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降,见鬼去吧!

多哥
楼主 (文学城)

【有感于部分网友对于所谓战争中西方米帝看重自由生命、投降光荣属于英雄,等无聊说法匆就】

1944年底,二战的欧洲战场局势明朗,德国全面失败在即。然而令盟军出乎意料的是顽强的日尔曼民族,聚集了它的最优秀战士及军事装备并在圣诞之前,对盟军防线发起全面猛烈的闪电进攻;短短一星期不到,日尔曼德军这次的冬季攻势就突破盟军防线并迫使近一万米军部队放下武器投降。然而由于德军缺乏有力的空中防御及打击力量、装甲部队所需之燃料,以及至关重要的后备辎重补充,冬季攻势最终失败,德国随之战败投降。

由于以上所述之德军不利因素,冬季攻势中所计划迅速攻克占领各战略要点的速战速决,进展不顺。位于比利时阿登森林 (Ardennes Forest) 附近的小镇 巴士屯 (Bastogne) ,就是必须按时攻克的战略要点之一。

最初据守巴士屯的,是米军第28师;在其遭守德军重创几经崩溃之时,饶勇善战的第101空降师补充加入防守任务并归属米军准将安东尼 • 麦考阿立夫 (Anthony McAuliffe) 统一指挥。而进攻巴士屯并将其包围的,是受命于德军第5装甲部队豪斯 • 冯 • 曼特菲尔 (Hasso von Manteuffel) 将军的德军第47装甲集团军。第47装甲集团军由著名的容克贵族军人 —— 海因里希 •  冯 • 里特维茨 (Heinrich Freiherr von Lüttwitz) 中将指挥。

【曼特菲尔将军】

 

最初于12月15号开始的战斗,里特维茨中将在距巴士屯7公里的前沿阵地,使用3个师的兵力发起进攻;担任主攻任务的是德军第26 步兵师,配有 Stg 44 冲锋枪,并由第二装甲师配合并掩护冲锋,以及装甲训练师作为后备力量。装甲训练师是支精锐部队,配备有坦克及步兵战车,战场机动性非凡。装甲训练师成立于 1943 年,并随同另两支精锐部队,通常必须经过希特勒的准许方可调动。

【里特维茨将军】

 

战斗的第二天,米军第28师就濒临崩溃,第101空降师随之在麦考阿立夫将军指挥下,在 18 号 投入战斗。安东尼将军另外将共计一个加强师的兵力,布置在德军装甲部队的进攻路线上进行反击,其中包括一个炮兵师,比如第 705 反坦克火炮营在前线和即刻已经投入战斗的德军装甲训练师拼命,迟缓了德军攻势。

【图中德军士兵手中拿的,就是 Stg 44 冲锋枪】

 

尽管如此,米军被围,缺医少药,冬季服装不够配备,粮食弹药也趋告罄。部队人心浮动战斗意志衰退。里特维茨中将顺势向麦考阿立夫准将发出“光荣投降" 的最后通牒。麦考阿立夫将军向部队公布了他的答复:投降,让它见鬼去吧!

【见图。

光荣投降 (意译)的英语: the honorable surrender。

”投降,让它见鬼去吧“ 的英语:Surrender, NUTS!

部分原文:

“To the German Commander:

                       NUTS!

                                                                The American Commander"

以上原文大意为:

“致德国军队司令官:

                 疯了吧!

                                                    米国军队司令官"

 

麦考阿立夫将军的答复由前沿部队,第327步兵团的指挥官转交里特维茨中将,但内容正式变成了 “见鬼去吧”—— Go to hell.

【麦考阿立夫将军】

由于米军战士的牺牲精神和麦考阿立夫将军的战斗意志,及随之而来的顽强抵抗,加之德军未能迅速结束战斗而趋于疲惫又无足够的后备力量,里特维茨中将难以发动大规模的全线进攻。德军仅能对米军据点使用小建制部队,进行局部攻坚,各个战场缺乏相互策应;而同时米军增援部队及时到达及空军的轰炸扫射,包括巴顿的第三军,德军未能按时攻克巴士屯,战斗失败并撤出战场。

由于盟军,主要是米军在类似战略据点不怕牺牲的顽强抵抗据守,德国这次的冬季战役希翼包抄荷兰海港重镇安特卫普的战略目标未能实现,冬季战役由此而宣告失败。德国从此便失去战略主动及战争能力。

【战后的 1965 年,当年的曼特菲尔将军和米军的克拉克将军在昔日战场谈兵论战;战争、以及不同阶层人们的生活遭遇,就是这么不同或滑稽】

 

 

 

 

振声
一个时刻“留一手”,时刻想着退路活命投降的军队怎么可能有战斗力!一个战斗意志不顽强动辄投降的军队绝对不会是一支好军队!
多哥
动辄投降不算军队;所谓投降英雄的无聊之谈,属不懂荣誉自尊为何物的无知,连最初胡传魁座山雕许大马帮的土匪都不如,呵呵。
天堂之令
凭啥投降。。。Bastogne美军2万多,伤亡2千多。
原上草2017
“投降光荣属于英雄”? 没人这样说,只是说西方国家不会像共产党那样,把做过俘虏的人当成罪犯,一辈子不得抬头而已。
原上草2017
你这样讲法,只不过是想把屎盘子扣在别人头上的而已。手段未免下作。
多哥
希望以后发言要六思而后行;不要盲目就着仇恨跟着高调转述那些莫名其妙而又貌似高大上的言论。
小百脸
在突出部战役中, 刚开始的第三天, 美国第一军团两个团就被包围而投降。他们也是反侵略战争的英雄。请参阅拙作: 古战场游记

在突出部战役中, 刚开始的第三天, 美国第一军团第106师的两个团(第422和423团)就被钳形战术包围而投降。战役第四天 Anthony Clement McAuliffe (最好还是翻译为麦考利夫准将)率101空降师一万七千多精兵火速赶到巴斯托尼,守城部队士气大增。加上巴顿的第三军正在往这儿飞驰增援。这才有了麦考利夫那个"呸!"(NUTS!)字的回答。投降也罢, 抵抗也罢, 他们都是反侵略战争的英雄。请参阅拙作
《古战场游记之十:希特勒的一次大规模垂死挣扎》

多哥
白脸老先生的建议和翻译好,尤其对 NUTS 的解释,文章的资料收集也比我细致但觉得在议论外民族战争历史的时候,
多哥
过多地使用流行政治性词汇,会使人觉得有选择立场的倾向。如此一来事件描述的公允性,会在读者脑中打折扣。
B
Bobshanghai
您说的这位克拉克将军是不是1953年7月在朝鲜签署停战协定的担任美军远东地区司令的那个克拉克?谢谢!
多哥
对,同一个人。但停战的时候只是统帅两个军的司令。1954年开始当了远东战区司令,也就是太平洋战区司令。
多哥
克拉克将军曾经是巴顿将军的助手、部下。在电影《巴顿》里头,被描述成很有政治头脑的军人。
吃素的狼
呵呵,您这样的货,枪口顶在脑门上,第一时间就必然会举起手来。不上战场吹牛逼,是人世间最容易也最无耻的人才会干出来的事。
吃素的狼
呵呵,任何军队,不管它曾经多么无敌善战,一旦弹尽粮绝,人数再多也是毫无战斗力的老百姓。宣传上说的,孤军深入之类,

是有前提滴:援军必须在这支部队弹尽粮绝前到达,否则,就是一堆死尸或者战俘。

这就是即便牛皮吹破天的共军,最善战的主力往往是最善逃的王牌。

每当您听说哪支部队是从红军时代打过来的友军,在阻击战线快要守不住的时候,要跑得比它快。

跑慢了,就是朝鲜战场上第60军第180师的命。这是用生命,军籍,党籍换来的血的教训。

吃素的狼
呵呵,突出部战役美军前期失利主要是由 奥马尔·布来德利将军的失职造成,美军101空降师顽强抵抗和巴顿的第三集团军及时增援

挽回了战争。

美军的坚持在很大程度上,是将军们对坏天气的倒计时具有信心。

曾经大热的影片《兄弟连》有一些场景可供参考。

最让人荡气回肠的,就是带领连队进入德军围困的森林时,温特斯上尉的名言:“我们是伞兵,本来就是该被包围的”。

懂得战争的人,知道这句话有多么大的份量。

 

B
Bobshanghai
谢谢!
j
johniewalker
YouTube 上有 Winters 的回忆录全书的音频,很值得一听。
多哥
记错了;助手、政治军人是布莱特里将军。
S
Soltek
对,后来由于天气的好转有了空中支援,更加上巴顿的坦克玩了命往那跑。
多哥
啊呀,狼兄这个说法也属于辉煌的精典篇章了。要论失职,敦刻尔克是谁失职?还有个精典就是张伯伦失职,没有认清德国的狼子野心。
多哥
再一个著名精典就是全世界人民失职,让德军突袭波兰成功马其诺防线失效成为笑谈。
多哥
类似的故事太多,找个失职的替罪,也可算一门学问。
多哥
狼兄对如此严肃话题,循网络文学幼稚路线,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