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中国地质博物馆

S
Shenliu
楼主 (文学城)

     中国是世界上发现最多孔龙化石的国家,截至2019年,已经发现了322 种。我参观中国地质博物馆(图 1)的时后,该馆正在展出安徽巢湖动物群的化石 (存在於2.48亿年前)。

图 1. 中国地质博物馆

     安徽巢湖动物群化石以巢湖龙为代表,还包括了原史鱼龙类,鳍龙类,鱼类,及一些节肢动物的化石。

     为什么巢湖龙是这次展览的焦点?因为就演化的过程来说。生命最早起源於海洋,后来演化出鱼类。之后,由海洋到了陆地。也就是中生代爬行类称霸於陆地上的時候。但由于有多个原因,使得陸生爬行类又开始返回海洋。

     巢湖龙被认为是在这个时期的代表动物。三叠纪化石的宝库。巢湖目前是研究海生爬行动物起源和早期演化最重要的地区。安徽巢湖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

     巢湖龙(图2)身长70 到 170 厘米。重量约10公斤。体态呈鱼形。牠们的食物以鱼虾为主,是食物链里的最高层 (图 3)。

图 2. 巢湖龙

图 3. 巢湖食物链

     1965年考古人员在安徽巢湖發現了魚龍化石。这些化石的年代大约是2.5億年。1972年經过楊鈡健,董枝明的研究,命名為龟山巢湖龍。從此开启了巢湖动物群化石的研究。 在生物的演化过程中,有新物种的出现,也有老物种的灭绝。巢湖龍是三叠纪生物由陸地返回海洋的代表物种。但牠们也难逃灭绝的命运。大約在9千万年前的白垩纪,牠们從地表上消失了。如今,只能從挖掘出土的化石中去瞭解牠们。

     这次参观了中国地质博物馆的展览,重温了一下地质年代的分化。最大的收获是对生命由海洋擴展到陆地,而后又有一些动物由陸地返回到海洋(如巢湖龍)有了新的認识。該博物馆另有关於礦石珠宝的展覽就不在本文里敍述了。

     看完該博物馆有关巢湖龍的展览后,觉得美中不足的是没有把早期為中国地质研究做出贡献的人物历史及他们的生平事迹一同展出。譬如丁文江先生。我在高中的时候,曾经讀过羅家倫先生(他是五,四運动的健將)寫的一本書,逝者如斯集 (台湾傳記文学出版社出版)。裡面有一篇文章叫做 “丁文江這个人” 。丁文江是中囯地质学界的先驱。羅家倫先生在該文里描述丁文江在抗战時的一段往事。那时丁文江是中央研究院總幹事。抗战时期,生活條件很差。有一天,羅家倫去看丁文江,他住的地方漏水,而丁文江正在给他在留学時的老師寫信,問有没有中国留学生念完書了,他要找他们回囯工作。但他的双脚却是泡在水汪子里。我当時正值青少年,看到這里,心中感动不已。内心想著 “有為者亦若是” 。如今,我已年过70,真有不堪回首的感觉。

 

2023 年5月23日寫於檀香山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参观中国地质博物馆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 观后感 在北京看史家胡同博物馆 泰迪衰老了 台北来去
d
delta2020
老兄是“中华民国”派。不过,你们这代人走了之后, “中华民国”派在台湾估计就非常少了。
天南地北
明朝遗老走了,没有人再喊反清复明;清朝遗老走了,没有人喊光复大清了;

民国还有遗老,但早就不喊光复大陆来,只是想独。

明初
楼主是中国人。你这样子一天到晚文革遗风政治挂帅阶级划分这个派那个帮的,有唯恐天下不乱之嫌啊。
信笔由墨
对于大多数人, 地质学,包括古生物、岩石、矿物、构造等,是很有意义和趣味的知识,但是作为职业,……
c
chufang
辛苦。
华府采菊人
俺母校的地质系,恢复高考后招的学生, 据说很多都是征求志愿调剂来的,女同学极少,所以分配都很好
技术员
野外工作固然繁重,实验室分析和案头工作量也是巨大的,占大量人力(人员),
信笔由墨
那还好了。50年代,大学系调整,有整班转地质专业的。不过那时学苏联,地质系统科技人员工资很高。
一帖
现在国内学地质搞珠宝可以发大财。我在访问美一研究机构时认识一位上海延安中学同龄人。他说:

当年因为出身地主,所以进较差的北京地质学院。来美后师从民国保密局头子毛人凤的公子,毛公子为美国科学院,中央研究院院士。 他给我看了许多他和他的同学与温家宝夫人一起勘发和经营珠宝的照片。

走资派还在走
原先报纸上报道过,很多古生物的化石都是辽西一个农民做的。这个农民手欠,在伪造一个始祖鸟化石时,

顺手造了一根儿尾巴,结果就这根儿尾巴几乎推翻了古生物界的认知。

信笔由墨
老黄历了。温婆娘是利用职权做宝石生意。中国宝石矿产稀缺,而且私人矿产勘探是禁止的。
萧嵐
工资没有特别高。二级工三十八块五,大概没有上海地区工资高。野外津贴每天五毛。

工资没有特别高。二级工三十八块五,大概没有上海地区工资高。野外津贴每天五毛。

 

一年四季野外勘探,石油钻井三班不停机,露天作业,成家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