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地下党解放后的处境

华府采菊人
楼主 (文学城)

北上的那些高学历的,可能最好,去外交外贸有些等单位的不少,这些人懂外语呀,工农干部这就没有办法狠三狠四了,那时还没有汉语拼音,更没有人下令用汉语拼音写英语, 比如招待外宾参观颐和园就不会说“yi he yuan" 还是说成“summer palace"的。

有的学理工科的,便给那些经济建设有关部委的主任副主任部长副部长做秘书,或直接就是科长处长。

因为和上海的官场环境还是不同, 上海有大批打进来的三野军队干部需要安置, 而北京即便是以”军“逼和的”军“是四野, 可四野并没有组成中央政府啊,所以中央政府的人员构成是以华北的人为基础, 捏合了全国各地的干部, 不容易产生”这儿是老子打下来的“心态,都是五湖四海来的, 相处就比较容易。

留在上海的地下党干部, 似乎比较尴尬,天天见到的是那些山东苏北的南下干部, 偏偏上海人对这两处的人不怎么的, ”山东侉子“吃大蒜, 苏北人就更不用说了, 不乐意也得乐呀, 这个”乐“就假心假意了,南下干部听不懂上海话, 也会轧苗头的啊!

大概率, 王孝和若没被捕, 解放后恐怕也就是杨树浦电厂当个科长, 调出上海, 比如去鞍钢啥的, 就是处级干部, 因为有文化懂英语又有大工业经历。

如果倒了邪霉抓进去后,因查无实据被放了出来, 那就是黄泥巴掉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

 

公鲨
北上的虽看上去光鲜,日常工作时还是蛮难过的,档案里社会关系太复杂,内控。倒是49年之后的上海大学生

北京三里河因为计委的上海人多(当时京沪杭的都是广义上的上海人),专门开了一家京沪商店,卖一些外地不容易买到的上海特产

c
chufang
我就知道大学地下党的人去了外交部,文革后是总领事。
公鲨
文革后是另一码事儿了
信笔由墨
我在国内工作的研究所有两个上海学联的。一个长得像张春桥,是学联秘书之一。
吾道悠悠
王孝和41年入党,又有文化知识,

如王没被捕,解放后是科长,文革前可升处长。

华府采菊人
原驻纽约总领事汤兴伯(好像是这名儿吧)就是圣约翰的大学生, 江泽民没有去长春那一档子, 也不会升那么快
b
borisg
我所认识的上海地下党没有因为这段历史吃什么苦头(不论是留在上海的或去别处的)。混得好的文革前已经是司长了。
c
chufang
说的就是他。那时候还有几个学生去了外交部。
公鲨
后来的驻美大使李道裕是上海的,李鸿章后裔。不过不知道他是否是地下党
p
pvct
这也是姚文元,徐景贤积极投入文革的原因,迷恋上海,不愿去考大学学个一技之长,只能盼着靠“二次革命”来飞黄腾达。
公鲨
地下党49年后的遭遇比较复杂,要看在哪个行当,最好的是报务,只要没被破获一般都不错,最差的打入敌方内部,暴露后撤回就

陷入没完没了的审查;还有那些负责联络帮会的地下党,为了工作也得拜老头子,49年之后更说不清楚了。高层如夏衍、金山等还好他们的直接领导如周恩来、董必武熟悉当时的社会情况,不会闹岳飞打张飞的笑话;底层的遇到山东大军满口大蒜味道的连排级干部那就是话都说不通的;哪怕是沙文汉的老婆陈,遇到了邓小平也是有理说不清

公鲨
年轻轻就被老大赏识,现在公司里也常见这种人,张狂的样子还不如姚、徐。30年前老美公司里的秘书也有被宠信后飞扬跋扈的
a
ahniu
土匪当道

求仁得仁。

(发自我的文学城离线浏览器)

华府采菊人
相当一部分被边缘化了,乔石1950(?)去鞍钢任科技(还是设计)处长,后调酒钢设计院(或设计处)处长

直到64年, 不知谁想起他了, 才调到中联部当个副局长