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梁实秋对鲁迅深刻的评价 慧眼看透中共

J
JustWorld
楼主 (文学城)

作家梁实秋对鲁迅深刻的评价 慧眼看透中共

作者: 林辉

鲁迅从不批评共产主义,这也是不假的,他敞开着这样一个后门。所以后来共产党要利用他来领导左翼作家同盟时,一拍即合……大约就在这个时候,他以生硬粗陋的笔调来翻译俄国共产党的“文艺政策”……经过这一段期间,鲁迅便深入共产党的阵营了。鲁迅没有文艺理论,首先是以一团怨气为内容,继而是奉行苏俄的文艺政策,终乃完全听从苏俄及共产党的操纵。

早年经历

1903年出生的梁实秋父亲名叫梁咸熙,是晚清秀才,官宦家庭出身。曾在清朝用于培养外交和翻译人员的学校同文馆学习英文,深受西方文明的影响,因此在梁实秋长大后也将其送往美国读书。

不过,梁咸熙并未忽视对孩子的国学教育。梁实秋小时候,梁咸熙就请来一位老先生,在家教授几个孩子,后来又将其送到私立贵族学校。这为其打下了很好的国学功底。

14岁时,梁实秋考入清华学堂,与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是同班同学。据梁实秋的女儿梁文蔷回忆文章,梁实秋对中国文学的兴趣是被梁启超的一次演讲鼓动起来的。毕业前一年,梁启超被请来演讲。当天梁启超上讲台时,开场白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又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演讲的题目是《中国韵文里表现的情感》,梁实秋回忆说,梁先生情感丰富,记忆力强,“用手一敲秃头便能背诵出一大段诗词”;讲到动情处,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不能自已。

1923年8月,梁实秋等60多名清华毕业生乘船赴美学习。在科罗拉多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后,梁实秋进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学习。三年后回国结婚,其后在上海、青岛教书,后受胡适邀请到北大教书。而在回国一年后,他就出版了第一本著作《浪漫的与古典的》,以一个年轻的教授、文学批评家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成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阵营的重要一员。

对鲁迅的评价

在梁实秋的一生中,并无自己的文学创作,基本上是以文评家、散文家、翻译家为世人所熟知。他对莎士比亚戏剧的翻译广为人知。在梁实秋出版第一本书后,他与当时同情共产党的左翼作家鲁迅在对文学的看法上产生了分歧。鲁迅认为文学是有阶级的,其极端反对文学是表达人性的观点,认为文学是改造精神推动社会变革的武器工具;而梁实秋则不主张把文学当作政治的工具,反对思想统一,要求思想自由。

双方开展了论战,最后甚至发展成论骂,鲁迅还将“资本主义的走狗”的大帽子扣在梁实秋的头上。由于中共一向推崇鲁迅,在大陆,鲁迅的谩骂成为梁实秋一个挥之不去的标签,而这掩盖了其作为自由知识分子的那一面。

事实上,梁实秋对鲁迅杂文、散文、小说的评价基本上都是客观的。在《关于鲁迅》一文中,梁实秋对鲁迅的评价如下:

——鲁迅一生坎坷,到处“碰壁”,所以很自然的有一股怨恨之气,横亘胸中,一吐为快。怨恨的对象是谁呢?礼教,制度,传统,政府,全成了他泄忿的对象。他是绍兴人,也许先天的有一点“刀笔吏”的素质,为文极尖酸刻薄之能事,他的国文的根底在当时一般白话文学作家里当然是出类拔萃的,所以他的作品(尤其是所谓杂感)在当时的确是难能可贵。他的文字,简练而刻毒,作为零星的讽刺来看,是有其价值的。他的主要作品,即是他的一本又一本的杂感集。但是要作为一个文学家,单有一腹牢骚,一腔怨气是不够的,他必须要有一套积极的思想,对人对事都要有一套积极的看法,纵然不必即构成什么体系,至少也要有一个正面的主张。鲁迅不足以语此。

——鲁迅从不批评共产主义,这也是不假的,他敞开着这样一个后门。所以后来共产党要利用他来领导左翼作家同盟时,一拍即合……大约就在这个时候,他以生硬粗陋的笔调来翻译俄国共产党的“文艺政策”……经过这一段期间,鲁迅便深入共产党的阵营了。

——鲁迅没有文艺理论,首先是以一团怨气为内容,继而是奉行苏俄的文艺政策,终乃完全听从苏俄及共产党的操纵。


——鲁迅的作品,我已说过,比较精彩的是他的杂感。但是其中有多少篇能成为具有永久价值的讽刺文学,也还是有问题。

——在小说方面,鲁迅只写过若干篇短篇小说,没有长篇的作品,他的顶出名的“阿Q正传”,也算是短篇的……但是若说这篇小说是以我们中国的民族性为对象,若说阿Q即是典型的中国人的代表人物,我以为那是夸大其辞,鲁迅自己也未必有此用意。

对共产党的批评透智慧

梁实秋回国后,经常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交的《新月》以及30年代中期在北平自办的《自由评论》上,发表了若干批评国民党和共产党的文章。对国民党一党专制、压制思想自由的文章,彰显了其做人的良知和勇气,而对共产党的认知则彰显了其智慧和透视力。

在《我为什么不赞成共产党》一文中,梁实秋明确表示“我一向不赞成共产党和共产党主义”。他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最不满于共产党的是它对于民族精神的蔑视。共产党的理论,重视阶级而不重视民族。他们的革命的策略是世界上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推翻资产阶级。中国共产党不是中国国内的一个单纯革命党,它是听命于第三国际的,它是世界革命的一环,它是为阶级斗争。”

“第二点,我不满于共产党的是它的对于私有资产的仇视。我自己不是资本家,我也不依靠资本家维持生活,并且对于一般资本家大地主之剥削民众,我也深恶痛绝,但是对于私有资产这个制度,我仍是拥护的。我至今还以为私有资产制度不应废止;而资产之应加以限制,贫民之应加以救济,我是完全同意的。我们要的是公平,不是平均。共产党所采取的是报复手段,要造成恐惧,这是我所不能赞成的。”

“第三点,我不满于共产党的是他们的反民主手段。在政治方面,他们是要一党专政的;在思想方面,他们也是要排斥异己,定于一尊。此种不容忍的态度,与民主的理想背道而驰。所以,我站在民主的立场,便觉得法西斯之专政,共产党之专政,国民党之专政,都同样的不是妥当的办法。议会制度,也许是不能成为最有效率的政治制度,但民主的精神,即服从多数意见,尊重少数人之权利,最大量之个人自由,公开讨论的风气等,是任何国家所不可少的。只有民主的国家里,才有个人自由之可言。民主精神是人类几千年来付了很大代价才获得的一点智慧,凡反民主的姿势,都是开倒车。”

此外,梁实秋对共产党讲阶级性的“文艺政策”亦深恶痛绝。

离开大陆

抗战爆发后,梁实秋辗转前往重庆,直到抗战结束后,才回到北京。国共内战爆发后的1948年底,国民党败象已显,各方人士都面临着是否离开大陆的选择。尽管梁实秋对国民党十分不满,但认为共产党治下更无自由,“两害相权取其轻”,他和胡适、傅斯年等知识分子做出了离开大陆的选择,而曾与他同样批评过共产党的罗隆基、储安平等以及一大批作家则选择了留下。1949年前不同的选择注定了他们各自的命运。

可叹的是,梁家前往台湾的只有梁实秋夫妇和小女儿梁文蔷,已从北大毕业的大女儿文茜,因为结婚嫁人,留在了大陆,儿子文骐因正在北大读书,也没有走。这一别不仅让一家人生死不明的分隔了几十载,而且留在大陆的家人也没有躲过中共的迫害。

台湾生活与大陆家人遭难

据梁文蔷回忆,一家三口初到台湾时,可以说是“无立锥之地”。梁实秋以教书、写文章为生。在生活安定后,又继续翻译莎士比亚的作品。翻译莎士比亚没有收入,但梁实秋并不在意,他的妻子程季淑也给予了其全力以赴的支持,并不强迫他出去赚钱。可以说,除了教书,梁实秋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上,共翻译了四十一卷。此外,晚年他还主编了八万多条词汇的《远东英汉大词典》。

1974年4月,程季淑去世,与妻子感情甚笃的梁实秋非常悲伤。而直到妻子去世一个月,梁实秋才辗转得知了身在大陆的大女儿、儿子仍然在世的消息。

梁实秋的儿子梁文骐,北大毕业后在安徽科技大学教授数学,六十年代转到广州暨南大学任教。八十年代初来美国做了两年访问学者,后来申请去台湾与梁实秋团聚,任台湾中央研究院统计研究所研究员。

由于毛泽东曾指名道姓的骂梁实秋为反动文人,梁文骐在大陆期间也受到牵连,文革时被打为黑五类,下放劳改整整10年,期间他曾被反绑双手拉去陪斗,到达地点后被红卫兵一脚由卡车上踹下车去,手不着地的摔到车下,差点丢了性命。

梁实秋的大女儿梁文茜曾在法院工作过,后做了职业律师。因父亲的关系,她在“反右”期间被打成右派,下放农村改造,回来后被分配到一家房管所收房租。文革爆发后,再次被下放到农村改造。期间丈夫不堪折磨离世。

结语

1987年11月,梁实秋因心脏病突发辞世,终年84岁。2007年,79岁的梁文琪亦辞世。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梁实秋当年选择留在大陆,断不会完成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的翻译的,更遑论自由的教书和表达看法,他留在大陆的儿子梁文琪、女儿梁文茜就是个明证。当历史走过,谁能不说梁实秋具有一双慧眼呢?

竞选
共产主义的经济制度,即全民公有制,作为一个远大的理想本身并没有错,但实现这个目标应该循序渐进,特别需要私有经济作为过渡
竞选
中共在夺取政权之前也是反独裁要民主的,获得鲁迅等一大批知识分子、民主党派拥护也合理,但梁实秋却慧眼看到了中共未来独裁一面
竞选
鲁迅如果活到毛泽东时代,也会如同许多知识分子和民主党派人士一样遭受磨难甚至惨死,会佩服梁实秋的远见
竞选
1958年毛泽东:“秦始皇算什么?他只坑了四百六十个儒,我们坑了四万六干儒。我们镇反,还没有杀掉反革命的知识分子吗?”

秦始皇算什么?他只坑了四百六十个儒,我们坑了四万六干儒。我们镇反,还没有杀掉反革命的知识分子吗?我与民主人士辩论过,你骂我们是秦始皇,不对,我们超过了秦始皇一百倍。骂我们是秦始皇独裁者,我们一贯承认,可惜的是,你们说的不够,往往要我们加以补充。(大笑) 

 

最接近太阳的人
"在思想方面,他们也是要排斥异己,定于一尊"--真是他当时写的吗?
e
elfie
梁实秋的婚姻和外遇

他年轻时也有对妻子不忠,花心外遇之事,不过得到妻子谅解。74年程季淑在西雅图home depot 门口不幸被工人没架好的梯子砸死。梁回到台湾一年后迅速和过去的恋人再婚。以上在他的杂文集里均有描述。前妻爱养花,后妻爱猫,养猫等等。程可能是为买花,采购花肥而糟祸。

D
Darksoul
一个在实践中从来没有成功过的理论怎么能说没有错呢?
不开窍
百年实践已经证明是错误的.
英二
一不小心实践出一个世界老大
天涯无芳草
一百年后才显其见识。二百年后中国人大部分也应无此见识
越活越有劲
狗屁。共产主义不是什么循序渐进的问题。是永远不可能实现,因为人的贪婪自私好吃懒做的本性,因为人的原罪。
f
freemanli01
共产:如果因为人性自私所以要共产,那共产之后,掌握资源和权力的人会变得更自私。看毛泽东建了多少行宫、收多少稿费就知道了
x
xiaoxiao雨
Chinese culture need to be diversified, not one basket for

all. 

上流Man
梁实秋太厉害了,一百年后,居然正好印证在习大梦这一出!
爱城华侨
大批 知识分子和政客 被骗 的昏头转向,包括 国母 “宋庆龄”, 梁实秋一双慧眼,实属难得,也属极少数的
x
xyz99
那位恋童癖的孙大炮不也是国父?
咲媱
全民所有,必定导致独裁。因为那个名义上的管家,就成为事实上的皇帝。要民主,必须有制衡,要有制衡,就必须全国财产分散私有。
咲媱
其实中共干的事情,苏联全干过,而且在延安也干过,并不需要一双慧眼,只需要有点常识,就能看懂,但是被民族主义迷惑了不相信。
咲媱
所以波尔布特杀所有的知识分子,都是一脉相承的,苏联也迫害过知识分子,历史放在那里,凭什么这个就不同?看不懂只能活该。
X
X723
死了的鲁迅絕對不會對中共有微詞,但是活的鲁迅肯定是反黨分子!
吃素的狼
呵呵,与时俱退滴说,梁实秋在那个时代就看清中共底牌,确属高瞻远瞩,举世无双。随便翻一下那个时代中共的“新华日报”,

满满的对民主自由的鼓吹和拥护,满满的对美国政治制度的羡慕和向往,确实蒙蔽欺骗了很多中国知识分子,以为中国的民主自由富强,非中共而不能实现。

结果呢,这些中国知识精英们,帮助中共打倒了半民主半独裁的国民党和蒋介石,换来了反民主全独裁的中共,随之而来的,反右,社教,大饥荒,文革灾难,直至三年疫情清零一日无预测放开,都是当年的,一步错,步步错。

中国在邓小平时代改开后,大批当年苟活下来的知识精英们,屁滚尿流滴逃出中国,再无消息。新的知识精英们看在改开份儿上,又在拥护中共,剩下几个如梁实秋的,如刘晓波者,则被中共关进大牢到死。直到一尊上台,旧戏重演,后知后觉者们排队润出中国,无知无觉者则等待专政铁拳再次把他们砸成肉酱。这就是那块土地上的悲歌轮回,神仙也救不了滴。

白云蓝天
你所讲的是目前以及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但私有制、国家总有一天会被消灭,否则人类社会一直处于低级阶段。甚至家庭也一定会解体。
白云蓝天
无知了。难道私有制、国家等等永远存在?人类社会永远处于低级阶段?人类社会将持续几十亿年,而今文明史只有几千年,知道吗?
低头问心
未必哦,你看刘文典敢跟老蒋叫板,后来还不是服服帖帖
友梨江莉
说的一点也没错。
小二哥李白
选择激进的俄共式的无产阶级革命是五四后的一种思潮,与英日式的君主立宪和美式的自由民主一起并存,最终历史选择了俄共式。。

这个选择符合当时中国都国情,而且是正确的选择。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国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所以先驱们选择了俄共,即后来的中共。

 

e
elfie
Just gave you some facts

Nothing more. A man is a man, bourgeois or not.

A man thinks with not his brain, but the lower ha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