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 观后感

S
Shenliu
楼主 (文学城)

     5月6号我去北京国家博物馆参观了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 。 若要按照开啟年代,1970,逐年纍数到2022年就显得无趣。在此,我试着把看过的加以消化,希望具備一点可读性。但要强调的是我这纯属简介性质。若要求得精準,自有专业书籍可以参考。

     1970年中央决策研制 “曙光号 “载人飞船。但直到16 年后的1986 年,国务院才明確 “大型运载火箭及天,地往返运输系统” 的主题項目。又过了6年 (1992)载人飞船工程正式上马。这是为什么说 “30” 年成就展 (1992~2022)(图 1)。

     1995年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在北京组建。 1998年航天员大队成立,酒泉载人发射场正式投入使用。所有这些努力,终于有了结果。2003年发射神州5号火箭成功,楊利伟成为中国第一位航天员飞往太空,并且安全返回地球。

     提到安全返回,这可不是小事情。美国跟俄罗斯都先后发生过意外事件,造成航天员的死亡。1986年1月28日,美国发射太空梭(space shuttle)挑战者号(Challenger)。那时,我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读书。当时正在学生活动中心,观看太空梭的发射。发射不久,突然太空梭发生爆炸,成了一团火球,坠入大西洋里。7位航天员就此丧生了。在场的人都是一声驚愣。之后,好像凝结了,无法出声。

    中国载人飞天,已经成功发射十次。记得有一次有位主任对採访的记者说 “我们有能力把他们送出去,我们就有能力把他们安全的接回来”。多么的豪气。

     神州15号最引人注意的事就是航天员邓清明等了24年才第一次担当飞天任务。他的一句 “宁可備而不用,绝不用而不備” 终于成了金句。他的能耐又岂是常人所能及的。当然,美国航天员阿姆斯壮踏上月球说的那句话:“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 也名留千史了。

     在此慶祝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之际,我要向所有献身于这一事业的人送上诚挚的感谢!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加油!

     顺便一提,看完展览后,我就近在国家博物馆的餐厅吃饭。发现餐厅卖的都是“自嗨锅” (图2)。只需加水,等蒸汽没了,就可进食。算是开了眼界。也体认到这方面的进步。

图 2. 自嗨锅

2023 年 5 月18日 從北京归来后一周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 观后感 在北京看史家胡同博物馆 泰迪衰老了 台北来去 杰生弟走了
古树羽音
1986010280美国发射太空梭挑战者号,我也正好在社科院和加州大学的师生们一起观看,当时的气氛难忘!7位生命和梦想!
古树羽音
就为那只锅,也要去参观。请问国家博物馆就是在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原来的历史博吗?还是新建?
S
Shenliu
国家博物馆是以前的历史博物馆及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而成。就在天安门廣场東側。
古树羽音
谢谢您的信息!现在的名称好,但是那一带的展示面积,不知如何扩展的。
n
nnndayd
国博重新改建过。
古树羽音
是这样,什么时候呢,在原址上吗?以前那一带太熟悉,棋盘街,交民巷,前门老火车站等可能都没有了。
月城
东交民巷,西交民巷,前门老火车站都还在,东交民巷里面那个教堂也还在

月城
前门老火车站也还在,好像叫铁路博物馆了
2
202020
我主要觉得当年应该把钱都用在民生上,没必要去发展航空业。

医疗,医保,最低保障,农民,养老等等,苦了几代人。

老商
航天是高风险行业,还是用机器人替代好!
古树羽音
好像那个火车站就是可以去詹天佑著名的那一段史料记载工程艰难的线路。
古树羽音
谢谢图像!没想到还保留着。记得离团中央很近。那一带的街路夏天被马樱花和法国梧桐树荫遮得凉凉快快。
兵团农工
如果没有前苏联和俄罗斯的帮助,中国的航天成果恐怕也就是那个哼着东方红音乐的卫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