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故事原创系列(20)说玩

少壮军人
楼主 (文学城)

说玩

  六十年代物质匮乏,却成就了孩子们各种游戏大放光芒。

  记得我刚到部队大院没几天,对大院孩子们最初地认识就是从一场印象深刻的游戏开始。冬天的太阳总是暖洋洋得,我坐在走廊的小凳子上打量周围还不熟悉的军营,突然!马路对面的水沟里爬上来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子,穿着戴肩章的军装,牛皮哄哄地站起身子,拿着一把木制指挥刀向前一指,学着电影《地道战》刚开演日本山田中队长指挥日本兵扫荡的镜头:“瞎子给给嘛咧!”,一群孩子的头从沟里冒出来,手里挥舞端着各式刀枪,五花八门的帽子边上贴着像日本兵屁帘布长长得纸条,一个个鼻子下面涂着小黑胡,嘴里夹杂着乱七八糟的“八格牙鲁、三鼻子滴给、死拉死拉滴幺西、咪西”的日本话冲过路面,架起各自的枪,嘴里发出“哒哒哒”的打枪声,激战片刻孩子头一声呼喊,孩子们又一阵风地跑得无影无踪。

   到了晚上更加热闹,小路上孩子一排站好,嘴里哼着电影《平原游击队》鬼子进村的音乐,手里端着木棍,沿着小路齐步向远处走去,声音之大让在安静的军营回荡,当你在家听到这种声音,会不管不顾的冲出家门拿着木棍加入其中,随着大家的步点迈着正步,喊破喉咙一趟趟的没完没了。

   大院女孩子一般是玩跳绳、踢毽子、刻蜡纸、收藏糖纸。能和男孩子玩到一起的有扔沙包抓子和藏猫猫。说起藏猫猫,要想别人找不到想尽了各种办法。一孩子突发奇想钻进二楼的垃圾洞里,双手双脚呈大字支撑在洞壁,正赶上三楼的大妈倒垃圾,一簸箕煤灰炉渣倾泻而下,倒了一头一脸,呛得他直打喷嚏,一不留神从二楼掉落到一楼垃圾堆上,恰好孩子们经过,听见这么大动静,急忙打开垃圾洞的铁门,用手电照着大喊出来,只见爬出来的这个孩子整个一个灰头土脸。还有一个孩子钻进骡马班的草垛里,把洞口伪装好等着被抓,也许里面太暖和太舒服居然睡着了,孩子们没有找到以为他回家了。等游戏结束孩子们陆续回家睡觉,而躲在草垛睡着的男孩家大人可急坏了,不见儿子回家睡觉,就去敲参与玩游戏的孩子的家门,孩子们玩累了早已进入梦乡,被这位妈妈询问,迷迷糊糊说不出所以然。这位家长就一家一家地敲,敲的家属房鸡飞狗跳,营区里到处回荡着焦虑的呼唤声,许多大人也出动,手电光不断在树丛垃圾箱水沟房顶闪烁,这小子终于被大人从草垛里找出来,只见这位母亲一手揪着这小子的耳朵一只手扇着他的屁股,嘴里还不停地骂着,拽着这小子回家时还不忘谢谢帮忙的大人孩子们。第二天我们问他怎么想到钻草堆?没想到这小子却振振有词地说,电影里八路军伤员躲避日军追查都是钻草垛,所以他的外号就变成“稻草垛”。以后我们再玩藏猫猫游戏,尤其对骡马班的草垛是重点搜查,还有样学样的学日本兵拿棍子死命地捅草垛,这外号稻草垛的孩子也许对草垛情有独钟,上次在下面打洞,这次改从顶上向下打洞,我们还是没有抓住他。看来这小子把“孙子兵法”学到家了,兵不厌诈,真正成了名副其实的稻草垛。

   那时候男孩子还有收藏烟盒的嗜好,我父亲一般抽的是精装大前门,三角五分一盒,那年代记忆深刻的是工字烟、黄金叶、三门峡、光荣、迎宾、飞马、恒大、前进、先锋、永红、红光、芒果等等尤其大中华格外珍贵。为了收藏我们几乎走遍了整个军营的坑坑坎坎,尤其是垃圾堆,我们是几天扫荡一次,对于一些重点地区我们几乎天天光顾。当时北京中科院学部下放到父亲部队,他们的烟是五花八门,我们最恨一些烟民抽完烟把好好的一个烟盒揉成一团,这明摆着是破坏收藏吗!迫使我们回家还要整理,遇到保存完好的烟盒我们会大喜过望,有时候为争一只烟盒还会打起来。

   连队当兵的就抽几种大众牌子的香烟,但这些烟盒可以用作另外一个游戏。就是把烟盒叠成三角放在地上,对方找到其不平的地方用力煽风,如果三角翻过来,你就赢得对方三角,否则轮到对方继续煽。我们偏好一种带油光的烟盒,作为自己的王牌,如果王牌输了会很难受。为了赢烟盒,我们专门穿宽袖子的衣服,为的是增加风力,玩烟盒是我们冬天持续时间很长的游戏。

回忆那些年一起玩过的童年游戏-幼教综合服务平台-2016儿童节专题

   还有一种游戏是收集杏核,找一个大的做老母。方法是放在水泥地上将其磨穿,把里面的杏仁掏出放进铅,再把外面封好,老母就做好了。找一块砖,每人放十粒杏核堆在砖上,人站在砖旁边,把老母放在眼前瞄准下面一堆杏核,手一松老母重重落下把许多杏核砸下,掉下的全是你的。如果老母没有下来你就倒霉了,只有用其他小的代替,这时候老母成了重点攻击对象。如果别人把你的老母砸下来,你会一声叹息,如果老母被你自己砸下来,又是一声惊呼!

   弹球是孩子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它有技术,一般画线挖坑,各地规则不同,但目的一样,就是赢弹球。那种五彩的弹球我们轻易不拿出,通常是用无色的弹球,手力大的会一下把你的弹球打碎或打掉一块。那时候为练准头,可以是冬练三九,为什么不夏练三伏?是因为该游戏通常在冬天玩,越是下雪天玩得越起劲。小伙伴们伸出被冻得道道血口的小手,哈着热气聚精会神地趴在地上瞄准对方的弹球猛力一击,那玩起来真是忘乎所以。回到家常常受到父母的训斥,一身的土和那双脏得像乌鸡爪的手。记得父亲到郑州铁路局支左,母亲担心我学坏,要求每天必须拉4小时小提琴,放学回家站在窗前,看着军管大院里的孩子们玩弹球,心里那滋味别提了。真恨不得去加入激战。

   部队大院夏天还玩一种抓子游戏,分五子和七子两种,首先找到大小相同的石子,游戏规则是把石子撒在水泥地上,拿起一个高高扔起,迅速抓起地上一个,然后依次抛起抓起其它再重新撒,最后抓住所有石子抛起,手迅速翻过用手背接住,再抛起迅速抓住,抓住几个得多少分。大家特别喜欢听石子与石子碰撞的声音,七子较难,适合手大得,小手很难赢。

   游戏的方法太多了,如抽陀螺、砸砖块、滚铁环、水中小船、螺旋桨、纸飞机、玩火、滑冰、掏洞、摔跤、斗鸡,在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以图说明。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军旅故事原创系列(19)枪说 军旅故事原创系列(18)制作的乐趣 军旅故事原创系列(17)玩的世界 军旅故事原创系列(16)蟹趣 军旅故事原创系列(15)鱼趣 (下)
p
planet
有机会写1篇对比部队大院子弟vs地方大院子弟/干部子弟的思维方式. haha....
少壮军人
非常期盼!谢谢您的回帖支持!
c
chufang
鬼子进村的音乐大概是肖斯达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中的一段,估计那时候的小孩子个个都会哼几句。
少壮军人
鬼子进村的音乐太经典了,耳熟能详。谢谢回复支持!
p
planet
嘿嘿, 我是想请你写.
p
planet
我们小时候用这旋律配上自己的词: 钢盔,,,,修理烂钢盔。
少壮军人
我刚刚听了一段,很像,但一定是在其旋律基础上的改进版,更加符合电影中日本鬼子的形象。谢谢推荐!学习了。
r
rreegg0
小学学校要求学生假期每人做一支红缨枪,开学后,各式各样的,长,短,宽,薄不一

很多是家长带劳制做的

少壮军人
看来这段鬼子进村的音乐真是深入人心啊!哈哈!
少壮军人
我曾经写过一段,被许多网站甚至微信引用。一会贴出来
立竿见影-1
上中学时学校要求每人做一根“战备棒”,结果是长短粗细不一
少壮军人
部队子弟

这是我写部队大院子弟的一个序,写作时间是2005年

 

部队子弟 


         部队子弟在大陆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人数众多超过百万,没有经历过部队大院生活的人很难真正了解他们。我十几年前就想写,但颇感功力不够,近来陆续有电视剧反映部队子弟的,如《血色浪漫》但略显单薄不够全面,所以想借此反映真正的部队子弟生活,唤起他们的共鸣。
         首先;应该承认部队子弟是一个优秀的群体.他们的才华,尤其在军事上的思维甚至超过父辈,是天生当兵的料。为何?因为他们从小接受看到听到的、包括生活习惯都是军事化的,由此养成了规律的生活,严明的纪律。
         部队子弟一般只有两种人:一种特别优秀,一种特别坏,平庸的很少。他们不同于城市和农村的年轻人,城里人聪明,但缺乏真诚 。见多识广,又比较势利。懂得生活,又不愿吃苦。农村人朴实,但比较愚笨。善良忠厚,但目光短浅。吃苦耐劳,但容易变化。而部队子弟恰恰介于两者之间,部队大院有良好的文化环境,不落后城里,单纯严谨,它会改变你。所以说部队是大学校、大熔 炉、不断得同化你。不管你是从城里还是农村来的,都会改变你。语言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不管部队大院周围讲的什么话或者什么方言,在大院里通通变成八一话,也就是普通话。北京人讲的不是普通话,东北人讲的也不是普通话,惟有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和部队子弟讲得才是标准的普通话。当你和一个陌生人交流时,同是部队子弟就可以马上通过语言判断出是否是部队子弟,可见部队大院环境的特殊性。那种父辈是军人但自己没在大院生活的,或在城市或在农村,都不能算真正的部队子弟。起码我这样认为。下面通过一些故事和经历记述在野战部队大院(主要是团、师、军)的部队子弟。因为他们每天看到听到的是真正的部队生活,而在军区、总部、院校,干部多连队少,获得信息虽多,但对部队真正的了解,远不如野战部队的子弟。所以这些子弟成为部队子弟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c
chufang
老肖原本就是为德国鬼子写的一段。
少壮军人
能否讲解一下战备棒是什么?谢谢回复支持!
少壮军人
一点没错!我看这首C大调交响曲为《列宁格勒》,创作时间是1941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非常感谢您的介绍。

少壮军人
我们当时也要求每人一杆红缨枪,学习抗日战争的儿童团。谢谢回复支持!
c
chufang
被围初期,他还做过义务消防员。
最接近太阳的人
红缨枪,好像有过.
少壮军人
那个年代玩得东西差不多。谢谢回复支持!
少壮军人
摘录:《鬼子进村》的背景音乐,此曲没有歌词,作曲者为长春电影制片厂作曲家王冠亚

笔名车明,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之夫),作品使用了日本傳統音樂常用的小二度音程,部分借鉴了日本作曲家伊福部昭的《日本狂想曲》(1935年)和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第7号交响曲《列宁格勒》(1941年)中表现纳粹德军逼近列宁格勒的旋律,后来的很多抗战题材影视作品都把这段音乐用作日军行军和扫荡的主题音乐[5]

p
planet
好像是姜文导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比较夸张地描绘的京城部队大院的小孩

总体讲部队大院的子弟讲究集体生活多一点, 做事专注些(个别的甚至‘狠’); 而地方的视野广泛一些, 做人也圆滑一点 (比较适合于经商, 在地方的官场混)....。

同意你说的, 部队的子弟两边极端。

立竿见影-1
相当或类似少林武僧用的棍,一般长度跟自己身高差不多
c
chufang
啊,原来是合成的。
L
Laogui123
那时候的孩子们,玩的花样很多,天一黑,大院就是我们孩子们的天下了,满大院的疯跑,模仿战争影片的场景和台词。

小时候, 我们白天上课,到了晚上我们忙得一塌糊涂。除了偷大院内各种果树的果子(梨树,葡萄树,樱桃树,杏树,桃树,枣树),每天晚上我们这群小孩子们还出来集合,每人抱着一个木棍或者几片细木板钉成的卡宾枪,排着整齐的队形,学着德军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使劲儿跺脚,嘴里还一声高一声低的哼着电影平原游击队里面曲调,沿着大路“巡逻”,很有成就感。有人想尿尿时,就排好队轮流一个接一个边走边尿,柏油路上水印延绵可以长达好几十米。有时是大家一起尿,开始时嘴里唱着:一嘀嗒二嘀嗒谁不嘀嗒烂JB。第一个人刚尿完就会立刻改唱:一嘀嗒二嘀嗒谁再嘀嗒烂JB。

 

 

看了地雷战后我们小孩子经常哼那句”没有铁雷造石雷呀”的歌,特别是晚上,故意哼着这个歌在关键地方乱拉粑粑。

 

 

我们晚上还出去玩“过跑电”的逮人游戏。小孩子们分成两拨,一拨儿跑和躲,另一拨儿抓捕。抓捕人后押送到电线杆下面。被抓捕的人可以只要第一个人手触摸电线杆子,一人接一人手拉手等待救援,只要己方来人冲破对方抓捕, 触到俘虏的手,全体俘虏就解放了, 抓捕人的一方还要从新再抓人。有时候就差一个就把人都抓齐全了,俘虏们都盼未被捕的人来解放,抓捕的人也严加防范,等了好久连个影子也找不到,第二才知道那人还没来急通知我们就被他妈妈拽回家了,害得大家白等半天。

 

那时候还时兴“攻城”的游戏。在平整土地上画好两个城池,每个城池狭长出口都要经过对方领地,出城时被对方拉进对方城池或者推出界线,都算伤亡。如果从狭长出口攻出城池,就会有很大的自由,很便于攻击对方城池内的人。

 

我们还喜欢晚上结伙跑到宿舍楼里面去拉电闸,一人负责3楼。一人负责2楼。3楼的人拉完电闸下到2楼时,2楼的人再拉电闸,然后把一楼的电闸拉掉。文革期间总停电, 楼里面的住户也会以为是停电了,点上蜡烛。后来小孩子们又发明坑人的事情,3楼的人还没拉电闸呢, 2楼的人就拉电闸了,害得负责3楼电闸的孩子被捕。

 

我们干的最损人的是到筒子楼里面破坏夫妻关系。人家在门口炒菜,刚一进屋我们就抓一大把盐扔进菜里,两口子吃饭时一个埋怨另一个做菜怎么那么咸, 另一个还辩解说没放多少盐哪。刚开始时我们是偷偷笑,后来是故意大笑好让他们来抓我们,我们跑着跑着翻身一滚就卡在路边的冬青树丛里面了,抓我们的人救灾边上也找不到我们。他们可以猜到是我们这些孩子们干的,只是不知是我们中间哪一个孩子。

 

我们很喜欢开弹弓仗,每人兜里都装着石头子儿,对着打。幸好没有人被打瞎眼。有个孩子被我用皮筋弹弓裹着蓖麻杆子弹打得眼充血,过了一段也好了。有个孩子的爸爸开会时对我父亲说你那孩子弹弓很准。我父亲问你怎么知道的?他说你儿子第一天一发命中我孩子的脑门,第二天一发命中我孩子的后脑勺。老爹回家跟我妈一说: 打。我们大院工程建筑用的小鹅卵石,我们用了不少。我们还用胶泥自己搓揉子弹。后来又传来用自行车链条做的火柴枪,可以把火柴头的火药打着,把火柴打出去。

 

我们看了地雷战还想自造火药,不就是什么一硝二磺三木炭吗?木炭,现成的。硫磺,砸开电线杆子上的小瓷瓶可以得到。硝呢?厕所外面那层白的尿碱是不是?我们配了几次也不行。

 

少壮军人
谢谢回复!有一种树专门用来作棍,叫白蜡杆。非常直且轻,剥去皮呈白色,粗约2公分.
少壮军人
你好!为什么你不把这些经历整理一下发成帖子,非常有趣。另外,路局旁边有一个713研究所。

老海校在什么位置?

老生常谈12
电视剧“血色浪漫”和“与青春相关的日子”是写文革期间北京部队大院的孩子的故事,非常好。

北京部队大院很多,知道的有:

海军司令部大院

空军司令部大院

装甲兵司令部大院

总参,总政,总后是否各只有一个大院不得而知。

炮兵,二炮,基建兵,基建工程兵,铁道兵,通信兵,防化兵等不知道。

军科院,各军事院校。

z
zillos
鬼子进村与肖斯塔科维奇的第7号交响曲不搭嘎
少壮军人
还有北京军区大院
p
planet
觉得他们有股狠劲, 多数喜欢群体性集体行动, 而离开部队大院后會改变.
L
Laogui123
年幼年轻那些事,写了很多,但是没有发出来。看你的回忆有感而发。713前身是海军干部文化学校,搬迁走腾出位置给713。
立竿见影-1
当年许和尚在大别山的一所医院里,每人发一根战备棒,房顶上架机枪,那些要纠斗许和尚的人硬是不敢往里闯
L
Laogui123
平原游击队鬼子进村,我们哼唱“din da la, din da la din da la”。看地道战鬼子进村老钟叔跑,

我们都跟着音乐哼唱“老头.....,快跑....,日本鬼子进村了(音liao)”。

少壮军人
哈哈!和我们小时候唱得一样。特别是配合板胡音乐:老头.....,快跑....,日本鬼子进村了
B
BeagleDog
我来凑个热闹,列一下小女生玩什么。一是踢毽子。这个简单,就是用布头缝个正方体,里面放点豆子或杂粮。怎么踢,

有些不同的组合。二是跳皮筋。皮筋的高度从手下垂,一直跳到手高举,中间还有腰和肩两个levels。三是跳房子。用粉笔或划石一画,哪都能跳。四是用手翻绳,在影视剧里还能看到翻绳。藏猫猫也是一种有悠久历史的游戏。暑期在学习小组做完作业,几个人就在同学家玩藏猫猫。把同学家搞得乱七八糟的。这些都是传统的小儿游戏,好像从古玩到今。其实大多都是在锻练身体。不知道传给后代没有?我家反正到我就失传了。现在的小孩都是玩电子游戏长大的。我家孩子小时候party时,有玩类似藏猫猫的游戏,安静的就是board games。

大家小时候都玩什么游戏?

湘水北逝
我也很期待。大学时有一个男同学来自广州军区大院,一二年级时满口国骂,走路横着走,考试抄别人,但后来居然改邪归正当了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