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一个被蜀汉耽误的顶级人才: 孟达,诸葛亮犯了两个巨大的错误,导致孟达被杀(9)

咲媱
楼主 (文学城)

诸葛亮无疑是在孟达反魏国的这件事情上,走了几步臭棋。

用反间计给司马懿提供突袭孟达的炮弹,造成蜀汉在上庸的棋子被早早废掉,孟达来不及组织防御,是第一手臭棋。

在司马懿发动突袭,孟达向蜀吴求救的时候,诸葛亮又走了第二步臭棋,他没有亲自出马,也没有派魏延赵云这些猛将,只是派了七千士兵和两个普通的将领去救。吴军也派了部队从东部救援。

孟达由于被突袭,来不及组织防御,只好利用地形,在三面环水,易守难攻的上庸城防守。他临时用竹子制造栅栏,利用冬天冰冷的河流和栅栏防守,大量杀伤渡河敌军。

司马懿就不顾伤亡,命令冒着箭雨,大军强渡冰冷的河流,强攻上庸。

孟达在这个小城,撑了十六天之久,最后手下的大将李辅,外甥邓贤背叛,开城投降。

而蜀国的援军,在魏军西城太守申仪的狙击下,也缓慢推进到了西城桥,吴军就推进到了木兰塞,还差几十里路就能会师,救出孟达。

而孟达被杀后,这只蜀国的援军,七千人进退无路,全军投降了曹魏。

诸葛亮实际上在上庸,损失巨大,除了孟达手下的一万多军队,七万多人口全部被司马懿俘虏,蜀军还损失了七千援军,总损失达到惊人的两万军队。八万人口。

要知道后来马谡失街亭,蜀军大败,也不过损失不到一万军队。

而刘备伐吴,伤亡也不过是两万多人。关羽失去荆州,也不过是损失了三万军队。

所以上庸之战,其实是蜀汉的战役级别的惨败。

为什么诸葛亮会犯这种低级的错误,而且犯了两次?

因为诸葛亮低估了孟达和司马懿的军事水平。

当年刘封从汉中去和孟达会师,是非常快的。诸葛亮以为派七千人,加上孟达的一万人和东吴的援军几千,总兵力有两万多,加上地利,对抗司马懿足够,而且不会打败兵力多得多的司马懿,大概率打成诸葛亮希望的消耗战,吸引住司马懿的兵力,方便诸葛亮从另外一边出祁山。

所以,诸葛亮不会自己去救,也不会派主力部队赵云魏延等人。

可是,诸葛亮低估了孟达制造堡垒的军事水平,也低估了司马懿的决心和速度。

孟达的军事水平很高,在三国都是一流的。他在做魏国的上庸方向的最高军事长官时期,在蜀国的方向,建设了很多要塞,都是在关键的要地,易守难攻,导致汉中到上庸,从以前刘封时代,几天就可以到达的坦途,变成一个非常难通过的鸿沟。而西城方向对蜀汉的防务,是掌握在太守申仪的手上。由于孟达还没有公开反叛,就还没有来得及换掉申仪,申仪就利用孟达建设的防御工式节节抵抗蜀军的援军,这就导致蜀汉援军进军的速度非常慢。十六天都不能赶到。

如果不是诸葛亮的反间计打乱了孟达的阵脚,孟达在公开反叛前,一定是会先干掉申仪,换上自己人的。

可是说,是孟达自己的卓越军事才能,配合诸葛亮的黑心,给自己的棺材盖钉上了最后一颗钉子。

此恶要吾持久
三国志徐晃是病逝的非孟达上庸射杀,但孟达的军事水平是不错的。蜀汉其实是有人才的,赵云不用用马谡只能说孔明真一孔之明
咲媱
他派遣的援军就不对,绝对应该派王平的无当飞军为先锋,南方的山里人,这样通过关隘要快得多。诸葛自己也应该全军出动去救孟达
咲媱
诸葛自己就在汉中。主要的部队也集结在汉中了。赵云等人都在,他就是严重的方向错误。心眼小格局小怎么能赢大局。
有言
讲故事的文风很明显,虽然您挖掘出不少“真实”。-:)
有言
主要还是孟太自信,没料想司马直接进兵。-:)
咲媱
把真正的历史用讲故事的方法讲出来,我说的,全部都是来自历史事实,我只是作分析而已。
咲媱
主要是他觉得司马不敢得罪皇帝,先斩后奏。而且他自己没有明反,没有道理这么绝决。其实这个时候,司马懿的野心已经盖不住了。
此恶要吾持久
历史包括史实和史论,至于为啥是如此的史实很多时候靠的就是史论,我觉得笑同学的分析基本是靠谱的
有言
问题是您的分析很多主观填空了许多“真实”,不够严谨,就有点虚了。-:)
此恶要吾持久
请问: 当你手上有一把锤子的时候,你看所有的东西都应该是钉子吗?
咲媱
你读过史记吗?司马迁有没有用主观填空许多“真实”?特别是有许多对话,他怎么知道的?你敢说他不够严谨吗?你不懂历史学!
咲媱
历史学和考古学的区别,就是历史学是一门用主观去分析历史事实的学问。而不是去寻找所谓的绝对真实,绝对真实是没法探知的。
有言
笑同学的分析觉得有不少不顾史实,用主观填空。-:)
有言
这,恕愚钝。不是太懂您问题。-:)
此恶要吾持久
好, 你来一段三国志?就是三国志和后汉书也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所谓的主观就是史论嘛,这个可以争论的嘛,百家齐放嘛.
咲媱
好啊,那你解释一下,二世和赵高私下的对话,司马迁是怎么听到的?这难道不是司马迁用主观填空?

史记:

这时二世就采用赵高的建议,申明法令。他私下里和赵高谋划说:“大臣不顺服,官吏的势力还很强大,皇子们一定会与我争夺帝位,怎么办呢?”赵高说:“我本来就想说却没敢说。先帝的大臣,都是天下世代享有声望的权贵,他们创建功勋世代传承已经很久了。现在我向来身份卑贱,承蒙陛下的信任抬举,才让我身居高位,得以掌管宫中事务。大臣心里都很不满意,特意在表面上很顺从我,他们心里其实不服气。现在陛下外出,不如趁这个时机调查郡县守尉,如果有罪就将他处死,对上能够用声威震慑天下,对下能够铲除陛下平生所不满意的人。当今时代不能采用文治的方法而要采用武力的手段,希望陛下能够顺应时势而不要犹豫,在群臣还没来得及谋划的时候动手。圣明的君主可以收养遗民,使卑贱的人高贵,使贫穷的人富有,使远方的人归顺,那么上下就会和睦,而国家就会安定了。”二世说:“很好。”

有言
申仪也不搞定。-:)
此恶要吾持久
历史基本都是胜利者来书写的, 所以绝对不能只有一种解读
咲媱
他和申仪有矛盾,诸葛亮的反间已经通过申仪向曹魏举报了他,他再去搞申仪就是明反了。他还没打算马上就反。所以没法搞申仪。
此恶要吾持久
笑同学, 时间宝贵,有请继续你的聊一聊系列。 有同学的木头思维俺来开发
L
Lisland_2013
小诸侯都是顶级人材,可惜大都不服管
郭大平
有些私下对话,也是传出来了的。比如: 毛对江说:我死后,看你怎么办?
咲媱
这个无法证明,是毛真这么说的,还是别人编造的。很多历史资料就是这样。
c
chufang
这是毛在1974年3月给江青的信中:“我死了,看你怎么办?”
咲媱
这就不是私下对话,是留下了证据的,和二世同赵高的私下对话是两回事。纪录二世对话的太监绝不敢纪录这样的话,只能是司马迁脑补
有言
谢谢解惑!-:)
有言
多谢多谢!恐朽木难雕费君心啊。-:)
走资派还在走
还有那,功成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人知之耳。人言楚人沐猴而冠,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可能也是司马迁演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