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子里议论着当年参军有没有特权什么的。今天闲来无事,就回忆一下当年参军的好处,为什么无论是城市青年还是农村青年都打破头的想参军。既然这么多人想参军,开后门搞特权那肯定是挡不住的了。
先说说城市青年为什么也想当兵:
在那个知识青年必须上山下乡的岁月,当兵是逃避下乡当农民的一个绝好机会,当兵的待遇和劳动强度要比知青不知道好多少了;下乡知青的回城之路遥遥无期,而当兵复员(如果没有被提干的话)的日子是可以计算的,复员后分配到机关和国企等好单位的机会也很大,复员军人的政治地位也高于一般青年。因为城市青年的文化水平和见识普遍高于农村青年,被入党提干的机会也相对比较大,如果能混到连职以上转业,那就是国家干部待遇了。在70年代,美女优先嫁当兵的人,尤其是军官。对于想上大学的青年来说,工农兵学员里现役军人的比例是相当大的,而且当时的军校一律是从现役军人中选拔,这样的机会你不参军会有吗?还有一个一般地方上没有的机会就是,在军队里入党机会远大于地方,党票是个人往上爬的必须的垫脚石,有了这块垫脚石,就是人生上了一个台阶,即使回到地方,顶着退伍军人和党员的光环,前途是无限光明。只要自己今后不掉链子,不愁不被重用提拔,更不愁没有美女投怀送抱。
说完城市兵再说说农村兵:
当年招兵(每年)除了特殊提前在军队内部走后门的,名额都会分配到各个地方也包括农村,由各市县武装部负责招兵,这里面同样充满后门和特权。农村青年去当兵,同样会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除了在上一段提到的各种好处和机会以外,农村青年去当兵也是走出家乡见识世界的一个好机会。解放军是一个大学校,这对农村青年来说一点也没错。能够有机会入党提干或者上军校上大学,那就是鲤鱼跳龙门了,郭伯雄徐才厚就是光辉典范。即使没有能在部队入党提干,也在部队增长了见识,提升了能力,开拓了人脉,回到农村也是个人物了,村里乡里县里说亲的媒婆会把门槛都踩平。
所以说,当年参军有这么多好处,谁不争先恐后,谁不想钻空子走后门?这种机会怎么可能留给黑五类?我当年上中学时,部队年年来学校选拔飞行员和特种兵。我是运动员,身体条件肯定优于多数同学,却从未被考虑过。待我大学毕业时,包括空军雷达学院(现为空军预警学院)在内的几个军校都来校选拔,点名要我去军校当教官,被我坚决拒绝了。不是因为那时军人的优越地位大不如前,而是被伤自尊无数次。
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农村兵, 当兵入了党但没提干, 回来赶紧找人, 设法安排的, 首先政治条件好, 身体基本没问题,当然优先招工了, 没走成的就当个对干部啥的,等待机会转到公社做个什么。
机关院校不如一般部队,一般部队不如野战部队。就是二线与一线的区别。
分配工作,如果没提干,复员后只能回村继续当农民。
可是他们父亲当团长时,还和战士同吃同住同训练。从兵营回来,被战士剃了个娃娃头,被家里人大笑一场。
也帮助他家扛米什么的. 但10多年前, 看报道, 李双江去医院为他儿子所做的事向人道歉带了警卫. 遭到异议. 他说我这级别出外带个人是正常的(他也算军队院校, 相当于少将军衔)。.
80年代前期, 我见过军级干部上门拜访地方的人, 不带警卫. 但大军区副司令私事上街, 则带警卫/随从.
野战军当兵的话: 通信员要替连长洗衣服包括内衣.
不然几坛里有多一毛左
条々大道通羅馬
很多中学毕业后都参了军。我的同桌是家里的老幺,前面的哥哥姐姐三人都己参了军。我们中学毕业后不久,他也参了军,至此全家都是军人。他父亲是长征时参军的,这大概可以解释他们兄弟姐妹为什么全都能参军。
顺便说说:七九年中越边境战争时,他们家四个孩子中,有三个上了战场。我的同桌在第一天夜里第一批入境越南。在越南境内,他申请火线入党,但没被批准。获三等功,最后安全回来。
那些党员自视了不起, 当然不会轻易让别人来分一杯羹。
现都已退休。因为军校收入高于地方不少,那边的其他一些同学还挺羡慕。三人中有一个喜欢吹牛的总在强调他是“正军级”,所以别人叫他“将军”,“教授”,他就非常受用。其实他退休前也就是个系级领导,最多校级军官,空军雷达学院的级别只有校长,政委两人才够上少将,对吧?
此外看到你77年考大学的过程,故事挺曲折动人。我作为老师参加了77级招生,那时湖北确实是160分的分数线,但是实际却有两条分数线:对于27岁以上的老三届高中生,因实力太强,所以内控分数线在280以上。我们这个武汉二,三流高校还招到了好些300多分的,最高的322分,不知为何错过了名校的筛选。
写过一篇回忆文章,特别感人。我没存下来。有机会再去要来,贴到坛里。
好文,勾起很多回忆。1970-78年,我爸爸任市武装部军事科科长,管征兵和民兵训练。我住的大院里也有很多部队子弟当过兵。补充几点。第一,军校招生、空军地勤、海军(包括航空兵)征兵都是用人单位直接派人到高中或适龄群体中直接挑选,武装部只是协调,这类征兵不受大军区限制。我所在中学有一位76高一时被选上航校学员,送走时的地方经办手续是我爸爸办的。这位学长父亲早逝,妈妈是海南军区招待所的服务员,有一个弟弟。他篮球打得好,印象很深。当时敲锣打鼓送他去,也是我校的荣誉。不成想2年后放单飞时摔死了,没留全尸,可惜。第二,武装部一般负责大军区范围内的征兵,像我居住的南方,沈阳军区或北京军区就不会直接来招,但广州军区征兵后大军区之间协调兵源的情况会有。第三,农村兵其实也没有那么拼,我的堂哥和表哥都是农村兵,在部队也入了党,拿了奖,获得提干机会,但还是耐不住寂寞,想女人,到期就退伍打道回府,宁死不呆。我住的大院隔壁家的大哥,叫陈传熙,60年代后期入伍后在部队如鱼得水,后升任海军(南海舰队)第一陆战旅第二任少将旅长,他的太太是部队大院郑副政委(55授勋是中校)的大女儿,部队医院护士长,牵线人就是我爸爸。所以,晋升路径还是个人履历的成分对一些。另外,1977年高考和1978年高考想上军校也得过体检关,等同征兵,还得武装部把关。我的隔壁哥哥首选第二海军水面舰艇学院(现大连海军学院),但视力关受阻,后来我爸爸做体检组的工作给画圈了,他现在早已退役,但一直记得。我是听美国之音和邓丽君的靡靡之音长大的,散漫至极,没能近水楼台先得月,可惜了!
坛子里议论着当年参军有没有特权什么的。今天闲来无事,就回忆一下当年参军的好处,为什么无论是城市青年还是农村青年都打破头的想参军。既然这么多人想参军,开后门搞特权那肯定是挡不住的了。
先说说城市青年为什么也想当兵:
在那个知识青年必须上山下乡的岁月,当兵是逃避下乡当农民的一个绝好机会,当兵的待遇和劳动强度要比知青不知道好多少了;下乡知青的回城之路遥遥无期,而当兵复员(如果没有被提干的话)的日子是可以计算的,复员后分配到机关和国企等好单位的机会也很大,复员军人的政治地位也高于一般青年。因为城市青年的文化水平和见识普遍高于农村青年,被入党提干的机会也相对比较大,如果能混到连职以上转业,那就是国家干部待遇了。在70年代,美女优先嫁当兵的人,尤其是军官。对于想上大学的青年来说,工农兵学员里现役军人的比例是相当大的,而且当时的军校一律是从现役军人中选拔,这样的机会你不参军会有吗?还有一个一般地方上没有的机会就是,在军队里入党机会远大于地方,党票是个人往上爬的必须的垫脚石,有了这块垫脚石,就是人生上了一个台阶,即使回到地方,顶着退伍军人和党员的光环,前途是无限光明。只要自己今后不掉链子,不愁不被重用提拔,更不愁没有美女投怀送抱。
说完城市兵再说说农村兵:
当年招兵(每年)除了特殊提前在军队内部走后门的,名额都会分配到各个地方也包括农村,由各市县武装部负责招兵,这里面同样充满后门和特权。农村青年去当兵,同样会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除了在上一段提到的各种好处和机会以外,农村青年去当兵也是走出家乡见识世界的一个好机会。解放军是一个大学校,这对农村青年来说一点也没错。能够有机会入党提干或者上军校上大学,那就是鲤鱼跳龙门了,郭伯雄徐才厚就是光辉典范。即使没有能在部队入党提干,也在部队增长了见识,提升了能力,开拓了人脉,回到农村也是个人物了,村里乡里县里说亲的媒婆会把门槛都踩平。
所以说,当年参军有这么多好处,谁不争先恐后,谁不想钻空子走后门?这种机会怎么可能留给黑五类?我当年上中学时,部队年年来学校选拔飞行员和特种兵。我是运动员,身体条件肯定优于多数同学,却从未被考虑过。待我大学毕业时,包括空军雷达学院(现为空军预警学院)在内的几个军校都来校选拔,点名要我去军校当教官,被我坚决拒绝了。不是因为那时军人的优越地位大不如前,而是被伤自尊无数次。
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农村兵, 当兵入了党但没提干, 回来赶紧找人, 设法安排的, 首先政治条件好, 身体基本没问题,当然优先招工了, 没走成的就当个对干部啥的,等待机会转到公社做个什么。
机关院校不如一般部队,一般部队不如野战部队。就是二线与一线的区别。
分配工作,如果没提干,复员后只能回村继续当农民。
可是他们父亲当团长时,还和战士同吃同住同训练。从兵营回来,被战士剃了个娃娃头,被家里人大笑一场。
也帮助他家扛米什么的. 但10多年前, 看报道, 李双江去医院为他儿子所做的事向人道歉带了警卫. 遭到异议. 他说我这级别出外带个人是正常的(他也算军队院校, 相当于少将军衔)。.
80年代前期, 我见过军级干部上门拜访地方的人, 不带警卫. 但大军区副司令私事上街, 则带警卫/随从.
野战军当兵的话: 通信员要替连长洗衣服包括内衣.
不然几坛里有多一毛左
条々大道通羅馬
很多中学毕业后都参了军。我的同桌是家里的老幺,前面的哥哥姐姐三人都己参了军。我们中学毕业后不久,他也参了军,至此全家都是军人。他父亲是长征时参军的,这大概可以解释他们兄弟姐妹为什么全都能参军。
顺便说说:七九年中越边境战争时,他们家四个孩子中,有三个上了战场。我的同桌在第一天夜里第一批入境越南。在越南境内,他申请火线入党,但没被批准。获三等功,最后安全回来。
那些党员自视了不起, 当然不会轻易让别人来分一杯羹。
现都已退休。因为军校收入高于地方不少,那边的其他一些同学还挺羡慕。三人中有一个喜欢吹牛的总在强调他是“正军级”,所以别人叫他“将军”,“教授”,他就非常受用。其实他退休前也就是个系级领导,最多校级军官,空军雷达学院的级别只有校长,政委两人才够上少将,对吧?
此外看到你77年考大学的过程,故事挺曲折动人。我作为老师参加了77级招生,那时湖北确实是160分的分数线,但是实际却有两条分数线:对于27岁以上的老三届高中生,因实力太强,所以内控分数线在280以上。我们这个武汉二,三流高校还招到了好些300多分的,最高的322分,不知为何错过了名校的筛选。
写过一篇回忆文章,特别感人。我没存下来。有机会再去要来,贴到坛里。
好文,勾起很多回忆。1970-78年,我爸爸任市武装部军事科科长,管征兵和民兵训练。我住的大院里也有很多部队子弟当过兵。补充几点。第一,军校招生、空军地勤、海军(包括航空兵)征兵都是用人单位直接派人到高中或适龄群体中直接挑选,武装部只是协调,这类征兵不受大军区限制。我所在中学有一位76高一时被选上航校学员,送走时的地方经办手续是我爸爸办的。这位学长父亲早逝,妈妈是海南军区招待所的服务员,有一个弟弟。他篮球打得好,印象很深。当时敲锣打鼓送他去,也是我校的荣誉。不成想2年后放单飞时摔死了,没留全尸,可惜。第二,武装部一般负责大军区范围内的征兵,像我居住的南方,沈阳军区或北京军区就不会直接来招,但广州军区征兵后大军区之间协调兵源的情况会有。第三,农村兵其实也没有那么拼,我的堂哥和表哥都是农村兵,在部队也入了党,拿了奖,获得提干机会,但还是耐不住寂寞,想女人,到期就退伍打道回府,宁死不呆。我住的大院隔壁家的大哥,叫陈传熙,60年代后期入伍后在部队如鱼得水,后升任海军(南海舰队)第一陆战旅第二任少将旅长,他的太太是部队大院郑副政委(55授勋是中校)的大女儿,部队医院护士长,牵线人就是我爸爸。所以,晋升路径还是个人履历的成分对一些。另外,1977年高考和1978年高考想上军校也得过体检关,等同征兵,还得武装部把关。我的隔壁哥哥首选第二海军水面舰艇学院(现大连海军学院),但视力关受阻,后来我爸爸做体检组的工作给画圈了,他现在早已退役,但一直记得。我是听美国之音和邓丽君的靡靡之音长大的,散漫至极,没能近水楼台先得月,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