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前省长的行政级别

毛囡
楼主 (文学城)

文革前省长的行政级别

    大家很熟悉省部级这个说法,即省长和部长是同级的。但在五十年代开始评行政级别时,省长的级别等级线比部长要低一级:省长(包括直辖市长)、副省长级别范围是6级到9级;部长、副部长级别范围是5级到7级;(见图1、2):

     一届人大以后(大区已撤销),省长(包括直辖市长、自治区主席)、副省长级别范围是5级到9级;而部长、副部长级别范围是4级到8级;省长的级别等级线比部长还是低一级:

    按这个等级线,省长、直辖市长的级别52年时一般定为6级或7级,资历深的定6级,资历一般的定7级,东北不少省市长都定了7级,如吉林省政府主席周持蘅、辽东省政府主席李涛、辽西省政府主席杨易辰、松江省政府主席强晓初、长春市长傅雨田、 沈阳市长朱其文、 哈尔滨市长王一伦等。

    54年大区撤销,一些省、市、行署撤并成“大省”,一届人大后,省长最高线提了一级,一些省长在54年和55年提了级,到了55年省、市长一般都是5级、6级,提到5级的有上海市长柯庆施、四川省长李大章等。但有个别的在合并成“大省”后任省长的没有提级还是7级,如辽宁省省长杜者衡,江苏省省长惠浴宇仍是7级。所以到55年在任省市长最低是7级,副省长最低是9级。

    由于56年后副省部以上的干部开始提职不提级,到五十年代后期开始出现了8级省长,10级副省长了;同样,55年时部长最低5级,副部长最低8级,到60左右,有了6级部长合9级副部长了。到65年,时任山西省省长卫恒和陕西省省长李启明都是行政8级,是当时行政级别最低的省长。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文革前省长的行政级别 文革前上海的资本家有多少钱财 江泽民的工资级别 有多少正军级少将定了行政八级 江泽民给江泽民送花圈
老生常谈12
文革前司长比部属局长级别高,文革后司局同级。
法眼
在毛时代,级别是天大的事;我经常听说级别高的下级藐视级别比自己低的领导;级别低的领导一般也比较识相,不招惹级别高的。
i
ireadwrite
不过,在地方上,职务高的人级别比职务低的

低也有不少,例如市长/县长的级别比其副职的低,局长比副局长的低,等等。

决定上下级关系的是职务。“下级服从上级”是从职务上来说的。

领导的威信与其多方面的能力有关。做得好的领导,其下属很少有不服的。另外,如果真出现下级与上级闹矛盾而影响工作的话,组织上会介入处理,把其中一个调走,另调一个来。

毛囡
这情况只在部分由资历定了高级别(职务相对不高)的人身上有反映,行政级别主要是决定待遇,谁是领导,谁说了算是由当时的职位和

这情况只在部分由资历定了高级别(职务相对不高)的人身上有反映,行政级别主要是决定待遇,谁是领导,谁说了算是由当时的职位和权力大小决定的。

毛囡
多数情况应该是这样。
毛囡
部属的司局长是同级,采用司、局、厅的名称好象是习惯原因(没研究过),如公安部部下面都用局,外交部下面都用司,高检下面都用

部属的司局长是同级,采用司、局、厅的名称好象是习惯原因(没研究过),如公安部部下面都用局,外交部下面都用司,高检下面都用厅;部办公室都用办公厅,没有用"办公司、办公局"的,上面是根据印象所说,不知道采用司、局、厅哪个名称是否有统一规定。

少壮军人
级别决定钱多少非常实惠,坐火车是硬座、卧铺还是软卧,当然13级以上还可以坐飞机。
老生常谈12
部里机关部门叫司,管实体实业的叫局,比如

省属叫厅或局,省里没有司。

部里除了办公厅以外,机关里不叫厅。

机械部:

计划司,科技司,外事司,劳资司等等;

通用机械局

汽车局

机床工具局

轴承局

重型机械局

仪表总局

农机总局

电工局

成套设备总局

石油化工机械局

 

 

看下表,司比厅局级高

毛囡
这表不正确,不是官方的,是爱好者自己制的表。
华府采菊人
以前冶金部内的有色金属总局, 好像比“司”高半级,化工部文革前的基建总局, 和“司”平级
华府采菊人
上海有一家X机部的工厂, 派个长征干部上校去当厂长,他报到后坚决要求不就职,说自己连字都不认得,如何管得了一个现代工厂?

上级又派一个师参谋长(好像原是中校, 升成上校的)来当厂长, 那上校晃一阵主动说去喂猪,大概参加革命前是江西什么地方的猪倌吧,每天早上单位车子一路接几个厂领导上班, 当然包括他啦

老生常谈12
总局是比局高半级。

机械部里总局多是因为合并的原因,铁道部里也有不少副部级单位。

华府采菊人
级别高而职务低的, 居多是没什么文化没什么能力的人,级低职高者,会玩得他糊糊涂涂的
清迈
省革委会主任南萍级别55军衔都比当时的舟嵊要塞司令铁瑛低,双方都别扭,关系一直疙里疙瘩
老生常谈12
那个

化工部基建总局吕局长他女儿女婿在美国,也可能上文学城。

萧嵐
除了级别高职位低,还有资格老职位低。

五十年代,和我父亲一起工作的一位老红军,长期担任副职。少年入伍,参加长征,文化程度不高,级别也不高,一直受人尊敬。文革中也和其他干部被造反派批斗,还挨打。但是只有他敢于还手反击。他欲达乐观,硕果仅存的红军之一。

华府采菊人
那就不比“厅”低
吾道悠悠
记得南萍和铁瑛都是55年大校,64年少将,

当时只有熊应堂是55年少将。

吾道悠悠
我一直记得,

柯老5级,阿丕6级,马老7级,春桥8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