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农业当头等大事的种田大户——康熙帝

J
JustWorld
楼主 (文学城)
把农业当头等大事的种田大户——康熙帝

2022年07月11日 17:21 三叔历史观

我们都知道,民以食为天,在古代一个朝廷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搞好农业生产。百姓们丰衣足食了,才能老老实实过日子,政权才能稳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纵观清朝的12位皇帝中,就只有康熙帝将农业发展到了极致。他简直就是一位古代的杂交水稻之父,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位皇帝在农业方面都做了什么有利于百姓的事情吧。

 

 

首先关系百姓生活的粮食生产,一直是康熙心里的头等大事。当时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也因为它比较高产,因此康熙对其颇为关注。他在皇家园林里开垦了几片实验田,从水稻的播种、插秧、管理,一直到收割,都会亲自过问并且经常下田。有年夏天,正值水稻吐穗时节,康熙下地察看水稻长势,忽然看见有一株稻子比其他稻子高出大半截。他心中激动起来,凑近细看,这株稻子不仅长得高,而且成熟得也比较早。康熙喜不胜收,带回宫去作为种子好好保管起来。第二年,康熙把这穗种子种下去,发现到了六月又早早地成熟了。康熙十分高兴,就此通过反复的种植培育出了优良的“早御稻”。这种稻米生长周期短,特别适合北方地区种植,在南方更是可以一年两熟甚至三熟,大大提高粮食的产量。

 

 

在北方推广这个水稻的时候,他得知京冀地区的地方官和百姓们都纷纷要求种植。他很是高兴,表示朝廷会大力支持。但是考虑到南北方气候差异水稻种植可能会出现问题,他再三向百姓和官员强调北方水土和气候的特点,要求及时做好应急方案,稳扎稳打,就此避免了盲目推广种植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为了在南方大范围内推广,他先送一些种子给江宁织造曹淆和苏州织造李煦作为双季稻进行试种。结果发现第一季水稻亩产很高,收成相当令人满意,但是在第二季就基本绝收了。康熙皇帝经此打击并没有灰心。他仔细地调查发现问题是出在第一季开始插秧的时间晚了,所以导致第二季的生长衔接不上。康熙派专家去指导,后来种植的两季稻收成都很高。于是正式将“早御稻”推广到江南一带,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快速发展,让江南一带成为名副其实的“苏湖熟,天下足”。

 

 

清朝初年黄河中下游一带频发水灾,朝廷又要忙于赈济灾民又要安顿流离失所的百姓,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康熙雇佣民夫在黄淮一带和大运河沿线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很多工程都有他亲临现场指导与监督的身影。另外他还设计了“减水坝”,防止因出现河流水量过大冲垮堤坝的情景。当时的蝗灾也是非常严重的一种危害,康熙帝为对付蝗灾,研究出了一套独特的灭蝗技巧。之前民间和官员对蝗灾的处理方法就仅仅是驱赶、抓捕焚烧,挖坑填埋。老百姓们也最多是在初秋的时候,将藏在田地里的蝗虫卵用挖出来晒死来进行预防。康熙研究改良了前朝和民间的办法,出了一本学术论文《捕蝗说》,里面详细阐述了对付蝗虫的方法:在冬天就把田地里面的虫卵翻出来冻死;趁着蝗虫刚刚孵化还不能飞起来的时候,在晚上点火挖坑吸引它扑火自焚等等。经过具体的实施,百姓发现效果非常好,都拍手称快。

 

 

我们都知道,农民都是靠天吃饭的,康熙帝也不例外,因此他就开始研究天气变化,搜集天气的各种数据,并在京城各地都设有先进的气象观测站。他要求各地相关的官员详细记录每天的天气状况,定时汇总上报给钦天监,这个制度被称为“晴雨录”。在《清会典》中有相关记载:“钦天监掌观天象,设观象台于京城东南隅,凡晴雨风云雷霓晕珥流星异星皆察而记之。晴明风雨按日记注,汇录于册,为《晴明风雨录》。”此外据史书记载,康熙帝研究考察过了许多的植物,像刚刚提及的水稻,吐鲁番的西瓜和葡萄、竹子等等。他在巡游南方的时候还特别喜欢吃菱角,觉得此物清脆可口,略带甘甜,是解暑必备,甚至还带了点种子回北方种植,只可惜没能成功。此外,他还罢免了八旗流传下来的“圈地政策”,时常免除百姓的赋税,分予田地。他鼓励开垦荒地,重农抑商,他在位期间全国耕田面积增加了2.5亿亩。

 

 

虽然说清朝是少数民族统治时期,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康熙帝为了百姓的生活而颇为用心,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开启了“康乾盛世”。“民以食为天”这句话的我相信都牢牢印刻在古代每一位统治者脑海中,但是真正能够克服眼前的荣华而去深入民间探知疾苦的又有几人呢?其实对老百姓来说,不管是汉族当权也好还是少数民族主政也好,如果日子能过得平平安安,生活富足那便足够了。参考文献:《清史稿》

老商
那时候还没有重工业和原子弹,民以食为天,一个得民心的皇帝当然会把农业当头等大事啦!
老商
朝鲜金家皇朝提倡先军思想,不理民生,百姓个个饿得瘦如赵飞燕,他只管发展核武器,
曾在庄里
拍死皇帝的马屁还拍得这样到位,图个啥?这里面有多少是真的?
J
JustWorld
很多人生活在虚假的历史中,自淫自意不能自拔。近百年的历史都是虚构的,胡谝乱造的,此前的历史也是缺少真实性。
T
Tiger666
全都是假的?你也真敢讲!此外你的哪个 ID 是真的?
T
Tiger666
大吹特吹郭文贵,阎xx 的你恐怕才是自淫自意的之人吧?
信笔由墨
商兄,漂亮的脸上不出大米——朝鲜电影《什么什么的来着?》
信笔由墨
这倒是,何止百年,猴变人谁见过?所以整个人类历史都是虚假的
p
puyh
还是600工分实惠
十具
康熙康熙吃糠拉稀,吃不饱的盛世从那时开始到毛时代。以粮为纲,越种越饥荒,到了20世纪中叶,毛巴佬还搞不明白,发最高指示

闲稀忙干瓜菜代。

十具
康雍乾闭关锁国,大兴文字狱,扼杀科技文艺的进步,从此中国与西方距离越拉越大。盛世的欠账今天还没还完。电视里还高歌,再借

给他们500年。中国文人不要脸的太多。

白云蓝天
越拉越大,跟康雍乾没有任何关系,这是由中国长期的地域政治决定的,而且也不单单是中国,全世界哪里不跟西欧越拉越大?
白云蓝天
中世纪时,伊斯兰文明比拜占庭还先进得多,那时他们看西欧人就象野人,后来不也是大大落后了!没有人改变得了这趋势。
白云蓝天
唯一能改变中国的最早机会在慈禧时代,但被慈禧活生生地耽误了,第二次机会是袁世凯的时候,结果也被袁世凯破坏了。
十具
正因如此,伊斯兰和中华文明被别人加速度反超,难道不更令人反思?英国远离地中海,欧亚大陆的末端,气候阴冷,有什么地缘优势?
白云蓝天
没什么好反思的?这是自然规律,无法改变!该反思的是慈禧时代。没有意大利北部的资本主义先驱,英国也发展不起来。
白云蓝天
另外伊斯兰文明在中世纪保留与发展科学,中国的技术输出,都是西欧资本主义发生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a
ahniu
农业文明,一个农民只能养活1.3 个人

商业文明一个农民能养活一百个人。

(发自我的文学城离线浏览器)

十具
以清末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一个粮农可养活4.6人。但农民家庭拖儿带女平均人数远超4.6人。就是吃不饱阿,还要养活城里的官僚

和市民。干为了吃,吃为了干。不够吃,就多生儿子好多干。没有地,就开荒。这就是毛巴佬以粮为纲的逻辑。

十具
科学史上汉民族还真没领先过。就经济、技术而言,祖上曾经发达过。其原因是处于温带的东西向两条大河,和大海和高原的拱卫

可以关起门来,搞大一统。

十具
你真像4个伟大的那位,大嘴一咧,就是自然规律,不容置疑的真理。从来没见你认真讨论过什么。
十具
不对吧。宋的城市化高达22%,高于毛时代。先声夺人进了工商立国的门坎。4大发明的3个,纸币象征的近代货币系统,冶铁采煤

业大兴,文化繁荣,还出版了妇产科专著。你来解释,为什么汉人丢了先机。

J
JustWorld
大外宣黔驴技穷!
J
JustWorld
大外宣撒谎,造谣,恶意攻击。习共特工郭文贵已被美国抓捕。习放病毒,追责正在进行时。
J
JustWorld
二战结束,斯大林在东北亚扶植毛和金两个独裁者。国共内战时俄共策划实施的,随后指挥猫和斤发动韩战。
白云蓝天
你对历史了解太浅!西欧能够发展资本主义就是地理原因,这不是自然规律?农业帝国的商业是不会发展出资本主义,去读读黄仁宇吧!
白云蓝天
科学对资本主义发生没有作用,对资本主义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而中国的技术对资本主义的发生起了很大的作用。
白云蓝天
你的思路、逻辑相当混乱,知识又残缺不全,还说我没有认真讨论过什么,真的是无知者无畏!
白云蓝天
农业帝国根本发展不出资本主义,去读读黄仁宇吧,读读几种美国学者写的世界史,他们会告诉你资本主义是怎么发生与发展的。
十具
你读一下上面自己写的关于伊斯兰传承古希腊科学对西方的影响,翻脸就不认账啦?你不能体会科学思想的重要,可以原谅。武断喊口号

就输了,没说服力。

十具
宋国率先到了工商经济的大门,遗憾的是临门表现或运气太差。你能不能接话题正常推进讨论啊?背诵基本概念是空洞苍白。黄宇仁你

根本就没读懂。

白云蓝天
你理解力太低,知识又贫乏,所以无法理解我说的。科学的作用是在资本主义发生之后,对资本主义起促进作用,怎么叫翻脸不认账?!
白云蓝天
我怀疑你从来没有读过正规的历史书,所以不知道科学对资本主义发生没有关系,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是在第一工业革命之后。
白云蓝天
你连黄仁宇的基本观点都不知道,根本什么都不懂,说的全是地摊货一套,而且思路还极为混乱,还说别人“大嘴一咧”,可笑至极!
J
JustWorld
不被世界承认的四大发明,时常拿出来炫耀,吹嘘!
B
BeagleDog
哪有什么什么的来着?难道是摘苹果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