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吕布镜头下的中国,他用53张照片诠释了整个中国

路边野花不採白不採
楼主 (文学城)

马克•吕布,玛格南图片社最负盛名的摄影师之一,1923年出生于法国里昂。

曾从事过工程师工作,1951年开始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摄影中。1952年,他结识了布列松和卡帕,随后加入玛格南图片社。

他是新中国成立后首位获准进入中国拍摄的西方摄影师。从1957年第一次进入中国,到2010年最后在中国留下足迹,这位享誉世界的摄影师往来中国22次。

他曾拍下周恩来总理,也曾记录文革中国,也曾攀上西藏高原记录世界之巅上人类最后的质朴。主要作品有《中国三面红旗》、《北越面孔》、《中国视觉》等。

他用这些照片几乎诠释了整个中国

1956年底,在香港开往广州的火车上,这是马克·吕布拍摄的他在中国的第一张照片。

1957年,北京,街上三个小孩。马克•吕布/摄。

1957年,北京,胡同里表演胸口碎大石。马克•吕布/摄。

1957年,北京,人们观看两个摔跤手摔跤表演。马克•吕布/摄。

1957年,北京大学,未名湖上滑冰。马克•吕布/摄。

1957年,中央美术学院,当时严禁使用裸体模特教学,他们被认为是颓废的、腐朽的资本主义东西,只有这个课堂还有裸体模特。马克•吕布/摄。

1957年,北京,拍照。马克•吕布/摄。

1957年,北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标语。马克•吕布/摄。

1957年,北京,结婚。马克•吕布/摄。

1957年,北京,街上的人力车。马克•吕布/摄。

1957年冬,北京王府井,一个最后的贵族。马克•吕布/摄。

1957年冬,王府井大街上,他敏感地将镜头对准迎面走来的一位奇特老贵妇,她身披长至脚踝的黑色大氅,领口镶白色狐毛,手夹香烟,目光傲慢。

1957年,北京饭店,周恩来在招待波兰总理约瑟夫·西伦凯维茨的接待会上。马克•吕布/摄。

1957年,辽宁鞍山钢铁厂,工作中的工程师。马克•吕布/摄。

1957年,辽宁鞍山钢铁厂里的舞会。马克•吕布/摄。

1957年,辽宁鞍山,鞍钢大食堂。马克•吕布/摄。

1957年,汉口,由苏联援建的汉口长江大桥正在施工。马克•吕布/摄。

1957年,四川,病人被用轿子抬着送往医院。马克•吕布/摄。

1957年,甘肃,麦收。马克•吕布/摄。

1957年,北京,93岁的齐白石。马克•吕布/摄。

1965年,北京天安门,抗议美国入侵越南的示威游行。马克•吕布/摄。

1965年,北京天安门,示威者抗议美国入侵越南。马克•吕布/摄。

1965年,北京,文革前夕的学生们。马克•吕布/摄。

1965年,北大宿舍里织毛衣的学生。马克•吕布/摄。

1965年,北京,某单位的会议室。马克•吕布/摄。

1965年,南宁,上学路上的农家孩子。马克•吕布/摄。

1965年,北京,琉璃厂古玩商店的橱窗。马克•吕布/摄。

窗户巧妙地把画面分割成几个部分,就像各自讲述着不同的故事,拼起来又是一个整体历史印记。

1965年,上海,疾驰而过的行人。马克•吕布/摄。

1965年,广西,解放军战士挑担子。马克•吕布/摄。

1965年,山西农村,拿着《中国青年报》的女青年,头条写着“第二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马克•吕布/摄。

1967年,北京火车站,黄包车师傅在飞雪中试图打开旧伞。马克•吕布/摄。

1971年,北京,周总理和法国教育部长聊天时伸出两根手指。马克•吕布/摄。

周总理说:“我在法国只学到了两样东西,一个是马克思主义,一个是列宁主义。”

这个场景被马克迅速抓拍了下来,成就了这幅经典的肖像作品。

1971年,北京,在颐和园休息闲聊的市民。马克•吕布/摄。

1971年,北京八达岭长城上的游客。马克•吕布/摄。

1971年,桌上放着红宝书的学生。马克•吕布/摄。

1971年,上海芭蕾舞团的芭蕾舞演员,在她前方的桌子上放着红宝书。马克•吕布/摄。

1982年,北京,邓小平准备接待到访的法国共产党中央总书记乔治·马歇。马克•吕布/摄。

1985年,西藏,藏民。马克•吕布/摄。

1992年,北京天安门广场,拍照。马克•吕布/摄。

1992年,深圳,户外巨幅宣传牌。马克•吕布/摄。

1992年,深圳,巨幅广告牌下的行人。马克•吕布/摄。

1992年,广州,正在执勤的交警。马克•吕布/摄。

1992年,广州,手机与游戏,出现了最早的低头族。马克•吕布/摄。

1993年,北京王府井,招牌。马克•吕布/摄。

1993年,北京,户外办公。马克•吕布/摄。

1993年,北京,巩俐和张艺谋一起就餐。马克•吕布/摄。

1993年,上海,母子。马克•吕布/摄。

1993年,深圳,桥上行人与乞讨者。马克•吕布/摄。

1993年,深圳,墙上的叶玉卿写真画。马克•吕布/摄。

1993年,深圳,推自行车的姑娘。马克•吕布/摄。

1993年,上海,汽车广告牌下的行人。马克•吕布/摄。

1995年,上海弄堂。马克•吕布/摄。

1995年,北京,伞。马克•吕布/摄。

1995年,山西太原,煤矿工人。马克•吕布/摄。

1998年,上海,《泰坦尼克号》海报。马克•吕布/摄。

2002年,上海豫园,石桌上的方便袋。马克•吕布/摄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马克?吕布镜头下的中国,他用53张照片诠释了整个中国 徐彩琴:诗经中的男人,君子 林希:泪的重量 严歌苓 |《礼物》 那个话痨,曾搞三人行
咲媱
吕布的镜头里面,竟然没貂蝉,差评
信笔由墨
57年及之前,65-72,82年及之后,三个时代特点。80年代野外调研时就已经用彩照了,不知吕布为何还是黑白。
咲媱
现在都还有人用黑白,这个是技术喜好。
明初
搞色调效果;黑白灰也是种色调但不比色彩的好搞,比如黑白不同层次的浓郁色调。美帝的安瑟这方面是个典范。请看,

s
skipjack1
上海芭蕾舞团的女演员是不是潘司令的夫人?
c
chufang
潘司令的妻子是谭圆圆,见照片中左起第二人。

w
weed123
能感覺到65年-72年人們生活不正常(沒有個人生活)。57年及之前, 82年及之後, 至少是正常的社會。
咲媱
65-72,奴隶制社会,之前之后,半奴隶半封建社会。解放前,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社会。改开后,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社会。
A
Amita
第二张照片是我最喜欢的照片之一,每次看到都很开心
f
f2022f
照相机在谁的手里很重要呀。美丽的未名湖让他照得黑乎乎的。
f
f2022f
奴隶制社会中,奴隶们的欢乐笑脸。

f
f2022f
65年-72年人們生活挺正常的

f
f2022f
不过这张照片不错。

f
f2022f
不过这像片反应的1957年反右的时候,右派们还在悠哉游哉的滑冰到是真实的场景。
w
weed123
我感覺到的是無聊,無奈
h
hz82000
怎么会呢?非常放松的,喜欢的是真喜欢,当然现在的人都上网了,没时间了
f
f2022f
没觉得她是無聊,無奈。看着很轻松,有点像我们的小学辅导员。说起话来爱笑。
h
hz82000
我小学的辅导员总让我联想到电影雷锋

脖子上戴着红领巾,脸上老是笑意盈盈

 

f
f2022f
你的辅导员是男的?我们的辅导员是女的,是工农兵学员,挺漂亮,有点像林志玲。说话爱笑,请我们去她宿舍,讲故事。
w
weed123
怎麽分辨滑冰的是不是右派? 特異功能?
w
weed123
年份,身份?
c
chufang
65年-72年红卫兵上街抄家,造反派武斗,中学生下乡,这些都没有了?
f
f2022f
1965年昆明歌舞团
f
f2022f
革命派们都在忙于闹革命,只有右派们无事可干,只好来滑冰。
f
f2022f
有是有,但那些不是主流。大部分人是这样的。

信笔由墨
曾经的校园生活。
f
f2022f
这宿舍有点像我当助教时的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