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莊則棟
曾多次聽到乒壇驍將莊則棟過去街坊談起這位大起大落之人,在左鄰右舍眼中,莊先生是壹位勤奮,彬彬有禮,多才多藝的少年,青年,中年人和退休者。
上世紀八十年代是莊先生敗走麥城的時刻,剛剛由山西回到北京,被譽為“金童玉女”式的婚姻也走到盡頭,發妻著名鋼琴家鮑惠喬攜壹雙兒女離異而去,而正當年的漢子,空有壹身絕技,卻報國無門,被發配到北京少年宮做了壹名乒乓球教練。
在備感失意的時候,壹場出乎意料的淒美愛情姍姍來遲,多年粉絲佐佐木敦子於1987年放棄日本國籍下嫁給47歲,妻離子散,和老母擠在祖傳四合院裏的莊則棟,當年,莊先生只有100元錢收入,離婚後,每月給老母30元,給孩子40,自己僅剩30元錢,原在日本公司工作,並擁有豐厚收入的敦子,婚後變成了北京胡同極普通的壹位家庭婦女,每壹天早上,會送丈夫上班,晚上,做好可口飯菜,等著先生歸來。
幸運的是人們沒有忘記這位傳奇人物,閑暇之余,先生經常被邀請至各處做演講,作為中國乒乓球第壹位三連冠獲得者,乒乓外交開拓者,莊先生十分平易近人,有問必答,八十年代,中國乒乓球正處於歷史最低谷,男團連續輸給瑞典,1991年世乒賽男團只取得第七名,每壹次演講之余,大家會不約而同地問莊先生壹些同樣問題,比如:中國男團如何壓制住瑞典以瓦爾德內爾等人為代表的兇狠旋轉,反手和弧圈球?先生有無可能去執教男隊?對第壹個問題,莊先生極為自信地回答,中國男團要發展直拍橫打,要以中國式的旋轉,更快及全面的技術來戰勝瑞典隊,他相信用不了多久,中國男團將重新回到世界頂峰,而第二個問題,他則流露出更多無奈,從內心深處,莊先生非常想在有生之年報效祖國,他也堅信自己完全具備這種能力,可是,這卻不是他個人所能決定了的事。
莊先生是壹位好兒子,好父親,對父母非常孝順,對子女關愛有加,但是,這樣壹個人,被無情地卷入時代洪流,他為自己的年輕單純付出了慘痛代價,時隔經年,與過去隊友只能保持淡如水的交往,2002年12月,雖然與徐寅生,李富榮,張燮林在公開場合握手言和,可畢竟再也無法回到如膠似漆的過去,晚年,盡管有乒壇大姐邱鐘惠力挺,終究,壓抑的生活徹底摧垮莊先生的健康。終於,鐵人那樣的他病倒了。
在最後歲月,他曾設想拍賣自己字畫,以便為賢妻敦子攢下壹筆生活費,2013年2月10日莊先生永遠閉上了不甘的眼簾,社會各界眾多名人包括22中校友趙忠祥,濮存昕......等為其送行,但人才濟濟的乒乓球界只來了許紹發,李鵬這兩位外籍人士。
六十年代出版的報告文學(乒壇群英)異常生動地向讀者描繪了以莊則棟,李富榮,徐寅生,張燮林,周蘭蓀為代表的五虎將稱霸世界乒壇的日日夜夜,讀著那久遠文字,不由地省悟,假如沒有那壹場動蕩的浩劫,假如莊先生退役後,順理成章地做了壹名國家隊教練,也許,他依然會在周末,坐在住家客廳,和兒女壹起聆聽結發之妻鮑惠喬女士彈奏波瀾壯闊的黃河,他將享有壹個無比幸福的家庭,幸福的日子會使他活得很久很久。
高回报,高风险。
那年代没有改革开放,没有市场经济,没有安居乐业,没有个人选择(事业/生活方式)这些概念。
要求进步进取,就得紧跟革命形势,敢于斗争,当一个口头革命派肯定是不行的。
体育界中庄则栋不是孤例,有一小帮人呢,都是有成绩的运动员。默默无闻的,食堂做饭的,打扫场馆的,人家也不带你玩呀。
当年对一些人包括庄则栋来说,仍然是有选择的。比较保守的,没往前凑的,可能被家人朋友认为“太面”(东北话没出息),回头看来应该是本性使然。
本想举具体的例子,又无法回避涉及到的名人,哈
问题又来了, 被江青选中的人,似乎是不进则退,不进人民大会堂就得进班房
上世纪90 年代, 我是乒乓球教练, 我带了两个学生去印第安那市参加美国乒乓球联赛. 在美国乒乓球联赛上, 我遇见了庄则栋先生, 他来美国作巡回演讲. 我对庄则栋先生说: “庄先生, 您好! 很高兴遇见您!” 庄则栋先生说: “您好! 请问您是哪一位?” 我说: “ 我叫XX, 我是冯国浩先生的学生. 我带学生来参加乒乓球联赛.” 庄则栋先生说: “啊!我和你是同门师兄弟!” 冯国浩先生是新中国的第一批乒乓球国手和教练, 他曾经是容国团和庄则栋的教练. 冯国浩先生从国家队回到广州后, 在广州体育学院当教授, 他曾经当过我的乒乓球教练, 我的乒乓球拍也是冯国浩教授送给我的. 当天, 我还和庄则栋先生谈了一些美国当地的风土人情和饮食起居习惯.
打得过我。我同期你看徐寅生李富荣在电视上接受采访,都是说领导安排让球了。当时徐李是乒坛实力派,你不让他们气顺了,能支持你?
最后庄化疗,徐李主导,让国家体委支付了庄的好几十万医疗费用。说明他们还是有人情味的。
给他穿小鞋反而是正常的。
后期跟徐李,主要还是不承认被让球,徐李的气不顺---后者60年代世锦赛肯定被教练要求让球了,公开场合都说了。
其他当运动员时生活中的小矛盾有没有,外人就不得而知了。徐寅生71-74年是中国男队主教练,随后李富荣接任,庄即使在74年当上体委主任后也没有必要和能力去搞他们,因为当时基本上只有乒乓球能拿世界冠军,毛周都盯着的。
02年后,我记得徐李都在电视上讲过让球的事,当然都说是教练安排他们让的。
庄是74年当上体委主任的,徐李当时主管乒乓球队,庄没有大的理由整他们两个,已经不是一个级别的了。
像老周那样能忍的,少!
真实发生过的。
笑话。
对于让球的传闻, 庄则栋曾经说过, 他说: 在28届世乒赛上, 他赢了李富荣, 第三次获得男单世界冠军. 在同年的全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中, 他也赢了李富荣, 获得男单全国冠军.
我眼中的莊則棟
曾多次聽到乒壇驍將莊則棟過去街坊談起這位大起大落之人,在左鄰右舍眼中,莊先生是壹位勤奮,彬彬有禮,多才多藝的少年,青年,中年人和退休者。
上世紀八十年代是莊先生敗走麥城的時刻,剛剛由山西回到北京,被譽為“金童玉女”式的婚姻也走到盡頭,發妻著名鋼琴家鮑惠喬攜壹雙兒女離異而去,而正當年的漢子,空有壹身絕技,卻報國無門,被發配到北京少年宮做了壹名乒乓球教練。
在備感失意的時候,壹場出乎意料的淒美愛情姍姍來遲,多年粉絲佐佐木敦子於1987年放棄日本國籍下嫁給47歲,妻離子散,和老母擠在祖傳四合院裏的莊則棟,當年,莊先生只有100元錢收入,離婚後,每月給老母30元,給孩子40,自己僅剩30元錢,原在日本公司工作,並擁有豐厚收入的敦子,婚後變成了北京胡同極普通的壹位家庭婦女,每壹天早上,會送丈夫上班,晚上,做好可口飯菜,等著先生歸來。
幸運的是人們沒有忘記這位傳奇人物,閑暇之余,先生經常被邀請至各處做演講,作為中國乒乓球第壹位三連冠獲得者,乒乓外交開拓者,莊先生十分平易近人,有問必答,八十年代,中國乒乓球正處於歷史最低谷,男團連續輸給瑞典,1991年世乒賽男團只取得第七名,每壹次演講之余,大家會不約而同地問莊先生壹些同樣問題,比如:中國男團如何壓制住瑞典以瓦爾德內爾等人為代表的兇狠旋轉,反手和弧圈球?先生有無可能去執教男隊?對第壹個問題,莊先生極為自信地回答,中國男團要發展直拍橫打,要以中國式的旋轉,更快及全面的技術來戰勝瑞典隊,他相信用不了多久,中國男團將重新回到世界頂峰,而第二個問題,他則流露出更多無奈,從內心深處,莊先生非常想在有生之年報效祖國,他也堅信自己完全具備這種能力,可是,這卻不是他個人所能決定了的事。
莊先生是壹位好兒子,好父親,對父母非常孝順,對子女關愛有加,但是,這樣壹個人,被無情地卷入時代洪流,他為自己的年輕單純付出了慘痛代價,時隔經年,與過去隊友只能保持淡如水的交往,2002年12月,雖然與徐寅生,李富榮,張燮林在公開場合握手言和,可畢竟再也無法回到如膠似漆的過去,晚年,盡管有乒壇大姐邱鐘惠力挺,終究,壓抑的生活徹底摧垮莊先生的健康。終於,鐵人那樣的他病倒了。
在最後歲月,他曾設想拍賣自己字畫,以便為賢妻敦子攢下壹筆生活費,2013年2月10日莊先生永遠閉上了不甘的眼簾,社會各界眾多名人包括22中校友趙忠祥,濮存昕......等為其送行,但人才濟濟的乒乓球界只來了許紹發,李鵬這兩位外籍人士。
六十年代出版的報告文學(乒壇群英)異常生動地向讀者描繪了以莊則棟,李富榮,徐寅生,張燮林,周蘭蓀為代表的五虎將稱霸世界乒壇的日日夜夜,讀著那久遠文字,不由地省悟,假如沒有那壹場動蕩的浩劫,假如莊先生退役後,順理成章地做了壹名國家隊教練,也許,他依然會在周末,坐在住家客廳,和兒女壹起聆聽結發之妻鮑惠喬女士彈奏波瀾壯闊的黃河,他將享有壹個無比幸福的家庭,幸福的日子會使他活得很久很久。
高回报,高风险。
那年代没有改革开放,没有市场经济,没有安居乐业,没有个人选择(事业/生活方式)这些概念。
要求进步进取,就得紧跟革命形势,敢于斗争,当一个口头革命派肯定是不行的。
体育界中庄则栋不是孤例,有一小帮人呢,都是有成绩的运动员。默默无闻的,食堂做饭的,打扫场馆的,人家也不带你玩呀。
当年对一些人包括庄则栋来说,仍然是有选择的。比较保守的,没往前凑的,可能被家人朋友认为“太面”(东北话没出息),回头看来应该是本性使然。
本想举具体的例子,又无法回避涉及到的名人,哈
问题又来了, 被江青选中的人,似乎是不进则退,不进人民大会堂就得进班房
上世纪90 年代, 我是乒乓球教练, 我带了两个学生去印第安那市参加美国乒乓球联赛. 在美国乒乓球联赛上, 我遇见了庄则栋先生, 他来美国作巡回演讲. 我对庄则栋先生说: “庄先生, 您好! 很高兴遇见您!” 庄则栋先生说: “您好! 请问您是哪一位?” 我说: “ 我叫XX, 我是冯国浩先生的学生. 我带学生来参加乒乓球联赛.” 庄则栋先生说: “啊!我和你是同门师兄弟!” 冯国浩先生是新中国的第一批乒乓球国手和教练, 他曾经是容国团和庄则栋的教练. 冯国浩先生从国家队回到广州后, 在广州体育学院当教授, 他曾经当过我的乒乓球教练, 我的乒乓球拍也是冯国浩教授送给我的. 当天, 我还和庄则栋先生谈了一些美国当地的风土人情和饮食起居习惯.
打得过我。我同期你看徐寅生李富荣在电视上接受采访,都是说领导安排让球了。当时徐李是乒坛实力派,你不让他们气顺了,能支持你?
最后庄化疗,徐李主导,让国家体委支付了庄的好几十万医疗费用。说明他们还是有人情味的。
给他穿小鞋反而是正常的。
后期跟徐李,主要还是不承认被让球,徐李的气不顺---后者60年代世锦赛肯定被教练要求让球了,公开场合都说了。
其他当运动员时生活中的小矛盾有没有,外人就不得而知了。徐寅生71-74年是中国男队主教练,随后李富荣接任,庄即使在74年当上体委主任后也没有必要和能力去搞他们,因为当时基本上只有乒乓球能拿世界冠军,毛周都盯着的。
02年后,我记得徐李都在电视上讲过让球的事,当然都说是教练安排他们让的。
庄是74年当上体委主任的,徐李当时主管乒乓球队,庄没有大的理由整他们两个,已经不是一个级别的了。
像老周那样能忍的,少!
真实发生过的。
笑话。
对于让球的传闻, 庄则栋曾经说过, 他说: 在28届世乒赛上, 他赢了李富荣, 第三次获得男单世界冠军. 在同年的全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中, 他也赢了李富荣, 获得男单全国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