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最早听的是刘兰芳的“二吊蛋”(书名忘了。老生,快来),最好的要属袁阔成的三国演绎

久经沙场的枪
楼主 (文学城)

袁阔成的三国听的如痴如醉,也学了好多生僻老字的念法。他讲三国,声情并茂,浑厚磁性,人物心里把握的细腻到位,虽然都是耳熟能详的故事,经他演绎,千年烽火,历历在目,扶今叹昔,酣畅淋漓。

记着那时中午饭后,学校里人人守着收音机等他的30分钟。

讲到赤壁大战老袁戛然而止不再有了。

每天的必等的半个小时突兀间像挖了个大洞,空荡荡的。听众不能接受,纷纷表示不满。

记着电视台还采访过他。他说,三国演绎到赤壁一节英雄人物基本到齐,往下再走便是令人沮丧的下坡路,不是这个走了就是那个没了令人唏嘘的很。所以,太伤感他不愿再往下说了。

停了好一阵儿,直到国家副主席王震接见袁阔成。

电视上老王咧着标志性的大嘴什么国家大义民族情结一大堆,俺便知道下回分解有戏了。

后半部的确没有前半部好。

人心喜聚不喜散,英雄一场轰轰烈烈,再大的爬梯也有曲终人散的时候。

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

老生常谈12
网上都有。还有单连芳

我还是觉得刘兰芳嗓音洪亮,干脆,语速快,特别是描述出场人物的装饰服装上,快语如珠,畅快淋漓。

明白仁儿
陈青远的肖飞买药,最逗乐,最精彩。
老生常谈12
我1971年读烈火金刚,最精彩部分就是肖飞买药。
明白仁儿
1971年,又提前啦。听陈青远,荡气回肠,那叫一个爽啊。可惜没了,听说火灾烧了。
走资派还在走
我记得是單廷芳
老生常谈12
1971年读书,不是听评书。

我有一篇博客,列出1971年-1974年初所读过的200多部书的名单,而烈火金刚是驱使我读长篇小说的启蒙书。

老生常谈12
写错了,是单田芳。
走资派还在走
对,單田芳
明白仁儿
能读到就不容易,不简单。
4
401.king
烈火金刚俺也是71年读的。上课时偷看被老师没收了。。。。

向同学借的,限时归还。

把俺急的。

 

老生常谈12
因为

那地方是人杰地灵的地方,山清水秀,富足不挨饿,曾是清八旗的册封之地,农民爱读书。

附近造纸厂回收破四旧收上来的毒草小说,工人用麻袋偷回家。

3万多人公社16个大队,平均每日公分毛收入8角-1元,还有很多人家里有工人到镇上上班。

镇有3万多人口,却有职工1-2万人,因为很多职工来自周围农村。

现在公社和镇合并有15万人,号称东北第一大镇。

老生常谈12
我借的敌后武工队,看完后转借给别人,别人坚决不还给我。
p
puyh
文革前,上海广播电台播音员陈醇播讲的长篇小说烈火金刚。
4
401.king
72/73年开始,中央台开始播广播小说,由曹灿(潘)播讲。记得有向阳院的故事,新来的小石柱等等
久经沙场的枪
单田芳在电视里说隋唐演义,长袍马褂惊堂木折叠扇: “秦琼挥起大刀,只听噗的一声,,,” 电视镜头就花了,那唾沫星子,,
久经沙场的枪
二吊蛋到底是哪部书的角色,还记得起来吗?
c
coach1960
还有一个是讲上海知青在贵州/云南的故事,主人翁叫柯第州(音)?
c
coach1960
想起来了,好像叫【蹉跎岁月】
老生常谈12
秦琼使用虎头錾金枪和双锏,绝技杀手锏
久经沙场的枪
这个记不得了,只记得那厮的唾沫星子
4
401.king
不会吧?名字听着像伤痕文学。倒是有个讲上海知青在北大荒的。。。

有个落后角色叫啥丽丽的。

 

走资派还在走
《渔岛怒潮》里的二刁蛋?
走资派还在走
金丽丽?
老生常谈12
秦琼杀手锏,表弟罗成回马枪,双方起誓不保留互教,否则死于非命。最后应验各位之死死于发誓说的死法。
少壮军人
1973年我整个暑假在北京听过中央广播电台的小说连播《桐柏英雄》
老生常谈12
我是读的小说。
c
coach1960
差点被阶级敌人拐到苏修那边,还带了一瓶子金沙?
立竿见影-1
记得有某人藏身粪桶逃生的一节。后有电影“小花”,根据这本书改编
r
rreegg0
征途,万丽丽,张山
r
rreegg0
丁大牙
走资派还在走
还有侯大烟儿,有一同学姓侯,解这儿就落下一外号,侯大烟儿。
走资派还在走
有一本书里说叫撒手锏
久经沙场的枪
对对对
久经沙场的枪
网友们真棒,昨天还在绞尽脑汁想这个呢
华府采菊人
不会是《蹉跎岁月》, 这是叶辛文革后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