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六姊妹》:儿时记忆的冲击与反思

远远的雾
楼主 (文学城)

最初在爱逸凡上看到这部剧时,评分有点低低。尽管海报上满是熟悉的演员面孔,我仍未生出观看的兴趣,决定等它“养肥”了再说。直到最近因剧荒难耐,才终于点开了这部作品。出乎意料,它竟然唤醒了我许多童年的记忆。

剧中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小县城,而非大都市,这一点从生活细节中可见端倪。例如,剧中经常停电,家中的炉灶燃烧木柴。我成长于一个普通省会城市,从未见过城市里使用这类炉灶。那时,家家户户多用蜂窝煤,或是简易的煤油炉、后来的煤气炉。

剧中时间背景应是文革初期,最显著的标志便是每个人胸前佩戴的毛主席像章。然而,剧中却缺失了一样极具时代象征性的物品——红卫兵袖章。在那个年代,这几乎是不可或缺的。此外,阶级斗争、保皇派与造反派的对立等政治背景在剧中着墨甚少。尽管剧情围绕汤家与何家两代人的恩怨情仇展开,但这些终究属于个人恩怨,而非文革的大背景。例如,汤家之主身为单位干部,按理应是被打倒的对象,剧中却描绘他能够胁迫群众、甚至动用死刑,这在文革中并不现实。

剧集的前六季,核心主题围绕“生儿子”展开。合家夫妇为了生出男孩,不断地孕育新生命,这种现象在那个年代极为普遍。因此,六十年代出生的女孩,名字中常带“招娣”“胜男”之类的字眼。家中女儿众多,往往是因父母不断追求儿子的降临才一再生育。何家的母亲堪称伟大,她在第五胎时已剖腹产,却仍有毅力生下第六个孩子。彼时,大女儿已近二十岁,正值婚育年龄。在那个年代,母亲与女儿同时怀孕并非罕事。

关于上山下乡的描绘,剧中展现得较为浪漫化。虽然知青们是响应毛主席号召“勇敢上山下乡”,离别时悲喜交加的送行场面通常令人动容,但剧中农村生活的呈现却过于美好。1968年,上山下乡的地点通常设于东北、云南、西北等偏远艰苦地区。对于那一代知青而言,下乡是一段终生难忘的经历,其中既有自由与放荡,也有田间劳作的辛苦。我本人于1975年下乡,当时条件已较1968年大为改善,许多安置点设在城市周边的郊区农村,生活和劳动环境不再如早期那般艰苦。然而,剧中的下乡背景,似乎更符合1975年之后的情况,例如“肥东”“肥西”看起来像是某城市的郊区,与1968年的现实环境相差甚远。

剧中还有一处极具生活气息的情节,令人莞尔。有一次,何家父亲对孩子们许诺周末可吃肉,其中一个孩子兴奋地嚷道:“我要吃肥肉!”是的,在那个年代,肥肉比瘦肉更值钱,更具诱惑力。这一细节精准再现了时代风貌。当时,花生油等植物油匮乏,且需凭票供应,猪油便成了餐桌上的主要食用油。这也导致六七十年代,尽管许多人生活贫困、身形消瘦,但高血压患者却居高不下。现在有人说猪油比植物油更有营养,我对此存疑。饭后的碗盘若沾上猪油,光用水很难洗净,若它粘附在血管内壁,恐怕也难以分解,只会逐渐累积,加厚血管壁,导致高血压,甚至引发脑溢血。当然,我非医学专家,这只是个人的推测。因此,我始终谨慎对待猪油,尽量远离。

剧中最令我动容、甚至忍不住落泪的,是何家母亲准备将第五个女儿送给远方亲戚的一幕。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这种事屡见不鲜,许多家庭因生活拮据而将子女送养。通常,大姐会想方设法把妹妹“追回”来。我在现实中也曾遇到过这样的家庭。当和家母亲最终决定将孩子从远方亲戚手中夺回,与大女儿相拥痛哭时,我的眼泪忍不住了。哪个父母愿意将亲骨肉拱手让人?唯有在极端困境之下,为了孩子有更好的前途,他们才会做出如此痛苦的决定。

另一个展现时代特征的情节,是“海外关系”的存在。汤家仗着权势,肆意欺压何家,而何家奶奶却手握一张王牌——她知道汤家三叔曾叛党投敌,随国民党去了台湾。当她将此事点破,汤家顿时慌了手脚。那个年代,涉及台湾的海外关系如同洪水猛兽,其严重性远超普通的“地富反坏右”身份。

当剧情推进至第六集,时间来到1975年,文革已近尾声。这时,张建国登场。他生于1942年,比何家丽年长十岁,按当时标准算是“大龄青年”,如今倒不算什么了。此时,他应已33岁。令人诧异的是,剧组更换演员,由陆毅与梅婷出演中年版的合家丽与张建国。两位演员虽经滤镜修饰,但一笑之际,皱纹仍隐约可见,与剧情时间线形成强烈违和感——剧中只过去了三四年,演员却仿佛老了二十岁,着实令人出戏。

张建国的出现,是何家的转折点。33岁未婚的英俊军官,且是老革命,显然对何家丽早有深刻印象。再次相见,他轻易记起她的名字,甚至带着两个硕大的猪蹄登门拜访。这在当年实属稀罕之物。那个时代,军人地位显赫,军官更是备受尊敬。若何家有了这位军官的支持,汤家自会收敛气焰。这个设定虽带有理想化色彩,却也让观众大快人心。

演员方面,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年轻时的何家丽。她的笑容明媚而真实,如暖春的一抹阳光。她性格直率,仗义执言。若是男儿身,定是当兵的好苗子。另一位出彩的演员,是饰演何家奶奶的奚美娟。她冷峻地敲打那汤婆子那段,字字见血,让观众大呼过瘾。

看来,这部剧还值得继续追下去。期待后续的故事发展,会有怎样的波澜起伏?

2025.2.24 于美国佛州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电视剧《六姊妹》:儿时记忆的冲击与反思 《演员请就位》:傲慢、霸凌与潜规则,影视圈的“权力游戏” 《无所畏惧2》:女主的人设与演员的违和感 钱串子的抉择:《无所畏惧2》中律师们的生存法则 《蔷薇风暴》:绚丽效果的背后的语言构件
s
stillsingle
这剧除了中年演员出场太早,其实还挺好的。

多子女家庭小时候温馨,大了有各自家庭加上长辈偏心,就离心了。挺真实的。辣目洋子角色讨人厌长的也不讨喜,我觉的还演的挺好的。

学学学
年轻的家丽是沈月演的,第一次看她的作品,演得很不错。
i
ilapple
也是第一次看沈月演戏,眼前一亮,很喜欢她的演绎。多演几集就好了
s
skyblue_lake
您再往后看看?冲导演看的剧后悔死了.越后面越气人.豆瓣上网上全是骂小六的,她和她妈人设长相都让人不适

邬君梅演的也怪腔怪调,好生奇怪。

此剧妥妥负能量,除了二姐其他姐妹都不正常,老大夫妇年青时一幅能干样,老了养了个白眼狼儿子,更是被坏心眼妹妹拿捏得无还手之力,人设割裂。编剧编得什么故事?本来老三老四还OK,编剧后头硬把她俩也写成跟小六一拔抢房子? 六个姐妹三个未婚先孕

为人父
这剧我看到梅亭出场就弃剧了。
锦官城外
我也是看到这弃了!妈和女儿看起来像姐妹!
z
zhudi
我也是弃剧了
o
ocean_breeze
是啊,老大年轻时是个厉害的假小子,换成梅婷就变成温良恭谦让了,后面越来越软,人设割裂得厉害~~
h
hs_parent
沈月演过新版流星花园中的杉菜,挺可爱的。但是不知为啥没有红起来。
远远的雾
嗯,我也快弃剧了。剧情几个月几个月往前推进,成了流水帐。
s
skyblue_lake
豆瓣评论:这妈演的不管是看老大还是老六都不像个妈,看老大像雌竞的后妈,和老六在一起像一起作恶的姐妹花:( 化妆很奇怪

老妈扎麻花辫,女儿却顶着个中年妇女头

这个妈总斜着眼看人,说话劲劲的,阴阳怪气,好奇怪的表演

C
CarriePanda
梅婷也挺厉害,都是她出头帮妹妹们争取权利的。我觉得到她奶奶去世后,她跟她妈妈本来也不亲,她妈妈似乎从来没疼过她,

也许她自己觉得反正她妈妈喜欢那个坏心眼的老六,那就成全她们呗。

C
CarriePanda
这个妈妈演的不好,也许就是因为偏心,没法非常正常的说话做事?总是那么装
r
rebe
我弃剧了,别浪费时间。
r
rainytownaz
年代剧我希望是小巷人家那种有笑有泪的,这剧别别扭扭的,估计是原小说和编剧的问题,可惜了楼建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