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军奔袭松骨峰,杨根思自爆小高岭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阻止美军南逃。美军后来逃成了没有?
答案是:第8集团军和陆战一师都成建制安全撤回了南韩,铁原被美军攻占,63军胜利转移了。
谁胜谁负,不言而喻。
读书要会思考。真相来自细节。
我以前介绍过:
比如,中方战史说,志愿军某天在某地英勇奋战阻击美军,我军坚守阵地打到最后全部牺牲(其实这就是说最后阵地被美军攻占了,因为守军已经全部打光了,例子可参见杨根思在小高岭阵地)。或者我军牢牢守住阵地,敌军无法突破,只能从另一条路撤离(这说明这个阵地对敌军实际上威胁不大,敌军可以不打,例子就是万岁军的松骨峰之战)。
这段话告诉你的其实就是战场上志愿军拼尽洪荒之力也无力阻止美军的前进,所以美军的进展不是我军(志愿军)作战不英勇,能打成这样就是最可爱的人,得好好赞扬吧。
如果你看美方的回忆录,你会看到这样的记载,中国部队蜂拥而至,不要命地向我军(美军)阵地发起了潮水般的攻击,我军伤亡惨重,大家十分辛苦,没有休息,疲乏至极,阵地差点被中国人突破,如果不是我军火力强大,必遭灭顶之灾。(例子就是所谓长津湖战役)。
这段话告诉你的其实是,美军守住了阵地,打退了志愿军的进攻,志愿军伤亡惨重,还有,大兵们取得这个胜利可不容易,得好好赞扬吧。
双方战史宣传文笔其实就是这么写的
方法我在主贴里已经演示过了。
事实胜于雄辩,几个小粉红也无话可说。
牛皮也吹的太过分了一点。
三.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兵力对比问题
抗美援朝头四次战役,志愿军(后来的中朝联军)都是在总兵力甚至地面部队兵力居于劣势的情况下与联合国军作战的。我们来列一下这几次战役开始前双方的兵力对比:
第一次战役:
联合国军(以1950年9月底的兵力计算)总兵力44.6万人,地面部队总兵力35万人;
志愿军(只有地面部队)总兵力31万人。
第二次战役:
联合国军总兵力55.3万人,地面部队总兵力42.3万人;
志愿军(只有地面部队)总兵力45万人。
第三次战役:
联合国军总兵力51.7万人,地面部队总兵力38.7万人;
中朝联军(只有地面部队)总兵力35.5万人,其中志愿军约28万余人,9兵团完全退出作战休整。
第四次战役:
联合国军总兵力50.7万人,地面部队总兵力37.7万人;
中苏朝联军兵力34.5万人(苏联空军按1万人算),中朝地面部队兵力33.5万人(志愿军约26万余人)。
以往我们谈到抗美援朝,一般都认为志愿军人多但武器差,联合国军人少但武器装备好。其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志愿军(后来的中朝联军)是从第五次战役开始才在人数上占有优势的。
在第五次战役前,志愿军不仅在总兵力上不如联合国军,即使地面部队人数也比联合国军少(只有第二次战役时比联合国军多一点,即45万:42.3万)。
毛时代宣传强调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不是武器,宣传的是美军士兵不想打,有武器也不用,只想回家。这点当然没错,特别是对第二次战役,比如松骨峰美军就不打了。但如果志愿军拦着不让美军回家,美军难道不会拼命?美军要是拼了命,还有什么军队能挡得住?这就是长津湖9兵团的结果。
近来的YY迷们吹牛过了头,完全无视美军强大的战斗力。
万岁军奔袭松骨峰,杨根思自爆小高岭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阻止美军南逃。美军后来逃成了没有?
答案是:第8集团军和陆战一师都成建制安全撤回了南韩,铁原被美军攻占,63军胜利转移了。
谁胜谁负,不言而喻。
读书要会思考。真相来自细节。
我以前介绍过:
比如,中方战史说,志愿军某天在某地英勇奋战阻击美军,我军坚守阵地打到最后全部牺牲(其实这就是说最后阵地被美军攻占了,因为守军已经全部打光了,例子可参见杨根思在小高岭阵地)。或者我军牢牢守住阵地,敌军无法突破,只能从另一条路撤离(这说明这个阵地对敌军实际上威胁不大,敌军可以不打,例子就是万岁军的松骨峰之战)。
这段话告诉你的其实就是战场上志愿军拼尽洪荒之力也无力阻止美军的前进,所以美军的进展不是我军(志愿军)作战不英勇,能打成这样就是最可爱的人,得好好赞扬吧。
如果你看美方的回忆录,你会看到这样的记载,中国部队蜂拥而至,不要命地向我军(美军)阵地发起了潮水般的攻击,我军伤亡惨重,大家十分辛苦,没有休息,疲乏至极,阵地差点被中国人突破,如果不是我军火力强大,必遭灭顶之灾。(例子就是所谓长津湖战役)。
这段话告诉你的其实是,美军守住了阵地,打退了志愿军的进攻,志愿军伤亡惨重,还有,大兵们取得这个胜利可不容易,得好好赞扬吧。
双方战史宣传文笔其实就是这么写的
方法我在主贴里已经演示过了。
事实胜于雄辩,几个小粉红也无话可说。
牛皮也吹的太过分了一点。
三.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兵力对比问题
抗美援朝头四次战役,志愿军(后来的中朝联军)都是在总兵力甚至地面部队兵力居于劣势的情况下与联合国军作战的。我们来列一下这几次战役开始前双方的兵力对比:
第一次战役:
联合国军(以1950年9月底的兵力计算)总兵力44.6万人,地面部队总兵力35万人;
志愿军(只有地面部队)总兵力31万人。
第二次战役:
联合国军总兵力55.3万人,地面部队总兵力42.3万人;
志愿军(只有地面部队)总兵力45万人。
第三次战役:
联合国军总兵力51.7万人,地面部队总兵力38.7万人;
中朝联军(只有地面部队)总兵力35.5万人,其中志愿军约28万余人,9兵团完全退出作战休整。
第四次战役:
联合国军总兵力50.7万人,地面部队总兵力37.7万人;
中苏朝联军兵力34.5万人(苏联空军按1万人算),中朝地面部队兵力33.5万人(志愿军约26万余人)。
以往我们谈到抗美援朝,一般都认为志愿军人多但武器差,联合国军人少但武器装备好。其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志愿军(后来的中朝联军)是从第五次战役开始才在人数上占有优势的。
在第五次战役前,志愿军不仅在总兵力上不如联合国军,即使地面部队人数也比联合国军少(只有第二次战役时比联合国军多一点,即45万:42.3万)。
毛时代宣传强调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不是武器,宣传的是美军士兵不想打,有武器也不用,只想回家。这点当然没错,特别是对第二次战役,比如松骨峰美军就不打了。但如果志愿军拦着不让美军回家,美军难道不会拼命?美军要是拼了命,还有什么军队能挡得住?这就是长津湖9兵团的结果。
近来的YY迷们吹牛过了头,完全无视美军强大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