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ifeng.com/c/7xhKKIz8fCa
作者 杨承军,火箭军参谋部退休研究员,大校,教授,军事运筹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家智库高级研究员;国家城市安全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全军军事学学科评议专家,装备理论专家,《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战略卷》终审专家;核战略专家,核军控专家,导弹技术专家,军史专家,首席军事理论专家
他在一篇文章里驳斥驳斥胡锡进的五点看法是:
“一是我国核武器正在按照预定规划发展。相关院士、专家和员工一直都在默默无闻地进行着研发,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随时进行着部署和决策,涉核官兵始终在全天时、全方位的坚守着战斗岗位。
二是我国核武器发展非常认真和缜密。我国发展核武器数量的基本依据,是敌性有核国家及潜在核对手的情况;我国发展核武器数量的依据,是现役武器的生存能力、发射成功概率、突防能力、毁伤威力、抗干扰能力、服役有效期、加工能力及生产潜力等,并根据核形势变化适时调整、优化发展规划。完全不需要无关人员的“长臂干预”。
三是这种炒作只会为敌性国家提供攻击我们的话柄,会激起邻国不安,把他们推向美国寻求核保护;也会激起国内民众对国家、对军队产生不作为的无端不满。
四是有人一再炒作涉核话题,其目的和动机首先是煽动对中央、军委和军队的不满,指责他们不作为;其次是为了哗众取宠,制造舆论热点,吸引网友关注;再次是为了显示自己,表明只有他才关心核安全;最后是为了吸引有关专业人员出来澄清,以达到他们窥视国家核机密的目的。
五是如果业内专家确有建议,可以通过内参或正规渠道向中央或军委反映。核政策、核战略属于国策,就如国家是社会主义性质一样,不容质疑和更改;核武器发展属于国家机密,不容在媒体上公开讨论。”
1, 自主 制导:惯性制导(INS)、程序制导、地形匹配制导、星光(天文)制导、GPS制导。
这些制导技术都是打固定目标的,比如弹道导弹就是典型的惯性制导,为了提高精度又用上了星光制导修正技术、地形匹配技术等,而现在为了机动变轨增强突防又加入了程序制导变轨。
除了弹道导弹,以战斧、口径为代表的巡航导弹也只能打固定目标,巡航导弹的飞行分为前段、中段和末段,三个阶段的制导方式有些区别,总得来说包含了惯性导航、GPS、地形匹配、景象匹配等,大家比较熟悉当然就是大名鼎鼎的GPS了,其实即使没有GPS纠偏,战斧导弹的精度恐怕也是非常高的!
2.遥控制导,按传输方式:指令制导和波束制导
遥控制导技术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导弹制导技术了,现在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地步。其中指令制导又分为无线电、有线指令。目前这种技术广泛用于小型导弹上,典型的就是反坦克导弹,比如大名鼎鼎的陶反坦克导弹、中国红箭10反坦克导弹了,他们发射后尾巴上就不断的放出传输信号的光纤线,他的攻击方式是雷达发现目标后接受指令并对目标进行攻击,甚至在无法锁定前方目标情况下,可以先发射导弹让导弹的电视引导头、红外引导头发现目标后,再有超控员选择攻击!无线电指令的缺点就是容易受到干扰,这时候导弹就成了瞎子了!
波束制导是由地面、机载或舰载的制导站向目标发射一束定向辐射的圆锥形波束,并追踪目标,导弹则依靠不断接受这个波束信号,并沿着波束轴线飞行目标,波束制导主要有激光波束和雷达波束!
3.寻的 制导:这是目前最主要的制导方式,主要有雷达制导、红外制导、毫米波制导、电视制导、激光制导等等,我想这个应该都很熟悉了。目前主流的空空导弹、反舰导弹、打移动目标的对地导弹都是采用这些制导方式。
另外这种制导还分为主动寻的制导、半主动寻的制导、被动寻的制导 ,主动制导便是导弹自己发现锁定目标实施攻击,半主动就是依靠其他设备发现目标并给导弹输入目标信号引导导弹攻击,被动制导则是利用目标散射的信号源进行捕捉并追踪,最典型的就是红外制导技术了!
4、复合制导技术
目前世界上主流的导弹很多都采用复合制导方式,目的是抗干扰能力更强,比如对地攻击就同时采用GPS定位、图像匹配技术,GPS如果定位出现偏差,那么图像匹配可以进行纠偏,还有些则是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制导方式,比如反舰导弹巡航段就是依靠惯性制导+GPS纠偏,等飞到目标距离40公里左右时进行爬升打开雷达搜索目标实施攻击!
美国GPS系统能干扰我军导弹吗?
作者:杨承军
最近,我看到有所谓专家称,1996年3月,在我对台军事威慑行动中,美国使用GPS系统干扰我导弹,致使我两枚导弹发射失败,这纯系谣言。我从两个方面予以澄清。
首先,美国GPS定位系统是干什么的?
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1958年美国开始为军方的使用而研发GPS系统,1964年投入使用。该系统是为美军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搜集、应急通讯等。GPS有利于提升世人的生活品质,虽然实行的是民用免费,但一旦对其形成依赖就非常容易被其控制,如该系统一旦发生意外或人为关闭,正常的生活通信等就会中断。可见发展我们本国的导航定位系统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其次,我国导弹依靠什么导航?
我国弹道导弹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开始研发,迄今已经形成多个型号并形成作战能力。
我军弹道导弹的制导方式,开始主要是惯性制导,即在导弹头体分离、战斗部进入被动段飞行后,就会依照此时的速度和角度飞向目标,就像离开了枪膛的子弹和出手的手榴弹,后面的飞行轨迹完全依靠惯性,能够对它造成影响的只有大风和强气流。
这种惯性导航的好处是;导弹飞行不受外界因素影响。后来我们的制导方式,在此基础上又加入了地形匹配制导等,可在飞行中自动修正弹道,进一步提高了命中精度。
最后,结论
我军东风系列导弹不依靠美国GPS系统导航,更谈不上他们有能力对我导弹进行干扰和破坏。再者,在1996年3月的“联合96-1”行动中,我们发射的也不是三枚导弹。
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之后第四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服务,并具有一定的通信、区域导航、定位及授时能力,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
2017年11月5日,我国第三代导航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起步。后来,我们又成功于2018年8月、2020年6月19日成功发射了第37、38颗北斗导航卫星,还首次搭载了国际搜救组织标准设备,可以为全球用户提供遇险报警及定位服务,形成了我国北斗导航的完整系列,也从根本上消除了民用通信对美国GPS全球定位系统的依赖。如果我们将来使用北斗系统为我军导弹实施导航,必将会进一步提高东风系列导弹的命中精度。
(作者系导弹技术专家、核军控专家)
[责任编辑:吴雨洪 PN011](本文章版权归凤凰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惯性导航系统是一个使用加速计和陀螺仪来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和角速度,并用电脑来连续估算运动物体位置、姿态和速度的辅助导航系统。它不需要一个外部参考系,常常被用在飞机、潛艇、导弹和各种太空飞行器上。
Strapdown INS!
https://i.ifeng.com/c/7xhKKIz8fCa
作者 杨承军,火箭军参谋部退休研究员,大校,教授,军事运筹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家智库高级研究员;国家城市安全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全军军事学学科评议专家,装备理论专家,《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战略卷》终审专家;核战略专家,核军控专家,导弹技术专家,军史专家,首席军事理论专家
他在一篇文章里驳斥驳斥胡锡进的五点看法是:
“一是我国核武器正在按照预定规划发展。相关院士、专家和员工一直都在默默无闻地进行着研发,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随时进行着部署和决策,涉核官兵始终在全天时、全方位的坚守着战斗岗位。
二是我国核武器发展非常认真和缜密。我国发展核武器数量的基本依据,是敌性有核国家及潜在核对手的情况;我国发展核武器数量的依据,是现役武器的生存能力、发射成功概率、突防能力、毁伤威力、抗干扰能力、服役有效期、加工能力及生产潜力等,并根据核形势变化适时调整、优化发展规划。完全不需要无关人员的“长臂干预”。
三是这种炒作只会为敌性国家提供攻击我们的话柄,会激起邻国不安,把他们推向美国寻求核保护;也会激起国内民众对国家、对军队产生不作为的无端不满。
四是有人一再炒作涉核话题,其目的和动机首先是煽动对中央、军委和军队的不满,指责他们不作为;其次是为了哗众取宠,制造舆论热点,吸引网友关注;再次是为了显示自己,表明只有他才关心核安全;最后是为了吸引有关专业人员出来澄清,以达到他们窥视国家核机密的目的。
五是如果业内专家确有建议,可以通过内参或正规渠道向中央或军委反映。核政策、核战略属于国策,就如国家是社会主义性质一样,不容质疑和更改;核武器发展属于国家机密,不容在媒体上公开讨论。”
1, 自主 制导:惯性制导(INS)、程序制导、地形匹配制导、星光(天文)制导、GPS制导。
这些制导技术都是打固定目标的,比如弹道导弹就是典型的惯性制导,为了提高精度又用上了星光制导修正技术、地形匹配技术等,而现在为了机动变轨增强突防又加入了程序制导变轨。
除了弹道导弹,以战斧、口径为代表的巡航导弹也只能打固定目标,巡航导弹的飞行分为前段、中段和末段,三个阶段的制导方式有些区别,总得来说包含了惯性导航、GPS、地形匹配、景象匹配等,大家比较熟悉当然就是大名鼎鼎的GPS了,其实即使没有GPS纠偏,战斧导弹的精度恐怕也是非常高的!
2.遥控制导,按传输方式:指令制导和波束制导
遥控制导技术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导弹制导技术了,现在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地步。其中指令制导又分为无线电、有线指令。目前这种技术广泛用于小型导弹上,典型的就是反坦克导弹,比如大名鼎鼎的陶反坦克导弹、中国红箭10反坦克导弹了,他们发射后尾巴上就不断的放出传输信号的光纤线,他的攻击方式是雷达发现目标后接受指令并对目标进行攻击,甚至在无法锁定前方目标情况下,可以先发射导弹让导弹的电视引导头、红外引导头发现目标后,再有超控员选择攻击!无线电指令的缺点就是容易受到干扰,这时候导弹就成了瞎子了!
波束制导是由地面、机载或舰载的制导站向目标发射一束定向辐射的圆锥形波束,并追踪目标,导弹则依靠不断接受这个波束信号,并沿着波束轴线飞行目标,波束制导主要有激光波束和雷达波束!
3.寻的 制导:这是目前最主要的制导方式,主要有雷达制导、红外制导、毫米波制导、电视制导、激光制导等等,我想这个应该都很熟悉了。目前主流的空空导弹、反舰导弹、打移动目标的对地导弹都是采用这些制导方式。
另外这种制导还分为主动寻的制导、半主动寻的制导、被动寻的制导 ,主动制导便是导弹自己发现锁定目标实施攻击,半主动就是依靠其他设备发现目标并给导弹输入目标信号引导导弹攻击,被动制导则是利用目标散射的信号源进行捕捉并追踪,最典型的就是红外制导技术了!
4、复合制导技术
目前世界上主流的导弹很多都采用复合制导方式,目的是抗干扰能力更强,比如对地攻击就同时采用GPS定位、图像匹配技术,GPS如果定位出现偏差,那么图像匹配可以进行纠偏,还有些则是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制导方式,比如反舰导弹巡航段就是依靠惯性制导+GPS纠偏,等飞到目标距离40公里左右时进行爬升打开雷达搜索目标实施攻击!
美国GPS系统能干扰我军导弹吗?
作者:杨承军
最近,我看到有所谓专家称,1996年3月,在我对台军事威慑行动中,美国使用GPS系统干扰我导弹,致使我两枚导弹发射失败,这纯系谣言。我从两个方面予以澄清。
首先,美国GPS定位系统是干什么的?
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1958年美国开始为军方的使用而研发GPS系统,1964年投入使用。该系统是为美军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搜集、应急通讯等。GPS有利于提升世人的生活品质,虽然实行的是民用免费,但一旦对其形成依赖就非常容易被其控制,如该系统一旦发生意外或人为关闭,正常的生活通信等就会中断。可见发展我们本国的导航定位系统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其次,我国导弹依靠什么导航?
我国弹道导弹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开始研发,迄今已经形成多个型号并形成作战能力。
我军弹道导弹的制导方式,开始主要是惯性制导,即在导弹头体分离、战斗部进入被动段飞行后,就会依照此时的速度和角度飞向目标,就像离开了枪膛的子弹和出手的手榴弹,后面的飞行轨迹完全依靠惯性,能够对它造成影响的只有大风和强气流。
这种惯性导航的好处是;导弹飞行不受外界因素影响。后来我们的制导方式,在此基础上又加入了地形匹配制导等,可在飞行中自动修正弹道,进一步提高了命中精度。
最后,结论
我军东风系列导弹不依靠美国GPS系统导航,更谈不上他们有能力对我导弹进行干扰和破坏。再者,在1996年3月的“联合96-1”行动中,我们发射的也不是三枚导弹。
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之后第四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服务,并具有一定的通信、区域导航、定位及授时能力,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
2017年11月5日,我国第三代导航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起步。后来,我们又成功于2018年8月、2020年6月19日成功发射了第37、38颗北斗导航卫星,还首次搭载了国际搜救组织标准设备,可以为全球用户提供遇险报警及定位服务,形成了我国北斗导航的完整系列,也从根本上消除了民用通信对美国GPS全球定位系统的依赖。如果我们将来使用北斗系统为我军导弹实施导航,必将会进一步提高东风系列导弹的命中精度。
(作者系导弹技术专家、核军控专家)
[责任编辑:吴雨洪 PN011](本文章版权归凤凰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惯性导航系统是一个使用加速计和陀螺仪来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和角速度,并用电脑来连续估算运动物体位置、姿态和速度的辅助导航系统。它不需要一个外部参考系,常常被用在飞机、潛艇、导弹和各种太空飞行器上。
Strapdown 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