个战俘去了第三方,中国要长久打下去。还得谢谢你,

同意我的观点,那时的仗是不该打下去的。究竟是谁在用士兵的生命,无谓地赌气,我们可以存疑。

白云蓝天
你不了解史实吗?还要什么证据,史实就是证据。志愿军无法扩大战果,当然不想再打了。美国制造战俘问题,双方无法妥协只能打。
白云蓝天
你难道是真傻啊?违反国际公约,扣押战俘,冒天下之大不韪,中国为什么要屈从,又不是打不过?!
十具
请慢,扣押 vs 自愿之间,你可以划等号。别胡搅蛮缠好不好,丢人呐。
m
man008
毛最后一句话是"直到完全胜利",看来是牛皮吹破了.
m
man008
他们是"志愿军",不是战俘.
有言
足球都来了?-:)
有言
白云兄和他们论,实在是太难为了。他们全部是立场挂帅,美军牛,美军乌拉,美军上帝保佑等等。-:)
白云蓝天
确实,开始似乎还正常,到后来没理了就跟你强词夺理了。再说下去就简直是对牛弹琴,浪费时间了!
白云蓝天
日内瓦公约有自愿的条例吗?允许战俘自愿,等于允许战俘“被自愿”,等于允许可以对战俘进行惨无人道的虐待,直到“自愿”为止!
十具
非常难与你们交流。现在正值奥运,我还是试一下吧。你能理解并同意下面这个浅显的观察吗?
h
hkzs
最傻的人。或者最无知的人。联合国军从开始停火谈判就不再发动过什么大规模的进攻。这是客观战史事实。

你两个睁着眼睛说梦话呢。

上甘岭只是个局部班排阵地争夺战而已。算不上什么大规模进攻。

旁人看的很清楚,你两个只是使用了中宣部的宣传伎俩,自己骗自己而已。

h
hkzs
实际上,上甘岭战斗争夺的四块阵地中,志愿军还是丢了其中一块。537高地南山阵地。

并没有守住全部阵地。

有言
大家还是欣赏奥运吧,找自己喜欢的。其余的话,就如俺对白云兄说的。-:)
h
hkzs
白云兄这次说对了,那么为啥最后还是屈从了呢?无他,就是因为志愿军真的打不过美军啊!

其实你是可以和我一样认识到志愿军打不过美军的。只是你的立场不允许你面对这一事实罢了。

十具
荒谬之至。保护战俘权益的日内瓦公约规定是底线,你法盲竟然得出不能自愿的诠释。也有美国战俘自愿选择去了中国。公约相关条款

的原文:

”Prisoners of war may only be transferred by the Detaining Power to a Power which is a party to the Convention and after the Detaining Power has satisfied itself of the willingness and ability of such transferee Power to apply the Convention."

你敢这种堂而皇之的胡搅蛮缠,分分钟被法警扔出法庭。

十具
上面两位,常识还是要的哦。日内瓦公约规定了战俘每天摄入热卡量的下限,但只字没提芝士。你有芝士,但以没面包为由饿战俘违法吗
十具
我咋觉得是你自己脸红了呢,别拿白兄掩饰呀。
白云蓝天
这跟战俘自愿去哪里有狗屁关系?这个条例是关于关押战俘的规定,跟交换战俘没有JB关系。

 

以下是ChatGPT对这一条例作出的解释:

 

这段话的意思并不是说战俘可以自愿去其他国家,而是强调战俘的转移必须遵循一定的条件。具体来说,战俘只能被扣留方(Detaining Power)转移到一个已经加入《日内瓦公约》的国家,并且在转移之前,扣留方必须确认接收方有意愿和能力遵守该公约。因此,转移并不取决于战俘的自愿,而是取决于扣留方和接收方是否符合这些条件。

 

战俘被转移至加入《日内瓦公约》的国家主要是为了确保他们能够获得适当的保护和人道对待。《日内瓦公约》规定了在战争和武装冲突中对战俘的权利和待遇,包括他们的生活条件、医疗照顾、沟通权利等。转移到遵守这些国际法则的国家可以帮助确保战俘的安全和基本人权得到尊重,从而防止虐待和不人道的待遇。因此,这种转移要求旨在维护战俘的尊严和安全。

 

这条公约主要是关于对战俘的保护和待遇的规定,而不是关于交换战俘的规定。《日内瓦公约》中的相关条款强调了战俘在被扣留期间应享有的权利,以及扣留方的责任,确保他们得到人道对待。虽然战俘交换是战争中可能发生的另一个方面,但《日内瓦公约》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战俘的权利和安全,而不是规定如何进行交换。

 

白云蓝天
什么GP逻辑!上甘岭战役是志愿军胜了,是美帝打不过志愿军。
p
puyh
自己脸发烧说是别人脸红
h
hkzs
你自己看看逻辑链吧。硬拗只能你自己自慰而已。
十具
对方反驳,既然是自愿出国打仗,还用担心不愿脱离敌手回国的吗。很逻辑的推论嘛。
走资派还在走
从这儿就能看出境界不同,同样死了儿子,咱毛主席就没发明什么量,境界高的不是一星半点儿。
美国老师
战略战术战役战斗,谈谈打打,你再事后大聪明还不如换悲天悯人的路子试试呢
n
nyg
这么说, 是你又撒谎了。 你不会感到馐耻,你也不懂道歉。
f
f2022f
我引的文章中说到了。只是537.7高地2个班阵地(2/9),也不是失去,只是用炮火控制的中间地带。这也是李德生的决定。

上甘岭战役从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历时四十三天,双方在面积仅3.7平方公里的两个高地进行了激烈的争夺,投入的兵力、兵器逐步增加,由战斗发展为战役。志愿军参战部队依托坑道与敌反复争夺二十九次,击退敌营以上规模冲锋二十五次,营以下冲锋六百五十三次。最终只失去了537.7高地前沿的两个班阵地。

===========================================

597.9 高地完全夺回 (100%)。    537.7高地只是2 个班阵地是中间地带。炮火控制。537.7高地共9个阵地,中间地带只是2/9.

===========================================================================

537.7高地(美方称狙击兵岭)是两个南北相对形同驼峰的山岭,南山被美军占领,北山则在志愿军手中,(应确切称之为537.7高地北山,本文简称为537.7高地,下同)上面有九个阵地,组成一个不规则的十字形,从西到东依次是9号、3号、4号、5号和6号阵地;由南到北依次是1号、2号、7号和8号阵地,其中8号阵地是最前沿的突出部。整个北山高地由志愿军第一三五团一连防守。 [8]

f
f2022f
停火谈判是1951年7月开始的,美军同时在1951秋季发动大规模攻势。你大概被你看的文章骗了。

1951年8月18日,“联合国军”乘朝鲜北方发生特大洪水灾害、志愿军和人民军供应困难之机,发起夏季攻势,主要进攻方向为北汉江以东至东海岸朝鲜人民军防守的阵地。至9月18日,“联合国军”除在杜密里以北851高地至1211高地地段继续进攻并持续至10月中旬外,其他地段被迫停止进攻。为配合人民军作战,志愿军第一线的第64、第47、第42、第26、第27军积极进行有限目标的战术反击,攻击“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多处阵地,共毙伤敌3900余人。在夏季防御作战中,我阵地虽被突入2~8千米,失去土地179平方千米,但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奋战,消耗了敌人大量有生力量,全线共毙伤敌7.8万余人。

 

“联合国军”的夏季攻势被我粉碎之后,并不甘心失败,仍企图以军事压力迫我就范。9月29日,“联合国军”在经过充分准备后,发动秋季攻势。在西线,“联合国军”对我志愿军第64、第47军防守正面全面进攻。至10月18日,“联合国军”的攻势因伤亡惨重被迫停止,我共毙伤敌2.2万余人,敌仅前进3~4千米。在东线,“联合国军”大举进攻志愿军第68军阵地,后攻势重点转向北汉江东西地区的我第67、第68军防御正面。10月16日起,“联合国军”全面进攻连连受挫后,被迫转为重点进攻,10月19日以后,“联合国军”之进攻能力已逐渐减弱,10月22日,在我顽强阻击下,“联合国军”的秋季攻势被粉碎。我与敌激战10昼夜,共毙伤敌2.3万余人,击毁敌坦克39辆,击伤8辆。敌突入我阵地6~9千米。

 

1951年夏秋季防御作战,是在极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中朝人民军队以无比顽强的战斗意志,连续进行了3个多月的艰苦作战,粉碎了敌人的进攻,并且还胜利地对敌实施了小的局部反击,共歼敌16.8万余人。这不仅给了迷信武力的美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有力地配合了停战谈判斗争,而且使我军取得了进行阵地防御和阵地进攻作战的初步经验。敌人不仅未能达到其通过发动局部攻势压我屈服的预期目的,而且在我严重打击下,不得不同我恢复停战谈判,并放弃了原来的无理要求(原要求得到海空优势补偿,见下图)。

 

1951年,美军虽然伤亡巨大但总能前进几公里。

但一到1952年10月,即使伤亡巨大也前进不了1公里了。 这就是战争的转折点。从此开始攻防开始反过来了。

1953年7月,中方一次进攻就得到160平方公里 在宽25公里的战线上,前进6.5 公里
f
f2022f
主要是美军不服输,非要无限期停止和谈,让飞机大炮说话。

1951年8月18日,“联合国军”乘朝鲜北方发生特大洪水灾害、志愿军和人民军供应困难之机,发起夏季攻势,主要进攻方向为北汉江以东至东海岸朝鲜人民军防守的阵地。至9月18日,“联合国军”除在杜密里以北851高地至1211高地地段继续进攻并持续至10月中旬外,其他地段被迫停止进攻。为配合人民军作战,志愿军第一线的第64、第47、第42、第26、第27军积极进行有限目标的战术反击,攻击“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多处阵地,共毙伤敌3900余人。在夏季防御作战中,我阵地虽被突入2~8千米,失去土地179平方千米,但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奋战,消耗了敌人大量有生力量,全线共毙伤敌7.8万余人。

 

“联合国军”的夏季攻势被我粉碎之后,并不甘心失败,仍企图以军事压力迫我就范。9月29日,“联合国军”在经过充分准备后,发动秋季攻势。在西线,“联合国军”对我志愿军第64、第47军防守正面全面进攻。至10月18日,“联合国军”的攻势因伤亡惨重被迫停止,我共毙伤敌2.2万余人,敌仅前进3~4千米。在东线,“联合国军”大举进攻志愿军第68军阵地,后攻势重点转向北汉江东西地区的我第67、第68军防御正面。10月16日起,“联合国军”全面进攻连连受挫后,被迫转为重点进攻,10月19日以后,“联合国军”之进攻能力已逐渐减弱,10月22日,在我顽强阻击下,“联合国军”的秋季攻势被粉碎。我与敌激战10昼夜,共毙伤敌2.3万余人,击毁敌坦克39辆,击伤8辆。敌突入我阵地6~9千米。

 

1951年夏秋季防御作战,是在极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中朝人民军队以无比顽强的战斗意志,连续进行了3个多月的艰苦作战,粉碎了敌人的进攻,并且还胜利地对敌实施了小的局部反击,共歼敌16.8万余人。这不仅给了迷信武力的美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有力地配合了停战谈判斗争,而且使我军取得了进行阵地防御和阵地进攻作战的初步经验。敌人不仅未能达到其通过发动局部攻势压我屈服的预期目的,而且在我严重打击下,不得不同我恢复停战谈判,并放弃了原来的无理要求(原要求得到海空优势补偿,见下图)。

 

1951年,美军虽然伤亡巨大但总能前进几公里。

但一到1952年10月,即使伤亡巨大也前进不了1公里了。 这就是战争的转折点。从此开始攻防开始反过来了。

1953年7月,中方一次进攻就得到160平方公里 在宽25公里的战线上,前进6.5 公里
h
hkzs
你自己不也承认了“ 南山被美军占领”了么。至于李德生的话,那不过是为了掩饰自己没能夺回该地的遁词罢了,不值得作为讨论依据
有言
普兄说的妙。哈哈。-:)
f
f2022f
你理解错了。南山是上甘岭战役之前就被美军占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