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岁是建立一个人一生的信念的时候。一个人一生与他人的关系是否能够互相信任,与 0-1岁时得到食物、温暖、清洁的频率稳定化与照顾者的身体接触的频率的稳定化有直接的、成正比的因果关系。
换言之,被照顾得越稳定、持续,孩子以后越有安全感与信任感。在这个阶段,建立了信任感就是完全成功。
其实,人是必须要信任他人的,因为我们的环境大多由他人提供,包括衣食住行。国家贫穷会造成一代甚至好几代人的“不信任感”。
1到3岁的孩子,需要一种“自我满足感”,就是来自学习“自己上厕所、自己吃饭、自己走路、自己说话、自我探索”等等。
而我们的家长往往这时候就开始教识字、弹琴……而上厕所、吃饭、走路等等却反而由家长百般伺候,不让孩子自己做。
家长要孩子学的东西,学会了也不能使孩子有自我满足感,而在这个阶段的孩子成长目标却是自我满足感。在这个阶段没有达到自我满足感的孩子会害怕尝试新事物,因为他们觉得很丢脸、很羞耻,这就直接影响到下一个阶段( 3到6岁)的成长。
3到6岁的孩子,在自我满足的“力量感”之下,自然开始要仿效大人的行为,如果得到鼓励,就会持续下去,如果遭到挫败、或因父母的限制,就会感到负罪感,从而停止做类似的事情。
所以,明白“可以”和“不可以”,在这个阶段就是成功。但是对于之前的阶段没有成功的孩子,这个阶段是不愿意尝试新事物的。
6到12岁是孩子最忙的时候,他们要学会几乎所有的有关于“自己”的事情,以预备青春期的来临。在上一个阶段成功成长的孩子,会很热衷于学习更多新的东西,年龄越大,越“勇敢”。
12岁之前的问题不解决,到青春期会非常使人头痛,如果在青春期还没有解决,轻则会造成青春期延迟,问题性格(没责任感、不会独立思考、没有自信等等),重责造成青春期精神问题。
人生发展每一个台阶都受前一个的影响,一个不成功,都会影响一生。
可惜的是我们中国人对这个事实几乎完全没概念。 当然,每一个没做好的台阶,最好的方法是“回头再走一次”。
实在是有问题了,我们是可以“重返现场”。但有多少机会可以重回一次呢?并且这会增加多少痛苦?人生已经很辛苦,而孩子培养成“天骄”的没几个,需要“重来过”的却很多!
从家庭教养的方式上来说,严厉的家庭,孩子一生都不懂何以让自己快乐,除了不断地拿“第一”或者“赚大钱”;溺爱的家庭,孩子一生都得不到快乐,因为他们不懂得使别人快乐,别人当然也就不给他们好脸色看。只有威信与恩慈并有的家庭,才会养出真正快乐的人。
虎妈的战歌中人们看到的是虎妈威的一面,她把自己恩的一面轻描淡写,完全不提虎爸在教育女儿方面的影响力,使人们对她的印象有一边倒的错觉。俺欣赏她的全心全意为女儿们付出的一切,包括她对孩子们的严厉斥责和温言细语。
放养的,比较开朗可又往往没有什么出息,毕竟年轻时学得太少,知识和技能都太差。
在中国小学读到高中,遇到过几个?
现在国内多的很,每个班都有几个这样的孩子。你对国内的教育还停留在二十年前吧。
而且,我相信学龄儿童的教育更加复杂,不是一篇两篇能说清楚。希望能够看到更深层次的探讨。
0-1 岁是建立一个人一生的信念的时候。一个人一生与他人的关系是否能够互相信任,与 0-1岁时得到食物、温暖、清洁的频率稳定化与照顾者的身体接触的频率的稳定化有直接的、成正比的因果关系。
换言之,被照顾得越稳定、持续,孩子以后越有安全感与信任感。在这个阶段,建立了信任感就是完全成功。
其实,人是必须要信任他人的,因为我们的环境大多由他人提供,包括衣食住行。国家贫穷会造成一代甚至好几代人的“不信任感”。
1到3岁的孩子,需要一种“自我满足感”,就是来自学习“自己上厕所、自己吃饭、自己走路、自己说话、自我探索”等等。
而我们的家长往往这时候就开始教识字、弹琴……而上厕所、吃饭、走路等等却反而由家长百般伺候,不让孩子自己做。
家长要孩子学的东西,学会了也不能使孩子有自我满足感,而在这个阶段的孩子成长目标却是自我满足感。在这个阶段没有达到自我满足感的孩子会害怕尝试新事物,因为他们觉得很丢脸、很羞耻,这就直接影响到下一个阶段( 3到6岁)的成长。
3到6岁的孩子,在自我满足的“力量感”之下,自然开始要仿效大人的行为,如果得到鼓励,就会持续下去,如果遭到挫败、或因父母的限制,就会感到负罪感,从而停止做类似的事情。
所以,明白“可以”和“不可以”,在这个阶段就是成功。但是对于之前的阶段没有成功的孩子,这个阶段是不愿意尝试新事物的。
6到12岁是孩子最忙的时候,他们要学会几乎所有的有关于“自己”的事情,以预备青春期的来临。在上一个阶段成功成长的孩子,会很热衷于学习更多新的东西,年龄越大,越“勇敢”。
12岁之前的问题不解决,到青春期会非常使人头痛,如果在青春期还没有解决,轻则会造成青春期延迟,问题性格(没责任感、不会独立思考、没有自信等等),重责造成青春期精神问题。
人生发展每一个台阶都受前一个的影响,一个不成功,都会影响一生。
可惜的是我们中国人对这个事实几乎完全没概念。 当然,每一个没做好的台阶,最好的方法是“回头再走一次”。
实在是有问题了,我们是可以“重返现场”。但有多少机会可以重回一次呢?并且这会增加多少痛苦?人生已经很辛苦,而孩子培养成“天骄”的没几个,需要“重来过”的却很多!
从家庭教养的方式上来说,严厉的家庭,孩子一生都不懂何以让自己快乐,除了不断地拿“第一”或者“赚大钱”;溺爱的家庭,孩子一生都得不到快乐,因为他们不懂得使别人快乐,别人当然也就不给他们好脸色看。只有威信与恩慈并有的家庭,才会养出真正快乐的人。
怎么融洽同子女的关系?
·不要监控孩子的电话,尊重其隐私权。
·对孩子的朋友要和蔼可亲,但不要同他们过于亲近。不要侵入他(她)的天地。
·不要在他人面前夸奖孩子,这样会使其尴尬。
·不要在他人面前批评或斥责孩子。如果必须要这样做的话,应该在无人的时候。
·母亲在他人面前要注意服饰。母亲的形象不整洁,孩子会感到羞耻。
·如果你的孩子参加学校的演出,他(她)在舞台上时你不要打手势,这样会令他(她)紧张,甚至出错。
·孩子和你一起坐自己家的车出门时,不要把汽车收音机调到你所喜爱的频道。让孩子挑选电台,但可要求他调低音量。
·在子女需要帮助时要给予帮助,但要注意方法。
·子女在一定的阶段就像需要食品一样需要爱抚,但是爱抚要适可而止,不要在公开场合这样做,更不要在朋友面前这样做。
·不要让你的孩子在外人面前表现他的“本事”,如朗诵、唱歌、跳舞或弹钢琴。如果你为他的本领自豪并希望让人家看到,那就对他提出请求。如果父母坚持让他们在外人面前表现本领,有的孩子会感觉自己像马戏团的猴子。
·不要向他的朋友和亲属讲他的怪癖,尤其不要当他的面前。任何孩子都不愿意别人知道自己的隐私。
·不要让他失去对你的信赖。他向你透露的秘密,你不要告诉别人。你一定要完全尊重他的意愿。
·在他面前不要说谎。他看到自己的父母说谎或弄虚作假,就会感觉不好。例如,父母在某人背后说坏话,而当面又装出热情的样子,孩子就会反感。
下页:父母教育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
虎妈的战歌中人们看到的是虎妈威的一面,她把自己恩的一面轻描淡写,完全不提虎爸在教育女儿方面的影响力,使人们对她的印象有一边倒的错觉。俺欣赏她的全心全意为女儿们付出的一切,包括她对孩子们的严厉斥责和温言细语。
放养的,比较开朗可又往往没有什么出息,毕竟年轻时学得太少,知识和技能都太差。
在中国小学读到高中,遇到过几个?
现在国内多的很,每个班都有几个这样的孩子。你对国内的教育还停留在二十年前吧。
要知现在何必当初???!!!溺爱孩子,什么事情家长都取而代之。这是老中家长们的普遍存在的子女教育问题。 其后果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而且,我相信学龄儿童的教育更加复杂,不是一篇两篇能说清楚。希望能够看到更深层次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