谬论:汉语中有多少日本传来的词汇

多哥
楼主 (文学城)

我不断看到此类谬论在公共媒体上的重复、宣扬,及被蛊惑人们的混乱意识。但奇怪的是,国内语言文字专家对这类谬论,竟无人出面批驳以正视听,也是一大咄咄怪事。

我不是汉语文字这方面专家,就凭自己过去一些初级阶段的古汉语教育和知识,对中日俩国人民在汉语文字上缘于词语本义方面的通用和借用这个表面现象,简单说一下我的看法。

日本使用汉字至今,多用古义或汉字本义,即从字词的词源或辞源着手;相对中国来说,日本人的汉字学习和写作思维,没有多少变化或变革。但这并不等于说中国人不学习汉字的词源或辞源;我学习过北大王力教授编撰的《古代汉语》,过去国内家里有收藏的汉语词源辞源等书籍,所以针对此类谬论,有清晰认识。我不是专家难以断言但凭感觉,中国人对于自己文字的使用,从字词多为本义的文言文,到明清笔记小说及至五四运动中普及了的白话文,汉语的思想方法和汉字的写作行文落笔,有了飞跃发展。而日本人用汉字,就相对停留在汉字本义上的思维和使用,也就是行文造句简短或如文言文般的简洁。

举个例子;中国封建时代的国家管理机构,多以部指代。比如刑部、礼部、兵部等,而部的首脑,谓之尚书。刑部尚书,就是现在司法部的部长了。尚,古汉语本义含有负责、管理、维持之意,而 ”书,“ 就有文档文件或动词书写及记录的含义了。刑部尚书,顾名思义刑部首脑首长,而其责任,基本集管理、维持、和编撰刑部条例及执行并向皇帝负责等这方面事务活动为一身。无独有偶,英语国家部们的首脑首长,也叫 Secretary 而 Secretary 的英语本义,也有书写管理、维持、和编撰文字档案的意思 —— 尚书。

而尚书,日本人至今,还用它指代官职。

至于那个纷纷扬扬被称之为由日本来的 “干部”一词,倘若确是日本人首先这么 “发明” 的,那就是用了汉字词语本义,来简化指代那些在吏部、礼部、兵部等国家机构机关干活的人们了;干部,也就是专门干 "部里头活儿的人" 的简称。比如(笑话):

你滴,什么的干活计儿的,有?

我滴,干的部里头活儿地,有 —— 干部滴干活!

同理,情态情况或现况的报告 —— 情报,也是用了字词本义而对句子简洁了的结果词语。

进一步,国家的部,属于管理国家及其人民的机构而里头干活的 “干部“,对于普通民众来讲,就有“领导”的含义。也许第一个在中国白话文中使用“干部”一词指代领导这个职位的书写者,的确是受了日本人 “干部”一词的启示,但缺乏汉语的基本知识,恐也难以迅速采纳。无论如何,这并不能坐实所谓 “从日本传来”  等谬论欲以宣扬的主旨。

谬论的流行,是个缺乏相应教育或知识的问题。这类谬论看似无知的产物,然其借题发挥的主旨,就是要在一定程度上,否定汉语文化并借以摧毁国人对于民族和国家的概念意念及信念,彻底推翻、诋毁和瓦解自解放以来国家在文化艺术上,对民众进行民族振兴、建设及捍卫,以及提高文化艺术鉴赏水平等方面的努力和作用了。

受其谬论蛊惑并难以对其险恶主旨的认识,缘于古汉语教育或对文字词源或辞源知识的缺乏了解。除此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内教育系统自胡温以来的有意所为的结果了;文字、文化艺术等传媒方面的港台庸俗化,以及创作、编辑、管理等方面的无知、或漏洞以致于在鉴赏或鉴别能力上的缺陷,导致这些方面的全面性堕落。国内语言文字专家对这类谬论,无人出面驳斥以正视听,也是体现了国家于这方面,万马齐喑的现状之一。

曾几何时,类似谬论也对于民族英雄,尤其解放后国家建设中涌现的英雄们的诋毁,其中包括诸如对鲁迅和郭沫若等人的刻意中伤和诽谤,目的也是要获取此类谬论主旨欲达到的结果之一、二。

胡温国民党影子政权及其治下所谓的正规教育,毒害的不仅是一代人的问题。。。而对于这类毒害,万马齐喑的现状表明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犹如鲁迅先生指出的: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n
nnndayd
干部在汉语中的意义类似于公务员。

计划经济时代,大学毕业生毕业一分配工作,就是干部身份。在体制内,与之对应的就是工人。

中日文化有相通之处,这是历史形成。中文借用日语也正常。

日语也有很多外来词,使用片假名的词很多就是英语的音译。国际化的世界,这是正常现象。

老生常谈12
写得好
白镜天
好文!“多哥”网友原来是书香门第!短文寥寥数语、言简意赅已正视听了。
o
obama_北美101
关于“干部”一词,贴一篇原教旨主义者的最爱, 《反对党八股》全文,里面有提及这个词的词源:

貌似毛泽东的文章里面有文学城的禁字,这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啊!!!

只能贴相关部分了:

 

。。。

第二,要从外国语言中吸收我们所需要的成分。我们不是硬搬或滥用外国语言,是要吸收外国语言中的好东西,于我们适用的东西。因为中国原有语汇不够用,现在我们的语汇中就有很多是从外国吸收来的。例如今天开的干部大会,这“干部”两个字,就是从外国学来的。我们还要多多吸收外国的新鲜东西,不但要吸收他们的进步道理,而且要吸收他们的新鲜用语。

。。。

 

通常认为”干部“一词由日人依俄文译成汉字。

萧嵐
领袖的教导不是谬论。

对干部这个词的来源,本人相信毛主席的说法。

白云蓝天
白话文发展得晚,尤其是制度落后,缺乏很多反映现代文明的概念,最好的途经就是从日文引进。
白云蓝天
刚去看了下面的转贴,陈力卫教授在这方面研究较深,说的都是事实啊!
江上一郎
好在哪里?:)
江上一郎
多兄似乎并不懂日文,写的对白很有郭德纲味道----我也不懂日本文,但是我尊重中国的专家----

专家不驳斥,一定有他们的理由---只要想想最早的共产思想由日本传来----大概可以知道中国、日本互相间的“文化挪用”不必大惊小怪了吧?一日本人是不会上街抗议我们用“社会主义”、“革命|”、“俱乐部“的---你的,放心地书写的干活。。。:)

o
obama_北美101
是, 陈教授是学问家, 在知乎上受到爱国家的猛攻。
白云蓝天
习大粪黑帮化中共、中国,目前中国全面走向反智、反科学、反人性,魑魅魍魉横行,发展下去,比阿富汗更阿富汗了。
飯盛男
許多是想当然滴。亜州最早洋文和亜洲文字的字典是傳教士和当時中国知識分子写的、和中国制度落後関係不大的
鬼金羊
他懂日文,他的帖子曾经一口一个米国,米国的,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白云蓝天
但中国很多现代用语确实直接来自日文是事实啊。如果中国在晚清与日本同步开放,也许能自己发明很多现代用语。
飯盛男
<日本の語彙>3冊一套的書渉及到這方面内容
飯盛男
問題是中国不是鎖国的、立足中国是鎖国的就会有這種想法
飯盛男
実際上当時就有西方言語的中文翻譯、当然這個譯詞也是流動性的。中国当時没現代化、這種譯詞当然不被重視、日本倒是広汎使用了
飯盛男
中国甲午戦争後是學日本的、這個在日本広汎使用的譯詞就反銷到中国。当然、并不是説百分百都是”逆輸入”的

日本確実也有新詞一二、但是説全是日本的、就過了

R
Redcheetah
想起老毛批水浒
飯盛男
比如恢復疲労這詞、従日文的”疲労から回復”来的吧。那種暗示没日本現代新詞中国就活不了的意図、譲人反感
飯盛男
現在也有許多新詞、日語用”横文字”、中文依旧能表達。”人気”這詞近20年傳到中国的、以前為哈不傳?
h
hkzs
说了半天,还是日本先用了,然后中文再引进啊。

楼主无非想证明我乃天朝上国,尔等蛮夷只配学我天朝而已。

 

 

h
hkzs
彰显天朝上国的盲信。
十具
”疲労から回復”,才是符合逻辑的表达。恢复疲劳是病句。
飯盛男
完全正確。這説明強扭的瓜不甜、
十具
翻译西语日本常常比中国做得好。日语把汽车译成自动车,与今天的电动车也没矛盾。中国叫汽车就肤浅,发动机早就不是蒸汽机了。火

车,日语和汉语的翻译都很蹩脚。今天电气化的列车,也叫火车?

十具
至于火车,日语和汉语的翻译都不好。今天电气化的列车,还叫火车(汉)或汽车(日)?Train的拉丁词源是牵引的意思,这才是

事物的实质。小孩子都喜欢拖拉着带轮的车子玩,嘴里咿咿呀呀,train,train。他拉,马拉,蒸汽机拉,内燃机拉,还是电机拉,那是第二属性。汉语命名浅表,约束了孩子的抽象思维。

十具
汉语命名的浅表,约束了孩子思维的渗透力和抽象力。
欲千北
凸显国人经济发展后的狂妄自大。
英二
用来用去,还都是靠汉字,
o
obama_北美101
前两天, 一个苏州警察在街上自信地把一个小姑娘的和服给撕了。他

很自信是因为他很清楚, 近几年来, 很更多的中国人心里都有了一把U型锁。

a
ahniu
多哥先把这文章用文言文写出来

再讨论吧。

(发自我的文学城离线浏览器)

飯盛男
自动车、太含糊了、不知是如何自动滴。汽车是用汽(gas)的
飯盛男
日本的汽車是用蒸気滴、
飯盛男
不過従英語命名来看、也是浅表的、列車叫train、拖拉、很深髄嗎
十具
技术名词有什么深邃可言,但越实质性越好。牵引这个特征不比“汽”呀“火”呀更本质一点?Train这词用到今天也不会引起混淆

但是,告诉孩子,干净安静得像客厅的train,是“火车”,他不觉得奇怪?火车与火箭没法联系啊。语言真的影响思维,你可以不信。

再说了,即便历史地看,也只有车头才与火有关。

十具
告诉孩子,干净安静得像客厅的train,是“火车”,他不觉得奇怪?火车与火箭没法联系啊。语言真的影响思维,你可以不信。
十具
那是猴年马月?现在还叫汽车,尴尬了不是。
多哥
楼上各位从不同角度的踊跃发言,展示了各自看法和观点,有助大家明辨是非也使得拙文蓬荜生辉,呵呵。
多哥
除去我对于胡温属于国民党影子政权的个人看法,纵观网友们的不同发言,其共同点:不同地域使用相同文字语言,其发展历程,
多哥
有相互交融作用;犹如北方口语问路也用请问代替了借光一样。而这类交融现象在学术上的研究,
多哥
以类似这里所批驳的 “汉语中有多少日本传来的词汇” 作为方向或主题,就使人觉得浅薄而其学术价值,就有疑问。
多哥
研究交融,却如此浅薄,又被人在学术研究范围之外大肆宣扬,其目的,就不是学术上的浅薄能解释的了。
多哥
我这里不是针对那个陈教授; 我针对的是这类不知学术深浅然而却别有用心的非学术大肆宣扬。
多哥
我这里针对的是关于这类交融现象不知学术深浅,然而却别有用心的非学术性的大肆宣扬。
p
planet
抗日是时尚.
衍波襄平
看了此文反而对谬论更相信了
漂亮姑娘
卡拉OK算不算?!
飯盛男
現在不叫了。汽車是指蒸気列車、現在一般用列車、明確地用電車、在来線新幹線等来表達
飯盛男
火車這詞一聴就知道這車和火有関連、就是你没見過実態也明白是用火的車、思维上引進了一歩
飯盛男
是的。但是卡拉在中文里是哈意思、明顕属強扭的瓜
共-产-党
呵呵,这家伙说的好象“干部”、“组织”这些词不是从日本传过来的一样。现代汉语,离了这些日本人创造的词,还真是寸步难行。
飯盛男
”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o
obama_北美101
我昨天看中文电视剧听到两个日语说法, 虽然很小众, 但是一天之内听到两次, 还是很

震惊的。

一个是热播剧「欢乐颂3」,应该是第6集中有女主之一直接说“高岭之花”, 没有解释, 或者说假设受众能完整接受。

 

另一个领导看的青春剧, 不知道名字, 清楚地听到当中的人物说:“被你这么说, 我真的很困惑啊!”

十具
当时是蒸汽机。日语的“汽车”更贴切。后来的内燃机,叫火机还差不多,直接点火爆炸做功。机和车不是一回事,把train译成火

火车不合适。

大阪书生
看过王力,并不等于精通王力,也不代表王力就是硬指标。

专业代表精准,一不专业,就会打折扣;而推敲代表态度,一旦看问题任性,态度就只剩下孤独的一面。现代词汇问题,不光是追朔古汉语的字源的出处,更要理解西方文明和科学排山倒海般冲击并颠覆东亚社会的历史大趋势,也要领悟文化借鉴的可行性。例如,”当直”(值班)之词来自古汉语,在现代日语里依旧使用,但在现代汉语已成死语。日本明治维新早期没有日英字典,也没有专门的翻译。当时使用的字典是粤英字典,横滨港的丝绸交易仰赖中国的买办和来自广东的翻译,其中一部分人留在日本创建了横滨唐人街。但是明治维新推出仿欧洲的现代教育和科学制度后,日本为对应翻译欧洲语言的词汇所需,源于古汉语但对词汇进行了现代版的创造,这些都符合时代的需求。文化源自文而化之,但对应Culture,经济出自经世济民,对应Economy。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也是日本的报纸为传播德国哲学而出现的创造性词汇。显而易见,日本创造的词汇好用,清末变法之后,中国的拿来主义便占上风,性价比来讲问题,共产党宣言的头版也源自日语版的翻译。相反,最近日本也乐意接受来自中国的新创词汇,如特区、电脑等。总之,字源不是问题,互相借鉴以及深藏其后的力量对比才是根本。

多哥
总结归纳,说得好!
赛吉
中国古代有“警察”这个词,但完全不是现在的意思。现在的警察的意思是日文传过来的。那警察算不算是日文传过来的呢?我认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