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使馆.厨师(9) 作者:陈晓滨

冰星
楼主 (文学城)

吃豆腐,吃豆腐,已经在馆内形成共识,大领导也站队呼吁……管理员、班长成了千夫所指。我们厨师班多次开会研究,到了豆腐制作间现场讨论……那时最新式磨浆机,外壳是铸铁的,里面有一个过滤网,虽然带有三个备用的,但还是经常用坏,再从香港订货寄来。看看以前几台磨浆机,那个笨重,体积那个大,都是哪个年代购进的,说不清楚。从这就看到,使馆的各种設备的问题 大同小异,损耗惊人,管理缺位,无人问责!

 

豆腐的制作,有好几个关键,要把握好。泡黄豆的时间与温度,磨浆的时间与温度、浆与渣的分离、滤网的检查、石膏粉多少等等,轮流做豆腐,每人都是短期行为,咬牙坚持一天就交班了,谁也不想下功夫研究,这种模式不可能保证豆腐的质量的。班长为此着急上火,每个大厨都不愿意下这个功夫,吃这份苦。我静静的观察了好多天,没事就往制作间跑,最终我下了决心,把这项工作接了过来。当我把这个打算告诉班长时,他嘴唇微微颤抖,半晌紧紧握住我的双手,“你能行吗?”之后,他在工作安排上给我大力支持。那几天,我是天天泡在制作间里,每天凌晨三点起床。仔细观察,认真记录,连着做了好几天的豆腐,开始也不顺利,身穿皮围裙,脚踏皮桶靴,以水以电为伴,最终成功做出了好几板豆腐。恰好赶上周末,管理员宣布,全馆每人分一块豆腐…我清楚的记得,新华社多位记者,人民日报的刘老师夫妇,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资机构代表处,都分到了,那天全馆像过年似的高兴!

 

事后我总结,中国人的胃,豆腐是可以让他得到满足的!

 

国内的酒楼,如果也自制豆腐,频繁购买豆腐机,最终机器的价格,要摊进豆腐的成本里,那含豆腐的菜肴,可能是高价了!看着库里五六台的磨豆机,即大又笨,又挺新的,就是不能使用了,而且价格不菲,如果把它也摊进吃饭人买饭的卡里,那该是什么样的场面?

 

我们餐厅里,米、面,蔬菜是就地采购,其它如罐头,酱油,料酒,干蘑,香菇,干果,调料等等,都由香港发货到使馆。馆内其它工作岗位的用品,是否也是这样,不清楚。

 

使馆每人每月三条“良友”牌香烟 ,不吸烟的攒够一小箱,托人带回国内的家人,再到黑市买掉,有几倍的差价,这都是公开的秘密。

 

外交部驻香港有一个司级单位,也是听说的。专门负责采购生活用品,含食品,供应全世界的中国驻外使领馆,数量大约二百多个,为什么采用这种渠道?不清楚……

h
hkzs
中国驻外使节这么爱吃豆腐啊。

长见识了。

立竿见影-1
如三五八团才能结婚,驻外使节没级别不能带夫人吧?
4
401.king
开国诸大使,人人三五八。。。。。

其中有黄镇,轮不到黄华。

 

A
Amita
处级就可以了,领事一般是处级,总领事副总领事肯定可以
s
skipjack1
我记得听长辈说是 258团,记错了吗?
萧嵐
应该是285团,一个人符合条件即可

规定是“285团”,一个人符合条件即可。进城以后,才取消规定。        网上摘一段:   “1939年2月,时任新四军2支队副司令员的谭震林,向前来视察的周恩来反映了新四军在婚恋上的不合理规定,引起了周恩来的关注。     经征求其他人意见,并根据新四军部队的实际情况,周恩来提出不赞成对干部婚姻搞“一刀切”,主张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特别是对那些年龄较大的领导干部,应该给予关心和帮助。周恩来讲到,在延安有个不成文的“285团”规定,即年龄超过28岁、参加革命满5年、团级以上干部,可以自由恋爱结婚”。   八路军的具体规定可能有所不同。
华府采菊人
五十年代初中期,若夫妻都是外交官, 可以放在一个地方, 六十年代就不一定了, 原因大家都懂
4
401.king
举个例子?

六十年代哪个外交官叛逃了?

 

 

b
borisg
鄙人愚顽,不懂。。
冰星
豆腐好吃!
冰星
好像孩子要留在国内。
老生常谈12
使馆

带家属,家属都安排在使馆里面干一些辅助性工作。

b
borisg
OKIC..
老生常谈12
推荐电视剧“外交风云”, 很不错。中国太不容易了。
立竿见影-1
一直有一种说法,有块方的去欧洲,没块方的去非洲。
我爱栀子花
使馆的厨师是不是也要有关系才能去做?
华府采菊人
我认识一个1957年出生在某国首都的外交官孩子,父母均为驻该国的外交官, 老爹是二秘老娘低些
华府采菊人
五十年代无需关系, 六七八十年代就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