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后中后期在纽约的自费留学生

华府采菊人
楼主 (文学城)

没人统计过,感觉CUNY特别多, 尤其是CCNY。

之所以到纽约读书,最重要的原因是好打工,真正担保人给钱读书的极少,生活费学费都得靠自己双手打工,而主要的打工战场就是中餐馆。

如今的人一说起打工, 眼一歪嘴一撇,“餐馆涮(发音: shua)盘子呀”!

不知是真不知道, 还是跟着装不晓得。

有没有再中餐馆后厨洗碗的留学生呢? 有,不过, 而且仅是在刚刚进入这个工作场所的人, 虽然参观的洗碗是用的洗碗机,但收入太少, 打工为的是什么, 赚钱啊! 但凡有点办法, 为什么不去照挣钱多一些的呢?

所以, 若真的是在中餐馆洗碗开始的留学生, 几个月后一定会想办法跳出来, 哪怕先到前台做一段时候的, busboy或bus girl, 很快就可能去做waiter或waitress 的工作的,因为洗碗工(不叫涮盘工)的工资最多不会超过九百块,而前台waiter或waitress , 最不济也得能打个一千五。

而且, 纽约及其周边地区, 中餐馆多如牛毛, 找工十分容易, 头天或自己辞工或被老板炒了鱿鱼, 第二天去Chinatown的职业介绍所,不挑剔的话, 第三天就有工做。

更快的方式就是送外卖, 留学生不管原先英语好坏,送个外卖足够了, 只要会骑自行车, 行了,送外卖的收入, 比不上生意好的餐馆的店小二,但一定比”洗碗工“高很多,所以想要一步就到一个月一千多块的,下飞机的第二第三天, 就有踏个脚踏车在曼哈顿送外卖了。

经济来源容易解决, 那么读书呢?

纽约的公立大学比如CUNY, 即纽约市立大学系统,学费十分的便宜, 八十年代中期好像一个学分也就五六十块钱,一学年度学费也就一千块出头。

自费生中工科生很多,而且主要是读硕士的, 硕士是学分制, 凑够三十个学分就可以毕业, 搞得快的一年就搞定, 而且,读工科硕士基本就够了, 有个博士学位不一定更好找工作, 那几年就没听说谁拿了说是找不到工作的,或早点或晚点, 或好点或差点, 而且那段时候稍稍像样的公司帮人办身份也很容易, 因此一个二个慌里慌张拿个说是赶紧走人。

国人那时对美国的教育不太懂,不如印度精,好些阿三申请学校时都是直接申请Ph.D,容易拿到支助啊!在中国, 很多人不晓得没有硕士也可以申请读博, 其实美国学校没有这个规定,最多就是有的学校那样, 第一年不给支助, 或考过了qualification才能给钱。

印度人钻了这个空子, 申请读博,尽可能拿着钱赶紧先修学分, 修够了硕士赶紧拿个硕士学位, 然后一面帮导师”捣浆糊“一面找工作,找到工作就拜拜,若工作几年后有上升的机会, 再回头, 这回就不一定修Ph.D了,而是MBA, 也许这就是美国工商界老印行政高管那么多的缘故?

除了这些留学生, 学艺术的中国留学生也不少, 有个传闻,在纽约从中央乐团出来的人,可以组成两个中央乐团!

艺术生, 除了学美术的, 其他也是一样到餐馆打工,学美术还有一条自己的”专业(调侃)赚钱道路“,到街上给人画人像,很多如今有名的画家, 当年都在时报广场干过,画家的心比较大,一般不会否则自己干过这种”下等工作“,那些音乐家们, 唱歌的拉琴的,好些面孔很光鲜的, 当年也在曼哈顿托过”tray", (这是餐馆行话:打手工还是托tray的啊), 不过上台演出的人比较要面子,不太会自曝当年拿小费的岁月。

 

 

A
Amita
现在据说waiter都能挣五千现金,比过去强多了。
老生常谈12
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周励?纽约的北京男人曹桂林?
华府采菊人
这二位的小说,有真实的地方, 不过扯淡的比较多,当年在纽约的人一般对这两本书不以为然
i
ireadwrite
我上学时,物理专业和数学专业的研究生绝大部分

都给TA, 其中多数都是给全额的(每周工作20小时的那种),学费全免或者只需交三分之一。但这两个专业不好找工作。很多人就一边读本专业的课(每学期至少要修9学分,成绩得B以上)以维持TA,另一方面到Electrical Engineering/Computer Engineering 或Computer Science院/系去修课,等修够硕士学位后就告别原老师,出外找工作。

三十多年前我们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是大热专业,比Computer Science 还更加popular ,就业前景好,很多美国人也来读。当时有五百多研究生,TA和RA有限,很多都是给美国公民或永久居民的学生。

那些从物理系过来修课的人,由于每学期只修一门课,为了能尽快拿下学位,暑期(summer semester )则修3门,这样也能在两、三年内取得硕士学位。

 

华府采菊人
哪所学校?
信笔由墨
看档次等级。当年长岛地区的中餐馆,底薪+小费3000左右的不少。曼哈顿高档地段的拿USD$5000是正常的事。
信笔由墨
当消遣看看。却也是有可能的。长岛蜀湘园的大堂经理据说都是老板的面首出身。在那打工时见过老板和当时包的小奶油。
信笔由墨
家门—校门—公司门,虽然艰辛,但相比从底层打工爬的还是好很多。
白云蓝天
《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写得不错,形式独特,内容丰富,但没有反映下层打工的生活,小说精彩部分主要是下半部描写知青的内容。
华府采菊人
她其实把她在喜相逢打工的日子描述得非常到位,但把曼哈顿高大上的东西写多了,国内读者以为她“融入”了

比如她好说她那可以俯视中央公园的公寓如何如何, 实际上是在110街和Central Park West口,那时那是夜间不太敢出门的靠近哈林区的地方,再往北, 就不是不太敢, 而是真的不敢了

明初
华朋友迭这故事还算蛮懂经滴但不完全。硕博连读有的。80年代中期我同学阿弟由某基金会资助,从复旦经济系自费公派来美。具体其

具体细节不多讲了,其本人也许还在这里。

当年阿弟在读期间,还是上海某著名经济报的攥稿人之一。

 

华府采菊人
是的,特别是学物理的,特别是caspea的人,绝对的学霸,同时修CS的课,好找工作啊
华府采菊人
少数人知道,而且犹如你说的, 需办“自费公派”, 拿J-1签证
明初
华朋友似乎也是在扭腰混过。我感觉那里的老中普遍把哈莱姆呼之为哈林区。还有台胞用语,高尚区、企台、地库等等 :-)
华府采菊人
那时九十几街有一家Kosher Chinese food,比较贵, 小费却不高,因为Orthodox老犹算得很精

一定会给小费, 即不会打铁, 但绝对不会超过15%

这家店是四川军阀杨森的外孙女夫妻开的

白云蓝天
30年前看过这部小说,印象中整部小说流露出的一种自得情绪稍显突兀。
华府采菊人
你又搞错了, 那是台山人创造的,轻辅音对他们来说, 不太容易发,布鲁克林说成“布鲁伦”,曼哈顿说成“民铁唔”
华府采菊人
你的“自得情绪”形容得非常精准, 谢谢, 我一直在想用个什么词, 却想不出来
明初
懂经克拉斯!
信笔由墨
唐人街紧邻华尔街,街边杂碎馆中午家家爆满,小费很低,一位能有三个Quarters就很好了。长岛,午餐一般有$1/位
信笔由墨
内心是小资的虚荣。
i
ireadwrite
物理专业的有来Electrical Engineering 也有去

Computer Science 修学位的,数学专业的一般不来EE, 多是去CS。

我们EE研究生第一学期必须修两门指定的课程,这两门课是筛选人的(Screening classes ),如果通不过,系里会告诫你不要继续EE专业。成绩B以上才能通过。

 

华府采菊人
有些话不好说得

有个有名的女作家,写知青极到位, 因为有亲身经历。

是干部子弟, 但不是大干部;高级知识分子, 世家,大资本家,哪怕是前朝遗留“啥”的,都不能“靠挂”,结果写出来的哪几类人物, 就有点“搭僵”。

i
ireadwrite
当年我也在中歺馆打过工,虽然不是很多。开始时是

做busboy 。在那之前我还不知道这词的意思, 以前是和公共汽车有关。旧金山的华人称之为"执盆碗的"(收拾盆碗的)。

不久后改做waiter,旧金山华人称之为"企枱"(广东方言的"企"是"站"的意思,"枱"是歺桌,所以"企枱"估计是"站在桌旁侍候"?)

在我当busboy时,底薪为$4.25/小时,小费是Waiter的一半。当Waiter时,底薪差不多或稍低一些。小费看生意,但很少超过一百的,生意少时五、六十元一天都有过。

大阿牛
是这种情况。我当年EE拿全奖很幸运的。
A
Amita
我说得是普通中餐馆,以前也就三四千的样子
s
skipjack1
拿全奖的,基本是物理生物化学和数学专业

这几个专业都比较忙,天天焊在实验室。

刚开始时,我大概一周工作50多小时,满腹怨气,一学期之后,认识了一些其他系的同学,知道生物的同学们一周得工作70小时,导师在周六晚上7点开组会。跟他们一比,我觉得挺幸福。也就有了点工作热情

两年后,女朋友也来了,她是学经济,她的导师好,给的钱比我多,而且导师免了她几门数学课,第一学期,老板给她GA,她基本就是老板的秘书,干些办公室的杂活,一周的工作时间是准准的20小时。我又有点心理不平衡。

没办法,最苦就是生物化学物理,既然选了这个专业,咬牙也得混个学位

有次回北京,一傻X问我,您在美国混,是不是见到圆的就想刷?没搭理他。现在想想,年轻时没在餐馆混几天,属于少了一样人生的体验。

 

信笔由墨
总之不该说,说了就是错。
信笔由墨
哦,原来如此。以前,小费报税自己报,老板只报底薪。
明初
当时封资修回潮,剥削有理有闲光荣,这方面程乃珊在上海是个风头人物。有名的女作家也是跟风但想必现在也是后悔当年头脑简单了。
h
hhtt
懂经老克拉!
吃素的狼
呵呵,兄弟俺也是自费打工读书滴,但是在西海岸,与东海岸差得太多。那时候中餐馆要讲广东话,只干了一天,就结账走人廖。

后来干脆就在老美堆里混,奶奶的,加州人一个semester学费小一千,俺要交4倍。

要不洛杉矶大暴乱时俺要给华人商家持枪看店涅?都是被钱逼得,见钱眼开啦。

不过,好歹还是赚够了学费,顺利毕业。就是每天只能睡3小时,剩下的时间,拼生存。

要不是下过十年乡,还真难混下去。

d
delta
当年在扭腰读书时,同share哈林公寓的几个留学生都在CCNY读书,有一个是从湖北来的拿caspea读Double E

博士学位,其他人都是读硕士的自费生。那时的哈林区用恐怖一词形容实不为过,俺一晚差点让一小黑抢了。所住的公寓正对着地铁站,每天看着一群群的大陆留学生从地铁站出来去上学。住了一学期,等领导来陪读以后赶紧搬到皇后区住;那时的经历终身难忘。

 

7
7019
看到你说餐厅打工,想起来过去

我是新千年之后出来的。。当时啥都办好了后,回来次家。。。在阿姨家,表哥听说我要来美国,第一句说你是打算去美国刷盘子吗???一下子就把我给震了,一时不知道说什么了。。。这个表哥是90年左右的高中毕业,没正经工作,大概在他的认知里,去美国干不了别的,只能去餐馆刷盘子了。。。。当时解释说我有奖学金,不用打工。。至今还记得表哥复杂的表情鄙视的眼神儿。。

好像你们来的早的人都说,博士未必比硕士好找工作。。。可是,我怎么感觉博士都找的工作不错,硕士却不一定能找到工作。。。不知道是不是时代有了些变化。

华府采菊人
是145街那幢房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