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故事原创系列(九)上学

少壮军人
楼主 (文学城)

          上学

 

   没几天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就结束了。吃过早饭,母亲蹲下身子抚摸着我的脸温声细语地感叹:“宝宝要上学了”。我懵懵懂懂地回应着母亲。母亲拿着几天前用红布做成得小书包,在里面放了一本毛泽东的《老三篇》和一个装有铅笔橡皮尺子铁皮文具盒,拉着我的手来到部队子弟小学。

   这所小学建于1955年,原名“八一子弟学校”,学校坐落在军营南侧,校园内十几间教室坐北朝南排成两排,最南面是长满矮草的操场,紧靠操场是一片不大的杨树苗圃和老师办公室。全校近四百名学生,95%是部队子弟,还有部队附近电厂钢厂的孩子。一二年级分甲、乙两个班,三、四、五年级只有一个班,原因是部队子弟都是朝鲜停战以后出生的,我们这个年龄孩子最多。老师基本是部队家属有文化的,教学水平一般。校长是师政治部主任的太太,湖南长沙人,是深受部队孩子们喜爱的女校长,她端庄优雅和蔼可亲,和母亲是同年战友,曾在部队当文化教员,转业后就担任了我们学校校长,她出身富有家庭,受过良好教育,见多识广又极具亲和力,尤其她讲的反特故事迷倒了所有学生,都喜欢上她的课听她讲故事。

   办完入学手续,母亲带我来到一年级甲班教室门前,一位年轻的女老师从教室里迎出来,她给我初步印象是高高的个子,浓淡相宜的眉毛下是一双明澈柔和的眼睛,她穿着一件墨绿色考究的粗呢子上衣,淡灰色料子裤配上半根的皮鞋,看上去十分相宜得体。老师姓韩,“大连人二十来岁,负责教语文,是我的启蒙老师兼班主任。母亲将我带到老师面前,我当时穿着绛红色的小皮鞋,咖啡色灯芯绒背带裤,头戴酷似八路的蓝色军帽,忽闪着两只大眼睛,一下就让她喜欢上了白净整齐略显洋气的小男孩。老师把我带进教室,我环视四周,里面坐着四十多个小伙伴,个个穿着朴素认真背着手,都在好奇地盯着我。老师一声:“欢迎新同学!”,我的学生生涯就这样开始了。

   在写帖子时,忽然心血来潮想把小学同学的名字写出来,居然依然记得43名同学的名字,他们那时的模样和名字紧紧地重合着,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得画面又显现在眼前。并不是我的记忆力好,实在是童年的生活太有趣太美好,如何让我忘记?这些当初的小伙伴现在分散在全国各地,就像刚上学背诵的《老三篇》"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

   这就是部队子弟的特殊性。不象地方子弟相对集中在一个区域地方。部队子弟随着父辈地调动升迁转业而流动,经常是有新来的也有走掉的,但在三支两军前相对稳定。

   我很快熟悉了学校环境,融入了小伙伴们当中,虽然他们笑话我的天津口音,但很快就和他们说的一样的普通话,甚至穿着也向他们靠拢。我不喜欢自己成为另类,更不希望自己成孤家寡人。喜欢学习看书的我,字总是写得公公正正,算数总是100,不打架骂人又爱帮助同学,很快就被老师任命为班长。

   学校学习简简单单压力不大,早自习半小时就是唱歌背课文,当时我们没有语文课本,毛泽东的老三篇就是我们的课文,所以我把老三篇背了个滚瓜烂熟至今难忘,可见当时的文革政治影响多深。当然字认了不少。上午4节下午两节课,有语文算数唱歌体育画画和劳动课,通常在学校自习课就能把作业做完,交完作业回家就是玩,没有压力玩耍很开心,不象现在的孩子天天背着一个大书包,被功课压得没有时间玩,少了童趣也影响了发育,实在没有我们那时候幸福!

   母校就像母亲一样,把知识和爱给了我,至今心存感恩明白了母校的真正含义。我很想在母校附近定居,那样可以经常看到曾经的校舍熟悉的读书声,我甚至想穿越时空,重新坐在少时课桌前,倾听同学们欢声笑语感受老师地教导谆谆。

老生常谈12
字总是写得“”公公正正“”--工工整整

我也曾经背诵完老三篇,愚公移山比较难背。

里面对大连女老师描述很准确,大连姑娘是全国最漂亮的。

当然每个人审美观有很大的差异,很多人认为成都姑娘最漂亮,我是认为1.70米的姑娘比1.60米不到的姑娘漂亮,如果其他情况差不多的话。

少壮军人
谢谢指正!已经无法更改,只有重贴。握手!同年代网友。
老生常谈12
不用改了,大家都知道汉字输入系统经常联想错误的词
i
ireadwrite
帖主可以修改的呀。非帖主才不可以。
i
ireadwrite
点“编辑”试试
少壮军人
两次编辑。提示; 无法修改推荐到首页的帖子!只能错着放在那里。这样就记住了。
少壮军人
谢谢回帖和提示!
i
ireadwrite
是的。如果帖子被放置首页,就不让修改了。
4
401.king
安啦。把返习写成反习的,现在才是寝食难安。特别是被“置顶”以后。

p
planet
重庆女孩比成都姑娘漂亮,成都的较土;大连嘛...., 我就不跟老生较劲了, 与黑龙江1样, 较高较白....
老商
川妹子的皮肤较光滑!可能跟饮食,气候,遗传都有关。
老商
洋妞身材好,皮肤如猪皮(毛孔粗),黒妹较细腻。
华府采菊人
”钢厂“, 是不是明港那个小钢厂呀
老生常谈12
暗无天日,狂犬吠日,皮肤就细腻;烈日暴晒,狂风大作,飞沙走石,皮肤就粗糙。
B
BeagleDog
过去我小学同学在一起的时候,也常常把全班同学的名字背一遍。我们本来是有学号的,所以是从一号背起。

不过我现在已经记不全了。女生总数是21,全班人数在45以下。我班的大队委员应该记得所有人的名字。我就是她挖地三尺挖出来的。我从69年随家里下乡后,这些小学同学几乎都没有再见过。一次也没赶上国内的同学见面会,大中小学都没参加过。

少壮军人
东北哈尔滨和大连女性的穿着比较洋气,缘由是受老毛子的影响,当年哈尔滨和大连有不少老毛子

在那生活。比如大列巴的叫法红肠的制作。当时我们学校就有一个哈尔滨来的女老师,她丈夫是坦克团的,不说人的长相,且那身打扮就和其他老师格格不入,天冷讲课时始终穿着呢子大衣,扎着丝巾,小靴子擦得锃亮,尤其改作业时也戴着一种网状白手套,我们在背后给她起绰号‘哈尔滨小姐“,她也不生气,没多久就走了。

少壮军人
明港有两个钢厂,一个靠近镇子明河边上我们叫老钢厂,新钢厂在京广战备公路边上,就是现在

安钢下属企业。看来你对明港非常熟悉,握手!难得难得!1976年我高中毕业从浙江到明港下放,就在新钢厂知青点八里岔,不到半年我就参军离开。

少壮军人
第一次相聚都特别激动,但是多了因为生活境遇地位社会不同,会发生许多矛盾和隔阂,明争暗斗

情谊越来越少,尤其是建立了微信群,更是酸言酸语,又回到学生时代的小团体。在海外久了和国内的思维想法不同,有些已经无法接受,干脆不再参与,还能留下一些美好。

少壮军人
一个是气候潮湿多雾紫外线被隔挡。你去广东看看,真正的广东女子都比较黑,原因就是紫外线

过度照射。四川女孩皮肤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吃辣椒,因为湿气重多吃辣椒就汗和毒素排出,不累积在皮肤里。吃辣椒是我个人这么认为。

少壮军人
不是打字输入原因,实在是自己的不知错,发前检查没有发现。这个词终于记住。非常感谢!
少壮军人
皮肤最细腻的是黑人,皮肤最差容易衰老的是白人,黄种人介于两者之间,比较平衡。
少壮军人
重庆女孩身材比成都女孩漂亮,原因就是重庆走路多阶梯,对臀部上提有帮助。
华府采菊人
从火车站走到钢厂, 记得大约二十几分钟, 是这样的, 我和一个师傅出差去明港

在街上师傅碰上一个从黄泛区电厂调去明港钢厂的人,于是就约我们哪天去他家喝酒,好在明港的自由市场极为繁华昌盛, 鸡鸭鱼肉要啥有啥(奇葩地方), 这位调去明港的老几, 文革期间挨打挨得很厉害, 一个工人咋会呢, 原来大约1966年底,他和位于黄泛区农场的农业专科学生辩论, 他很认真激烈地为刘少奇辩护, 学生们不打他打谁呀, 越打他他越不服, 后来到底他出身好复员军人共产党员, 也没咋的他,在明港钢厂筹建时到农场要人, 就放他带老婆孩子去了。

老商
题外话:你能否从你父执辈那里寻点战争年代带血的资料,那样的军旅生活可歌可泣 !
少壮军人
后面就有帖子讲述。
B
BeagleDog
我就是这么想的,所以一个同学群也没参加。只有几个好朋友用微信保持联络。现在怕给国内的朋友惹麻烦,

基本上很少聊天,只剩下逢年过节的问候。

少壮军人
没想到你对明港那么熟悉,新钢厂离龚庄很近,往西几百米就是部队营房,最早是45师,然后

变成3师,又变成60师,现在是我的老部队驻扎,83集团军合成11旅。

少壮军人
我的一个朋友前几天回国,专门买个新手机,免得惹麻烦。微信即使删除也没用。
白云蓝天
黑人皮肤最细腻?皮肤最细腻的是黄种人,黑人皮肤比较接近黄钟人,远离白人的粗糙。黑人的皮肤是有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