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OxNBWmxS6jpLSd4gwRRqOA
1、
共产党的“摸金校尉”
不比大老粗,应该知道北京城墙的历史意义,不应该如此自甘堕落
活该
如何永远不得而知了。
https://mp.weixin.qq.com/s/OxNBWmxS6jpLSd4gwRRqOA
1、
1920年代,浙江义乌地面出了一个神童,天资聪颖,智商过人。18岁时考入杭州之江大学,但他志不在此,之后前往上海,考入中国公学。胡适时任中国公学校长,发现这个叫吴晗的学生是个可造之材,对其撰写的《西汉的经济状况》非常赞赏。吴晗对胡适也是十分仰慕,曾写信向胡适讨教自己在整理《佛国记》时遇到的问题,他很诚恳的写道:“明知先生很忙,不过除了先生之外,我实在想不出一个比先生更能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和指导路径的人。” 在吴晗心中,胡适便是导师,两人从此结下不解之缘。后来,吴晗写下《胡应麟年谱》,再度写信向胡适讨教,胡适回信约谈,并表达赞赏。二人的师生缘分从这里开始。 此间,胡适离开中国公学,吴晗追随北上。胡适到北大任教,吴晗却考入了清华大学。原因是吴晗严重偏科,文史、英语满分,数学却考了零分,按北大规定,有一门零分不得录取。吴晗随后改投清华,因文史成绩特别优异,被破格录取。吴晗遂与北大失之交臂。但是他和胡适先生的师生情谊依然延续,无论是在学术上还是生活上,胡适对他都有诸多照顾。 2、 30年代初,胡适主张“科学救国”,反对青年学生到街上去散发传单,喊打倒之类的举动。九•一八事变后四个月,即1932年1月30日,吴晗给恩师胡适写了一封信,这是在他们往来十几封信中唯一谈政治的。信一开头就说:“有一疑难问题,数月来亘亘于胸,未能解决,盼望先生指示一条出路!”他写道:“学生离开书桌去发传单,喊打倒是无聊的,那么,学生应否作个别行动,为自己争人格,为国家争光荣?”胡适指示吴晗的,当然也是“读书救国”这样一条道路。 不过,吴晗对胡适的主张并不完全赞同,他把“读书救国”看成空口说救国而已。从这封信可以看出,吴晗对胡适的治学之道由衷地接受,但对胡适不让学生参加政治活动,吴晗就不以为然了。 1937年,吴晗赴昆明云南大学任教,1940年到西南联大任教。此时,赏识他的前辈学人星散各地,生活中的朋友也漂泊四方。 在西南联大,具有留学背景的教授占了多数,这些留洋的教授通过各种纽带走到一起,形成一个个圈子,相互扶持。而吴晗无论是知识结构、价值观念还是生活趣味上,与那些教授都是隔膜的。身处其中,他感到孤独和压抑,加之生活窘迫、对国家前途又感到迷茫和忧虑,他开始走进昆明的统战网络,他妻子袁震是穿针引线之人。在与共产党人和民盟教授的交往中,他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1943年,吴晗加入了民盟,加入民盟后的吴晗,迅速融入角色,成为中共和自由知识分子中间的“桥梁”,团结了一大批著名教授,如钱端升、张奚若、向达、费青等人,“争取他们参加签名,作公开讲演,送给他们书报刊物”。在这种社会交往、互动中,吴晗对社会、国家命运等问题的认识发生了巨大变化,他日益远离了胡适提倡的学术救国、教育救国道路,从书斋里的学者转变为一个街头的革命斗士。 1946年8月,吴晗回到阔别九年的北平,任教于清华大学历史系。此时,胡适已从美回国,准备就任北大校长。师生二人分别近十年,已经物是人非,政治上的分歧让二人未能再续师生情缘。从此,吴晗再也没出过一本像样的史学著作。 政权更替前夕,吴晗身为清华教授,已经准备出任高官。他派人游说胡适,动员他留在大陆。胡适断然拒绝,斩钉截铁地告诉吴晗三句话,即著名的自由面包论;并让来人转告吴晗“慎思明辨,好自为之”。 至此,师生情缘彻底断绝。进入50年代,大陆掀起批判胡适运动,吴晗积极投入,批判自己的恩师胡适,说“胡适做过我的老师,没给过我什么,我之有些知识,主要是靠自学”。 人一旦无视情感,会变得非常可怕。共产党的“摸金校尉”
不比大老粗,应该知道北京城墙的历史意义,不应该如此自甘堕落
活该
如何永远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