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梦乡 The Idyllic Dreamland

r
renqiulan
楼主 (文学城)

原创平水韵七绝

 

三径何寻五柳家?风摇百草一声嗟。

诗囊抖出东篱句,埋在南山种菊花。

 

Tao Yuānmíng (陶渊明) reinvented himself in prose and poetry. A man of property, he enjoyed writing about peace without prosperity. Indeed, he had successfully portrayed himself as a dirt-poor intellectual rebel drunk on idyll. Between the lines and beyond, he defined what the idyllic dreamland was and should be. By doing so, he also defied what the real world was and had always been. Today his idyllic dreamland is still the ultimate sanctuary for like-minded global villagers. 

 

 

Author: Ren Qiulan 

 

l
lovecat08
好诗
r
renqiulan
谢谢爱猫版主!正在看你的周末笑话。
l
lovecat08
中国人的笑话,洋君可能笑不出来。哈!
l
lovecat08
有空,你也说个美国笑话,看看中国坛友笑不?
r
renqiulan
我懂的,周星驰的抵死港式双关谐音谑语一听就明白,配了普通话,即觉索然无味。
l
lovecat08
哦!香港人和日本人的笑剧,其他地方的中国人难感觉好笑,而且觉得low!
r
renqiulan
I'm no joker but that doesn't mean I have no sense of humor.
r
renqiulan
我不懂日语,只知道日人说“鹿马”,就跟“呆鸟”的意思相近。港式广东话实在妙极,百听不厌。哈哈!
l
lovecat08
说什么样的笑话,可显出说的人的幽默感类别。
l
lovecat08
广东人爱吃鸡,百吃不厌。鸽子鹌鹑也算是鸡!
r
renqiulan
“人以群分”,想不到也可籍幽默归类。Human and humor.
r
renqiulan
鸽子!香港沙田乳鸽最香口,大湾区中山市(前石岐市)的乳鸽最为享誉。不过,我最爱吃“蒜蓉炒白菜仔”,唯香港独有。
L
LYJiang
洋君的广东话棒,这是內子说的。最初她还以为你是在香港传道的Mormon教士呢。哈哈!
l
lovecat08
你妻看你吃鸽子,不会叫?
r
renqiulan
廣州大美人Jiang夫人真係唔話得,最驚就係俾人讚壞左。讚壤左就冇得救嘞。
l
lovecat08
对,香港什么食材都用蒜蓉来烧。
l
lovecat08
广东话的文字很像外国话的中文。
r
renqiulan
何由见得?
r
renqiulan
对,她会惊叫的。吃烧乳鸽的日子已成回忆。
l
lovecat08
对我来说,认识字,但凑在一起,就不懂意思。
r
renqiulan
我在香港大学修读过粤语文化,得知许多粤字源于古字。学诗韵的,弄平上去入的,粤人较易入手。粤语四声九韵,确实比普通话难学。
r
renqiulan
食在香港。香港中西融合的美食,天下第一,更无笫二。
L
LYJiang
“诗囊抖出东篱句,埋在南山种菊花”。洋君颇得作诗要领。
r
renqiulan
谢谢先生。我尽量把思维形象化,同时又不蹈前臼。
L
LYJiang
得其三味(佛家音译曰三昧)之日近矣。洋君诗中“风摇百草一声嗟”,跟韓愈“草木之无声,风荡之鸣”,可以相比,而独有意境。
r
renqiulan
愿如先生所言。先生对渊明的看法呢?
L
LYJiang
必须称赞洋君还原渊明。他是名相陶侃之后,是地主,有奴仆代劳,非如此,哪能轻易舍五斗米而退隐?哪能有闲喝酒吟诗做文章?
r
renqiulan
不甘低首,具高尚情操。不随江左诸君沉酣名利,洁身自爱。
L
LYJiang
对。独善其身,在东晋南齐之交,也只能独善其身,尽量不被卷入政争漩涡。
r
renqiulan
同时,渊明也有慷慨激昂的一面,他的《咏荆轲》:“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L
LYJiang
洋君提出《咏荆轲》,很有意思。毕竟,人在江湖,心存魏阙。
r
renqiulan
当时的政治气候,可从鲁迅《魏晋文章与药及酒的关係》中得知一二。
L
LYJiang
哈。想起文中提及的“风行散”,与今天滥用的危险药物异曲同工。政治上无作为,生活上比赛谁更不羁,就弄成“扪蚤谈心‘’的士风
r
renqiulan
渊明不弄扪蚤这类的玩意。看六朝文学史,印象是、渊明不是当时的KOL。
L
LYJiang
也不是Tik Tok 式的 influencer。渊明走他的“田园派”文学道路,走得挺孤单的。语言纯朴,情感真挚。
r
renqiulan
谢谢先生,在此道个晚安!
L
LYJiang
洋君晚安!
梧桐之丘
数字很巧妙。
r
renqiulan
谢谢梧桐版主锐目!
r
renqiulan
谢谢邻版主留赞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